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自行研制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并在动物实验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 mm,长5 mm.螺纹状钛种植体,直径3.75mm,长度10mm.先拔除犬的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双侧行骨切开术,植入四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 mm,共5 d;2月后拆除牵张器,植入螺纹状钛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月后处死动物进行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未发现有免疫排斥反应.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0.50)mm.植入的种植体在术后1月、3月检查发现和周围组织愈合良好,并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结合.[结论]自行研制的牙槽骨牵张器组织学相容性良好,增高犬牙槽嵴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在牵张成骨增高的犬牙槽骨上进行牙种植可取得良好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2.
腭部牵张延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自制的腭部牵张装置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 ,探讨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新方法。方法 :用 7只健康青春期杂种雄性犬为实验对象。手术形成腭裂模型 ,在实验侧行牵张成骨术。手术当天、术后 7、1 8、60d分别取印模 ,灌注石膏模型。制作术后 60d头颅骨标本。在模型和颅骨标本上测量各标志点间的距离。结果 :实验结束时 ,动物实验侧硬腭后缘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退 ,牵张间隙内为新生骨组织。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可后退腭裂模型犬的硬腭后缘 ,延长硬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牵张成骨术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对上颌骨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腭裂模型犬实验侧行经典模式的牵张成骨术。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 7、18、60d取印模 ,灌注石膏模型。于术后 60d处死所有动物 ,制作头颅新鲜骨标本。在石膏模型和新鲜骨标本上测量各标志点间的距离。结果 :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错牙合畸形 ;实验结束时 ,上颌骨的两侧结构保持对称。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时 ,对咬合关系及上颌骨短期内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镍钛记忆合金进行骨膜牵张成骨修复犬腭裂的成骨过程及规律。方法用健康杂种犬8只建立腭裂动物模型。2月后在裂隙缘一侧安置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进行骨膜牵张,牵张力为250±20g。分别于20、30、40和60 d取材,在取材前14 d与前3 d对家犬进行肌肉注射四环素(50 mg/kg),采用组织荧光化学法对实验侧及对照侧骨组织形成过程进行观察及评价,并进行骨组织计量学动态参数检测。结果不同牵张时期荧光亮度由弱变强,荧光双标记线间距逐渐变宽,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膜牵张成骨效果稳定,为腭裂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建立犬垂直向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实验材料为自行设计,纯钛制成的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体部直径3.75mm,长5mm。先拔除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形成萎缩牙槽嵴的模型。3月后随机选取一侧行骨切开术,植入两枚牵张器。1周后开始牵张,每天1次,每次1mm,共5d;分别在牵张后1、2和3月将动物处死进行临床检查,X线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骨内型垂直牙槽骨牵张器愈合良好。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4.8±0.50)mm。组织学切片显示在牵张区有骨质形成,其骨小梁方向与牵引方向一致。【结论】采用该骨内型牙槽骨牵张器成功建立稳定的、重复性好的犬牙槽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为牙槽骨牵张器的国产化和临床上应用该项技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方法]将1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只.在兔双侧下颌骨前部行骨切开术后用牵张器延长双侧下颌骨7mm.从牵张开始第1天在A组动物牵张区每日注射VEGF 100ng,每日2次,连续7 d.注射生理盐水的B组动物用作对照.在牵张结束后第2、4、6、8周分别处死A、B两组各2只动物,取双侧牵张区新生骨痂进行组织学检查.在牵张结束后不同时期(第1天、第2、4、6、8周),分别拍摄下颌骨X线片,观察下颌骨延长情况及其牵张区骨密度变化.[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注射VEGF的A组动物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的速度及数量和B组动物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外源性导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没有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增高牙槽嵴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犬牵张手术后的下颌牙槽嵴高度、骨密度和组织学变化进行动态研究,了解应用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牵张成骨增高牙槽嵴的变化规律。