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春荣  南然 《河南中医》2013,33(7):1073-1075
综述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西医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对症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医药治疗PBC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如不能做到规范诊断,疗效标准的判定和疗程有待进一步改进等问题,临床积极开展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寻找PBC发病机制与中医证候的关联及中药药理机制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进一步证实中医药对PBC的免疫调节作用是将来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对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关系的探讨。主要从辨证分型标准、基于临床经验的辨证分型概况、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弹性、细胞因子、分子生物学等关系方面进行总结,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为中药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药用量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药物的性质、剂型等几方面因素和用量的关系。结果:中药用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对中医临床疗效至关重要,而且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用药安全性等密切相关。结论: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相似文献   

4.
从医不识药的现状谈起,阐述了中医与中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紧密关系,中药对临床治疗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医学生与医师不熟悉、不掌握中药的成因:院校中药知识理论教育不足;医院中药知识培训的不足;中药在(中)医院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药实践教育的不足。进一步探讨如何强化医学生和中医师的中药综合知识教育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体内炎症介质、神经多肽、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的关系,对90例膝骨性关节炎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炎症介质、神经多肽、免疫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3种免疫细胞因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炎症介质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炎症介质、免疫因子,尤其是免疫细胞因子IL-6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3种免疫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从炮制辅料与药物归经、药物生熟与治疗作用、药物炮制与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药炮制与中医医疗实践的关系,认为中药炮制是决定疗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学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也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授课目的旨在促进医学生、药学生对中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减少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归纳比较、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等,进而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以期提高中药治疗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炮制辅料与药物归经、药物生熟与治疗作用,药物炮制与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药炮制与中医医疗实践的关系,认为中药炮制是决定疗效的前提 。  相似文献   

9.
伍群业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70-2371
目的 观礼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和IL-13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细胞因子IL-6、IL-13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细胞因子IL-6、IL-13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内蕴证UC疗效确切,且能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通过恢复二者之间的平衡,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0.
将传统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分析了中药炮制的作用及炮制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中药炮制与中医治疗实践的关系。认为中药炮制是决定疗效的基础;而振兴炮制技术、规范炮制品质量管理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单剂量静滴头孢吡肟在中国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和回族中不同民族及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为临床和战伤救治能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本品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健康汉、蒙、维、朝和回族受试者各10名,男女各半,禁食状态下单剂量静滴头孢吡肟1.0 g,在特定的时间点采血,并采用HPLC-UV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吡肟的浓度;通过DAS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软件对不同民族和性别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汉、蒙、维、朝和回族五个民族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滴1.0 g头孢吡肟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1.97±0.20)、(2.10±0.33)、(2.06±0.33)、(2.40±0.65)和(1.94±0.24)h; AUC0-∞(139.69±23.78)、(153.92±22.79)、(165.58±24.49)、(142.11±29.77)和(132.78±23.79) mg·h·L-1max(68.75±10.41)、(78.22±13.87)、(83.19±10.31)、(73.82±9.59)和(62.91±10.09)mg·L-1。②男、女不同性别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静滴1.0 g头孢吡肟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2.06±0.54)和(2.13±0.44)h;Vd(20.67±4.36)和(18.97±5.82)L; AUC0-∞(134.06±22.33)和(158.68±24.85)mg·h·L-1max (66.94±9.14)和(78.95±12.71)mg·L-1。③经ANOVA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后,不同民族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Vd、 CL、lnAUC和t1/2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nρmax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CL、lnAUC和lnρmax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体重给药,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和回族的种族差异及性别差异对头孢吡肟的药动学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对中药学与中医学的辨证关系分析,目前中医食疗学理论体系的构架分析,提出以"方药共荣"思想加强中医食材学研究,促进完善中医食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的筛选方法方法建立现代中药新药筛选系统,利用OLIGo芯片技术,建立动物模型、基因表达差异谱数据库、高速计算机和处方模拟软件,对整体动物药效学试验验证,达到对中药新药有效性的检测。