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对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手术(SMILE)术中第二术眼不同保护措施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BUTf)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BUTav)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不同保护措施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左眼为观察眼,SMILE术中在右眼行手术时,左眼按照不同处理方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点眼、使用眼罩,以及空白对照。并分别在右眼手术前后,使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完成左眼NIKBUTf和NIKBUTav检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5例患者(35左眼)纳入研究,其中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组12例,眼罩组11例,空白对照组12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IKBUTf和NIKBUTav均存在时间效应和分组效应,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P<0.05)。凝胶组左眼NIKBUTf在右眼手术前和右眼手术后即刻无统计学差异(P>0.05),凝胶组左眼NIKBUTav在右眼SMILE手术后即刻较右眼手术前延长(P<0.05)。眼罩组和对照组(空白)左眼NIKBUTf和NIKBUTav在右眼手术后即刻均缩短(P<0.05)。对照组NIKBUTf和NIKBUTav缩短最明显(P<0.05)。结论不同保护措施和时间变化均对NIKBUTf和NIKBUTav产生了影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应用于SMILE术中第二术眼的保护措施起到了保护泪膜稳定性的作用。眼罩对第二术眼的泪膜保护作用并不明显,常规手术操作对第二术眼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泪膜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组织支持感、心理契约破坏与离职倾向间的关系,为全科人才激励措施的完善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2016年6—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中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信息、组织支持感和心理契约破坏,第2次调查的内容为离职倾向。数据分析应用SPSS 24.0和AMOS 24.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1 145名全科医生的组织支持感得分为(4.59±0.85)分,心理契约破坏得分为(3.13±0.53)分,离职倾向得分为(2.26±0.95)分;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有负向作用,心理契约破坏对离职倾向有正向作用,心理契约破坏对组织支持感有负向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心理契约破坏与离职倾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全科医生人才激励有待于从加强激励措施与保障落实、重视职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髁突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血管化腓骨肌瓣下颌骨缺损重建后评价患者的临床及颞下颌关节(TMJ)功能状态.方法 患者41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41例均为累及下颌升支上部且未超过下颌中线的颌骨良性病损,其中应用腓骨替代髁突法重建24例、游离髁突法重建5例、保留髁突法重建12例.采用Fricton TMJ功能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的TMJ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关节强直,术后最大开口度31~53 mm,平均值(42.8±5.7)mm.不同术式患者术后面部外形、进食及语音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TMJ功能指数,即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DI)及功能紊乱指数(cramiomandibular index,CMI)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髁突组患者的TMJ功能优于腓骨替代髁突组.结论 保留髁突的血管化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有助于恢复TMJ功能;以腓骨瓣末端替代髁突进行下颌骨重建时,重建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对于TMJ的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Bra^omemark种植体系一期手术体会。方法:112例患者共植入Bra^omemark标准系列种植体183枚,其中前牙66枚,双尖牙42枚,磨牙75枚;上颌105枚,下颌78枚。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X-ray片,6个月行二期手术。结果:即刻失败3例3枚,9例11枚种植体二期手术前失败,一期手术总成功率为92.35%。结论:种植一期手术非常关键,对于骨质疏松的病人宜选用较粗种植体,术后种植体上部暴露,可引发明显种植体颈部垂直向骨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累及髁突的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0月,53例累及下颌升支上部的颌骨良性病损,行下颌骨切除后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下颌骨重建,分别采用了腓骨代替髁突法(30例)、游离髁突法(7例)及保留髁突法(16例)3种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分析总结临床方法经验,并对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成活率98.1%(52/53);41例患者术后随访,进行了临床检查及外形、功能评价,经Fisher检验,腓骨替代髁突组、游离髁突组及保留髁突组患者在术后外形和进食、语音功能上无显著差别。结论:3种不同髁突处理方法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缺损重建,在临床上实用可行,可依据患者病损的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7.
