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局部缺血缺氧,继而激活血管内炎症反应,最终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反应,在脑损伤和神经修复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中性粒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双重作用,既能释放炎症介质加重脑损伤,又能释放神经营养物质和抗炎因子产生脑保护作用。通过整理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内炎症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机制,以及中医药对相关免疫细胞的干预作用,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脑损伤或疾病后功能缺陷是复杂的病理过程,仅依靠传统的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等方式使血管再通改善脑循环的治疗手段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从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抗氧化、扩张脑微血管、促进神经和血管再生等方面符合NVU治疗和保护策略的要求。本文基于神经血管单元,对中医药的不同途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望为中医药对NVU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内质网作为细胞内的一种膜质细胞器,通过参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合成、折叠、成熟和翻译后修饰以维持细胞内稳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内质网环境受到干扰后蛋白质将发生折叠或错误折叠,此时内质网应激被激活,可对神经元的凋亡与自噬进行调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入手,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关系,介绍中医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凋亡与自噬的研究概况,为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丰富的细胞类型,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靶标,受到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证实,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与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密切相关。针刺可以通过修复星形胶质细胞形态结构、调节能量代谢、抑制兴奋性毒性、抑制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再生等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对星形胶质细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针刺干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涉及的重要信号通路和保护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上海有机所中药与化学成分数据库和相关文献获取并筛选补阳还五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DrugBank数据库、药物靶标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分析网络获取关键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治疗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lzData数据库分析治疗靶点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网络分析,获得了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通过富集分析获取了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多条关键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Apelin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等;通过基因表达分析了补阳还五汤对不同组织细胞的作用,发现治疗靶点在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和神经元中调控多种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联系复杂的特点,在基因的细胞表达层面与神经血管单元密切相关,治疗作用机制包括神经保护、神经发生、抗血栓、促血管再生、胶质细胞调控等。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损伤是由多种细胞相互作用引起的级联反应,以往主要针对特定神经元或血脑屏障等结构进行研究,而忽略了大脑各个功能区的整体联系性和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脑保护的目标已逐步由单一结构转变为对神经和血管整体的保护,并提出神经血管单元(NVU)这一概念。研究发现NVU内存在着多种双向细胞-细胞间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主要由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当脑组织缺血缺氧时,NVU整体结构功能破坏,引起胶质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破坏等一系列动态的病理变化。故在治疗过程中,以NVU整体结构为靶点,协调其内部神经元-胶质细胞-血脑屏障-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变化,对减轻神经损伤与促进其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和综合治疗优势,在保护NVU整体与各个组分的结构功能作用显著,已成为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及其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基于NVU的变化深入研究中医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在诸多靶点中选择有效的药物干预,能够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国内外对干细胞疗法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包括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内源性神经和血管再生,修复神经损伤,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疗法存在细胞存活、迁移及分化率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中医药治疗中风已有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统中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近年来又有研究发现,中药对体内外多种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理活动有促进作用,中药联合干细胞疗法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药可激活缺血损伤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进神经自我修复,并对移植干细胞在体内的一系列生物活动有协同作用。笔者对近几年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干细胞疗法角度对中药复方、单味药以及有效成分在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中药的进一步深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星型胶质细胞(AS)作为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血管及其他胶质细胞联系密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针刺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针刺对AS的整体调控作用表现在:抑制AS活化、促进AS增殖与抑制AS过度增生和有利于超微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以AS为靶点,从针刺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调控兴奋性氨基酸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调控血管再生、抑制氧化及炎症反应、调节细胞通讯、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生成等方面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为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病理机制复杂、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对缺血性卒中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非常有限,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多种疾病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由于BMSCs移植后在人体中的归巢率和存活率低等问题,其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良好疗效受到广泛关注。中药与BMSCs移植均具有良好的整体脑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对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作用机制包括提高BMSCs移植效率、促进血管新生、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炎症、增强神经保护、调控血脑屏障及外泌体。这种中药与现代前沿细胞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所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和提高BMSCs移植疗效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是我国持续研究的热点话题。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的驻留免疫细胞,对维持脑内稳态、挽救受损神经元等均具有巨大贡献,且其对于炎症反应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脑卒中的预后中具有关键作用。