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H,蛋白质,硫化物对银朱中汞溶出的影响。方法:使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对银朱、纳米银朱、黑辰砂及蒙药成方清肺十八味丸在不同化学体系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的溶出液中可溶性汞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pH对汞溶出量有较大的影响,蛋白质的促溶作用有限,而硫对汞溶出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纳米银朱对含硫人工肠液中汞溶出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药朱砂和藏药佐太的主要成分分别为α-HgS和β-HgS,但是关于朱砂、佐太、α-HgS和β-HgS中的汞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出吸收以及在器官中的分布蓄积的比较研究未见报道.该研究模拟了4种硫化汞类化合物在人体胃肠道中的溶出过程,然后测定汞溶出度,分别比较不同药物间汞溶出度差异以及不同溶液的促溶能力差异.为了探究朱砂和佐太在机体内的吸收蓄积情况,分别以其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小鼠,同时设置与朱砂等汞量的α-HgS和β-HgS给药组,以及与佐太等汞量的β-HgS和HgC12给药组,然后比较各组不同药物中的汞在小鼠体内吸收蓄积能力差异以及小鼠不同组织器官对汞的蓄积能力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佐太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汞溶出度均较大,其次是β-HgS,朱砂和α-HgS也有一定的溶出.对于小鼠汞吸收蓄积实验,HgCl2吸收蓄积能力最强,β-HgS其次,α-HgS略强于朱砂;不同器官对汞的蓄积能力大小依次是肾>肝>脑.该研究贴近临床实际,观察含汞药物朱砂和佐太在胃肠道中的溶出以及吸收分布蓄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也希望为含重金属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3.
何昱  钟涛  陈龙  何晓玮 《中成药》2011,33(1):171-173
目的:以甘草酸作为溶出指标,比较不同粒度甘草超微粉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情况,探讨粉碎粒度及溶出介质对甘草中甘草酸溶出情况的影响.方法:利用反相HPLC测定不同粒度甘草超微粉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甘草酸的溶出量.结果:各粒度超微粉在水和人工肠液中甘草酸的溶出度高,在人工胃液中溶出度低,经1次和10次处理的超微粉较经5次处理的超微粉甘草酸溶出度高.结论:甘草超微粉中甘草酸的溶出以中性或碱性介质为佳,其粒度达到(11.2±9.75)μm时溶出度最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冰片进行β-CD包合,制备成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建立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其体外溶出度,并与市售复方丹参片的溶出度进行对比,评价剂型设计的合理性。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分别测定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在人工肠液的溶出度及复方丹参片中龙脑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的溶出度。在该方法下测得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质量分数为0.79%,其体外溶出12 h内累积溶出量近70%;复方丹参片中龙脑的质量分数为0.80%,在人工肠液中,20 min内累积溶出量达60%,40 min累积溶出量达90%以上;在人工胃液中,40 min内累积溶出量不足20%,但在40~150 min累积溶出量达80%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法可有效测得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龙脑的含量,与市售复方丹参片相比,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的龙脑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复方丹参肠黏附微丸中将冰片进行了包合,并制备成肠溶型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冰片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作用,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模拟人体胃肠消化液条件,比较不同溶出介质中动物结石药物牛黄及其代用品人工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的溶出量差异,从体外溶出的角度探讨影响难溶中药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分别取同一批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分别加入3种不同溶出介质(人工胃液、小肠液、大肠液),平行提取处理,以UPLC法测定胆汁酸类成分的溶出量,以甲醇中的溶出量为参比,计算各胆汁酸成分的相对溶出率。液相检测色谱柱为WatersAcquityCSH柱(50mm×2.1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甲酸-水(B),线性梯度洗脱:0~2分钟,10%A;2~3分钟,12%~25%A;3~3.01分钟,25%~35%A;3.01~10分钟,35%~37%A;10~17分钟,37%~43%A;17~17.01分钟,43%~48%A;17.01~20分钟,48%~52%A。检测波长254nm,流速0.4ml/min,柱温35℃。结果牛黄中胆汁酸类成分在人工大肠液(pH7.6)中溶出率高于人工胃液和小肠液;天然牛黄中,除去氧胆酸外,各胆汁酸成分的溶出率均高于人工牛黄,其中鹅去氧胆酸相差9.13倍;天然牛黄中甘氨胆酸、甘氨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溶出率较高,而现行药典质量控制指标胆酸的溶出较差。结论以胆汁酸类成分来看,天然牛黄溶出能力高于人工牛黄,可能是人工牛黄临床疗效低于天然牛黄的原因之一。加强难溶性中药的溶出研究,对提高相关制剂的疗效、节约药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7,(3)
