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海省丙型肝炎(丙肝) 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提供参考信息。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 2017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进行分析,发病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累计报告丙肝病例10 9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67/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40 ~ 54岁年龄组病例占42.17%;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病例诊断报告单位主要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占69.53%,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2013 — 2017年青海省丙肝疫情较平稳,但较全国和其他省份偏高,应加强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猩红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病例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应用Joinpoint软件估计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猩红热发病趋势;对2017年分离的66株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进行emm基因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结果2005 — 2017年广东省共报告猩红热病例20 157例,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无死亡病例。 发病呈夏、冬两季高发特点;报告发病率高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病例数占全省的95.79%;病例主要集中在3 ~ 7岁,以托幼儿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 广东省猩红热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26.4%(95%CI:16.9% ~ 36.7%)。 GAS菌株emm基因型别以emm12型为主(65.12%),emm1型次之(32.56%);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和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结论2005 — 2017年广东省猩红热发病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三间分布特征未见明显变化;当前GAS菌株流行基因型为emm12和emm1,且菌株对青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05 — 201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 — 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趋势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31 041例,年发病率为506.32/10万~1 678.80/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趋势χ2=6.739,P<0.05)。 肠道传染病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的72.67%,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18.14%)、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10.04%)和动物源性及虫媒传染病(0.12%)。 肠道传染病和经血与性传播传染病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5.657,P<0.05;趋势χ2 =9.282,P<0.05)。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7岁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1.80%;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5.23%。 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痢疾、肺结核和肝炎。 法定报告传染病冬、夏两季高发;发病率较高的街镇(北七家镇、东小口镇、回龙观镇、沙河镇等)集中于昌平南部地区。结论2005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后、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成为昌平区重点防控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同时学龄前儿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与朝阳、海淀两区毗邻的城乡结合部是昌平区传染病防控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我国201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对比输入及境内感染病例差异,为登革热防控提供思路与建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数据,描述病例的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输入性和本地感染疫情的时空分布,呈现境外输入性疫情的来源。结果 2016年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 049例(无死亡),较2015年同期下降46.9%,年报告发病率0.2/10万。其中,境内感染病例1 569例(76.6%):本地感染病例1 562例,集中于福建省(921例)、广东省(416例)、云南省(217例)和浙江省(8例);外省输入病例7例,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省(各2例)、山东省、陕西省和浙江省(各1例)。23省份报告了境外输入病例480例(占全部病例的23.4%),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和南亚(434例,占境外输入病例的90.4%)。结论 2016年我国登革热疫情较2015年显著下降,疫情仍以输入疫情导致本地暴发为主,本地疫情集中于既往高发省份,本地和境外输入性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显著。我国应根据输入和境内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完善登革热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甘肃省丙型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控制丙肝疫情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甘肃省丙肝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结果共报告丙肝病例72 899例,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30.472, P<0.01),2012年丙肝报告发病率达到高峰,为34.93/10万;男女性比为1.08~ 1.83∶1。 20 ~ 49岁年龄组累计报告病例数占42.94%,并逐年下降;≥50岁年龄组病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342.154,P<0.05),且女性报告病例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农民35 919例,占49.27%,且病例数逐年上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率在1/10万 ~ 3/10万波动;兰州、武威市丙肝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结论甘肃省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需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咸阳市2005 — 2017年乙型肝炎(乙肝)病例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掌握咸阳市乙肝的流行规律,通过建立合适的预测模型,对咸阳市2018年的乙肝疫情情况进行预测,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5 — 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咸阳市的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的疫情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运用SAS 9.2软件的时间序列预测系统建立咸阳市乙肝疫情最佳预警模型,并采用2018年的疫情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2005 — 2017年咸阳市共报告乙肝病例48 184例,其中男性23 716例,女性24 468例,男女性别比约为1∶1;其中临床诊断病例9 325例(19.35%),确诊病例38 859例(80.65%)。 