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D-核糖与D-葡萄糖对人肌红蛋白(HMb)分子构象的影响,并研究反应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情况,以期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线索。方法表达、纯化获得HMb,在体外分别与D-核糖及D-葡萄糖共孵育,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监测反应后HMb的结构变化,利用荧光光谱法监测反应后AGEs的生成情况。通过SDS-PAGE观察HMb与D-核糖及D-葡萄糖反应后分子量的变化情况。结果UV-vis显示D-核糖可在短时间内导致HMb血红素活性中心构象发生改变,且呈时间依赖性;同时随着核糖糖化时间的延长,具自发荧光的AGEs生成也逐渐增多。SDS-PAGE结果显示D-核糖能很快地与HMb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量多聚体。而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D-葡萄糖对HMb构象的影响及AGEs的形成显著较D-核糖为弱。结论D-核糖,而不是D-葡萄糖,能更快速地诱导HMb发生非酶糖基化,形成AGEs。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D-核糖对一些激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大鼠尾静脉注射D-核糖后分别给以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观察心电图T波幅度变化的时间、心电图心律失常开始时间和心跳停止时间。结果:D-核糖能明显削弱抗利尿激素对T波的影响和延缓肾上腺素诱发心律失常的时间。结论:D-核糖对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的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膜透析技术和静息细胞系统,对影响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静息细胞系统显示:鸟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对GOD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葡萄糖酸和丙酮酸对GOD的合成有阻遏作用,1.5mmol/L的丙酮酸使酶活降低46.24%;20mmol/L的葡萄糖酸使酶活降低21%左右,但葡萄糖酸浓度增大,有被菌体作为碳源利用的可能。利用膜透析技术可除去部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和丙酮酸等阻遏物,减少它们对GOD合成的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与分批发酵相比.提高酶活40%左右。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芳香族氨基酸和维生素对转酮醇酶缺失的枯草芽孢杆菌生长以及D-核糖生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酪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生物素、烟酸、吡哆醛的添加能改善菌体生长,提高D-核糖产量,特别是烟酸作用尤其明显。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培养基中的维生素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优化培养基中D-核糖质量浓度达到 (23.4±0.39) g/L,与预测结果一致,是不添加维生素时核糖产量的2.31倍,D-核糖对葡萄糖的得率达到0.353 mol/mo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源性D-核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dreperfusion,I/R)组、D-核糖组.假手术组:只予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I/R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D-核糖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相似文献   

6.
在5L发酵罐中进行了表达粪产碱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的重组枯草杆菌WB600(pMA5)的发酵研究。实验表明,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和菌体产酶能力密切相关,维持低葡萄糖水平,可以提高枯草杆菌WB600(pMA5)青霉素G酰化酶的合成能力。采用混合碳源进行发酵,在生长阶段流加葡萄糖,并维持低浓度,在发酵12h菌体浓度达到约13.8g/L时停止流加葡萄糖,使茵体利用发酵液中的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避免葡萄糖的代谢副产物对茵体产酶能力的抑制,青霉素G酰化酶的表达水平从原来的55u/L提高到582u/L。  相似文献   

7.
在肌苷的摇瓶发酵过程中,10g/L的葡萄糖酸钙适于肌苷的合成和菌体生长。初始培养基中加入10g/L的葡萄糖酸钙,能够诱导葡萄糖酸激酶的生成,大幅提高其比活,增大磷酸戊糖(HMP)途径的通量。肌苷的产率由10.76g/L提高到18.36g/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葡萄糖缺失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中,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方法用不含D-葡萄糖的培养基诱导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损伤.细胞凋亡、活细胞/死细胞百分比用Live/Dead染色法进行检测.细胞代谢活力测定采用alarmblue染色法检测.结果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处理能降低葡萄糖缺失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强神经元的代跚活力.结论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对葡萄糖缺失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ECU1001所产环氧化物水解酶能高度对映选择性地水解外消旋缩水甘油苯基醚,在摇瓶和5L发酵罐中培养时初始产酶水平分别为11.0U/L和31.0U/L,通过添加底物诱导,可使摇瓶培养中酶量达到61.0U/L,在5L发酵罐中通过补料分批发酵,酶活可进一步提高到95.6U/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D-葡萄糖衍生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D-葡萄糖衍生物诱导HepG2细胞捌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衍生物处理HepG2,采用MTT法测定其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对HepG2细胞诱导凋亡的效应。结果D-氮基葡萄栅衍生物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透射电镜可见肝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结论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在体外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生长。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采用Mut^s表型的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血管生长抑制素,表达阶段流加甘油—甲醇混合碳源以提高菌体密度和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水平,菌体密度可达174g/L,约是表达阶段采用甲醇为单一碳源的发酵过程的3倍。菌体密度的提高导致表达阶段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下降很快,当发酵液中的铵离子浓度低至40mmol/L时,影响了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改变pH调节方式并在发酵后期添加25mmol/L(NH4)2SO4使发酵液中铵离子浓度维持在150mmol/L以上,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产量达到108mg/L。  相似文献   

