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使用 D2根治术进行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使用腹腔镜辅助 D2根治术,对照组使用开腹胃癌 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6.2±1.8,对照组的淋巴结清除数为17.4±2.1,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2.3分及7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可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长度、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长度、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吻合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完成的60例开腹毕Ⅰ吻合及65例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应用三角吻合技术吻合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手术的近期疗效.结果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技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易于掌握,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开腹手术病例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中清扫淋巴结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桃  贾贵清  赵高平  黎熊  兰春斌  袁浩 《西部医学》2019,31(2):295-298+303
【摘要】 目的 探讨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0例行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预先小切口组,48例行全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全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手术患者设为开腹组。观察3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麻醉ASA分级、吻合方式、TNM分期、术前合并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预先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开腹组,但较全腹腔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清扫No.4d、5、6、7、8、12组淋巴结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先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4、72h疼痛评分、术后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小切口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省时、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淋巴结清扫量、手术用时、失血量)、康复状况(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需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组30例和传统开腹组34例,对比2组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及医疗费用。结果: 2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腹腔镜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4 ±0.56)、(3.94 ±1.64)、(13.94 ±6.5)天,显著短于开腹组(P < 0.05);腹腔镜组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2.25 ±2.32) cm,清扫第一站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总数分别为(6.82 ±4.72)、(9.22 ±5.81)和(26.02 ±7.65)枚,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费及药费合计与开腹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4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组(观察组)和开腹D2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随访观察近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患者184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组83例,腹腔镜组101例,传统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生存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开腹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失血量少于传统开腹组(t=8.354、46.236、54.467,P<0.01),2组清扫淋巴结数量、近切端距肿瘤距离和远切端距肿瘤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5、1.467、0.397,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使用次数、流食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均短/少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171,12.508,15.521,9.657,12.239,P<0.01);2组患者的各项并发症、生存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后5 d的Karnofsky评分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06,P<0.05),术后30 d的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5,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辅助进行远端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大体相当,但是利用腹腔镜进行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恢复速度快,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908-9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三门峡黄河医院接受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30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及术后第1、3、5、7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使用止痛药次数、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开腹组(53.33%)(P<0.05);随访1~3 a,腹腔镜组患者1 a生存率(93.3%)高于开腹组(86.7%),腹腔镜组患者3 a生存率(70.0%)高于开腹组(66.7%),但2组患者1、3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5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术对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临床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6例,临床给予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6例,临床给予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术后对2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分别为(25.4±3.1)枚和(23.1±4.3)枚,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相比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效果要好,且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下床时间快、并发症小等优点。患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腹腔内微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浙江舟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情况、腹腔冲洗液多巴胺脱羧酶(DDC)和癌胚抗原(CEA)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药物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近切端距肿瘤距离、远切端距肿瘤距离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且未增加腹腔微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No.12a组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将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全胃切除术16例,远端胃切除术14例,均行No.12a组淋巴结清扫,其各评价指标(除清扫淋巴结外)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D2根治术,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性、安全性、可行性,符合现代微创外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老年胃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4例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随机数字法分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组24例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组30例,比较2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C-反应蛋白、CD4/CD8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全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腹腔镜辅助组有统计学差异(P < 0.01),CRP在术后3 d、7 d明显低于腹腔镜辅助组(P < 0.01),CD4/CD8在术后1 d、7 d明显高于腹腔镜辅助组(P < 0.01和P < 0.05);全腹腔镜组术后1 d明显高于术前(P < 0.01)。结论对于老年进展期胃癌病人,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有较明显的近期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5.
江兵  杨侃侃  陈锐 《安徽医学》2021,42(3):245-247
目的 探讨自牵引后离断(SPLT)顺蠕动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胃肠外科43例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食管-空肠的吻合方式,行SPLT顺蠕动吻合的20例患者作为SPLT组,行Overlap吻合的23例患者作为Overlap组.根据术中及术后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予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并常规行D2清扫,无中转开腹.SPLT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2.48±18.34)min、食管空肠吻合时间为(26.12±5.38)min,均短于Ovel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SPLT顺蠕动吻合方式操作简单可靠,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预后恢复较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术早期胃癌根治术的35例和42例患者,分别作为LAP组OPEN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总住院费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切缘以及肿瘤部位、手术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并发症、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诸多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学》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用于远端胃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第12组)清扫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远端胃癌病人88例,随机分为3组行胃癌根治术(D2+经不同手术入路行第12组淋巴结清扫),其中前入路组30例,后入路组26例,右侧入路组32例。针对3组病人的第12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第12组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年龄、性别、术后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入路组术中第12组淋巴结清扫时间和出血量均少于其他2组(P < 0.05~P < 0.01),后入路组术中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 < 0.05)。结论后入路法在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清扫中清扫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2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与开腹手术具有同样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