年龄集中在20 ~ 60岁之间,职业以农民为主,报告病例数无明显季节性。 建立了咸阳市乙肝的月报告疫情预警系统,咸阳市2005 — 2017年乙肝的月报告数接近Log Winters Method-Addictive模型趋势。结论预测模型显示咸阳市2018年乙肝的报告病例数较往年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关注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做好主动预防工作,以控制乙肝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5 — 2016年甘肃省急性乙型肝炎(乙肝)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评价乙肝免疫策略效果和制订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甘肃省2005 — 2016年急性乙肝病例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7.7/10万下降到了2016年的5.2/10万。 历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2013 — 2016年临夏州和甘南州报告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5.0/10万、14.0/10万。 2005年以来,各年龄组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均有所下降。 其中,5 ~ 14岁年龄组下降了88.8%。 报告发病率年龄高峰后移。 累计报告急性乙肝病例29 709例, 21 825例为15 ~ 49岁年龄组,<15岁儿童病例仅占7.3%(2 156/29 709)。 53.1%的报告病例职业为农民,其次为学生,占15.8%。 农民病例构成比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76.8%。结论2005 — 2016年甘肃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已明显下降,5 ~ 29岁年龄组下降更为明显。 农村地区成年人将是今后甘肃省乙肝免疫预防的重点人群。 建议在甘南州、临夏州开展急性乙肝报告准确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登革热暴发疫情情况及原因,为今后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对社区、医院进行主动搜索,对2017年杭州市拱墅区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掌握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并对疫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27例,发病高峰为8月21日至9月15日,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运河沿线的4个街道,以>50岁人员为主,占全部病例的61.16%,职业以离退人员(123例,占37.61%)及家务及待业(76例,占23.24%)为主。 病例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平均为5.20 d,其中住院病例为3 d(2 ~ 5 d),非住院病例为5 d(3 ~ 7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Ζ=6.383,P<0.001)。结论本次暴发疫情可能是由登革热输入病例或隐性感染者引起的本地传播,建议加强医疗机构登革热诊断水平,提高登革热监测敏感性,长效运行登革热“网格区域责任制”,确保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9 — 2017年北京市通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通州区近9年的手足口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年间通州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 809例,年均发病率为276.04/10万,呈下降趋势,病例数隔年高发,5 — 7月为发病高峰。 西部和北部地区年均发病率高,前3位为马驹桥镇、梨园镇和张家湾镇。 男女性别比为1.45∶1,集中在≤5岁年龄组,占91.23%。 2010年重症病例比例最高,达0.54%,随后逐年下降(χ2=–6.864,P<0.001)。 历年病原谱构成不同(χ2=285.149,P<0.001),优势毒株呈季节性变化。结论通州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和重症比例呈下降趋势,有季节性、≤5岁儿童和重点地区高发的分布特征,病原分布呈不同年份和季节的动态变化。 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2017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登革病毒(DENV)流行株血清型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资料,采集2017年该地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ENV C/PrM和E基因核苷酸序列,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确诊登革热1 348例,包括本地感染病例1 231例和输入病例117例。 景洪市、勐腊县和勐海县均有来自老挝和缅甸的输入性病例,其中景洪市和勐腊县发生本地流行,病例数分别为1 030例和201例。 流行期为5 — 12月,病例年龄以20 ~ 54岁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16。 从患者血清中获得48株DENV的C/PrM区基因核苷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6株为登革1型病毒(DENV-1;景洪市33株、勐腊县10株和勐海县3株),2株为登革2型病毒(DENV-2;勐腊县和勐海县各1株)。 2017年西双版纳州的老挝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DENV -1流行株间高度同源,与近几年德宏州瑞丽市和临沧市耿马县及东南亚国家的DENV-1流行株具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 DENV-1的E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与C/PrM一致。结论DENV-1是引起2017年西双版纳州登革热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 来自老挝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是导致2017年西双版纳州本地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中国?老挝和中国?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跨境传播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为精准开展幼托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制定托幼机构传染病长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 — 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和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掌握的托幼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 — 2017年怀柔区共报告幼托儿童发生的传染病11种,报告发病3 41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 157.63/10万,高于全人群平均水平,无传染病死亡病例报告。 年度间报告发病率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5.08%。 