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北京新增确诊SARS病例态势来看,从2003年4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的高峰期,SARS患者与医护人员都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三高压力(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医务人员高感染率),很多人处在紧张、恐惧、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当中.  相似文献   

2.
由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属甲类传染病 ,以其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的特点 ,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那么 ,SARS病房就是一个特殊的区域 ,SARS患者就是一群特殊的患者。这群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治疗的方法和形式了与普通患者不同 ,现结合我在医疗队工作的过程 ,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不同时期SARS患者的心理特点1.早期患者从北京新增确诊SARS病例态势来看 ,从 4月中下旬开始到 5月中旬的高峰期 ,SARS患者与医护人员都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三高压力 (即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医务人员高感染率 ) ,很多人处在紧张、恐…  相似文献   

3.
由小汤山医院医务人员的零感染率谈SARS的个人防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解放军小汤山医院从 2 0 0 3年 5月 1日至 6月2 0日共收治 SARS患者 680例 ,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 1 /1 0 ,全国发病者的 1 /7。其中病危或病重者 67例 ,死亡 8例 ,病死率 1 .2 %。在医院工作的 1 383名医务人员无 1例感染 SARS病毒 ,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率”的目标。笔者曾经是该院专家组副组长 ,对于 SARS感染的防护问题有着具体而深切的认识 ,以下从正反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1 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率的成功经验1 .1 前车之覆 ,后车之鉴  2 0 0 3年春 ,抗击 SARS的一线医护人员 SARS感染率在 2 0 %以上。某医院的肿瘤科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武汉市SARS疫点和非疫点的部分医务人员SARS认知行为和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在SARS流行的中后期对武汉市某疫点和非疫点2 4 0名医务人员进行SARS认知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等横断面研究。结果 调查对象10 0 %对SARS表示关注,对SARS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的认知程度高,疫点和非疫点医务人员无明显区别。所有的医务人员都采取了预防措施,89.6 %的因SARS疫情而取消了旅游计划。有5 .2 %表现恐惧心理,72 .2 %表现担忧。抑郁症和焦虑症检出率分别为9.1%和0 .9% ,疫点和非疫点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武汉市疫点医务人员认知程度高,自我防范意识较强,与非疫点无显著性区别。心理状态基本稳定,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和担忧。有必要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南方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与全国人民一道,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5月13日成立由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以来,截止目前,共派出15名医护人员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至今他们仍战斗在汶川县映秀镇、水磨镇重灾区。  相似文献   

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是一种新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发病凶险 ,传染性强 ,蔓延迅速 ,病死率高[1] 。 2 0 0 3年春 ,SARS疫情肆疟广东、北京等地 ,并呈迅速蔓延之势 ,全国其他地区也先后发现SARS或疑似病人。 6月底 ,合肥市出现首例SARS输入性临床诊断病例。作为一名抗击SARS的一线医护人员 ,我们深刻认识到 ,SARS的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们谈“非”色变 ,心理充满恐慌情绪。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 ,而且疫苗的研制尚未成功 ,因此 ,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对遏制SARS传播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战斗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以便能给予更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地区 486名工作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 ,采用标准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进行自评问卷调查 ,数据结果采用SPSS10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SAS及SDS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医护人员不同性别之间的SAS、SDS、及SSPS评分的统计学分析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并且SAS及SDS的评分与SSPS的评分有高度的负相关性 (P <0 .0 1)。结论 SARS流行期间 ,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情绪 ,但女性医护人员较男性在心理变化上可能更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倾向 ,而且与其社会支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应当重点给予女性医护人员适当的心理干预及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r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性肺炎,是一种发病迅速、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的新型呼吸道传染病。我省在2003年3月初发现SAPS疫情,许多市民及医护人员被染人院。我科从4月12日至5月26日共收治“非典”病人29例.45天来107名医护人员无1例感染。现简要介绍我科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9.
20名医务人员感染SARS追踪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SARS在医务人员中感染状况、抗体检测、临床和预后等特点.方法对该院2月份感染SARS的20名医务人员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抗体检测、肺功能检查.结果20名医务人员感染者中,男4例,女16例;医生8例,护士12例,平均年龄(26.8±6.0)岁;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潜伏期是1~13 d,常见潜伏期是2~6 d(14例),平均潜伏期(3.6±1.3)d,平均住院时间(26.1±11.5)d;该院一线工作人员231人,医务人员的感染率是8.7%(20/231),治愈率是100%,无一例死亡.由于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得当,最近3个多月以来,该院未再有医务人员感染SARS.跟踪调查显示,20例医护人员预后良好,目前已全部恢复临床一线工作;19/20例(95.0%)肺功能检测完全恢复正常,1例通气功能轻度异常;抗体检测90.0%恢复期SARS抗体阳性,双份血清5/6例恢复期SARS抗体滴度升高,4/60例未感染一线人员抗体阳性.结论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与一般SARS患者基本相同,我院医务人员的SARS感染率较低,临床治愈率高,追踪3个多月大多预后良好.目前的SARS抗体检测可以诊断大部分SARS患者,SARS存在隐性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230例SARS医疗队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SARS医疗队一线人员的心理状态 ,为在实际中给这些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特质应对问卷 (TCSQ )对所有人员进行心理评定。结果一线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和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 ,而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都要明显地低于常模 (P <0 .0 1)。结论总体上一线工作人员的恐怖因子稍高于常模 ,年轻医务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这三个因子上要高于年龄大的医务人员 ,护士以及日常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SARS期间的心理状态。方法:对86名医护人员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医护人员与发热患者接触时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及医护人员与其家属接触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接触发热患者后大多数产生了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其自我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加强;有些医护人员在与其家属接触时有自我隔离的态度,而有些以回避的方法来保护亲人的安全。结论:在SARS期间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多的了解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消除他们恐惧不安的心理,规范各项规程,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医护人员的实力。  相似文献   

