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颌面部淀粉样变性极罕见 ,我院于 2 0 0 1年 3月 1日收治 1例舌、颏下、颌下淀粉样变性现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某 ,5 9岁 ,因舌、颏下、颌下无痛性肿大 2年 ,吞咽困难 7个月入院。两年前无意中发现舌、颏下及双侧颌下区肿大 ,发音不清 ,进行性加重 ;7个月前出现吞咽困难 ,睡眠时偶有憋气。于当地医院经CT、B超检查示 :舌、口底肌层广泛增厚。颏下区活检 :肌细胞部分萎缩 ,肌间脂肪细胞增生 ,血管玻璃样变性。检查 :双侧颌下及颏下区弥漫性肿大 ,范围约 15cm× 6cm× 3cm大小 ,表面无红肿 ,皮温正常 ,无压缩性及凹陷性水肿 ,体位实验阴性。舌…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前牙松动的临床固定方法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方丝弓托槽和牙弓夹板两种不同固定技术在前牙外伤临床固定的应用疗效。方法:69例前牙外伤性松动病人(共102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方丝弓托槽和常规牙弓夹板技术进行单颌固定,记录病人牙齿受伤、固定情况,半年后的临床疗效和牙髓、牙周检查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牙齿在临床疗效、牙髓活力方面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改变方面差异显著(P〈0.01)。结论:方丝弓托槽技术是治疗外伤性前牙松动可靠的单颌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口腔组织补片对患者拔牙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术后症状严重度量表(PoSSe)综合量化评价患者拔牙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拔牙术后拔牙创即刻置入口腔组织补片组的PoSSe分值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拔牙创局部使用口腔组织补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拔牙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麻醉的历史就是人类控制疼痛的历史,口腔局部麻醉学作为麻醉学的一个分支,在解决口腔疼痛疾患以及各种口腔手术治疗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口腔局部麻醉的发生、发展,局部麻醉药物和注射器械的发展以及口腔局部麻醉的未来展望等做一述评,为进一步推广口腔局部麻醉技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口腔外科门诊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回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口腔外科门诊出现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种类、原因,探讨口腔医护人员对口腔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预防。方法:对2003~2010年间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门诊出现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病例进行回顾研究。结果:在口腔外科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患者陪人和医护人员中共有63例出现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其中心血管疾病(44.44%)和肾上腺素反应(15.87%)最为常见;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易于在患有全身系统疾病的患者(71.43%)和高龄患者(58.73%)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结论: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自身系统疾病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紧张、疼痛、麻药注射等刺激是最常见的诱因,口腔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对口腔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背景根据唇腭裂序列治疗的现代概念,腭裂修复应在语音发育开始前即出生后9~12个月左右进行,但由于诸多因素延误了就诊和手术时机,仍存在一些大于8岁而未手术的腭裂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发音功能及腭部外形得以改善显得更为重要. 目的探讨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对照观察. 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2000-01/2003-1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收治大龄腭裂患者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8~20岁,平均13.8岁;双侧完全性腭裂3例,单侧完全性腭裂12例,不完全性腭裂9例. 方法全部腭裂均采用常规的两瓣后推术和蒂在上的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30 d在安静的语音实验室内,麦克风距受试者唇10 cm,由医生领读,患者随读,录音.由5名从事语音病理研究的医师进行主观判听. 主要结局观察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 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前过重鼻音、鼻漏气4级患者24例,术后过重鼻音、鼻漏气1级患者3例,2级患者7例,3级患者6例,4级患者8例. 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3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6例全部完成LCBDE,无胆总管残余结石,拔除T管时有胆汁性腹膜炎发生,行开腹手术引流1例.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联合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时的处理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30例行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I期及9例Ⅱ期患者,至今存活,未见复发;2例Ⅴ期及1例III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年内和1.5年内死亡。结论:LC术前可行胆囊M值测定,术中、术后发现的胆囊癌需尽早开腹或术后行根治性手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生肌调节因子在肌肉发生和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Myo D及其家族成员1 .1  Myo D的发现和克隆早期实验发现 ,未定向中胚层干细胞C3 H1 0 T1 /2经 5 -杂氮胞苷 (去甲基剂 )作用后可转变为成肌细胞 ;非肌细胞与成肌细胞融合后 ,前者静止的肌肉基因被激活 ;将成肌细胞基因组 DNA转染于 C3 H1 0 T1 /2细胞株可使其转变为成肌细胞。以上研究表明一些交互作用因子参与肌肉分化过程。Davis首选通过基因相差法分离出了 Myo D c D-NA,将其在 C3 H1 0 T1 /2细胞株表达 ,产生了有生肌能力的细胞克隆 [1]。1 .2 家族成员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生肌调节因子(MRFs)成员有 4个 :Myo D、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87年-2003年收治的8例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器瘤的诊疗。结果8例患者分别经超声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以及CT、磁共振及其血管成像(MRA)诊断,手术治疗7例,其中1例术前颈内和颈总动脉球囊栓塞,术中结扎颈内和颈总动脉,均痊愈出院;2例于外院接受了化疗,疗效不佳。结论综合性检查有助于确诊,超声波有利于普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动脉造影对于诊断鉴别、确诊帮助很大;手术是治疗原发颈部迷走神经化学感受器瘤的最佳手段;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术前栓塞有利于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提高肿瘤切全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