赵峰  贾瑱熙  陈悦  张韬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2):2838-2843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对学习超声技术有一定兴趣,但需要结合全科医生的社区工作场景和学科背景为其开发能帮助其快速、有效、高效学习的工具。目的 开发一套简易的、适合社区全科医生使用的、用于指导规范使用便携式超声初筛式探查体表两个器官(甲状腺和颈动脉)的超声探查服务规范。方法 于2019年10月,通过个人深度访谈,形成探查流程,指导后续服务规范范围的框定;根据前一步确定的社区全科医生执行超声探查的流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内容梳理,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初稿;交参与前一轮流程开发的全科医生审核,形成审核后版本;组织项目组成员召开小组会议专题研讨,针对服务规范进行分块审核并修订,形成终稿。结果 形成社区全科医生使用便携式超声技术探查甲状腺及颈动脉服务规范各一份,社区全科医生对于规范中规定的需要进行的数据采集和判断工作感到焦虑,社区超声医师对社区全科医生执行服务规范中的内容有信心,但认为该服务能否收费会直接影响全科医生参与和持续参与的积极性。结论 从修订意见反馈数量来看,第一轮文本基本达到制定目的,最终文本有应用价值。从服务规范修订过程中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超声医师的反馈来看,技术难度和工作绩效是未来落地执行的关键。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漏筛带来的风险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总之,满足和推进社区全科医生对超声技术的兴趣,首先,选择适合全科医生开展超声探查的部位是关键,需要考虑社区执业场景、技术操作时间、难度和风险;其次,进一步推行时,需要考虑绩效补贴及如何与家庭医生制度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分水岭及区域增长算法建立一种CT图像脑血肿分割方法,以快速准确测量血肿体积,探讨其与临床金标准手动分割结果的一致性,并与临床常用的两种多田公式计算进行比较。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由于自发性脑出血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患者术前152例CT图像,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分别为100例、22例、30例。算法训练及测试采用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标记结果,验证集采用4种方式——人工手动分割、算法分割(基于分水岭及区域增长算法的分割计算)、多田公式(传统多田公式计算)与精准多田公式(基于3D-slicer的精准多田公式计算)——对出血病灶体积进行测量。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资料通过两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动分割脑出血病灶。基于分水岭算法及区域增长算法搭建血肿分割模型以神经外科医生选取的种子点作为增长起点,采用区域灰度差异准则,结合手动分割验证,最终确定符合颅内血肿分割精度要求的区域生长阈值。以人工手动分割为金标准,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验证其余3种测量血肿体积的方式的一致性。   结果   以人工手动分割为金标准,3种测量血肿体积的方式中,算法分割百分误差最小,差值范围最窄,组内相关系数最高(0.987),一致性较好,且95%一致性界限(limits of agreement, LoA)最窄。其分割的百分误差在不同血肿体积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分水岭及区域增长算法的自发性脑出血血肿分割方法的测量稳定,与临床金标准一致性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需更多的临床样本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和对比去分支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近远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18例患者和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杂交手术组中,夹层动脉瘤、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结果: 去分支杂交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45±85) min,术中出血量为(955±599) 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2例,没有截瘫,死亡1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死亡率为9.1%。传统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0±245) min,术中出血量为(6 100±4 536) mL,术后30 d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截瘫1例,死亡4例,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死亡率为22.2%。去分支杂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手术(P<0.001),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随访期内,杂交手术组二次手术4例,死亡3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72%、54%和29%;传统手术组二次手术1例,死亡5例,1年、5年和10年的全因生存率分别为81%、71%和35%。杂交手术和传统手术在全因生存率和动脉瘤生存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分支杂交手术是一种治疗高危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但中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不同比例的聚乳酸/二氧化钛(PLA/TiO2)纳米复合支架,探究其相关性能。方法 在PLA中分别添加1%、1.5%、2.5%、5%和10%的TiO2纳米颗粒。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PLA/TiO2纳米复合支架,对其形貌、力学性能、孔隙率、热性能和生物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与纯PLA支架相比,PLA/TiO2-1.5%、PLA/TiO2-2.5%支架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更好的力学性能。所有支架均为层层交互叠加的网状结构,孔径约200μm,孔隙均匀规则。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发现,所有支架均可促进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增殖,PLA/TiO2-1.5%组支架的细胞增殖效果优于其他组支架(P<0.05)。结论 相比于其他支架,PLA/TiO2-1.5%支架具有适宜的力学性能,高孔隙率,更好地促进细胞增殖能力,可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