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背景 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率较高,近年来超声已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如评估撤机前患者的心功能,但在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胸部超声应用不多。目的 探讨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2017年6月-2018年12月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5例持续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在其符合机械通气撤机筛查条件后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于SBT前及SBT 30 min后进行胸部超声指标检测,获得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位移值(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和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并计算浅快呼吸指数(RSBI)、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BSI)和膈肌增厚分数(DTF)。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最终纳入50例患者,其中撤机成功组35例,撤机失败组15例。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SBT前DTF、SBT后DTF、SBT后D-RBS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LUS较SBT前上升(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SBT后DTF均高于SBT前(P<0.05)。SBT后LUS、D-RSBI及SBT前后DTF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95、0.738、0.891。SBT后LUS<15.5分、SBT后D-RSBI<1.41次?min-1?mm-1、SBT前DTF>22.9%、SBT后DTF>33.2%预测脓毒症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分别为0.730、0.867、0.866、0.886,特异度分别为0.800、0.829、0.667、0.867。结论 胸部超声对脓毒症患者撤机结果有预测价值,SBT后LUS<15.5分、D-RSBI<1.41次?min-1?mm-1、DTF>33.2%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膈肌电活动(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diaphragm, EAdi)监测技术评价膈肌功能指标,明确膈肌电活动监测技术在神经危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行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4h并且符合撤机条件的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撤机前均经鼻植入膈肌电活动(EAdi)监测导管并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SBT)30min,记录SBT结束时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机械通气参数及膈肌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膈肌电活动峰值(EAdimax)、膈肌电活动低值(EAdimin)、神经通气耦联指数(NVE)、神经机械耦联指数(NME)]。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膈肌指标预测撤机成功的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撤机成功(成功组)38例,撤机失败(失败组)14例。两组患者SBT结束时,在生命体征方面:成功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均显著低于失败组[HR:74(66.5~83)vs 92(72.75~102)次/min, RR:19(14.75~25.25)vs 27.5(18.5~31)次/min,P<0.05]。在动脉血气方面:成功组的PaCO2显著高于失败组[33.8(32~35)vs 30.55(29.5~33.8)mmHg,P<0.05]。在机械通气参数监测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膈肌功能方面:成功组的NVE、NME、NVE×NME均显著高于失败组[NVE:99.5(92~142)vs 91.5(25.5~96.5)mL/μV、NME:2.25(1.9~3.3)vs 1.85(0.88~2.3)cmH2O/μV、NVE×NME:265.05(199.48~303.6)vs182.9(20.33~242.64)mL×cmH2O/μV2,P<0.05]。当NVE的最佳临界值为59.15 mL/μV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42.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7(95%CI:0.567~0.888);当NME的最佳临界值为1.83 cmH2O/μV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86.80%,特异度为5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581~0.891);当NVE×NME的最佳临界值为76.4 mL×cmH2O/μV2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42.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95%CI:0.607~0.906)。结论:通过膈肌电活动监测技术量化评价患者膈肌功能指标对指导临床撤机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今后也有望作为新的撤机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膈肌收缩速度联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价值与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成功组(撤机成功,69例)和失败组(撤机失败,27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测试(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后不同时间点(SBT即刻以及SBT后5、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分析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影响因素以及SBT后30min的膈肌收缩速度、CRP/ALB比值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SBT即刻,两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BT后5、30min,成功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显...  相似文献   

4.
