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提取液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和机理.方法:建立小鼠S180腋下实体瘤模型,观察瘤体内注射雷公藤提取液对肿瘤生长和IL-2活性的影响.结果:雷公藤提取液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45.89%,并明显降低IL-2活性.结论:雷公藤提取液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同时降低IL-2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薏苡仁油具有抗肝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减少营养物质供应,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功能.薏苡仁油可以单用或者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薏苡仁油与化疗药联用治疗肝癌,能减弱化疗药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硒含量的富硒螺旋藻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为模型,经口给予不同硒含量的富硒螺旋藻,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富硒螺旋藻明显减轻小鼠肿瘤H22的重量,且富硒螺旋藻的活性强于同等剂量的普通螺旋藻和相同硒含量的亚硒酸钠.结论:富硒螺旋藻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同等剂量的普通螺旋藻和相同硒含量的亚硒酸钠相比较,富硒螺旋藻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公藤又名黄藤、断肠草,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的根及根茎.雷公藤含有生物碱、萜类、甙类、糖类、醇类等多种成分,其有效成分以二萜类最多,依次为生物碱、三萜类、微量元素等.近20年来,雷公藤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病、皮肤病、肾小球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肝癌小鼠模型,检测Cur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Cur对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测定Cur对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结果:Cur能抑制治疗小鼠肝癌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减少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降低肝癌组织MVD。结论:Cur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机制可能是Cur减少VEGF的表达而抑制肿瘤微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雷公藤醇提液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探讨雷公藤醇提液对荷S180小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于小鼠右腋下接种S180肉瘤,瘤体内注射雷公藤醇提液,计算抑瘤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小鼠SOD、MDA含量.结果:雷公藤醇提液能明显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醇提液对荷S180肉瘤小鼠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抗氧化防御系统酶的活性,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草素(Shikonin)对荷肝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接种肝癌HepG2细胞的方法建立荷肝癌裸小鼠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给予不同剂量紫草素(0.5、1、2 mg/kg)和顺铂(2 mg/kg)进行干预治疗,隔天一次,共给药6次。治疗完成后,观察各组裸小鼠一般生存状态及肿瘤生长状况,称取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观察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表达。结果:经紫草素治疗后荷肝癌裸小鼠饮食状况和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瘤体减小、活动度和硬度降低,肿瘤组织呈现细胞皱缩、片状坏死等病理性改变、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瘤体质量显著减轻、抑瘤率显著升高;肿瘤组织中caspase-3和Bax表达显著上调而bcl-2显著下调,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紫草素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紫草素对荷肝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紫草素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而促进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治疗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38例紫癜肾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组胺、低分子肝素、丹参、强的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加用雷公藤片,每日1.5mg/kg,连用4周;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皮肤紫癜、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RBC计数、尿常规分析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雷公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紫癜肾患儿血清TNF-α和IL-8水平治疗后均下降,雷公藤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雷公藤对紫癜肾患儿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为卫矛科多年生落叶攀援藤本。近代医学认为其有抗炎及免疫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麻风病、白血病、肿瘤以及多种皮肤病等。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生长习性雷公藤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喜阴湿,常生长在土质肥沃的山谷、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参桃软肝丸治疗实验性肝癌的药效和机理。方法:建立荷肝癌(H22)小鼠模型,观察参桃软肝丸对其肿瘤生长和IL-2,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参桃软肝丸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大剂量的抑瘤率达46.8%,并可明显提高荷肝癌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大黄(庶虫)虫丸对荷瘤小鼠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作用。方法: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为模型,观察大黄虫丸的抑瘤作用并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大黄虫丸对荷瘤小鼠肿瘤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IL-4的能力均显著增高(P<0.005,P<0.001)。结论:大黄虫丸能增强荷瘤小鼠体内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研究芪蟾口服结肠靶向浸膏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芪蟾口服结肠靶向浸膏的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急性毒性症状,记录死亡数;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给予芪蟾口服结肠靶向浸膏高、中、低剂量灌胃,临床汤剂组灌胃,化疗药物5—Fu腹腔注射单独应用,生理盐水灌胃。正常饲养,给药10天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分别取出肿瘤组织、小鼠脾脏、胸腺,进行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小鼠口服LD50为43.26g.kg-1,相当于人临床日用量的19.6倍,;芪蟾口服结肠靶向浸膏各剂量组均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5-Fu腹腔注射单独应用的抑瘤率为40.52%,芪蟾靶向浸膏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7.41%、33.21%、31.85%。