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玉娟  梁美思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B):1266-1268
目的:应用SSP—PCR(Sequence special pr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基因检定技术时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患者HI。A—B27基因进行检测,并且时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加以分析。方法:采用SSP—PCR基因检定技术检测98例AAU患者及82例正常人样本的HLA—B27基因。并对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98例AAU患者样本中有57例样本呈HLA—B27阳性,82例正常人样本有4例样本呈HLA—B27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8.2%和4.9%。经χ^2检验,χ^2=41.33,P<0.005,二组间有显著差异。HLA—B27阳性患者多见于男性,单眼多见,粉尘状KP,发病时视力下降明显,易于复发,且并发症少为其特征,激素治疗效果佳。结论:采用SSP—PCR基因检定技术测定HLA—B2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值得推广和应用。HLA—B27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有着高度相关性。HLA—B2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临床特征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SSP PCR(Sequencespecialpr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基因检定技术对急性前葡萄膜炎 (a cuteanterioruveitis ,AAU)患者HLA B2 7基因进行检测 ,并且对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加以分析。方法 :采用SSP PCR基因检定技术检测 98例AAU患者及 82例正常人样本的HLA B2 7基因。并对HLA B2 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 :98例AAU患者样本中有 5 7例样本呈HLA B2 7阳性 ,82例正常人样本有 4例样本呈HLA B2 7阳性 ,阳性率分别为 5 8.2 %和 4 .9%。经 χ2 检验 ,χ2 =4 1.33,P <0 .0 0 5 ,二组间有显著差异。HLA B2 7阳性患者多见于男性 ,单眼多见 ,粉尘状KP ,发病时视力下降明显 ,易于复发 ,且并发症少为其特征 ,激素治疗效果佳。结论 :采用SSP PCR基因检定技术测定HLA B2 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 ,值得推广和应用。HLA B2 7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有着高度相关性。HLA B2 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临床特征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胡玉娟  梁美思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266-1268
目的:应用SSP-PCR(Sequence special pr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基因检定技术对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患者HLA-B27基因进行检测,并且对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加以分析.方法:采用SSP-PCR基因检定技术检测98例AAU患者及82例正常人样本的HLA-B27基因.并对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结果:98例AAU患者样本中有57例样本呈HLA-B27阳性,82例正常人样本有4例样本呈HLA-B27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8.2 %和4.9 %.经χ2检验,χ2=41.33,P<0.005,二组间有显著差异.HLA-B27阳性患者多见于男性,单眼多见,粉尘状KP,发病时视力下降明显,易于复发,且并发症少为其特征,激素治疗效果佳.结论:采用SSP-PCR基因检定技术测定HLA-B2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值得推广和应用.HLA-B27与急性前葡萄膜炎有着高度相关性.HLA-B2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临床特征上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LA-B27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385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进行HLA-B27基因的定量检测,并对比分析HLA-B27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85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HLA-B27阳性228例(59.2%),对照组阳性2例(2.9%),两者HLA-B27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阳性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5±12.6)岁,男女比例2.6:1,单眼发病率90.8%,复发率为59.6%,46.5%的患者伴发脊柱关节病变.结论 HLA-B27阳性的前葡萄膜炎临床症状重,且多伴有脊柱关节病变.HLA-B27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LA—B27抗原与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386例住院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选择136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检测2组患者T淋巴细胞膜上的HLA—B27抗原。结果136例健康献血者中HLA—B27阳性率为11.0%,386例AS患者的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90.7%。其中表达阳性者发病年龄为(23.4±7.3)岁,表达阴性者为(37.8±13.6)岁,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HIA—B27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7%(280/302)和83.3%(70/8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有关的检验指标(ESR,CRP,PLT)在B27阳性组均明显升高(P〈0.05)。髋关节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IA—B27抗原阳性表达相关(P〈0.01);AS患者的HLA—B27抗原表达阳性者周围关节累及和关节外表现最多见的分别为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和葡萄膜炎、肠炎。