何振芬  王轩  贾绍俊 《重庆医学》2021,50(6):977-981
目的 分析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ICU于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2组,研究组为40例撤机成功的患者,对照组为56例撤机失败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时的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进行检测,并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SBI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E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失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DE及膈肌收缩速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RSBI.单因素分析表明,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是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DE及高膈肌收缩速度均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预后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预测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撤机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 RSBI)的变化趋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撤离有创机械通气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机械通气3~21 d准备撤离有创通气的AECOPD患者给予在压力支持( PSV)模式下120 min的自主呼吸试验( SBT),监测5、30、60、120 min浅快呼吸指数( RSBI)的动态变化,通过120 min SBT的患者拔管脱机,根据48 h是否需要再插管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析两组RSBI的动态变化特点及60 min和120 min的变化水平(ΔRSBI)。结果80例AECOPDA患者完成了2 h SBT,其中16例48 h后再次插管,SBT起始时RSB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RSBI的变化趋势不同, RSBI在30、60、120 min时失败组较成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SBT 60 min和120 min时Δ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BI的动态变化趋势对AECOPD患者撤离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特护病房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照撤机成功与否分为两组,将撤机失败设为对照组(n=74),将撤机成功设为研究组(n=46),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在自主呼吸实验(SBT)中右侧膈肌位移(DE)变化情况、SBT中DE对撤机的预测价值、SBT中膈肌收缩速度以及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对撤机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初始期间时DE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5分钟后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DE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SBT中的表现均十分显著,DE的AUC最佳临界值为0.862,处于SBT30min时,临界值为DE>1.15cm,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预测分别为95.58%、99.99%、92.35%。SBT中两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在初始期间收缩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5min后其收缩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准确度和灵敏度与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呈相关性,当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746时SBT为30分钟,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在1.47cm/s及以下时,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预测为66.24%、68.44%、62.24%。结论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有效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撤机指导,且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且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对撤机成功率进行有效改善,当临界值DE>1.15cm时,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在1.47cm/s及以下时,预测较为准确,也可联合其他指标进行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指导;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临床价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困难脱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选取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符合脱机条件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观察48 h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入选撤机成功组,不能通过SBT或通过SBT 48 h后仍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入选撤机失败组。结果:43例入选撤机成功组,29例入选撤机失败组,撤机失败组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症(OR=5.87)、心力衰竭(OR=15.76)、MODS(OR=3.62)、糖尿病(OR=6.05)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蛋白症、心力衰竭、MODS和糖尿病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04-108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联合膈肌超声对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高位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8 h,符合自主呼吸试验撤机(SBT)标准。所有患者均采用床边肺部B超和膈肌超声进行评估,测量计算膈肌的移动度(DD),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肺部B线积分(LUBS)。根据撤机的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分析各项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撤机成功组45例,失败组15例。两组患者人群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为(8.91±0.92)分,撤机失败组为(13.52±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撤机成功组DD为(13.56±2.04)mm,失败组为(9.36±1.1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撤机成功组D-RSBI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2±0.26)次/(min·mm) vs.(2.16±0.38)次/(min·mm),P=0.008]。D-RSBI、LUBS及联合对撤机失败均有预测效能。LUBS联合D-RSBI的预测效能最大,AUC值为0.982。