与5-Fu组比较,芪蟾口服结肠靶向浸膏各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胸腺的重量(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提高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水平(P0.05)结论:芪蟾靶向浸膏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的生长,以芪蟾靶向浸膏低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与增加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等有关。提示芪蟾靶向浸膏有抗肿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对临床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血清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运用C57BL/6小鼠胸腺细胞瘤进行移植形成实体瘤模型,腹腔注射艾灸血清,观察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及其生存期.结果:艾灸血清能明显延缓肿瘤结节的形成,各治疗组与单纯荷瘤组比较,结节形成时间均向后延迟;同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另外,艾灸血清预治组抑瘤效应优于艾灸血清治疗组,艾灸存在穴位相对特异性.结论:艾灸血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反应停及反应停协同环磷酰胺对小鼠荷瘤H22(肝癌)实体型肿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移植实体型肿瘤模型,比较不同剂量反应停对小鼠肝癌的影响,同时观察反应停协同环磷酰胺对小鼠肝癌的影响。通过研究反应停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探究其免疫作用。结果反应停对小鼠荷瘤H22呈现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反应停与环磷酰胺具有协同抗小鼠肝癌作用。反应停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结论反应停具有抗肝癌作用,而且与环磷酰胺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此作用与反应停抗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黑蒜水提液对小鼠肝癌H22移植性实体瘤的生长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蒜水提液对人肝癌SMMC 7721细胞及小鼠肝癌Hep.A22移植性实体瘤生长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MMC 7721细胞,观察黑蒜水提液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昆明小鼠移植H22肝癌细胞后,分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黑蒜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联合加热治疗组6个组,计算黑蒜水提液对肝癌实体瘤的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含量测定。结果:黑蒜水提液对肝癌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抑瘤有效率可大于40%。结论:通过确定黑蒜水提液作为纯中药抗肿瘤药物的抑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消瘤汤对小鼠肝癌模型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用腋下注射Hep G2细胞造成小鼠腋下皮下肿瘤移植模型,给予小鼠消瘤汤灌胃后查看对肿瘤组织的抑制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消瘤汤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PCR ELISA法测定HepG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药物组瘤重明显比生理盐水组小,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抑制率达41.88%;MTT法显示肿瘤细胞抑制率与药物剂量呈直线关系;消瘤汤大剂量组对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消瘤汤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小鼠肝癌的作用,有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择H22肝癌小鼠模型,通过检测免疫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对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活性及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IL-4)的能力均有显著增高(P〈0.01,P〈0.001)。结论:黄连解毒汤能增强荷瘤小鼠体内NK细胞的杀伤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运用小鼠肝癌H22 癌模型、MTT法和集落形成法 ,观察青蒿琥酯对荷瘤鼠和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的作用。结果 :口服青蒿琥酯 30 0mg·kg-1·d-1,肿瘤受到明显抑制 ,抑瘤率在 3次实验中分别为 49.1% ,48.7% ,46.6% ;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青蒿琥酯与 5-氟尿嘧啶有协同抗肿瘤作用。青蒿琥酯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 ,其IC50为 2.07μg·ml-1,同时抑制人肝癌SMMC-7721克隆原细胞形成集落 ,其IC50为2.48μg·ml-1。结论 :口服青蒿琥酯有抗肝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苏木、苏木+黄芪对荷瘤小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及相关调控分子的干预作用。方法:复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苏木、苏木+黄芪抑瘤率、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CD4+CD25+Treg表达,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细胞,RT-PCR检测小鼠脾CD4+CD25+细胞和瘤组织Foxp3、CTLA-4mRNA表达。结果:苏木组6d、苏木+黄芪组10d瘤重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苏木+黄芪组20d肺转移抑制率为77.75%;15d苏木+黄芪组小鼠脾CD4+CD25+细胞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苏木+黄芪组荷瘤小鼠瘤组织CTLA-4、Foxp3mRNA表达及脾CD4+CD25+分选后细胞Foxp3 mRNA表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组方苏木+黄芪可调节荷瘤小鼠脾Treg及相关调控分子表达,并且在淋巴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都表现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味五叶草莓醇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的影响,探讨五叶草莓抗肿瘤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对S180荷瘤小鼠实体瘤模型予以单味五叶草莓醇提物及CTX治疗,观察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及肿瘤细胞中VEGF、bFGF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CTX组及五叶草莓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1.69%、45.05%、37.77%,提示环磷酰胺的抑瘤率最高,五叶草莓有一定的抑瘤率;五叶草莓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脾脏指数明显升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五叶草莓对胸腺及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免疫器官影响小于CTX。五叶草莓VEGF、bFGF蛋白在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环磷酰胺及五叶草莓各剂量组可降低VEGF蛋白表达,其中VEGF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五叶草莓醇提物对S180荷瘤小鼠的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促进S180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生长;提高S180荷瘤小鼠VEGF、bFGF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