结论AS患者与HLA—B27抗原表达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临床As患者T淋巴细胞HLA—B27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PCR—SSP检测HLA—B27基因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捷、特异的PCR-SSP检测HLA-B27基因的方法。方法:以钾缓冲液提取50-200μl外周血中的DNA,设计序列特异性的HLA-B27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HLA-B27基因,结果与淋巴细胞毒方法(MLCT)相对比。结果:所设计引物可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钾缓冲液提取DNA可满足PCR要求,全部检测过程可在6h内完成。在225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中,HLA-B27阳性率在PCR方法和MLCT方法分别为77.3%和68.0%,两者的一致率为83.6%,在88例肯定的脊柱关节病(SpAs)住院患者中,HLA-B27阳性率在PCR方法为92.1%,在MLCT方法为81.8%,两者的一致率为89.8%。结论:PCR方法检测HLA-B27较MLCT方法敏感,特异和快捷,标本用量少、采集和保存方便,便于大量样本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描述发生在牛皮癣患者的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并将他与原发性前葡萄膜炎、H 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进行比较。病例对照研究。回顾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在M assachusetts眼耳科医院免疫科及葡萄膜炎就诊处被诊断为葡萄膜炎和牛皮癣的36例患者的病例。将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葡萄膜炎的转归等与随机抽取的30例有原发性前葡萄膜炎或H 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患者进行比较。牛皮癣患者的葡萄膜炎发病年龄明显高于其他无牛皮癣组(H LA-B27阴性的牛皮癣患者44.6岁,H LA-B27阴性的非牛皮癣患者35.9岁,P=0.034,H LA-B27阳性的牛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HLA—B27,相关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10、IL-23、TNF-α、INF-γ等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此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技术,对AAU患者外周血血浆中上述4种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用PCR法对患者进行HLA—B27基因检测。结果41例HLA—B27,相关AAU患者外周血中发作期各指标分别是IL-10(461.3±34.5pg/m1)、IL-23(457.1±35.6pg/m1)、TNF-α(228.8±23.6pg/ml)、INF-γ(34.4±2.8pg/ml)经糖皮质激素及复方龙胆泻肝胶囊治疗后缓解期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期(P〈0.01),分别为IL-10(145.7±29.8pg/m1)、IL-23(123.14.-30.9pg/m1)、TNF—a(61.2-4-20.1pg/m1)、INF--γ(12.0±2.2pg/m1),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INF--γ、IL-10、TNF-α略高于健康对照组,IL-23略低于健康对照组。所有41例患者全部为HLA—B27,基因阳性,对照组37例中有1例(2.7%)阳性。结论糖皮质激素结合复方龙胆泻肝胶囊能显著调节HLA—B27,相关葡萄膜炎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失衡状态,有效地抑制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4年多在我院门诊和病房确诊的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HLA—B27检测的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以了解本地HLA—B27表达阴性与表达阳性的确诊早中期AS患者之间有何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诊的298例早中期AS患者的HLA-27抗原。研究样本来源于2006年9月~2011年2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早中期AS的患者。结果:临床确诊的早中期AS患者中,HLA—B27表达阴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3.3:1;HIJA—B27表达阳性患者.男女比例约为2.9:1,HLA—B27阴性患者与同性别阳性患者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确诊的早中期AS患者中,HIJA—B27表达阴性患者各年龄段的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表达阳性患者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本地HLA—B27表达阴性与表达阳性的确诊早中期AS患者之间,男女比例、平均年龄、HLA—B27阳性率和阴性率无显著差异。在临床诊断时,对HLA—B27表达阴性的疑似患者也要给予同样的重视,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前后HLA抗体变化对移植肝脏急性排斥的影响。方法 134例患者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第1、7、14、30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LA抗体,通过B超引导下肝穿刺病理检查明确有无急性排斥,观察肝移植前后HLA抗体变化对急性排斥发生的影响。结果 术前HLA抗体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56.8%)显著高于术前HLA抗体阴性组(25.9%)(P=0.001);术前HLA抗体阴性而术后转为阳性组急性排斥发生率与术前术后HLA抗体均为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003)。结论 患者术前HLA抗体阳性可能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的原因之一。患者术后HLA抗体持续阳性与急性排斥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陈永兰  杨俊鹏 《甘肃医药》2011,(12):744-745
目的:研究天水地区HLA—B27基因高分辨分型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s,AS)相关性的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天水地区As患者进行HIA—B27基因高分辨分型。结果:采用PCR—SSP法对天水地区疑似AS进行HLA—B27检测,共发现87例阳性。对阳性者用PCR—SSP法进行HLA-B2701—43基因高分辨分型;其中HIA—B270430例,占阳性总人数的34.48%;HLA—B270555例,占阳性总人数的63.22%;HLA—B27072例,占阳性总人数的2.30%,该基因型是国内首次在AS患者中发现。结论:初步发现天水地区AS患者与HLA—B2704、HLA—B2705有强相关性,偶见HLA—B2707阳性的AS患者,符合亚洲人特点。  相似文献   

12.