结论肺膈联合超声能够很好的预测颈髓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脱管的结局,其中以LUBS联合D-RSBI的预测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膈肌超声相关指标膈肌动度浅快呼吸指数(DD-RSBI)、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与传统浅快呼吸指数(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6家医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并行撤机自主呼吸试验(SBT)的患者131例。SBT过程中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膈肌增厚率(DTF),代替传统RSBI中的潮气量计算出新的DD-RSBI和DT-RSBI。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比较各指标预测撤机结果的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97例,撤机失败组患者34例。撤机失败组患者的RSBI、DD-RSBI及DT-RSBI均高于撤机成功组(均P<0.05)。RSBI、DD-RSBI及DT-RSBI预测撤机失败的AUC分别为0.796(95%CI:0.712~0.903)、0.865(95%CI:0.798~0.931)、0.872(95%CI:0.801~0.942),以46.3次/(ml·min)、1.65次/(min·mm)、66次/min为阈值,其预测撤机失败的灵敏度分别为85.3%、73.5%、88.2%,特异度分别为56.7%、88.7%、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DD-RSBI(OR=5.46,95%CI:1.54~19.37)、高DT-RSBI(OR=1.06,95%CI:1.02~1.1)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D-RSBI、DT-RSBI较传统RSBI预测撤机结果更准确,是指导撤机时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患者常用的呼吸支持手段,而撤机是逐渐地降低呼吸机对患者呼吸的支持,使患者完全过度到自主呼吸后撤除机械通气的过程[1].困难撤机是指患者需要3 次SBT 尝试,或从第 1 次 SBT 尝试后7 d 才能撤离呼吸机. 呼吸机依赖(Dysfunctional Ventilatory Weaning Response,DVWR) 是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大于 24 h 或断开呼吸机不能维持自主呼吸[2]. 有研究表明,ICU 机械通气时间大于 7 d的患者约占6%,而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和呼吸支持困难撤离是影响ICU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呼吸机依赖与机械通气模式、参数,患者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的膈肌功能障碍或萎缩有关[4-6].正确评估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原因,针对性合理训练,是脱机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报道 1 例59岁既往有重症肌无力8 年病史,因肌无力危象机械通气继发膈肌萎缩致困难脱机呼吸机依赖患者,经过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锻炼膈肌功能成功脱机,旨在为医疗工作者提供治疗此类患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晓川  丁劲松  胡良安 《重庆医学》2008,37(10):1070-1072
目的评价30min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急、慢性呼吸衰竭(呼衰)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效果。方法86例急性呼衰患者和53例慢性呼衰患者随机各分为两组,分别以30min SBT和120min SBT完成撤机试验,并对比各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结果慢性呼衰组总脱机成功率75.5%明显低于急性呼衰组的91.9%(P<0.05);总48h内再插管率15.1%则明显高于急性呼衰组的3.5%(P<0.05)。对急性呼衰患者来说,30minSBT组和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分别为90.7%、93.0%和4.6%、2.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对慢性呼衰患者来说,120minSBT组脱机成功率88.9%明显高于30minSBT组的61.5%(P<0.05);但在48h内再插管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衰患者选择30minSBT或120minSBT对撤机效果并无影响;而慢性呼衰患者宜选择120minSBT,有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三种不同撤机方式[GCS评分、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SB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撤机方式随机分为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SBT组,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方式(SIMV+PSV)行机械通气。GCS评分组待GCS评分达15分,稳定2 h至窗口期出现;感染控制窗组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SBT组待SBT成功后,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 GCS评分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两组(P均〈0.05),感染控制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SBT组(P均〈0.05);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均低于SBT组(P均〈0.05),但GCS评分组、感染控制窗组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重新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GCS评分撤机方式治疗可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可减少VAP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 Index,RSBI)在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超过72h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满足常规撤机标准的33例患者,进行120min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 Trial,SBT)并动态监测5、15、30,60、120min五个时点的RSBI,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患者完成了120min SBT,其中有12例撤机失败。在SBT 5min和SBT 15min时候,RSBI在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BT 30min及SBT 30min以后时点撤机失败组的RSBI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的RSBI (P<0.05)。5个时点的RSBI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52、0.71、0.91、0.96、0.99。结论在ICU中,对机械通气超过72h以上的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时候,SBT 2h时的RSBI较之前的RSBI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方法应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撤机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47例)与撤机失败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监测和自主呼吸试验(SBT),比较组间不同时间节点中最大右侧膈肌位移(DE)和膈肌收缩速度的变化,分析二者数值变化对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SBT中两组DE在不同时间节点(0 min、5 min、30 min)均逐渐升高(P<0.05),不同时间节点上,撤机成功组DE分别为(1.05±0.29)mm、(1.57±0.42)mm、(1.86±0.56)mm,撤机失败组分别为(0.98±0.26)mm、(1.24±0.31)mm、(1.38±0.39)mm,撤机成功组均比撤机失败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中DE对撤机成功不同时间节点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0.20%、94.12%、96.08%)、敏感性(92.16%、96.08%、100.00%)与准确度(91.18%、95.10%、98.04%),并在30 min时AUC值达到0.942(P<0.05);两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0 min、5 min、30 min)均明显上升(P<0.05),不同时间点上,撤机成功组膈肌收缩速度分别为(1.42±0.38)cm/s、(1.54±0.42)cm/s、(1.63±0.59)cm/s,撤机失败组分别为(1.43±0.36)cm/s、(1.81±0.47)cm/s、(2.04±0.68)cm/s,撤机成功组均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对撤机成功均有一定特异性(52.94%、52.94%、60.78%)、敏感性(62.75%、58.82%、74.51%)与准确度(57.84%、55.88%、67.65%),并在30 min时达到最高,AUC值为0.771(P<0.05).