12.
19例医务人员感染SARS发生原因和对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SARS防治初期引起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为减少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SARS的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3年4月16日至5月3日SARS诊治医疗任务中发生的19例医务人员的感染原因和采取的对策.结果: 除进修医生4人为同一宿舍密切接触感染外,其余人员的感染均为急诊室、SARS隔离病房等工作岗位上与SARS患者密切接触造成的感染,但未造成医护人员间的进一步交叉感染.结论: 综合医院内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问题严峻,加强医院内工作人员的全员防护,根据其工作岗位、与SARS病人接触的密切程度进行分区、分层、分级管理,事先制定防范预案,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减少医院内医务人员的SARS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人群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索不同人群中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发生、发展及分布规律 ;评价间接ELISA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IgM特异性抗体试剂盒及改进方法。 方法 :分别获取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和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采用ELISA方法进行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标本 3990份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6份 ,阳性率为 0 .4 0 % ;IgM抗体阳性标本 0份 ,阳性率为 0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标本 39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2份 ,阳性率为 0 .5 0 % ;IgM抗体均为阴性。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标本 15 7份 ,共检出IgG抗体阳性标本 119份 ,阳性率为 75 .79% ;IgM阳性标本 6 8份 ,阳性率为 4 3.31%。结论 :一线抗SARS医务人员与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IgG、IgM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76 >0 .0 5 ) ;采用该SARS冠状病毒 (变异株 )IgG抗体试剂盒检测SARS流行前无偿献血者人群存在一定的阳性率 ,说明该试剂盒包被的抗原与其它免疫球蛋白 (IgG)有交叉反应 ,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二月份以来,福建省大批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上山下乡为广大农民防病治病。由省市医院120多名高级医务人员组成的9个巡回医疗队,正在长汀、福鼎、福瓯、速江和南安等县巡回医疗;由各专区医院15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的16个巡回医疗队以及各县级医院1,00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的90个医疗队深入当地农村  相似文献   

15.
医务人员SARS病情、激素应用与愈后心理状况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医务人员SARS病情严重程度与愈后心理状况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 (SAS)对 2 2例确诊SARS的医务人员 (愈后初期及第 3、 12个月 )进行调查 ,并结合患者SARS病情严重程度和是否使用激素治疗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SARS愈后初期及第 3月SDS、SAS评分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 (P <0 0 5 )。愈后 3个月抑郁状况较初期明显改善 (P <0 0 5 )。愈后 12个月仍有 3例具有轻度躯体不适症状 ;SARS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激素治疗与愈后抑郁焦虑无相关性。结论 医务人员SARS愈后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患病率 ,抑郁焦虑症状愈后逐渐减弱。SARS病情严重程度、激素的应用与心理健康状况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5月 1日的清晨 ,迎着灿烂的曙光 ,北京大学医学部 2 30 0多名师生在运动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主题活动 ,并在庄严的国旗下重新宣读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非典肆虐 ,医者无畏。迄今为止 ,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奋斗在防治“非典”一线上的医护人员达 10 0 0余名 ,预备人员达 2 5 0 0余名 ,3所综合医院共收治SARS病人 6 0 0多人 ,占北京市SARS病例总数的 1/ 4强。在工作中 ,不少医护人员累倒了、病倒了或被感染了 ,但是在以生命为代价的奉献中 ,他们一往无前、无怨无悔。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 :“选择了从医 …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抗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生与护士的心理状态和差异,在SARS暴发的3个月中共收集了来自多家SARS定点医院的1532份医生和护士的心理健康问卷,应用时勘心理量表与Zung自评抑郁量表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无论处于一线还是二线,医生的一般心理健康得分要高于护士,自评抑郁量表得分低于护士,且护士的自评抑郁量表得分要高于常模组。逐步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抑郁量表得分同压力源,如“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支持不够”,“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好”,“缺乏家庭亲人的支持和交流”等有关,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医生的心理状态和抑郁状态好于护士。提示应针对不同原因给予干预,同时应对于发现的相关因素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因素在SARS患病中的作用,为今后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医护人员及SARS病人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用SCL-90、EPQ人格问卷及自编的认知观念问卷对35例患SARS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同时与工作在SARS病房而未患病的医护人员进行对照.结果患病的医护人员在SCL-90的9个因子中,有6个因子分与健康的医护人员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人格类型与SARS患病无直接关系,病人与健康人在认知观念、自信心及情绪状态上有显著的差别.结论患病的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不佳,病人非理性的认知观念、负性情绪状态对SARS患病有一定影响.应更加注意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战斗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便能给予更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干预.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地区486名工作在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采用标准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自评问卷调查,数据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SAS及SDS评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医护人员不同性别之间的SAS、SDS、及SSPS评分的统计学分析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SAS及SDS的评分与SSPS的评分有高度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 SARS流行期间,武汉地区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情绪,但女性医护人员较男性在心理变化上可能更易产生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倾向,而且与其社会支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应当重点给予女性医护人员适当的心理干预及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引起SARS一线医务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应激源特征进行分析 ,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应激源调查量表、经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 (IES -R)等量表对SARS一线医务人员进行测试 ,并作相关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①本调查 2 5 .8%的人IES -R总分超过 19分。②应激源调查各条目出现频率大多在 5 0 %以上 ,7类应激源中有 5类与应激反应的强度有关。③创伤经历、社会功能受限、亲人朋友因SARS死亡 4种应激源类别在总体上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影响。结论 引发SARS一线医务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应激源来源广泛 ,不同创伤应激反应程度、症状具有不同的应激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