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岛市35~74岁居民血压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区域聚集性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的个体和群体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青岛市抽取的5 095名35~74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居民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的区域聚集性和影响因素。结果青岛市35~74岁居民的SBP和DBP分别为(134.34±22.25)和(82.74±12.11)mm Hg;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8.9%,男性居民患病率(52.4%)高于女性居民(46.6%)(χ2=16.18,P0.01);2 490例高血压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占48.2%,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占71.0%;空模型结果显示,居民SBP和DBP均存在水平2(村/居委会)的区域聚集性,男性和女性居民SBP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8.01%和10.24%,DBP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7.06%和6.07%;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地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服用降压药情况、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男性居民SBP水平均有影响(均P0.05),年龄、地区、吸烟情况、服用降压药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FPG和甘油三酯(TG)对女性居民SBP水平均有影响(均P0.05),年龄、饮酒情况、服用降压药情况、BMI、FPG和HDL-C对男性居民DBP水平均有影响(均P0.05),年龄、服用降压药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 I、TG和HDL-C对女性居民DBP水平均有影响(均P0.05)。结论青岛市35~74岁居民血压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年龄、地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服用降压药情况、高血压家族史、BMI、FPG、PBG、TG和HDL-C均可影响居民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左旋氨氯地平给药时机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79例老年非杓型高血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A组晚间用药、B组早间服药,均口服,2.5 mg/d,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与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24 h动态监测平均值与血压达标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前SBP、DBP的24 h动态监测平均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A组SBP、DBP的24 h动态监测平均值分别为(125.4±6.9)、(64.4±4.6)mm Hg(1 mm Hg=0.133k Pa),均低于B组(128.6±7.0)、(69.3±4.4)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白天血压达标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夜间与全天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2.5%、42.5%,高于B组的30.8%、2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晚间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可更有效恢复血压昼夜节律,利于血压控制,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得以降低,具有较大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HUA)与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尿酸正常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探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各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压、TC、TG及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TG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并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汉族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甘肃省4县市兰州、肃南、高台、张掖的20~80岁常住居民4 31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根据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将体检人群尿酸水平分为Q1,Q2,Q3,Q4水平,探讨不同性别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联。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尿酸正常者发生高血压风险的2.42倍。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尿酸正常者发生高血压风险的1.98倍。男性尿酸的Q3、Q4水平与Q1水平相比,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联有统计学意义(Q3,AOR=1.83,95%CI=1.32-2.53;Q4,AOR=2.76,95%CI=1.97-3.85);女性尿酸的Q3、Q4水平与Q1水平相比,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关联有统计学意义(Q3,AOR=1.65,95%CI=1.13-2.39;Q4,AOR=2.61,95%CI=1.54-4.43)。结论尿酸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关联性,应在健康体检人群推行血尿酸常规筛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的特点并探讨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7月门诊及住院部的30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为H型高血压组,30例血清Hcy浓度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为普通高血压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blood pressure,ABPM)比较两组平均脉压差、高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血压变化节律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组间数值变量资料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分类变量的比较用随机设计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脉压差、"非杓型"血压变化曲线的发生率[(67.1±16.9)mm Hg(1 mm Hg=0.133 k Pa)、36.7%]显著高于普通高血压组[(57.9±16.6)mm Hg、16.7%],而夜间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下降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下降率[(11.2±9.0)%、(12.3±7.9)%]均显著低于普通高血压组[(15.9±8.7)%、(16.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男、女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119.0±19.0)、(106.4±22.2)g/m2]均较普通高血压组[(108.8±20.9)、(93.3±16.5)g/m2]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受试者LVMI与血浆Hcy浓度、24 h SBP、夜间SBP下降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32、0.360、-79.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女性受试者LVMI只与血浆Hcy浓度、夜间SBP下降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873、-77.9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型高血压脉压差大,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低,导致血压波动呈"非杓型"样曲线,而高血浆Hcy浓度、24 h SBP升高、夜间SBP下降率低可能导致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叶酸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4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叶酸治疗,随访3个月后观察血压控制情况,长期随访,观察MACCE。