目的研究明矾及其炮制品[清半夏(自制和市购)、姜半夏、制天南星]中活性铝在模拟人工胃肠液的透膜情况。方法分别采用人工胃肠连续消化和胃/肠分步消化试验处理样品,离心后,分离消化液中的活性铝,微乳液-8-羟基喹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有量。结果胃肠连续消化试验显示,与明矾相比,其炮制品均更容易溶出活性铝,其含有量在制天南星中最高(40.39%),姜半夏中最低(1.77%),但透膜活性铝均很少。胃/肠分步消化试验显示,胃消化液中存在大量溶出活性铝,并且大多是透膜活性铝,其含有量均在制天南星中最高(66.09%和54.88%),清半夏(市购)最低(11.85%和10.13%);经肠液消化后,活性铝转化成Al(OH)3,含有量明显下降,难以透膜;但胃渣中又有少量活性铝溶出,也以透膜活性铝为主。结论人工胃液和肠液均能从明矾及其炮制品中溶出活性铝,但其形态和含有量差异较大。模拟肠壁生物膜可以防止大量活性铝透膜,但与8-羟基喹啉结合的不稳定铝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进入,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三七总皂甙为溶出指标,对粉碎度不同的中药材制得的三七片在人工胃液中进行溶出量测定,考察中药材粉碎度在人工胃内环境下对其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粉碎度的三七药材粉制备成三七片,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总量为测定指标,以桨法溶出,测定总皂苷在人工胃液40min的溶出量.结果 三七片A、B、C、D的平均溶出量分别为27.92、27.60、27.38、27.13 mg/片,没有显著差异性.三七片在人工胃液内总皂苷的溶出量并没有随药材粉碎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在三七片的生产过程中,药材粉碎不需要过细,以50目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十七味大活血胶囊中芍药苷、丹酚酸B、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比较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情况。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286、274 nm,柱温20℃,测定十七味大活血胶囊中芍药苷、丹酚酸B、丹皮酚及多成分整合模型在纯化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不同时间点的累积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十七味大活血胶囊中不同成分的溶出度。结果十七味大活血胶囊中相同活性成分在人工胃液与人工肠液中的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均大于60,且与纯化水中的溶出曲线比较,其f2均小于45,多成分整合模型的溶出曲线f2结果与此一致。结论十七味大活血胶囊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出行为相似。本研究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溶出度测定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为完善十七味大活血胶囊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苦豆子总碱水凝胶骨架结肠定位释放片,研究不同酯化度果胶对其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不同酯化度果胶骨架片,分别考察其在模拟胃液、肠液中6 h释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Kollicoat MAE 30DP包衣,分析其在模拟胃液、肠液、盲肠液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结果:不同酯化度果胶能够明显影响其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释放。采用Kollicoat MAE 30DP包衣的低酯果胶配方E能够使苦豆子总碱中槐定碱结肠释放,近似零级释放模型,属骨架溶蚀释药机制。结论:肠溶包衣的低酯果胶骨架片靶向性强,能够使苦豆子总碱定位释放,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6)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赤石脂Halloysitum rubrum煅制前后21种可溶性无机元素(Be、Bi、Mg、Al、Ti、V、Cr、Mn、Fe、Co、Ni、Cu、Zn、Ga、As、Zr、Cd、Sn、Sb、Ba、Pb)的含有量。方法测定赤石脂煅制前后可溶物在水和人工胃液中的含有量,ICP-MS法对人工胃液溶出物中的无机元素进行分析,SIMCA-P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煅赤石脂可溶物的含有量高于生赤石脂,而且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含有量明显高于水中。赤石脂煅制前后可溶出无机元素含有量差异明显,载荷图筛选出差异显著的8种元素(Al、Zn、Cu、Mn、Pb、Sb、Ba、Ga),其溶出情况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赤石脂常以煅制品的原粉形式内服而不入煎剂有着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拟人工阴道酸、碱液对妇科栓剂中轻粉、雄黄的微量有毒汞、砷的溶出值,与中国药典规定的轻粉、雄黄在人工胃液小溶出值相比较,结果栓剂的汞、砷溶出值远低于药典口服量的溶出值,因此说明本栓剂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茶碱缓释片体内外试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可欣  胡欣 《中国药学杂志》1991,26(12):728-731
 本文研究了茶碱缓释片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茶碱缓释片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均能有效地缓慢释药。体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缓释片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作用平稳持久,半衰期为10h。其体外溶出量与体内吸收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其药动学的有关参数是用计算机(3P87程序)处理所得。  相似文献   

13.
