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延胡索为常用中药,市场上先后出现的混淆品较多,且在实际应用中较易出现混淆,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令有效,对延胡索与其混淆品板栗、夏天无、水半夏、零余子进行鉴别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粉末显微、理化、薄层层析、高效液相等方法.结果:板栗的种仁、夏天无的块茎、水半夏、零余子与药材延胡索在性状、粉末显微、理化、薄层层析等方面有明显差别,可以区分.结论:由于它们的功效与延胡索不同,故不能作药材延胡索使用.  相似文献   

2.
药材延胡索载于《开宝本草》,原名玄胡索。李时珍谓:"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崛起。"与其形态相似功效相近被作为土元胡使用的药材夏天无两种易混淆药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 性状形态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干燥块茎。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5~15m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性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干燥块茎。呈类球形、椭圆型或不规则块状,长0.5~2cm 直径  相似文献   

3.
闫艳  申晨曦  张福生  裴香萍  杜晨晖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19):4769-4784
酸枣仁和理枣仁同为鼠李科枣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具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酸枣仁是中医临床改善睡眠的首选中药,而理枣仁多作为云南民间习用药材。近年来,随着酸枣仁药用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萎缩,市场上频频出现理枣仁伪充酸枣仁的现象。在梳理历代本草和总结现代研究的基础上,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酸枣仁和理枣仁的异同;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从生物合成途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和体内过程等方面对酸枣仁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完善酸枣仁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延胡索和夏天无进行了植物和药材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5.
木香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以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作为指标成分,难以系统阐释木香“功效-成分-质量”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木香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许多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在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从植物亲缘、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木香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木香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温郁金作为传统中药材“浙八味”之一,为浙江省道地药材,应用广泛,具有消淤散结、行气活血和清心解郁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和保肝等药理作用,主要含有倍半萜类、单萜类、二萜类和姜黄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文对温郁金近十年来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传统功效探讨现代临床应用,并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概念为理论依据,从植物亲缘、药性、药效、炮制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未来建立更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其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夏天无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Corydalisdecumbens(Thunk)Pers的干燥块茎 ,含原阿片碱 (Protopine)、延胡索乙素 (d -tetrahydropalmatine)等成分 ,其中延胡索乙素是夏天无镇痛的主要成分 ,含量高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了夏天无所含原阿片碱含量测定方法 ,而未收载其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及限度 ,也未见文献报道 ,笔者以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夏天无中延胡索乙素含量 ,以便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1 仪器与试药岛津CS - 90 0 0双波长飞点扫描仪 ;定量毛细管 (美国D…  相似文献   