针刺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但关于其治疗脑卒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最近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通过脑梗死后的影响小胶质细胞可能的相关机制进行论述,试图阐述针刺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而简要说明针刺治疗脑卒中相关机理。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对于针刺治疗脑卒中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且如何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双向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作用仍存在疑问,因此,关于针刺调控小胶质细胞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表达、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复杂,与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胆碱能系统损伤,神经元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有关,且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二甲双胍、格列苯脲等传统降糖药也具有一定控制糖尿病认知损伤的作用,但目前尚无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上市,从而导致该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中医认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阴虚燥热为主,痰浊阻窍、瘀阻脑络为其标,治疗多以补肾填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开窍为治疗大法。近年来,有关中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中医学者针对该病做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降血糖、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排出、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等多个作用机制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延缓其发展。文章从中药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中药方剂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揭示中药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以期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简称miRNA)能通过诱导mRNA 裂解或抑制mRNA 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研究发现miRNA 对靶基因的异常调控可能参与肿瘤耐药,有望成为重要的肿瘤耐药相关分子标记物及治疗靶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影响miRNA 进而调控相应靶蛋白和靶基因介导肿瘤多药耐药,为中药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晶  国海东  邵水金 《针刺研究》2012,37(5):422-42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有关针灸疗法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保护神经元、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含量、激活海马蛋白激酶、抑制脑组织炎性反应、调节异常蛋白质的水平和上调自噬活性水平等多条途径达到治疗AD的作用。深入探讨针灸治疗AD的作用机制,可为阐明AD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更为特异和有效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玉娟  何乾超  高玉广  蔡伦 《陕西中医》2021,(8):1147-1149,封3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改变亦多样化,以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胶质细胞增生、苔藓纤维出芽等为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抗癫痫治疗专注于分子水平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其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这一信号通路通过细胞生长增殖、蛋白质代谢、细胞凋亡自噬、突触可塑性等对抗癫痫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在治疗癫痫上疗效明显,大量实验证明中医药干预,包括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等治疗,能够通过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从而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癫痫症状等。mTOR信号通路也成为中医药治疗癫痫的重要靶点。现综述mTOR通路对癫痫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Guided by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CM formula granules are made through the optimal process of extraction,concentration,drying,and granulation by combining modern new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and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TCM formula granules are stable,safe,convenient,and effective.Compared with TCM decoction pieces,TCM formula granules can achieve the full process control of its industry chain from field to workshop an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the origin of medicinal materials,processing of decoction pieces,processing technology,quality inspection,sales,and products distribution.TCM formula granules can partially replace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Only available for around 800 common varieties of TCM,TCM formula granules cannot replace decoction pieces for many types which are not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A large number of formula granules are used in clinical and animal studies so that investigators no longer need to extract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CM decoction pieces.How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perfect the regulatory system,and exp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re the problems we need to solve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formula granules.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可感知并整合多种生物信号,调节细胞的生长、凋亡、自噬,参与免疫抑制以及细胞迁移,其过度表达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mTOR/p70S6K信号传导的异常表达可以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生长代谢,调节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现针对mTOR信号通...  相似文献   

17.
综述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中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通过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能够改善突触可塑性,进而对抑郁行为的改善起促进作用。针灸、中药、方剂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通过促进PI3K-AKT激活改善突触可塑性是其改善抑郁状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治风活血法治疗中风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历史沿革、治风方药及其治法治疗中风病的现代研究,对治风活血法的治疗机制、风药的分类及中风病治风活血法代表方进行探讨,认为从“治风活血法”的治法理论高度认识风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可能为中风病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提供切人点,对提高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青光眼视神经细胞(RGC)凋亡的内源性、外源性凋亡途径的部分机制,现代西医、中医药保护青光眼RGC凋亡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报道入手探讨青光眼RGC的防治手段,指出当今关于中医药防治青光眼视功能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但针对青光眼RGC凋亡和改善的中医药相关文献报道仍然较少,其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