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尿酸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0例,按照血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组72例、尿酸正常组78例。选择同期本院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74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比3组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压分期越高血清尿酸水平越高(P0.05);高尿酸组剖宫产率以及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最高(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尿酸水平随高血压严重程度增加而提升,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动态监测血尿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需引起临床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6例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红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18-32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选取5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经过积极降压、解痉、镇静、纠正酸中毒和调节水电平衡等治疗,依据临床症状转化情况及产科指征适时终止妊娠。结果:5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愈,治疗后16例经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分娩,围生儿死亡2例。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应根据孕妇的病情、治疗效果、孕龄、胎儿大小、胎儿成熟度、胎儿宫内缺氧情况等因素决定,孕龄34周以上是最佳时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是终止妊娠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尿酸水平对足月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后母婴结局的影响,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低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产科足月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尿酸、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及不良母婴结局(包括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和胎盘早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不良母婴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宫内窘迫、低体重儿和胎盘早剥等不良母婴结局例数均显著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OR=2.04,95%CI:1.18~2.56,P=0.000)。结论外周血尿酸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足月分娩后不良母婴结局预后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4县市兰州、肃南、高台、张掖的20~80岁常住居民4 31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根据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将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分为Q1,Q2,Q3,Q4水平,探讨不同性别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尿酸正常者发生高血压风险的2.42倍。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尿酸正常者发生高血压风险的1.98倍。男性尿酸的Q3、Q4水平与Q1水平相比,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联有统计学意义(Q3,AOR=1.83,95%CI=1.32-2.53;Q4,AOR=2.76,95%CI=1.97-3.85);女性尿酸的Q3、Q4水平与Q1水平相比,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联有统计学意义(Q3,AOR=1.65,95%CI=1.13-2.39;Q4,AOR=2.61,95%CI=1.54-4.43)。结论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关联性,应在健康体检人群推行血尿酸常规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脐血流测定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监护作用。方法:对300例妊娠28~37周的孕妇进行脐血流测定,其中正常妊娠19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5例,测定S/D、PI、RI值。把结果异常者列为观察组,正常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儿结局,如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S/D≥3、PI≥1.7、RI≥0.7为界限,S/D升高,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围产儿异常结局发生率均高,及时处理可改善围产儿结局,对子痫前期有很好的监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215例、轻度子痫前期96例、重度子痫前期194例、子痫14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1例。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不同发病孕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规产前检查胎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胎盘早剥、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低于非正规产前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容易发生胎死宫内、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中期妊娠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更容易并发胎盘早剥、死胎、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类型中以重度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对母婴生命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120例(轻中度60例,重度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感染产妇60例(对照组),正常妊娠孕妇60例(正常组),比较3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术后感染等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分别为20.00%、11.67%、13.33%、51.67%,轻中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67%、1.67%、3.33%、46.67%。两组的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67%、1.67%、1.67%、36.67%,重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组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发生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感染产妇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组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组、对照组、正常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73%、4.55%、0.00%,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正常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病情越重,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越高,且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感染发生率也较高,所以需要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宫颈感染产妇的护理干预,及时终止妊娠,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展,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8.