结果新药筛选系统可使中药的理论和作用机制明确,使使中药从根本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结论新药筛选系统是一个中药研究的有效方法,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议《中国药典》对饮片明确定性,以便正确定位。方法:罗列新版《中国药典》5大类型饮片。结果:5类饮片性质、内涵和定位均有不同。结论:辨析新版《中国药典》饮片种类,对正确执行药典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review results from a Pub Med-based data-mining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concerning typical tonic herbs and formula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inciple under the theory of CM. We have focused on two aspects of tonic activity: body tonification against qi气-, blood血-, yin阴-and yang阳-deficiency, respectively, and organ(Zang 脏and Fu腑) tonification against heart-, liver-, spleen/stomach-,lung-, and kidney-deficiency, respectively.Body-tonifying herbs are: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and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for qi-tonification;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 Preparata(Shu-di熟地) for blood-tonification;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Mai-dong麦冬) and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Radix(Xuan-shen玄参) for yin-deficiency; Myristica Fragrans Semen(Roudou-kou肉豆蔻) and Psoralea Corylifolia Fructus(Bu-gu-zhi补骨脂) for yang-deficiency.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Bu-zhong-yi-qi decoction(补中益气汤) for qi-tonification; Si-wu decoction(四物汤) for blood-tonification; Zeng-ye decoction(增液汤) for yin-tonification;Si-shen pill(四神丸) for yang-tonification.Organ-tonifying herbs are: Glycyrrhizae Uralensis Radix Preparata(Zhi-gan-cao炙甘草) and Rehmannia Glutinosa Radix(Di-huang地黄) for heart-tonification; Lycium Barbarum Fructus(Gou-qi-zi枸杞子) and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Dang-gui当归) for liver-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 Rhizoma(Bai-zhu白术)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Panax Ginseng Radix(Ren-shen人参)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Radix(Huang-qi黄芪) for lung-tonification; Cornus Officinalis Fructus(Shan-zhu-yu山茱萸)and Dioscorea Opposite Rhizoma(Shan-yao山药) for kidney-tonification. The corresponding CM formulas are: Zhi-gan-cao decoction(炙甘草汤) for heart-tonification; Yi-guan decoction(一贯煎) for liver-tonification; Shen-ling-bai-zhu powder(参苓白术散) for spleen/stomachtonification; Bu-fei decoction(补肺汤) for lung-tonification; Liu-wei-di-huang pill(六味地黄丸) for kidney tonification.These herbs and formulas were described regarding their efficacy, reasonable use and unreasonable abuse specific to different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ymptoms.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formulas will propel the acceptance and spread of TCM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 the sake of patients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7.
日本汉方医学的盛衰消长及其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红斌 《中医教育》2005,24(2):64-68
日本汉方医学的形成、隆盛、衰落及至复兴从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①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发展;②应重视理论实践,密切联系临床;③摒弃门户之争,协调发展才能创新;④尊古而不泥古,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⑤坚持自身优势,中医才能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8.
张家玮 《世界中医药》2012,7(5):377-379
中医学里"一"的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该模式贯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以气为本的唯物观是中医"一"的思维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辨证观必须以"一"的思维为前提,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必须以"一"的思维为指导,学习中药和方剂必须以"一"的思维作依托。鲁兆麟教授认为,加强对中医"一"的思维的理解和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阿尔兹海默病作为老年人群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医药复方、单药、针灸等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相关临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①收载品种的遴选提出建议,②收载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收载品种进行比较;③制剂收载品种含濒危动物及国家保护动物品种情况进行分析;对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各科用药收载品种以及民族药收载情况进行分析.《中国药典》品种遴选原则和再评价方法,临床各科用药入选的比例,有关野生濒危动物药及人体组织器官药物入药,民族药品种遴选,收载品种与基本药物、医保药物、濒危品种应用脱节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中国药典》一部成方制剂品种遴选基地;明确制定收载品种遴选的原则,兼顾国家基本药物、医疗保险品种;调整临床各科用药入选的比例,满足临床的需要;含濒危动物及国家保护动物品种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加强民族药品种的入选;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