12.
人免疫缺陷病毒II型gag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 II型 ( HIV- 2 ROD) gag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方法 :研究了转化子生长的培养条件 ,包括不同的甲醇诱导浓度、诱导时间、溶解氧、摇瓶转速及不同 p H值对人 HIV- 2 gag表达的影响。表达产物进一步通过盐析和 Sephadex G- 1 0 0分子筛层析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 :最佳表达条件是 1 .0 %甲醇诱导 ,诱导时间 3d,大于 85 %的溶解氧 ,摇瓶转速2 5 0 r·min-1,p H6.0~ 6.5 ,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 2 1 mg· L-1。同时 ,经纯化后得到了纯度大于95 %的目的蛋白。结论 :获得了 HIV- 2 RODgag重组蛋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的最佳表达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人抑瘤素M(hOSM)大规模发酵条件。方法:利用hOSM毕赤酵母高表达菌株,于试管水平进行发酵pH条件的摸索,以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在 80 L发酵罐中对hOSM工程菌进行3个批次的高密度发酵,控制和优化各种发酵条件,通过SDS-PAGE对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确定在pH 5.0的FM21培养基中扩增菌体,待菌体密度达190 g/L 时添加甲醇诱导,在发酵液pH 5.5的条件下,发酵温度稳定在28℃,通入空气的流量为2 vvm, 转速为650 r/min,罐内压力为10 P,溶解氧保持在25%左右,甲醇流加速度在9.3 mL/h/L 初始发酵液体积,诱导36 h时结束发酵,hOSM占分泌总蛋白的28%,产量达到280 mg?L-1。结论:应用hOSM工程菌能够进行稳定的发酵,为进行下一步生物学功能测定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里氏木霉胞外多糖提取发酵工艺,为木霉胞外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粗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利用正交试验对摇瓶培养过程中的发酵液初始 pH、孢子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选。结果里氏木霉发酵最佳控制参数为: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0 g/L、酵母粉20 g/L、K2HPO4·3H2O 8 g/L、MgSO40.5 g/L;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 pH5.0、孢子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90 h。优选发酵条件下里氏木霉粗胞外多糖产量达到21.6 g/L(RSD=2.54%, n=3)。结论优化的里氏木霉胞外多糖发酵提取工艺是一种简便、合理、可行和产量较高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槐耳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为主要指标,探究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中最佳甘草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长。[方法] 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甘草提取液,共发酵获得槐耳-甘草共发酵产物,苯酚-硫酸法及DNS法结合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实验中,添加甘草8 g/L、发酵终点设为192 h时,槐耳生物量和胞内多糖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 运用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可以提高槐耳生物量及多糖的含量,为深入研究槐耳-甘草液体共发酵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andida krusei发酵生产甘油过程中,菌体生长由玉米浆限制,菌体对玉米浆的得率为1.63g/g,培养其中玉米浆浓度相同时,增加渗透压或通过流加补料限制生长阶段的菌体生长,可使甘油生产阶段的比耗糖速率减慢,比耗糖速率保持在不很高的水平,可以因消耗的葡萄糖用于生长,维持,甘油和副产物形成所占比例的变化而提高甘油得率。  相似文献   

17.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