方法:牵张增高牙槽嵴的15只犬于术前、术后1周、5周、3个月、6个月分别测量术区及对照侧相应位置颌骨高度,拍X线片,取牵张区及对照侧相同区域骨块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并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牙槽嵴增高高度在牵张术后1、3、6个月分别减少5%、8%、11%。牵张术后3个月,牵张区骨密度低于对照侧;6个月,与对照侧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TiN i-SMA牵张器增高牙槽嵴成骨迅速,再吸收程度较低,成骨形态满意。牵张成的新骨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满足种植等后期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自行研制的种植型骨牵张器的牵张成骨效果,探讨其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8只,体重2.0~2.5kg,随机分4组,每组2只,随机选取一侧兔下颌牙槽嵴,矩形截骨,植入种植型骨牵张器,延迟5天后垂直牵张加高牙槽嵴,1次/d,1.5mm/次,共加力牵张3d,分别于牵张后1周、2周、4周、6周处死各2只兔子,并进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除1枚种植型牵张器因伤口感染发生松动而取出外,其余牵张器与周围组织均愈合良好,牙槽嵴平均加高4.00mm,X线显示牵张6周时牵张间隙消失,组织学观察6周时牵张间隙被成熟新生骨修复。结论 种植型骨牵张器可用于垂直牵张加高牙槽嵴。  相似文献   

9.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牵张成骨的骨形成过程及机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取8只3月龄健康幼年山羊,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术的实验动物模型,成模后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2只,第1组动物在牵张完成后1周处死,第2组在牵张完成后2周处死,第3组在牵张完成后4周处死,第4组在牵张完成后6同处死。对新生骨的组织学、影像学及骨密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动物的右下颌骨均延长了大约10mm,组织学证实牵张区确有新骨形成。随着固定期时间的延长,X线检查和骨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新骨组织中骨密度逐渐增高。牵张器相接触一侧的新生骨的骨质成骨较差。结论山羊是一种较理想的对牵张成骨进行模拟性研究的实验动物,采用与牵张方向一致的牵张器施力方向可以避免侧向力的产生,从而提高术后成骨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下颌骨双侧牵张的外置式牵张器,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 方法:选用1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4组,每组 4只。在双侧下颌骨第一前磨牙前方无牙区行骨切开术,用自制牵张器固定, 经过7 d潜伏期,以每次 1.0 mm 的速度牵张,每天 1 次,连续 5 d,然后固定1个月。 分别在潜伏期末、牵张结束、固定期第 2周及第4周处死动物,切取标本行X线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 实验过程中全部动物均无牵张器脱落,从延迟末期到固定4周,大体观察见牵张间隙由纤维性连接逐渐过渡为骨性连接,X线可见牵张区由完全透射影逐渐过渡为接近正常骨的连续性钙化影,组织学观察可见牵张区由胶原纤维沿牵张方向生长逐渐过渡为新生骨组织充填。结论:改进后的牵张器不易脱落,可成功地延长兔下颌骨,可用于大批量的兔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目的 应用牵张成骨技术延长狗下颌骨动物模型,了解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及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生成规律。(2)方法 8只成年狗,按不同的牵张期和固定期分为4组,每组2只,于下颌第一磨牙后区,行下颌骨体部骨切开术,安置骨支持式口腔外部牵张器,潜伏期固定7d后牵引,每天延长1mm,分2次进行,分别于第3,10,20和20天停止牵张,并固定,分别于牵张期开始,结束及固定期结束摄取X线片,固定期结束时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骨行组织学检查。(3)结果 4组动物下颌骨分别成功延长了3,10,20和20mm,X线片及组织学检查可见骨样组织、编织骨和板层骨形成,过渡及改建过程,并有软骨内骨化现象。(4)结论 下颌骨牵张成骨术其牵开区可得到良好的骨生成,新骨以膜内成骨为主。软骨内成骨为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模型。方法:选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下颌骨行骨切开术,自制牵张器牵张固定,经过7天潜伏期后进行牵张,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物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全部动物右侧下颌骨被成功延长3mm。结论:自制牵张器符合牵张成骨动物实验的要求,兔作为牵张成骨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 d延迟期后开始牵张,速率为1 mm/d,0.5 mm/次,2次/d,连续7 d,共延长下颌骨7㎜.分别在固定期的第4、6周处死动物12只, 取下颌骨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 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结论放射损伤区牵张成骨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促进了软骨成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时骨组织再生的组织学改变。