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胫骨远端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对7例7侧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进行治疗.患者于钢板外露后7 ~26d接受封闭负压吸引.术后7~ 14d,创面行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创面缺损面积4cm ×2cm~13cm ×4cm.结果 创面封闭负压吸引平均1.3次.经负压吸引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创面均行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皮瓣面积6cm×3cm~15 cm×6 cm.其中6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术后4~6个月,X线证实骨折愈合.所有皮瓣与受区愈合良好,无骨髓炎及慢性窦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胫骨远端钢板外露中能达到保留钢板、覆盖创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8年3月,对51例小腿近、远端及踝部的皮肤缺损创面,根据不同缺损部位分别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近端蒂皮瓣(14例)、远端蒂皮瓣(37例)移位修复。结果近端蒂皮瓣14例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外形、感觉功能恢复满意;远端蒂皮瓣37例,其中33例全部顺利成活,3例远端1/4坏死,经换药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皮瓣仅筋膜成活,经植皮愈合。随访10-23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肤色接近受区。吻合神经的11例,感觉功能恢复S4级6例,S3级4例,未吻合神经的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设计灵活多样,切取简单快捷,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远、近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3.
小腿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骨外露缺损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骨外露缺损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8例各种原因造成的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分别采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应用腓肠神经皮瓣12例,其中近端蒂5例,远端蒂7例;隐神经皮瓣5例,其中近端蒂2例,远端蒂3例;两种皮瓣联合应用1例.结果 除早期1例皮瓣远端1~2cm宽的不同程度坏死经换药而愈外,余例皮瓣均成活,供、受区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3个月后X线片显示骨外露处骨质愈合良好.结论 此两种皮神经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操作简便,是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伴有内固定外露、骨感染的一种有效、安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旋转点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8月,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8~53岁.左足2例,右足4例.蓖物压砸伤5例,车祸伤1例.患足均伴肌腱、骨外露或坏死皮肤软组织切除后肌腱、骨外露.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4例.清创后创面缺损为7.0 cm×5.0 cm~9.0 cm ×5.5 cm.皮瓣旋转点位于内踝上1~3 cm处,切取皮瓣人小为8.0 cm × 6.0 cm~13.0 cm × 6.5 cm.其中2例将皮瓣内隐神经近断端和创面内足背内侧皮神经残端吻合.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 4例术后皮瓣顺利成活;2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疱,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皮瓣厚薄、颜色及质地接近受区.术中吻合神经的2例皮瓣痛、温觉恢复,两点辨别觉分别为8 mm和9 mm;未吻合神经的4例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无皮肤破溃. 结论 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血供可靠,足修复前足背侧缺损创面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骨(骨膜)-皮复合瓣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隐神经营养血管骨(骨膜)-皮复合瓣对37例软组织缺损所致的胫骨骨质外露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皮瓣成活,4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泡,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31例获随访8~18个月,疗效按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优18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骨瓣血供可靠,是修复胫骨前侧缺损创面的一种有效的植皮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6,自引:25,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例骨外露或肌腱外露的创面,选择应用皮瓣种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5例,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35例,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逆行皮瓣15例,股中间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5例,肋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股后侧皮神经逆行皮瓣6例,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其中皮瓣面积最大32 cm×10 cm,最小2 cm×3 cm。皮神经血管蒂最长18 cm,最短2 cm,蒂最宽4 cm,最窄1 cm。旋转度最大180°,最小90°。结果临床应用216例,其中201例皮瓣全部成活,1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适用于四肢及躯干损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方法临床应用13例修复足远端创面,以踝上3~5cm作为旋转点,保留2cm皮肤及3~4cm筋膜蒂,保护链状血管连续性,明道真皮下潜行分离形成隧道,旋转点以三角瓣覆盖并总结皮瓣成活的规律及形成系列方法。结果 13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远端1.5cm出现暗红,经拆线减张、换药后愈合。结论隐神经、腓肠神经及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周围均有血管网伴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形成远端蒂移位修复小腿或中后足部创面,也可修复同侧足远端创面。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是小腿及全足部创面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8.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设计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方法和报道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利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的解剖学基础,形成小腿内侧隐神经一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8例。结果7例复合瓣创面Ⅰ期愈合,1例发生小面积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Ⅱ期愈合。