羊水过少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清莲  董慧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877-1878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施行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108例羊水过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后,B超结合临床对羊水过少的诊断准确率达96·30%以上,羊水过少最多的妊娠并发症为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越高,延续为新生儿窒息率也越高。结论:胎盘功能不全是羊水过少的主要原因,与胎儿宫内缺氧有密切关系,临产后因脐带受压或宫缩直接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而使胎儿宫内缺氧更加严重,羊水过少一经确诊宜及时终止妊娠且以剖宫产为宜。窒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对孕妇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来该院定期随访的TPOAb阳性孕产妇206例为观察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TPOAb阳性伴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共129例;B组为TPOAb阳性合并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患者,共77例。另选取同期TPOAb阴性的健康孕妇180例为对照组,随访所有孕产妇甲状腺功能至产后6周。结果妊娠早、中、晚期A、B两组的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3.239、13.631、16.708,P0.001)。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5.880、14.963、19.540,P0.001)。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和不良孕产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单纯TPOAb阳性导致孕妇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对于TSH升高的患者,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妊娠不良结局与单纯TPOAb阳性的患者相似。单纯TPOAb对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冠英 《现代保健》2009,(17):58-59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化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6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过产前系统化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母亲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施产前系统化管理能明显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例发展至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母亲并发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及相关指标在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6例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和60例2型糖尿病正常尿酸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检测血尿酸(UA)、血脂(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水平,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冠心病、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尿酸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超  马晓艳  王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59-3161
目的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血尿酸含量,估计妊高征病情发展,监测肾功能早期变化及预测妊娠结局。方法对97例妊高征患者,测定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及尿蛋白定性检查,并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晚期44例作为对照。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尿酸含量逐渐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尿蛋白++组、尿蛋白+++组与尿蛋白++++组组间比较血尿酸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在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子痫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与血尿酸含量呈负相关,不同血尿酸含量围生儿死亡率不同,随着血尿酸含量增高围生儿死亡率增加。结论血尿酸可以估计妊高征病情发展,也可作为妊高征肾功能损害比较敏感指标,与围生儿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健康检查者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相关指标的情况。方法对1 218例健康检查者的血UA水平及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血压(bloodpressure,BP)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18例健康检查者中,186例UA升高,占15.27%。而高UA血症者中血脂升高115例(61.83%),UA正常者血脂升高202例(19.57%)。高UA血症组的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UA正常组(P0.01)。结论武汉市高UA血症的发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近,高UA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徐舍镇5个村40岁以上农村居民2 40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基本人口学资料等相关信息,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检测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 (1)实际参与调查人数为1 899人,应答率为79.13%,收集有效问卷1 897份,有效率为99.89%;高血压患者中服用降压药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未服用降压药者(均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尿酸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均存在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但校正年龄、性别、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体质指数后进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尿酸与SBP、DBP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3)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之间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者与尿酸水平正常者之间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服用降压药与尿酸升高有关,排除降压药物影响并校正混杂因素后,尿酸水平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4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的差别。结果高尿酸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O)、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自蛋白,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合并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与BMI、BUN、HDL、TG、空腹血糖(FPG)密切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合并率密切相关,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肾功能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预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不仅要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还应密切注意尿酸代谢。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serum Cystatin C,Cys C)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早期肾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HDP患者和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测定Cys C、肌酐( 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肌酐及血脂水平的改变与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地区已确诊为高血压并在社区随访跟踪的1 328例患者和6 24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用奥林巴斯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血糖(GLU)、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TC、动脉硬化指数(AIP)、脉压差(D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亚组中Cr、GLU、UA、D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血UA与Cr呈正相关(r=0.478,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142,P〈0.01);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间UA水平(男性F=2.824,P〈0.05;女性F=6.249,P〈0.01)及高尿酸血症分布(男性χ2=11.204,P〈0.05;女性χ2=10.891,P〈0.0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尿酸值和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不断升高;高尿酸患者中Cr和Cr升高率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者(P〈0.01)。结论①血尿酸升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升高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②高血压患者Cr值与尿酸关系密切,尿酸是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表现。③高血压病与血尿酸、血脂水平明显相关,且分别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月10日~2011年1月在某院进行体检资料完整者1 234例成年男性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UA分为高尿酸组(HUA,26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96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72%。(2)高尿酸组TG、TC、LDL-C、体重指数(BMI)、SBP、DBP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与TG、TC、LDL-C、BMI、SBP、DBP呈正相关,而与HDL-C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TG、BMI、DBP。(4)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和胎盘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水平,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KIR、HLA-G的相关性。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选择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20例,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轻度及子痫前期重度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4组患者于分娩前分别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KIR水平,于胎盘娩出10 min后,取大小为3 cm×3 cm×3 cm胎盘中心组织,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其中HLA-G的表达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K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KIR表达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患者胎盘组织中HLA-G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KIR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有助于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HLA-G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KIR及HLA-G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分级,对于治疗及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UA)水平,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数据统计系统,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处理。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甘油三酯(TG)及血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水平组(P<0.05),高血压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TG)和高尿酸血症(UA)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重视老年高血压人群血脂及血尿酸(UA)的检测,加强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UA)的防治,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