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386例患者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检测HLA-B27抗原,观察该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情况。结果386例中阳性335例,阳性检出率86.8%,其中男287例,女48例,30岁以下患者224例,占66.8%。结论HLA—B27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关系,HLA-B27的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CSA体外干预及HLA检测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环孢素A(CSA)体外干预及HLA-DR B1*1501检测探讨其预测临床疗效的可能性。方法:将CSA体外干预试验阳性或/和HLA-DR B1* 1501检测阳性者判为体外敏感,两者均为阴性者判为耐药。结果:29例患者属体外敏感组21例,临床治疗有效18例;体外耐药组8例,临床治疗有效3例。与临床疗效总符合率80%,预测敏感性85.7%,特异性62.4%。结论:将CSA体外干预试验及HLA-DR B1*1501检测结果联合进行分析提高了体外预测CSA临床疗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体外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指导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设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进行了体外药敏检测(MTT法),研究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的表达(APAAP法)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P-gp抗原的表达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与临床耐药明显相关,阴性组患者缓解率(67.9%)显著高于阳性组(28.9%),P<0.05;复发率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gp的表达复发组患者较初诊组患者高(P<0.05)。提示多药耐药基因P-gp的表达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是判断临床耐药及指导临床化疗设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检测HLA—B27、ASO、RF、CRP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HLA—B27、ASO、RF、CRP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抽取ED-TA(K2)抗凝血2ml,采用磁珠酵素免疫法检测HLA—B27,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ASO、RF、CRP。结果 31例正常健康者HLA—B27、ASO、RF、CRP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8例疑似AS患者中,HLA—B27阳性率为30.6%(33/108)。33例HLA—B27阳性患者中,ASO阳性率为6.1%(2/33),RF阳性率为3.0%(1/33),CRP阳性率为12.1%(4/33)。结论 HLA—B27的检测可明确AS诊断,特别是在不典型A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SO、RF检测可用于AS的鉴别诊断。疑似AS患者HLA—B27阳性者中,其活动期的CRP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LA-1327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疑为AS患者淋巴细胞HLA—B27抗原阳性所表达情况。结果疑为AS患者353例,HLA—B27阳性139例,男女阳性比例3.34:1,确诊为AS112例,阳性率90.2%。结论AS与HLA—B27强相关,多发于青少年且男多于女,对疑为AS的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有助于A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抗原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可疑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并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结果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62例不明原因葡萄膜炎就诊于我院眼科,经最终诊断确诊为AS 32例。该32例患者均表现为HLA-B27阳性;且在影像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HLA-B27与AS伴发葡萄膜炎的关系密切,对原因不明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HLA-B27抗原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LA—DR4基因与进展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记录73例类风湿关节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HLA—DR4基因携带情况,并比较HLA—DR4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X线表现及功能分级。结果:HLA—DR4阳性27例,基因频率为37%,阴性46例。HLA—DR4阳性组关节肿胀指数、疼痛指数较高,晨僵持续时间较长,关节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较高,出现骨质破坏比例也较高;HLA—DR4阳性组的ESR、CRP和RF,抗CCP抗体值高于阴性组。结论:甘肃地区汉族人RA患者的HLA—DR4阳性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RA患者的阳性率较为接近。HLA—DR4阳性组的RA患者的病情相对较HLA—DR4阴性组的RA病例炎症活动严重,且进展较快,应积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昝海波  王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B):3605-3606
目的:评价HLAB27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8例HLA—B27阴性AS患者和56例病程相同的HLA—B27阳性AS患者(1:2配对)的临床表现度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B27(-)组与B27(+)组最明显的差异是前者以女性多见(P〈0.01),平均发病年龄偏晚(P〈0.05);病情活动性指标的改变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在B27(-)组明显少于B27(+)组(P均〈0.01)。结论:B27(-)AS患者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女性患者病情较轻,发展较慢,预后较好。HLA—B27对AS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并与血沉、X线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家族性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基因分析,提高对JAS的认识。方法对一家族性AS中57名幼儿、儿童进行体检、血尿常规、生化检测、血清学HLA—B27测定、X光骨盆平片、X光腰椎片、骶骼关节CT等检查,并进行基因及亚型分析。结果被检家族中<16岁57名,RF阴性,CRP8.5mL/dL,血清学HIA—B27阳性8人,临床诊断JAS 2人,均为男性,年龄15、16岁;HLA—B27基因阳性6人(血清学HLA—B27均阳性),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JAS者,亚型分析均为HLA—B2704。结论JAS临床症状于年长儿童表现明显,基因分析对早期诊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