1例跟骨缺损Ⅱ期行髂骨植骨,术后12周X线片显示获得骨愈合。术后经3~12个月随访,复合组织瓣的质地、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肌瓣充填软组织缺损,骨膜瓣促进骨修复,皮瓣具有重建感觉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手足部远侧创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复合蒂皮瓣修复同侧手部远侧创面8例: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交腿修复对侧足部远侧创面12例。结果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创面愈合良好,皮瓣外观、质地满意。结论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可以修复手足部远侧创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皮瓣修复小腿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既往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蒂皮瓣进行改进,设计以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为蒂的皮瓣,临床应用修复下肢创面14例。结果: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3个月~5年不等,肢体功能及外形均满意,足跟及足背外侧缘无感觉丧失区。结论: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蒂皮瓣血运丰富、成活可靠,在修复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同时,有效地保留了足背外侧和足跟的感觉,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8例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及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其中3例皮瓣的血管筋膜蒂上保留1.5cm宽的皮桥,作为切开隧道的顶部,这样可避免皮瓣蒂经皮下隧道时血管受压。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6cm×5cm,平均9cm×6.3cm。结果7例全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即使下肢受区皮肤血运条件差的患者也可成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 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穿支为血管蒂,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设计、切取皮瓣,逆行转位、覆盖创面.结果 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带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跟、足背创面24例,21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约2cm坏死,经换药及手术植皮创面愈合.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带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不损害主干动脉、供区破坏小、操作简单、易成活、受区覆盖好,是修复踝、足跟、足背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隐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隐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并在其下端再设计一个底边与之相连的辅助皮瓣,用以覆盖较长距离的静脉一神经筋膜蒂转位后外露创面,修复踝足远端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最大面积30cm×14cm,最小24cm×14cm,皮瓣最上端可切取至胴窝下缘,旋转点在外踝上5-6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有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6个月至2年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有痛觉。结论改良隐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不臃肿,皮瓣切取范围明显大于传统隐神经、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上端可达胭窝附近,能很好地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背及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足远端较大面积皮瓣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中段钢板与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7-12诊治的32例小腿中段钢板与骨外露创面,经扩创及VSD治疗创面清洁后,采用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本组术后皮瓣张力适中,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外观不臃肿,质地良好,弹性正常,感觉恢复良好。骨髓炎伴骨缺损者一般于创面修复后6个月行自体髂骨植骨术。结论 VSD技术联合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小腿中段钢板与骨外露创面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3年至今,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前部骨外露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趾缺损1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解剖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索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与移位修复的临床解剖与应用.方法选取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20侧,自愿捐献新鲜成人下肢标本8侧;其中左下肢12侧,右下肢16侧.解剖20侧成人下肢标本,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源、大小、分支、分布和吻合;4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股动脉灌注朱砂滤过液,静脉灌注泛影葡胺后,钼靶X线片显示静脉周围血管网分布;另4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行大隐静脉显微解剖,观察静脉周围血管分布及吻合情况.临床应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修复虎口、带蒂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及小腿下段、顺行皮瓣修复胫前及膝关节周围创面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7~53岁.车祸伤7例,碾压伤4例,炸伤1例,中厚皮术后瘢痕2例,足底肿瘤扩大切除1例,外伤术后长期溃疡3例.创面部位:虎口1例,小腿上段及膝关节周围3例,小腿下段及足部14例.其中骨质外露7例,肌腱外露3例,钢板外露1例.创面范围:4 cm×4 cm~13 cm×7 cm.皮瓣切取范围6 cm×4 cm~15 cm×8 cm,蒂长8~11 cm,筋膜蒂宽2.5~4.0 cm,蒂部带窄条皮肤宽1~2 cm.结果膝降动脉在股骨内侧髁上9.33±0.81 cm处发出,分出隐动脉支伴隐神经下行,在股骨内侧髁下平均7.21±0.82 cm浅出,位于大隐静脉旁,隐动脉与胫后动脉穿支成"Y"或"T"形吻合,接力构成纵行血管链,达内踝前下方,形成皮瓣的轴心血管.大隐静脉周围5~8 mm内分布有波浪状小血管,直径约0.05~0.10 mm,也吻合成纵行链状,钼靶X线片示小血管沿静脉一侧或双侧呈平行波浪状走行.临床应用18例,术后皮瓣均成活, 2例远端3 cm出现小水泡,经拆线减张、换药后愈合.13例经6~12个月随访,修复后创面获得保护性感觉,功能接近正常,外观满意,无溃疡.结论隐神经及大隐静脉周围均有血管网伴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游离移植,也可形成近端蒂或远端蒂皮瓣移位修复小腿近侧或足踝部创面.皮瓣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是下肢创面修复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