结论 机械通气的撤机预测可采取重症超声诊断方式,其中DE、膈肌收缩速度为评价撤机时机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以及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AI)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局的关系,评价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对呼吸机撤离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入住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 h的重症患者,分别于入ICU当日和第一次自主呼吸测试(SBT)当日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检测ACTH刺激前和刺激后30 min血浆总皮质醇水平(分别记作T0、T30),二者变化值Δcortisol≤9μg/dL则诊断为RAI。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年龄、原发病等。根据第一次SBT后能否成功撤机,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撤机结局的准确性。结果共45例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撤机成功29例,撤机失败16例。撤机成功组RAI的发生率(37.9%,11/29)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75.0%,12/16)(P=0.017)。撤机成功组患者入ICU当日的Δcortisol与撤机失败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0.3±5.7)μg/dL比(7.5±4.5)μg/dL,P=0.100]。但第一次SBT当日监测的Δcortisol明显高于撤机失败组[(10.9±5.1)比(4.9±2.9)μg/dL,P=0.000]。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Δcortisol是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第一次SBT当日Δcortiso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Δcortisol≤6.95μg/dL时,评估撤机结局的敏感性为0.813,特异性为0.828。结论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较常见,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可能影响撤机结局,Δcortisol可作为预测重症患者撤机结局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相关呼吸衰竭患者在恢复阶段成功脱离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中159例接受HFNC治疗的肺炎相关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在脱离HFNC治疗改传统鼻导管氧疗后48 h内是否需要重新HFNC或者机械通气,分为HFNC脱离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础特征、并发症、肺炎分型、首次尝试脱离HFNC治疗时机器的设置参数、生理参数、实验室指标、使用药物、治疗时间、ROX指数(SpO2/FiO2除以呼吸频率)及脱离后的治疗方式。Logistic分析确定独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预测指标的价值。结果:首次尝试即脱离HFNC成功的患者128例,脱离失败的患者31例。Logistic回归分析示FiO2、ROX指数和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为HFNC成功脱离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利用ROX指数建立预测HFNC脱离成功的模型,其ROC曲线的AUC为0.836,最佳阈值点为9.9,灵敏度93.0%,特异度64.5%。在模型的预测效能、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较上,ROX指数均优于FiO2。结论:FiO2、ROX指数和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是肺炎相关呼吸衰竭患者脱离HFNC的独立影响因素;相比FiO2,ROX指数对肺炎相关呼吸衰竭患者成功脱离HFNC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计划性撤机、经验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的优劣。方法:6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3组:经验性撤机(T组)20例、计划性撤机(SBT组)20例和以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方式(K组)20例,进行撤机试验。结果:SBT组、K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切开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T组,撤机成功率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BT组与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撤机和智能软件为主导的撤机模式均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撤机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情况与重症肺炎病人机械通气撤机结局间的关系.方法:重症肺炎并需有创机械通气病人45例,于入院后第1天及达到撤机标准行自主呼吸试验(SBT)前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撤机结局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5例为拔除气管插管后48 h不需呼吸机辅助通气者,对照组10例为SBT失败和拔管后48 h内重新插管恢复机械通气者.比较2组入院第1天及撤机前APACHEⅡ评分和SBT前机械通气时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PACHEⅡ评分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病人入院第1天APACHEⅡ评分、SBT前通气时间和撤机前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AUC为0.871,最佳截点值为APACHEⅡ=10.1,此时的敏感度为90.6%,特异度为53.8%.结论:APACHEⅡ评分在预测重症肺炎病人撤机结局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撤机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31例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机结果,分为一次成功脱机组(25例)和二次插管组(6例),在患者准备脱机时行自主呼吸试验(SBT),期间测定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膈肌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拔管前白蛋白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采用中介作用方法,探究膈肌移动度能否作为白蛋白和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结果:拔管前白蛋白水平与膈肌移动度呈正相关(r=0.036,P<0.05);拔管前白蛋白水平与二次插管呈负相关(B=-0.512,P<0.05);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呈负相关(B=-0.380,P<0.05)。膈肌移动度不是白蛋白水平与脱机结果的中介作用(Z=-1.43,P>0.05)。结论: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三者之间两两相关。但是白蛋白不是通过膈肌作用来影响脱机结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