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24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DBP)、24 h SBP标准差(24 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 h SSD)、24 h DBP标准差(24 h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24h DSD)、白天SBP标准差(day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d SSD)、夜间SBP标准差(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deviation,n SSD)[(119.57±8.17)、(75.47±7.19)、(10.22±2.34)、(8.57±1.57)、(10.36±2.44)、(10.07±2.33)mm Hg(1 mm Hg=0.133 k P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1.56±8.73)、(84.63±7.34)、(11.29±2.58)、(9.41±1.66)、(11.48±2.38)、(11.22±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内,观察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发生率(13.89%)低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常规补充叶酸,可提高血压控制疗效,降低血压变异性,并有减少发生MACCE的趋势,建议临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地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贵州省黔东南州某医院体检人群资料9 217份,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3个民族中抽取血尿酸水平异常者和正常者各100例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并收集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生活饮食习惯、身体测量和生化指标等资料.结果 该体检人群HUA检出率为29.12%,男性为39.05%,女性为11.28%.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苗族、汉族人群中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侗族中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影响血尿酸水平且具有正相关关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用粗粮(OR=0.643,95% CI:0.424 ~0.975)、蔬菜酸汤(OR=0.636,95% CI:0.431~0.939)、白酒(OR=1.720,95% CI:1.071 ~2.761)、啤酒(OR =0.515,95% CI:0.343~0.775)、甜饮料(OR=1.483,95% CI:1.009~2.181)与血尿酸水平存在相关性.结论 该地区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体重指数超标、高血压、高血脂均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联.食用粗粮、蔬菜酸汤是保护因素;饮用白酒、甜饮料是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京  赵心童  胥欣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71-2673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8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尿酸(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IR及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HUA患者患MS各组分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与BMI、TC、TG、FPG、SBP、DBP相关程度高(分别为0.590 69、0.837 83,0.852 32、0.870 49、0.696 37、0.715 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对HUA患者UA水平影响最大,其次是TG、BMI、SBP、DBP,且UA水平与各临床指标成正相关关系。对各个指标进行共线性诊断,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拟合好。结论 BMI、SBP、DBP、TC、TG、FPG的升高均会引起UA的升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月10日~2011年1月在某院进行体检资料完整者1 234例成年男性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检测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按UA分为高尿酸组(HUA,26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966例),分析临床资料及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1.72%。(2)高尿酸组TG、TC、LDL-C、体重指数(BMI)、SBP、DBP指标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与TG、TC、LDL-C、BMI、SBP、DBP呈正相关,而与HDL-C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TG、BMI、DBP。(4)高尿酸组发生肥胖或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检出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应及早防治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与年龄、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 236例中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实验室检测其尿酸(UA)、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并统计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伴心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伴CVD患者与高尿酸血症不伴CVD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吸烟、饮酒、Hcy水平上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吸烟、饮酒、高Hcy水平等10个因素是高尿酸血症患者伴发CVD的危险因素。结论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以男性中老年人为主。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Hcy水平等均与高尿酸血症有关联。长期饮酒、吸烟是高尿酸血症伴C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尿酸、肌酐及血脂水平的改变与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地区已确诊为高血压并在社区随访跟踪的1 328例患者和6 24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用奥林巴斯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Cr)、血糖(GLU)、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TC、动脉硬化指数(AIP)、脉压差(D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各亚组中Cr、GLU、UA、DP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血UA与Cr呈正相关(r=0.478,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142,P〈0.01);不同年龄段男女性别间UA水平(男性F=2.824,P〈0.05;女性F=6.249,P〈0.01)及高尿酸血症分布(男性χ2=11.204,P〈0.05;女性χ2=10.891,P〈0.0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尿酸值和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不断升高;高尿酸患者中Cr和Cr升高率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者(P〈0.01)。结论①血尿酸升高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升高与脂质代谢异常有关。②高血压患者Cr值与尿酸关系密切,尿酸是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早期表现。③高血压病与血尿酸、血脂水平明显相关,且分别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处于心血管病事件中度和高度危险层(简称"中危层"和"高危层")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尿酸(UA)与血脂的关系。[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区4个社区现场调查,共招募1 442名符合危险分层中的中危层和高危层高血压病患者(排除糖尿病和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其中男性占36.27%,女性占63.73%。中危层患者占82.39%,高危层患者占17.61%。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调查对象高UA血症的患病率为20.2%,中危层的患病率(19.0%)低于高危层者(25.6%),χ^2=5.602,P=0.018。