8.
草果Tsaoko Fructus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为云南道地药材,应用广泛,具燥湿温中、截疟除痰功效,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糖和调脂等药理作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酚、黄酮、二苯基庚烷和双环壬烷类等。现代研究认为,与其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系统,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酚类物质。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基于草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植物亲缘、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草果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1,8-桉油精、柠檬醛、2-癸烯醛、香叶醛、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等为其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草果质量评价和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芪是甘肃特色药材,在甘肃陇南北部山区及定西地区已广泛栽培。近年来,随着对红芪各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概念,从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传统药性、成分可测性、可入血成分等几个方面对红芪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红芪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延胡索药用历史悠久,是著名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的干燥块茎为正品延胡索药材。由于历史原因及各地用药习惯差异,有多种延胡索类植物干燥块茎也作延胡索药材使用,造成品种混乱,影响用药安全、有效。本文通过本草考证和文献比较研究,对延胡索类药材的历史沿革、植物来源、资源与分布、化学成分、功效及应用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以期为药材鉴定及质量控制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延胡索类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现代醇提工艺条件下的延胡索醋制工艺进行研究,为全面阐释延胡索醋制的意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对延胡索生品及醋制品中10种成分(别隐品碱、海罂粟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脱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紫堇碱、四氢黄连碱、脱氢海罂粟碱)的量进行比较,并对其肠吸收液的血管舒张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延胡索醋制品和生品在乙醇提取液中10种成分中有4种成分增加,有6种成分减少。其肠吸收液的血管舒张活性醋制品稍高于生品,但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从成分与活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来看,未见样品中这10种成分的量与舒张血管活性之间的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2.
黄广欣  龚苏晓  许浚  姚奕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651-2660
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我国传统发散风热类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升麻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通过查阅文献,在对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从生源途径、药效、传统药性、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几个方面对升麻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升麻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俊  许浚  张静雅  冯松浩  张铁军 《中草药》2016,47(3):493-49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延胡索中原阿片碱、黄连碱、黄藤素、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7种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方式,验证该方法在延胡索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用性。方法以延胡索所含的7种成分为指标成分,采用2种校正方法分别建立各成分与延胡索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k/s),计算各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延胡索中该7种成分的量,并比较2种一测多评法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了延胡索中7种生物碱类成分一测多评法方法学的考察模式;不同的色谱柱和仪器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同时测定延胡索中原阿片碱、黄连碱、黄藤素、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7种生物碱的一测多评法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延胡索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提出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延胡索为范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延胡索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通过延胡索化学成分生源途径及成分特异性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异性;通过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及其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并综合研究结果,确定质量标志物。最后以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黄连碱、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及原阿片碱7个生物碱为质量标志物,建立了延胡索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醋延胡索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药效的相关性,筛选炮制特征成分。方法建立生延胡索与醋延胡索HPLC指纹图谱,对两者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以大鼠扭体反应为模型建立评价指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孕酮、雌二醇、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前列腺素F_(2a)(prostaglandin F_(2a),PGF_(2a))等指标评价镇痛药效,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熵权法研究醋延胡索的谱-效关系,指认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结果建立了不同批次生延胡索饮片、醋延胡索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31个共有峰。生延胡索饮片与醋延胡索饮片均有止痛效果,以醋延胡索止痛效果最为显著。镇痛谱效关联度分析得到峰9、18~21、25、26醋炙后关联度得分有了显著的提升,与醋炙后镇痛疗效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谱-效关系明确了醋延胡索炮制特征成分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四氢小檗碱、延胡索甲素,为醋延胡索炮制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药材、饮片长期贮存中成分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确保药材质量。方法将新鲜延胡索分为大个延胡索(直径1 cm)和小个延胡索(直径1 cm),分别进行个子货烘干、晒干,切片烘干、切片晒干,水煮、水蒸、醋煮及采用最优工艺醋蒸。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同时测定四氢非洲防己碱、原阿片碱、四氢黄连碱、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去氢紫堇碱8种生物碱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加工方法对延胡索成分稳定性影响。结果延胡索药材及饮片经过18个月贮存后,所测指标性成分延胡索乙素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烘干、晒干法处理药材、饮片成分在储藏过程中下降率大,稳定性差。醋制和蒸煮处理有利于增加延胡索药材贮藏的稳定性。醋蒸法样品稳定性好,干燥时间短、效率高,有利于长期贮藏。结论制备延胡索药材时宜选用水蒸后烘干,制备醋延胡索饮片时选用鲜品切片后醋蒸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胡索、白芷炮制配伍对元胡止痛方中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含量以及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延胡索、白芷按不同比例炮制配伍,比较单味药及其不同配伍复方中延胡索乙素、欧前胡素含量,比较单味药及其不同配伍复方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镇痛和缩宫素诱发大鼠痛经模型的影响。结果延胡索经醋炙后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增加,配伍复方中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有升有降,以醋炙延胡索-白芷(2∶1)配伍复方中质量分数最高;欧前胡素在白芷中质量分数最高,在配伍过程中降低;延胡索、白芷及其炮制配伍复方对小鼠、大鼠均有明显镇痛作用(P0.05、0.01),配伍复方的镇痛作用优于单味药,其中以醋炙延胡索-白芷(2∶1)配伍复方的镇痛作用最强。结论延胡索经醋炙后镇痛作用增强,延胡索、白芷在炮制配伍过程中产生协同镇痛作用,以醋炙延胡索-白芷(2∶1)配伍复方镇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中试规模下Box-Behnken法优化延胡索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正宽  刘圆  周茆  黄道省  吴建雄  毕宇安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16):2394-2399
目的中试规模下优化微波提取延胡索Corydalis Rhizoma中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材炮制、微波功率、溶媒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延胡索乙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法优化延胡索微波提取工艺。结果延胡索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水为提取溶媒,微波功率7 k W,液固比10∶1,提取21 min,在此条件下延胡索乙素提取率预测值为83.60%,验证值为83.74%;且与煎煮提取相比,干浸膏得率降低70%。结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精度高(P0.01),可对延胡索微波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法优化醋延胡索微波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艺君  郭涛  孙志强  朱亚亚 《中草药》2017,48(20):4261-4267
目的对醋延胡索的微波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以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醋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和总生物碱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对火力、闷润时间、炮制时间、醋用量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研究,优化醋延胡索微波炮制工艺。结果微波炮制醋延胡索的响应面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火力70%,闷润时间1.5 h,炮制时间2.6 min,醋用量27.5%,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总生物碱量分别为0.112 4%、0.041 8%、0.85%。结论微波炮制节能高效、容易操作,可作为一种新的炮制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延胡索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到符合条件的目标小分子化合物,运用Maesrto11.1分子对接软件筛选延胡索中与相应靶点蛋白对接较好的小分子化合物,再运用Cytoscape3.6.1构建多成分-靶点网络药理图,通过拓扑学分析,阐释其网络特征。结果在16种心肌缺血靶点对接结果中,8种季铵碱化合物、1种黄酮类、2种叔胺碱类显示出了较好的对接结果。季铵碱类化合物和黄酮类槲皮素对接结果普遍优于叔胺碱类,对接结果中季铵碱打分平均值高于叔胺碱的靶点蛋白有10种。网络药理学结果分析得知多化合物-靶点的网络异质性为0.57,平均相邻节点数3.59,特征网络长度3.02,网络中心度0.21。结论延胡索季铵碱类化合物黄连碱、巴马汀、去氢紫堇鳞茎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小檗碱,黄酮类槲皮素可能是其治疗心肌缺血的物质基础,延胡索治疗心肌缺血是多成分与多靶点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