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 发现一个高频率血型抗原的抗体常常会造成输血困难,因为很难找到相容的血液。当红细胞交叉不合的输血必须进行时,人们感兴趣的是对输血结果的预测。设计与方法 本文报道一例需红细胞输血的同种抗Kbp的病人,用化学荧光实验(CLT)和~(51)Cr标定红细胞的存活来评估抗体的功能活性。结果  相似文献   

2.
至今未能肯定HLA抗体是否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作者在9例均因严重贫血需反复输注红细胞后产出HLA抗体的患者中测定了~(51)Cr标记的红细胞寿命及其破坏部位。供者的ABO、Rh血型及其他的红细胞特异性抗原系统均与患者相同,唯各种HLA抗原不同。用盐水、白蛋白、酶介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红细胞血清学试验。放射免疫抗人球蛋白试验(RIAT)作为患者血清与相应供者红细胞洗脱物的交叉试验。用淋巴细胞毒试验过滤患者血清及红细胞洗脱物的HLA抗体。输血后立即注入~(51)Cr标记的红细胞,并于注入后0.5小时以及随后间隔1、24小时心前区、肝脾区闪烁扫描,测定红细胞破坏部  相似文献   

3.
背景 贫血是胎儿和早产婴儿的严重症状,为调查贫血的生理学和病理学,以及评估输血和使用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通过检测循环红细胞的存活是有效的。研究设计和方法 因为标准的~(51)Cr方法使患者或研究对象暴露于射线,所以在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生物素蛋白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循环中存在的生物素标记的红细胞数目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检测存活红细胞实用的,精确的方法。另外,使用~(125)Ⅰ-链菌素检测所有生物素的消失情况。每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与标准的~(51)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循环中生物素标记的细胞的寿命接近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4.
背景 红细胞体积、输血24小时后存活以及生存周期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及非放射性同位素测量。研究设计和方法 红细胞体积用狒狒自身红细胞标记上生物素-X-NHS,~(51)Cr,~(99m)Tc,~(111)In-oxine 直接测定,并通过~(125)I血浆体积和全身红细胞压积间接测定。输血24小时后存活和生命周期通  相似文献   

5.
作者采用Yt(b+)型红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单分子层分析法(MMA),对1例病人进行~(51)Cr标记红细胞存活研究。患者为女性,23岁,黑人,继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随后作了肾移植,结果发生排斥反应,所以需长期透析治疗。作者用病人的血清致敏E-、Le(a-)、Yt(b+)型和E-、Le(a-)、Yt(b-)型红细胞,将已致敏的红细胞加入单个核白细胞单层中,经孵育后,弃上清液,洗涤、染色、观察200 600个单核细胞活性(粘附或吞噬红细胞的单核细胞百分数,正常值为0-3%)。同时给病人输注~(51)Cr标记的红细胞,分别于输注后3(?),10(?)或60(?);1天,3天,6天,10天或17天取样进行追踪观察,以评价红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情况。  相似文献   

6.
作者回顾性研究有关病人的住院记录,确定具有多种或少见红细胞同种抗体的病人是否有任何免疫异常,这种免疫异常也许能用于解释或预测红细胞抗体的产生。 采用低离子强度溶液或白蛋白增强技术作抗体筛选和鉴定,对西北纪念医院1977年到1991年15年中该院所有含≥3种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同种抗体(抗—e、—Kp~b、—Jk~b、—Fy~b、—S、—U、—Yt~a、—Di~b和—At~a等)的病人进行分析,并复习了病人的年龄、种族、病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的生成活性及红细胞的平均胞龄和溶血程度通常用~(51)Cr标记红细胞的存活时间来估价。现已证明,红细胞内的肌酸与红细胞的平均胞龄有关。用双乙酰-α-萘酚反应测定红细胞肌酸已有报道,但该法缺乏特异性,结果常偏高。作者采用肌酸激酶(CK)反应来测定红细胞内的肌酸,作为诊断溶血性疾病的指标。酶法的测定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期输血杂志《TRANSFASION》,综述了有关用放射性同位索(一般为51Cr和111In)标记红细胞和血小板再回输给正常献血者,然后检测它们的回收率和体内存活情况,以此作为评价红细胞和血小板经保存或其它体外处理之后的活性标准。对红细胞而言,自1982年以来,FDA血液学分部接受FDA通过的红细胞输注24小时体内恢复平均达75%作为标准(J,  相似文献   

9.
同种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一般有三个血清学反应特征:母亲血清中可检测到IgG同种抗体;婴儿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以及婴儿红细胞洗脱液中含有引起HDN的特异性IgG同种抗体。发生HDN而婴儿红细胞DAT呈阴性或弱阳性的报道颇为少见,但在ABO新生儿溶血病中却曾有过报道。因此,认为DAT是临床上诊断HDN的一项极其可靠的预测指标,尤其是在ABO系统相容的情况下,更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为了研究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检测循环红细胞容量非放射性方法,作者对2组红细胞分别以低密度生物素(LDB_1)和高密度生物素(HDB)标记,检测其对于红胞容量的检测效果。研究设计与方法 10名健康成人,分刖以HDB、LDB和~(51)Cr标记其自身红细胞,将标记后的红细胞混匀后输注。每组  相似文献   

11.
作者评价保存红细胞的添加液Nutricel,采集6只狗的血液制成压积红细胞,于Nutricel添加液保存35天。与保存于枸橼酸-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CPDA-1)保存液中的压积红细胞比较。测定红细胞的2,3-DPG浓度、ATP浓度、溶血百分率及pH。用~(51)Gr单标记和99mTc/~(51)Cr双标记检测保存35天后输注后红细胞的存活率(PTV)。Nutricel保存红细胞的平均ATP浓度为1.1μmol/g Hb平均溶血百分率为0.28%,CPDA-1保存红细胞则分别为1.0μmol/g Hb和0.33%,两者之间无显  相似文献   