比较西洋参破壁饮片、粗粉与传统饮片中人参皂苷在水中和模拟胃液中溶出度,研究粉体粒径对西洋参溶出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破壁饮片、粗粉和传统饮片中5种人参皂苷成分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量,绘制溶出曲线,比较不同形态西洋参皂苷成分的溶出特征。结果表明,在以水为溶出介质的实验中,西洋参破壁饮片中人参皂苷较粗粉、传统饮片具有更快的溶出速度,5 min时溶出度就达到了总质量分数的90%,溶出量比饮片高出14%,比粗粉高出8%;在以模拟胃液为溶出介质的实验中,西洋参破壁饮片中人参皂苷比提取物中人参皂苷溶出速度上稍慢,但最大溶出量比传统饮片提取物高出5%,比粗粉高出14%。该文首次通过体外溶出度研究证明,西洋参破壁饮片化后能够改善其有效成分的溶出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医院院内制剂肠痈消汤剂进行剂型调整为肠溶片优选最佳辅料添加量,并对最终产品的溶出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崩解时限、脆碎度、小檗碱含量等三项数据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用正交试验考察PVP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对工艺的影响;以CAP为包衣材料,对其溶出及外观等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肠痈消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干膏约0.6g最佳的辅料添加量PVPP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硬脂酸镁0.5%。最终制得的片剂为0.68g/片;该片剂在人工胃液搅拌3 h后,溶出的盐酸小檗碱量为12.28%±1.31%;在人工肠液中,45 min完成的溶出量为92.17%±3.18%。1 h内均全部完成崩解。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简便,快速,可行;制备的该方剂在胃液中几乎不释放,在肠液中迅速释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白及粉的一般粉体学特性及白及总多糖的体外溶出度变化特征和规律,为白及粉的粒径控制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干湿两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粉末粒径,同时对堆密度、休止角、吸湿性等进行测定;采用桨法对白及粉在不同溶出介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白及粉的粉体性质随粒径的减小流动性变差,吸湿性减弱。而不同粒径粉体溶出度随粒径的减小呈降低趋势,在水和人工胃液介质中细粉、最细粉的累积溶出率高于2种微粉,而在人工肠液中细粉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率高于其他粉体;不同粒径的白及粉体在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度大小排序为人工胃液水人工肠液。结论:白及粉的粉粹粒度对白及总多糖的溶出有明显影响,同时其溶出度还受溶出介质的影响,为筛选白及粉的临床应用最佳粒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缓释与矫味为目的,制备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药物复合物,分析黄连总生物碱的载药树脂的含量及溶出度。方法建立RP-HPLC方法,测定不同批次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的质量,同时评价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所制备的不同批次的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65.68%~68.91%,RSD为2.22%。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经1h在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的累计释放度分别为8.6%、80.2%、77.3%。结论所制备的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中总生物碱含量稳定。黄连总生物碱载药树脂在水中释放量小,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释放度均大于75%,可起到一定缓释与矫味剂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6,(12)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朱砂安神丸中可溶性汞的含有量。方法采用人工胃液保温浸提及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ICP-MS法测定可溶性汞的含有量。结果可溶性汞在0~20.0 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4 g/L,定量限为0.13 g/L,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7%、110.4%和92.3%,RSD分别为1.3%、1.0%和3.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朱砂安神丸中可溶性汞含有量的测定,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法,以HPLC-DAD测定各配伍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交设计各因素对柴胡皂苷a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为使药>佐药>臣药.单因素对其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交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4组分法中,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药味数分组中,各大组之内不同配伍柴胡皂苷a溶出率不同,各组间溶出率:复方>五五配伍>单煎液>六六配伍、两两配伍>四四配伍>三三配伍.结论:含有白芍、香附、川芎的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低,含有枳壳和甘草配伍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较高,全方组中柴胡皂苷a的溶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方法:采用氢化物冷阱捕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人工肠液中可溶性砷含量.结果与结论:牛黄解毒片在人工肠液中高于在水中砷溶出量,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8批不同厂家的乙酰螺旋霉素包衣片的溶出度,其中肠溶衣片与胃溶衣片各4批。结果肠溶衣片与胃溶衣片的溶出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肠溶衣片溶出较慢,最慢者100min溶出46.12%,T50>100min,其中3批T50~60min之间。可要求肠溶衣片60min溶出量 不低于60%。胃溶衣片溶出较快,但差异大,快者5min溶出90%以上,慢者150min溶出不到70%, 但大多数40min可溶出80%以上,可将此作为对胃溶衣片的要求。胃溶衣片虽溶出较快,但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稍低于肠溶衣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