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乡镇是怀柔镇、北房镇和雁栖镇,均处于怀柔区城乡结合部。结论近10年来怀柔区幼托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但仍为传染病发病的高危群体。 危害幼托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病种是手足口病和流感。 高发地区在人口结构复杂、私立托幼机构分布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应加强该地区的传染病防控督导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5 — 2017年湖北省荆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以当年3月至次年2月为1个流行年统计发病情况,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的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8年2月HFRS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描述其时空聚集特征。结果2005 — 2017年荆州市报告HFRS发病551例。 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rs=0.901,P<0.05),其中2016 — 2017年呈快速上升;有春季、秋冬季2个发病高峰,为HFRS混合型疫区;时空扫描(15%人口上限)结果显示高发聚集区在长江以北的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共29个街道和乡镇,聚集时间在2011年11月至2018年2月,2016年12月以后聚集区增加洪湖市的12个乡镇。结论2005 — 2017年荆州市HFRS处于新一轮流行周期的上升阶段,重点防控地区在江陵县、沙市区、监利县和洪湖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学校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及特征,了解其流行现状及特点,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 — 2018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内蒙古学校学生结核病疫情资料,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内蒙古共登记学生结核病患者517例,登记发病率为17.02/10万。 与2008年(登记结核病患者1 409例,登记发病率为39.71/10万)相比,下降了57.10%。 第二季度登记患者比例最高,平均31.86%。 学生患者占全人群患者的4.78%,其中高中阶段学生占比最高,为40.65%,汉族患者最多,占66.22%。结论2008 — 2018年,学生结核病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季度报告患者数最高,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男性患者数量高于女性,汉族患者数所占比例最高,各民族患者登记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蒙古族患者登记率高于其他民族。 近年来报告的多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需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浙江省海岛地区首起登革热本地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开展岛屿登革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岱山县江南岛和医疗单位进行病例搜索,对发现的病例进行流行学调查处置;采集病例血清检测登革热核酸和抗体,对病毒核酸扩增E基因序列测序并构建进化树,追溯可能传染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共报告9例病例,均为登革病毒1型( DENV-1),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疫情共持续15 d,男女性别比1∶8,年龄最大77岁,最小25岁;DENV-1 E基因序列与2017年分离自越南的4株序列(LC428079、LC428073、LC428062、LC428059)相似度99.81%,与2019年3月由柬埔寨输入至我国河南省的序列(MK905537)相似度99.75%,与2016年分离自新加坡的序列(MF033254)相似度99.68%及与2019年6月由柬埔寨输入至我国浙江省丽水市的序列(MN444624)相似度99.62%。结论本次疫情是由 DENV-1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调查结果提示相关部门应大力开展清除蚊媒滋生地,降低蚊媒密度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加强临床医生对登革热临床鉴别诊断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017 —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分布特征。  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收集杭州市2017 — 2019年登革热病例信息,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将病例分为输入性病例和本地病例,使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可视化呈现,使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  结果   2017 — 2019年杭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424例,其中输入性病例223例,本地病例1 201例。 2017年和2019年的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特征,共得到36个本地病例高–高聚集区和37个输入性病例高–高聚集区。 对本地病例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聚集时间皆在2017年8 — 10月,1类聚集区以江干区闸弄口街道为中心,涉及31个街道,主要位于主城区内。 对输入性病例扫描共探测到3个聚集区,聚集时间都在2019年5 — 11月,1类聚集区以余杭区塘栖街道为中心,涉及29个街道。  结论   杭州市登革热疫情存在时空聚集性特征,本地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在聚集空间和时间,以及高发人群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建议根据区域和人群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更精准防控登革热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云南省2005 — 2017年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2005 — 2017年狂犬病的发病资料,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7.0和MapInfo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绘制相关统计图表。 结果 2005 — 2017年云南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930例,死亡883例,年均报告死亡数68例。 全省年均发病率高于全国年均发病率( χ2=21.390,P<0.001),2005 — 2008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出现发病高峰,2011年开始,发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报告病例数占前5位的县(市、区)分别为广南、罗平、弥勒、砚山和景洪,占全省省内籍贯总报告病例数的20.64%。 全省发病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91岁,41 ~ 50岁发病例数最多,81 ~ 91岁发病例数最少,男女性别比为1∶0.39,男性病例是女性病例的2.55倍,男性病例发病年龄较女性年轻( z=?9.411,P<0.001);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居前3位,占全部病例的93.33%;6 — 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高峰在各年基本相同。 结论 2005 — 2017年,云南省每年均有狂犬病病例上报,年均发病率较高,狂犬病的防治仍然是云南省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应加强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7.
