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检测老年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老年肺癌患者与35例老年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28的表达.结果:老年肺癌组CD3 、CD4 、CD8 T细胞及CD4 CD28 、CD8 CD28 T细胞亚群明显低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细胞亚群(P<0.01)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两组间CD4 CD28T细胞亚群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较正常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肿瘤能力明显下降,并导致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8例乙肝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 各临床类型乙肝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GD3+、CD4+,CD8+均下降,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在大肠癌患者不同病程中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8例不同时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A期大肠癌患者的CD3(T细胞总数)、CD4(辅助性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CD8(抑制性T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B、C、D期患者CD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Dukes分期增加,CD3、CD4、CD4/CD8逐渐降低,CD8逐渐增高。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病程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陈群蓉  彭运生  梁辉  曹建华  蔡朝民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2):1173-1174,120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sE-selection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E-selection与CD4/CD8比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初步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在特发性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IT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T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 ITP患者CD+3、CD+4和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CD+8T细胞和CD+4T细胞表面Fas 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T淋巴细胞凋亡敏感性增加.结论 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T细胞免疫调控亚群(CD+4CD+25)凋亡增多,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亚群免疫下调作用降低,破坏自身免疫耐受,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含量以及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32例轻度慢乙肝患者、42例中度慢乙肝患者、38例重度慢乙肝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TRECs的含量以及CD4~+CD45RA~+、CD4~+CD45RO~+、CD8~+CD45RA~+、CD8~+CD45RO~+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中、重组以及健康对照组间相比CD3~+/CD4~+/CD8~+、CD4~+CD45RA~+、CD4~+CD45RO~+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CD8~+CD45R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在重度组中下降最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D8~+CD45RO~+存在明显的升高,同样在重度组中升高最为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RECs含量慢乙肝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中、重慢乙肝组间TRECs含量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ECS是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指标,能够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近期免疫功能,外周血TRECS与CD45~+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检测较常规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更能全面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原发干燥综合征(pS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分析T细胞亚群与血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类风湿因子等病情活动指标的关系。结果:pSS组和SLE组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而pSS与SLE两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pSS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SLE组(P<0.05),SLE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 /CD8 比值在疾病活动期下降,并与pSS的疾病活动性指标血清IgG、血沉呈负相关性(P<0.05)。CD8 细胞水平在疾病活动期明显升高,且与以上指标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pS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pS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比值与病情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体内的比率变化及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59例反复自然流产病人,60例正常早孕妇女妇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病人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CD4+T淋巴细胞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CD3+、CD4+比率及CD4+/CD8+比值升高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乌苯美司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乌苯美司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玫瑰花结法检测6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乌苯美司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乌苯美司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CD8+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CD8+T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乌苯美司可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T细胞亚群,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HBV-DNA载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经恩替卡韦治疗12和24周的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CD4+、CD8+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并分析其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水平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并与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慢乙肝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24周后分别为1091.6、992.3、651.2,较治疗前分别增长了46.2%、49.4%、53.9%;各组老年患者TBiL水平、HBV-DNA载量及ALT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血清ALT、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水平与CD3+、CD4+、CD8+失衡存在一致性.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后,肝功能明显改善,HBV-DNA复制明显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CD3+、CD4+和CD8+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的比例呈逐渐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8表达情况及其与HBV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健康人、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抗体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CD4^+CD28^+、CD8^+CD28^+T淋巴细胞,同时检测肝功能HBV 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BV DNA≥107组CD8^+CD28^+T细胞百分率低于HBV DNA<107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CD8^+T细胞上CD28的低表达与高病毒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信号分子CD28、ICOS的表达水平,探讨CD28、ICOS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56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ICOS的表达水平.结果:2组外周血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3年6-11月门诊及住院的20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T淋巴细胞(CD45+CD3+、CD45+CD3+CD4+、CD45+CD3+CD8+)、B淋巴细胞(CD45+CD3-CD19+)、NK淋巴细胞(CD45+CD3-CD16+56+)百分比和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CD4+/CD8+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降低,其中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组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持续降低,与疾病病程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表达特点。方法采集健康人、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抗体标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同时检测肝功能、HBVDNA。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组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CD28+T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7组)CD8+CD28+T细胞低于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07组)(P<0.05)。结论所有结果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状态与CD8+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低下有关,而CD8+T细胞上CD28的低表达与高病毒载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的表达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和健康体检者82例进行研究。分别纳入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量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慢性乙肝组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越高、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越高;慢性乙肝组患者血清中ALT、AST、IL-6、IL-8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且与肝损伤程度、炎症反应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Tian Y  Qiu ZF  Li T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4-335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9例、HBV携带者25例及健康献血员35例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565±192、672±148和816±259;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491±225、445±157和609±17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计数均减少,慢性乙肝患者NK细胞计数减少;与正常对照和HBV携带者相比,慢性乙肝患者CD8+CD38+T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4+CD45RA+62L+初始T细胞比例及计数均显著减少。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和CD8^+T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PD-1,并与19例健康人群对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PD-1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淋巴细胞和HBV携带者CD4^+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量和荧光强度都高于对照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与血清中乙肝病毒载量无明显关系。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淋巴细胞异常激活现象,CD4+和CD8+T淋巴细胞PD-1的表达与其病情发展和转归相关。  相似文献   

18.
周毅  王赫  陈艳  梁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3):269-271
目的:研究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IBD)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MC)中的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炎症性肠炎大鼠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上CD3、CD4、CD8、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CD40L在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3+、CD3+CD4+、CD19+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CD40L、D19+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结肠组织上的表达又比外周血高。结论:CD40-CD40L途径在IBD免疫功能紊乱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卵巢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CD8~+T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率,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卵巢癌患者、3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以及14例卵巢癌组织和1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CD8~+T细胞中Foxp3、CD25、CD28、CTLA-4及GITR的表达率。结果:Foxp3和CTLA-4在卵巢癌组织CD8~+T细胞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CD28在卵巢癌组织CD8~+T细胞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Foxp3、CD25、CTLA-4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CD28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及外周血CD8~+Treg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且CD8~+T细胞中Foxp3的表达率可能对了解卵巢癌进展状况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Zou ZS  Xu DP  Li BS  Huang L  Fu JL  Zhang Z  Jin L  Liu QF  Zhang H  Xin SJ  Wang F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16-2419
目的 明确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患者肝内浸润的淋巴细胞(LILs)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它们的异同以及在慢重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毛玻璃研磨加自然沉降肝细胞的方法,对11例慢重肝接受肝移植患者的LILs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慢重肝患者LILs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并行对比分析,同时与正常人LILs及外周血中免疫活性细胞的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慢重肝患者LILs中CD4^+T淋巴细胞及B细胞的频率分别为17%±6%及3.0%±1.0%,明显低于外周血中各自的频率,分别为32%±8%及21.4%±12.2%(均P〈0.01),而CD8^+T淋巴细胞、NK及NKT细胞的频率分别为38%±13%、34%±18%及10%±4%,明显高于外周血中各自的频率,分别为26%±6%、15%±9%及6%±4%(均P〈0.05);(2)与正常对照相比,LILs中CD3^+及CD4^+T淋巴细胞明显要高(P〈0、05或P〈0、01),而NK细胞及NKT细胞要低些;(3)与正常对照相比,慢重肝患者uIJs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之比,CD3^+、CD4^+、CD8^+T淋巴细胞有更高的比值(CD4^+T淋巴细胞P〈0、01),B细胞及NKT细胞有更低的比值(P〈0.01或P〈0、05)。结论 肝脏内大量免疫活性细胞的浸润,尤其是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的大量浸润对于慢重肝的发病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