方法选取25只成年健康家兔,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分别行一侧下颔骨缺损牵张成骨术,实验组在牵张第4、8天及固定期第1、3、5周,分别处死4只兔子,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分别处死1只兔子,均取骨组织标本并观察其组织学改变。结果牵张第4、8天实验组家兔牵张区均为纤维结缔组织,并存在成纤维细胞,骨基质周缘可见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固定期第1、3周牵张区两端可见大量新骨形成,但中间仍为纤维结缔组织,新形成的骨组织表面始终附着大量活跃增生的成骨细胞,成行或以复层排列:固定期5周,成骨细胞明显减少,并逐渐呈现出哈佛系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截骨间隙处的成骨过程与一般的骨折愈合情况类似,以软骨化骨为主。结论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以膜内成骨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软骨化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鼠胎膜对腭裂进行整复手术,研究修复腭裂的效果。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实验。30只SD大鼠按照腭部裂隙大小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长7 mm×宽0.9 mm;b组:长7 mm×宽1.1 mm;c组:长7mm×宽1.3 mm。术后12周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裂隙变化。手术关闭裂隙实验。10只SD大鼠分为3组。A组大鼠5只,手术造腭裂并以新鲜双层胎膜关闭裂隙;B组大鼠3只,手术造腭裂,令裂隙自行生长;C组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周处死动物,大体观察;制作切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腭裂动物模型成功建立,确立b组7mm×1.1 mm为临界缺损。A组大鼠腭裂得到成功修复,口鼻腔黏膜分别愈合,完全覆盖腭裂,镜下见腭裂处口腔黏膜层次清楚,存在黏膜下层,顶部有完整的鼻腔黏膜。结论鼠胎膜对SD大鼠腭裂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牙槽骨牵张器,并且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的牙槽骨牵张器装置.实验犬4只,拔除一侧下颌前磨牙1个月后,骨切开放置牵张器,间歇7 d后以1 mm,d速度牵张,共牵张6 d.2只犬于牵张过程中逐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另2只犬于牵张完成后第2天一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至术前预定位置,固定期2个月后行牵张区组织学检查.结果移动骨段都达到术前预定的高度及颊向位置.组织学检查显示牵张区新骨形成良好.结论 新型的牙槽骨牵张器能在垂直向及颊舌向上精确控制牵张方?且在垂直牵张过程中或牵张完成后改变移动骨段位置,可避免牙槽骨牵张成骨常见的轴向移位.动物实验预示该牵张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用犬建立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4只,拔除两侧下颌全部前磨牙和第1磨牙,1个月后用完全埋置的钛镍记忆合金牵张器完成牵张手术。在牵张手术前、术后、术后1周内的每日及牵张完成后1个月,分别测量术区颌骨高度,并在术后、术后1周及牵张完成后1个月无明显变化。X线片可见牵张完成后1个月牵张区骨密度增高,有新骨生成。结论:用犬建立牵张成骨增高下颌后牙区牙槽嵴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本模型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应用L-精氨酸(L-Arg)对成骨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两组,均行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术后对照组正常喂养,L-Arg组正常喂养,并给予L-Arg1.1g/d口服。术后4天开始牵张,0.5mm/次,2次/d,共牵张4d,于牵张结束后1d、1周、2周、4周分别处死每组动物4只,抽血检测血清亚硝酸盐含量;处死后游离下颌骨进行X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①实验动物32只,无脱失,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②L-Arg组血清NO浓度和骨密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新骨形成早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L-Arg通过释放NO,加速新骨形成与矿化,缩短牵张成骨疗程。  相似文献   

19.
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整复颏部缺损牵张区新生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下颌三焦点牵张成骨整复颏部缺损的牵张区新生骨密度变化.方法 选取4只成年恒河猴,通过下颌前份骨截除术形成颏部订三中联合骨缺损.在两侧下颌体部各制备一个输送盘,并用自行研制的多平面牵张装置使双侧输送盘向前内方向缓慢移动并在颏部正中对接以修复颏部骨缺损.牵张结束后16用处死所有动物.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分析并对比牵张成骨区新生骨与非牵张区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牵张结束后16周牵张成骨区新生骨与非牵张区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运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术整复颏部缺损牵张结束后16周牵张成骨区新生骨骨密度接近下颌骨体部正常骨组织,基本满足下颌骨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20.
腭裂是指口腔的上腭(俗称上膛)出现裂隙,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轻者仅表现为软腭部的悬雍垂穴俗称小舌头雪裂开,严重者则表现为从软腭到硬腭的整个腭部裂开。其发病率约占新生儿的千分之一。腭裂多与唇裂同时发生,单纯腭裂与唇腭裂的比例约为1∶4。腭裂患儿由于不能形成腭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