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菌株耐药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疾病转归.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68例(产酶组),选取同期上报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中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新生儿共81例为对照(不产酶组).对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合患儿出生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感染部位和疾病转归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新生儿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危险因素.结果 从68例新生儿采集的样本中,痰液样本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最高(49/68,72.1%),其次为血液(7/68,10.3%)和尿液(6/68,8.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较高(61.8%~100.0%),但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2.9%~10.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0.产酶组和不产酶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产酶组中,晚期新生儿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与早期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37周(Exp (B) =0.352,95% CI:0.134 ~0.929)、剖宫产(Exp (B)=0.488,95% CI:0.243 ~0.984)、有侵入性操作(Exp(B)=0.363,95%CI:0.142 ~0.927)、母亲产前一周使用激素和/或抗菌药物(Exp (B) =0.325,95%CI:0.127 ~0.833)是新生儿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新生儿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感染菌株耐药性强,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掌握剖宫产以及产前使用激素和抗菌药物指征可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汤对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应用K-B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筛选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清热解毒汤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研究筛选出9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清热解毒汤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250 g/L(10/92)、125 g/L(29/92)、62.5 g/L(45/92)、31.25 g/L(8/92)。结论:不同浓度的清热解毒汤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和医院分别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社区和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VI TEK-2对2010~2011年社区和医院感染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出的933株大肠埃希菌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并比较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收集到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别为575株、358株,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1.0%、68.2%。药敏结果显示933株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5%,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以上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无明显差别(P>0.05),对其他12种抗生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产ESBLs菌株阳性率均低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社区和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产ESBLs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不同遗传种系分型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分离的122株入院后48 h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与108株入院后48 h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选自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其中患者入院后48 h内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社区感染菌,患者入院后48 h后分离到的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归为医院感染菌,采用API20E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试剂盒与梅里埃公司ATB微生物半自动分析仪鉴定菌株,用制片扩散法测定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性,对比不同遗传种系分型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率以及在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知,社区感染菌中与医院感染菌中均为D型比例最高,社区感染菌与医院感染菌的各遗传种系分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0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酶菌株138株,单产ESBLs76株,单产AmpC酶34株,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28株。230株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复方新诺明81.7%、哌拉西林76.7%、氨苄西林74.2%、氨苄西林舒巴坦61.7%、丁胺卡那霉素61.7%、头孢呋辛60.8%、头孢泊肟59.2%、氨曲南59.2%、哌拉新林他巴唑32.5%、头孢唑林68.3%、庆大霉素57.5%、头孢噻肟43.3%、头孢吡肟38.3%、头孢西丁33.3%、亚胺培南0.8%。单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ESBLs及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对除亚胺培南外的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平均水平。结论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D型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B1型的产ESBLs率最高,大肠杆菌D型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5.
曹松山  段彦彦  裴保方  陈海燕  李燕 《骨科》2015,34(4):541-544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相关数据,采用细菌药敏试验分析软件WHONET5.6,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脓液标本分离出致病菌37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75株(73.33%),3年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逐年升高;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未出现耐药菌株,产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存在广泛耐药。脓液培养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用药选择以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为主,联合用药方式主要是二联用药,以头孢菌素类和硝咪唑类联用为主,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的选用结合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抗感染治疗中,临床医师应根据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华大学医院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尿路感染提供更合理的方案。方法对635份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筛选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并用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培养出细菌共18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8.2%(109/187);大肠埃希菌仅对4种药物较敏感,即呋喃妥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在109株大肠埃希菌中,57.3%(62/109)菌株产ESBLs,ESBLs阳性株耐药率较阴性株高,由此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耐药情况不容乐观。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耐药性严重且机制复杂,应定期监测病原菌的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减缓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细菌学及临床结果。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12年间本院肝移植患者资料。对其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8例肝移植患者中,19(2.5%)例出现产ESBL革兰阴性杆菌血行感染,共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菌株共2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产气大肠杆菌、阴沟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较少。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高达100%,但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妥布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则对头孢曲松出现完全耐药。肝移植术后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患者与非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患者之间的15d、30d、1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血行感染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血行感染并未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男性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E.coli)的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6月本院临床分离的尿培养阳性大肠埃希菌共187株,用CLSI/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包括筛选和确认实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三维酶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扩增质粒型ESBLs和ampC基因,肉汤交配法检测质粒型ampC基因的接合传递性。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24.6%(46/187)。在三维试验中,46株均产分解头孢三嗪(CRO)的β-内酰胺酶,其中3株产ESBLs和AmpC两种酶,其余43株单产ESBLs酶。在PCR扩增试验中,44株扩增出ESBLs基因b laTEM、b laCTX-M、b laOXA3型中的1型或1型以上基因片段,未扩增出b laSHV型基因片段;3株扩增出质粒介导的ampC基因,2株为C IT型,1株为DHA型。携带质粒型ampC基因的菌株均将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结论:南京地区男性泌尿系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CTX-M型为主;质粒介导AmpC酶已在大肠埃希菌中出现,其耐药性能够水平传播,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对近4年确诊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中分离出的276株大肠埃希菌(肛周脓肿组)进行耐药性分析,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以非肛周脓肿患者大肠埃希菌感染为对照组。