12.
妊娠可引起红细胞同种免疫,产生红细胞同种抗体,具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同种抗体可引起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immun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IHTR)和胎儿及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 HDFN).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胎儿和早产婴儿的贫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测量循环血红细胞量有助于对贫血的生理学和病理学调查,以及对输血或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疗效的评估。由于标准的~(51)Cr方法使受检者暴露于放射线下,作者提出了一种无放射线暴露的测量循环血红细胞量的方法,该方法可十分敏感地用于胎儿和婴儿。研究设计和方法 10名体重范围在56.8~115.9Kg的成人在部分自身红细胞经生物素或~(51)Cr标记、混合后,静脉输入。用测定生物素标记红细胞在体内稀释程度的方法测量循环血红细胞量。生物素标记红细胞用两种方法测定:(1)~(125)Ⅰ-抗生物素蛋  相似文献   

14.
患者红细胞不规则同种抗体分析与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不规则同种抗体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对输血住院患者血标本进行不规则同种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8 530例受检标本中80例检出同种抗体,检出率为0.2%。抗体涉及Rh、MNSs、Lewis、Kidd 4个血型系统,所占比例依次为Rh(75%)、MNSs(17.5%)、Lewis(6.25%)、Kidd(1.25%)。同种抗体在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高于男性(χ2=8.436,P<0.05)。结论 Rh系统抗体是患者中的主要不规则抗体。为可能输血的患者进行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安全输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04 588例住院患者红细胞同种抗体的阳性率、特异性及其检出时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至少进行过1次抗体筛查的患者临床信息,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输血史、妊娠史和抗体筛查信息,统计红细胞同种抗体阳性率、特异性及检出时间,并比较同种免疫和非同种免疫患者输血量及输血次数的差异。结果 723例患者血液标本中检出了800例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同种抗体,阳性率为0.7%(723/104 588),女性高于男性(0.9%vs 0.5%,P<0.05)。Rh系统抗体占比76.4%(611/800),其中抗-E占比61.4%(375/611)。同种免疫患者的输血量(U)和输血次数均高于非同种免疫患者(中位值分别为:6.0 vs 4.0,P<0.05; 4.0 vs 2.0,P<0.05)。整体上,67.5%的红细胞同种抗体可在首次输血后6个月内检出,中位检出时间(四分位间距)(d)为97.0(22.5~247.0)。结论 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输血前应进行常规抗体筛查,必要时可实行Rh分型相容性输注。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期输血杂志《TRANSFASION》,综述了有关用放射性同位素(一般为^51Cr和^111In)标记红细胞和血小板再回输给正常献血者,然后检测它们的回收率和体内存活情况,以此作为评价红细胞和血小板经保存或其它体外处理之后的活性标准。对红细胞而言,自1982年以来,FDA血液学分部接受FDA通过的红细胞输注24小时体内恢复平均达75%作为标准(J,Vostal,个人通迅2002)。与此相对应的,要求红细胞恢复的均值减去2倍标准误要大于70%。经过第一个24小时后,同位素活性约每天衰减1%~3%,但红细胞24小时以后的存活标准还没有建立,因此,有关红细胞存活的标准还没有真正明确。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调查及预防研究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目的 对各类输血反应进行调查研究 ,同时建立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新技术 ,以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方法 对上海地区 13家医院的 30 776名输血病人进行调查 ,并应用改良Polybrene、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 (SEPSA)等新技术 ,进行同种特异性抗体的筛选、鉴定及交叉配型试验。结果 发生各类输血反应5 0 8例 (1.6 5 % ) ,其中检出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 6 4例 (12 .6 % ) ,抗体特异性分别为血小板抗体 (包括HLA) 5 1例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13例 ;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对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 (χ2 >3.84 ,P <0 .0 5 )。结论 使用研究建立的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新技术能有效地诊断、预防和治疗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救治失血性休克常需快速输入加温的血液,否则可引起低体温,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本文研究了高热盐水混合加温血液的新方法对体内红细胞存活的影响。拟输入的血液取自正常人。CPDA-I抗凝,4℃储藏14天。然后与等量70℃热盐水相混合。混合后取样用~(51)Cr进行标记,再输回给原供血者体内。结果发现,高热盐水混合法加温的红细胞渗透脆性、上清液中的血红蛋白、及钾的水平与基线(红细胞与等量4℃冷盐水相混合的)水平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小鼠红细胞体外去白细胞保存和标记的方法,监测小鼠红细胞异体输注后在体内的存活情况。方法取10-15只C57BL/6小鼠血液(约0.6 m L/只),通过离心和过滤,获得去除白细胞的小鼠红细胞。荧光染料Di O标记红细胞后,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流式检测不同时间的取血样品,计算输注红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小鼠白细胞去除率为(96.22±1.95)%,Di O标记小鼠红细胞阳性率为(94.31±2.01)%。小鼠红细胞异体输注后,体内24 h存活率90%,到50 d左右输注红细胞基本被清除。结论建立了小鼠红细胞体外去白细胞保存、荧光标记和体内跟踪检测的方法,应用该方法完成了对小鼠红细胞异体输注后存活情况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背景和目的 本文中,作者报道2例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s),体外试验中仅检查到不具有临床意义的同种抗体。材料和方法 患者系一例67岁男性和一例64岁女性,两者经多次输血后均产生针对红细胞(RBCs)的抗体。采用标准化技术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