胡雅飞  林海江  李未 《疾病监测》2019,34(10):916-919
目的了解2剂水痘疫苗接种程序实施后,台州市水痘流行特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 — 2017年2剂水痘疫苗接种程序实施前后,台州市水痘发病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水痘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1 — 2017年台州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6 89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0.02/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15年(55.81/10万),最低为2011年(26.24/10万),2011 — 2015年水痘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剂水痘疫苗接种程序实施后,2016 — 2017年水痘发病率有所下降。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天台县(103.77/10万),最低的是玉环县(17.46/10万)。 2剂水痘疫苗接种程序实施后,台州市水痘疫苗年均接种量有所上升,水痘发病性别比、季节趋势、发病率年龄组分布无明显变化;但0 ~ 9岁人群水痘发病率明显下降,≥10岁人群发病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结论2剂水痘疫苗接种程序实施后台州市水痘发病上升趋势缓解,接种人群发病率有所下降,≥10岁非接种人群发病所占比例升高,继续实施2剂水痘疫苗接种策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人间布病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布病人群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6 — 2018年间共报告人间布病10 556例,主要集中在神池县、绥德县和子洲县等地,2008年和2014年出现两次布病发病高峰;2006 — 2015年间季节性明显,春夏季发病占病例总数的72.89%;2015之后季节性特征下降,春夏季发病占病例总数的65.93%。 50~8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为报告病例总数的58.79%,以男性和农民为主。结论吕梁山片区布病发病趋势呈现双峰变化,且有地区聚集现象,近年季节性特征不明显,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毕彦伟  张思远  格日勒 《疾病监测》2019,34(12):1064-1067
目的通过分析2010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工作,为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 —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人间布病报告病例。 通过年报告发病率评价疫情水平,血检阳性率和布病检出率评价高危人群的感染情况和发病情况,专业人员培训率、高危人群知识知晓率分别评价专业人员培训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规范治疗率和治愈率评价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效果。结果2010 — 2018年锡林郭勒盟共主动筛查布病高危人群198 915例,阳性8 434例,阳性率4.24%,发现新发病例2 319例,布病检出率1.17%;各年度主动调查发现的新发病例占网络报告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878,P<0.001);高危人群主动调查血检阳性率、布病检出率以及网络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χ2=1 520.332、2 654.121和4 665.313,均P<0.001);高危人群布病防治知晓率由69.04%上升至90.83%;各年度布病专业技术人员技能考核达标率均高于98%。 2010 — 2013年病例治愈率较低,最低为52.78%,失访率高于30%;2014 — 2018年治愈率超过75%,失访率降至10%左右。结论锡林郭勒盟布病防控措施成效显著,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继续加强防控,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南省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措施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04 — 2019年河南省乙肝疫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4 — 2019年河南省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 735 13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05.37/10万,2004 — 2007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 — 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未分型乙肝构成比逐渐降低,2013年之后报告的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为郑州市、南阳市、信阳市,构成比分别为11.30%、10.26%、7.55%;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63.41%),0岁年龄组累计报告2 026例,平均发病率9.88/10万,25~30岁年龄组年均发病率最高,206.73/10万。结论河南省乙肝报告质量提高,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数较高,建议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乙肝母婴阻断项目同时,开展乙肝报告质量的专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了解乙肝真实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