女性高危层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UA水平(307μmol/L)明显高于中危层者(279μmol/L),Z=-2.935,P〈0.01。随着UA水平的递增,所有患者的血清TG平均浓度也随之升高,HDL-c平均浓度则随之降低;男性高危层的UA水平(355μmol/L)与中危层(351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35,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血清UA水平与舒张压(DBP)、TG、TC、HDL-c有较好的相关性;经偏相关分析只有TG与血清UA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03,P〈0.001)。[结论]血清UA在高血压患者中与血脂有平行升高的趋势,只有TG与血清UA水平独立相关,提示血清UA升高可能是预示高血压进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血脂、血尿酸(UA)水平,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数据统计系统,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χ2检验处理。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老年高血压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甘油三酯(TG)及血尿酸(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水平组(P<0.05),高血压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TG)和高尿酸血症(UA)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重视老年高血压人群血脂及血尿酸(UA)的检测,加强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UA)的防治,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建阳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度及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建阳市农村地区8个村,年龄35~74岁的常住居民773人,测量血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并收集其他相关资料。结果建阳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42%,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P〈0.01);高血压患者中,22.65%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9.94%正在服用降压药,1.10%(2人)血压得到控制(〈140/90mmHg)。高血压患者并存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龄、血脂异常、肥胖等所占百分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P〈0.01);高血压患者中,中危占57.46%,低危、高危和很高危分别占11.05%,12.71%和18.78%。结论建阳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偏低,而且治疗和控制率很低,高血压危险度评估以中危为主,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血尿酸(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1017例男性体检者按UA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按具有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数目不同分为5组(MS0,MS1,MS2,MS3及MS4),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患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S0~4组间UA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UA与年龄、BMI、TG、TC、Cr有线性回归关系。结论男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尿酸( uric acid,UA)水平与血压变化及升高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病因及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972名宿迁市沭阳县5 ~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UA和血压等指标,并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数据主要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平均血压水平逐步增加,同时UA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08,P=0.015);但UA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UA正常组和UA升高组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正常组和血压升高组间的UA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也表明,UA与血压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UA变化及高尿酸血症与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血压升高均无关联,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UA)及相关指标在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病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6例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和60例2型糖尿病正常尿酸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检测血尿酸(UA)、血脂(TC、TG、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水平,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CP)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冠心病、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汉市健康检查者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相关指标的情况。方法对1 218例健康检查者的血UA水平及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血压(bloodpressure,BP)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218例健康检查者中,186例UA升高,占15.27%。而高UA血症者中血脂升高115例(61.83%),UA正常者血脂升高202例(19.57%)。高UA血症组的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UA正常组(P0.01)。结论武汉市高UA血症的发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近,高UA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村1872名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于2008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为(129.3±19.8)mmHg,平均舒张压为(81.3±9.8)mmHg。高血压患病粗率为36.6%,标化患病率为24.3%,男性为26.9%,女性为21.6%。高血压人群知晓率为53.2%,服药率为43.4%,控制率仅为9.2%。在血压正常人群中,仅36.4%的人血压处于12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以下,有63.6%的人血压处于正常高值。高血压人群患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血压正常人群。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TG血症、超重和肥胖、经常饮酒、腰围和年龄大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温州市瓯海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1991年相比明显增长(近1倍),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仍偏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2例高血压患者问卷调查血压控制情况与认知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平均血压值为(142.7±12.0)/(81.5±9.4)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理想分别为47.3%和71.6%。文盲及小学文化患者的药物错服率明显高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组(P〈0.05);11.6%的病例不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10.8%患者不能回答出最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8%的患者不知道降压药物需要持续服用。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及降压治疗的认知程度较低,总体血压控制不佳,应加强高血压知识的宣教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