肛周脓肿组ESBLs阳性率为46.0%,明显高于对照组(31.0%,P0.05)。肛周脓肿组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碘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高,均6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碘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肛周脓肿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儿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的病源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和NCCLS(2010年)的判断标准,对2011年儿科149例患儿血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49例患儿的血标本中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59株(85.51%),非产ESBLs 10株(14.49%);大肠埃希菌30株,其中产ES—BLs 12株(40.00%),非产ESBLs菌株18株(6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6株,其他菌24株。所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0;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100.00%。他唑巴坦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18.64%)对其抑菌作用强于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89.83%)。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是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满意选择。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低于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儿科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中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致病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是治疗儿科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对尿路感染患者的1978份尿液标本中分离的966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分离的96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675株(占69.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183株(占18.9%),主要为粪肠球菌;真菌108株(占11.2%),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分离数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占49.0%)、粪肠球菌(占9.6%)、肺炎克雷伯菌(占7.ooA)、白色念珠菌(占6.8%)、奇异变形杆菌(占3.9%)。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争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47.3%,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为33.8%。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44.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0%。结论引起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广泛,大肠埃希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有些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较高。应尽量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近年来广谱头孢菌素的应用已引起较多耐药菌株的出现,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许多因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而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大多与ESBLs相关.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菌种[1].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以提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05例终末期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腹水病原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22.3%),分离出18种病原菌共71株,其中65例为单一细菌感染,3例为混合细菌感染。革兰阴性菌49株(占6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21株(占29.6%),主要为粪肠球菌;真菌1株(占1.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ESBLs的产生率为37.9%,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的产生率为2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SBP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细菌耐药率及ESBLs的产生率呈增高趋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提高SB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骨创伤病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其它肠杆菌科超广谱阻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探讨该酶介导的耐药性在骨科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由临床骨创伤分泌物分离的耐氨苄西林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40株,按NCCLs推荐的初筛,表型确证试验,Etest法操作。结果:有14株细菌被确认为产ESBLs,占收集菌株40株的35.0%,其中确认试验与Etest均阳性的有9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0.4%,克雷伯菌属为50%,其它肠杆菌科细菌为33.3%。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主要菌株,但是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尤其是不能忽视阴沟杆菌的检测。本地区用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筛选的最佳底物是头孢噻肟(CTX)。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泌尿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尿细菌谱及其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54例患者围手术期清洁中段尿培养的多重耐药感染细菌谱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报告。 结果15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革兰氏阴性菌有148例,占96.1%(148/154),阴性菌中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145例,占97.97%(145/148),阴性中大肠埃希菌127例,占第一位为82.47%(127/154),其中ESBLs阳性125例,占98.43%(125/127);革兰氏阳性菌有6例,其中屎肠球菌4例,溶血葡萄球菌2例。多重耐药菌在疾病分布中泌尿系结石占69.48%(107/154),其次为泌尿系梗阻占21.43%(33/154);人群分布中以中老年组最多,占80.52%(124/154),青年组占15.58%(24/154)。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高的抗菌药分别是:羧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高抗菌药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的药物为:羧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 结论围手术期尿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多,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为产生ESBLs。在进行经验性治疗时可选择对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AGs)的耐药情况,分析ESBLs、AGs耐药表型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AGs做药敏试验以及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耐药情况: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0.27%)、卡那霉素(62.16%)、妥布霉素(50.05%)、奈替米星(18.92%)、阿米卡星(10.81%)。与非产ESBLs菌株相比较,除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外耐药性均有差异,且产ESBLs菌中耐多药模式明显(P0.05)。产ESBLs菌携带AMEs基因结果: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Ⅱ(64.86%)和aac(6’)-Ⅰ(45.95%)为主,未检出aac(6’)-Ⅱ。除ant(2")-Ⅰ和aac(3)-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2种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ESBLs菌株AGs耐药表型和修饰酶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ESBLs的产生可使大肠埃希菌对AGs的耐药情况加重,提示ESBLs和AGs引起的耐药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35例肛周脓肿脓液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33例,占94.29%(33/35),革兰氏阳性球菌2例,占5.71%(2/35)。大肠埃希菌26例,占74.29%(26/35),其他细菌(阴沟杆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溶血性链球菌各1例)占25.71%(9/35)。产ESBLs株10例,占30.30%(10/33),均为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细菌平均耐药率为29.14%~60.61%。结论肛周脓肿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没有价值,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由革兰阴性(G-)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产生,是大多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本研究中对314株G-杆菌中主要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次氯酸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及其对大肠埃希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5个临床科室2019年9—12月25例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32~67岁)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的1株菌进行实验研究。将大肠埃希菌分别与162.96、81.48、4...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439株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细菌株为284株,占64.7%.其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8.2%和97.5%,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如头孢克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分别为97.9%、98.9%、96.5%、98.6%、97.5%、100%、1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达100%.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逐渐增强,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一定关系,实验室应高度重视产ESBLs株的检测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及时有效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