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运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筛查价值。方法 4 000例孕妇在孕20-28周产前常规检查时,采用腹部大血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联合运用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情况,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筛查。结果产前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26例,漏诊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切面联合运用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有重要的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2.
詹宝珠  詹旭婷  何泳斌  陈小兰 《吉林医学》2012,33(19):4062-406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胎儿严重心脏畸形进行超声初步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娠18~38周的3 500例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筛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结果:发现胎儿的心血管发育异常15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引产后的尸体解剖结果对照后证实;漏诊1例,经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通过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的筛查方法能诊断大部分严重心脏畸形,筛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对孕11~13+6周高危孕妇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接受胎检的900例孕11~13+6周的高危孕妇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主要采用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与胎儿引产结果或产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较.根据孕周将900例胎儿分为3组,A组为11~11+6周,B组为12~12+6周,C组为13~13+6周,比较三组胎儿心脏超声切面获取的成功率.结果 在900例高危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心脏畸形16例.11~13+6周胎儿中,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显示率分别为95%、62%、66%、64%.随着孕周的增大,三组胎儿的四腔心切面(65.0%、95.9%、98.3%)、左室流出道切面(26.2%、66.2%、89.3%)、右室流出道切面(17.3%、61.2%、83.7%)、三血管切面(16.2%、57.4%、82.0%)的显示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早期诊断高危孕妇胎儿心脏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孕12周后,胎儿心脏各切面获取的成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郭华  张兆英  刘雪峰  边文华 《吉林医学》2013,34(7):1296-1297
目的:探讨多切面超声扫查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孕22~28周进行常规筛查胎儿共1 650例,对每例胎儿心脏进行四腔心切面、左室、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进行观察。结果:共检出先天性胎儿心脏畸形13例。结论:多切面超声扫查可显著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0年行产前筛查的孕妇8 632例,运用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进行系统筛查,发现或考虑可疑畸形时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详细检查.结果诊断各种心脏疾病77例,其中复杂的胎儿心脏畸形38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1%,92.3%.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脏畸形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胎儿心脏疾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胎儿心脏畸形的超声筛查和诊断模式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及漏诊情况,对我院目前的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和诊断模式进行临床评估.方法:妊娠20~24周在我院行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胎儿9 685例,随访胎儿预后.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胎儿心脏的超声诊断是在以上切面的基础上更多切面的检查.计算不同切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9685例胎儿中,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46例,漏诊5例.四腔心切面诊断的敏感性为58.82%,特异性为99.98%.四腔心切面结合流出道切面的敏感性为86.27%,特异性为99.98%.结论:四腔心结合流出道切面对心脏畸形的宫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目前的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和诊断模式可较全面地了解胎儿心脏结构,发现异常率高.临床上切实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洁晖 《中外医疗》2011,30(30):23-24
目的探讨系统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2109名妊娠21~25周产前检查的孕妇采用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右室流出道切面(RVOT)、左室流出道切面(LVOT)、四腔心切面(4C)进行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进行初步筛查。对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疑似病例加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进一步的确认。结果产前体检的2109名胎儿中,经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异常22例,漏诊2例。漏诊率8.33%;16例疑似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均在产后或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6例在产后1个月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系统胎儿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准确率高,可准确检查出明显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适合产前孕妇筛查,而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优生优育及确定围产期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5例胎儿心脏进行产前、产后检查分析,运用先心病的三节段分析法及胎儿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切面和上下腔静脉切面探查胎儿心脏,并对心脏结构及血流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心动图对25例胎儿心脏异常孕妇进行检查,产前检出心脏畸形13例,正常12例;产后复查心脏畸形12例,正常11例,诊断符合率为92%(23/25),漏、误诊2例,漏、误诊率为8%(2/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够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Hou DM  Qin P  Zhou BL  Cui S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54-2356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采用胎儿四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种筛查方法在发现和诊断胎儿先心病中的作用及意义,寻找超声筛查先心病的适宜方法.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筛检试验的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具有先心病高危因素的所有孕妇及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的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种筛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分析3种检查方法阳性结果的图像特点,以胎儿心脏病理诊断或生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金标准,评价以上3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1310例,共筛查胎儿心脏异常52例.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筛查的敏感度为:61.5%、88.5%、96.1%.结论 超声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扫查在各类胎儿常见先心病产前筛查与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流出道切面筛查先心病的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建议推荐为胎儿先心病筛查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对产前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品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13-114
目的评价四腔心和流出道切面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价值。方法1500例胎儿用心脏四腔切面筛查的方法进行检测,以引产后尸解或出生后作为对照标准。结果1500例胎儿,终止妊娠胎儿尸解和出生后证实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5例(占1.0%),四腔心切面筛查有先天性心脏畸形13例(占0.87%),占终止妊娠胎儿尸解和出生后证实有先天性心脏病的86.8%,2例假阳性(占13.3%)。结论四腔心切面在产前超声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G)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四切面法,对6 500例孕20~41周孕妇进行产前FECG筛查,以引产后尸解或产后新生儿ECG作为对照标准。结果 6 500例胎儿中,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9例,包括复杂性先天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结论四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可靠,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CHD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霞  蔡宇超  严夏  侯杰 《河北医学》2012,18(3):330-332
目的:分析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2例高危孕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主动脉长轴切面、腔静脉长轴切面。结果:742例高危孕妇中检查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6例,另外尚有3例产前漏诊,2例误诊,确诊率为83.87%,漏诊、误诊率为16.13%。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有较高确诊率,可减少漏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彭雪芳  余卫国  杨淑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04-105,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颐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联合应用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和四腔心切面法对孕18~24周的非高危胎儿进行心脏筛查的378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引产尸解及产后随访证实,本组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26例(其中严重先天性脏病12例),心脏畸形的总发生率为6.9‰。24例经产前多普勒超声筛查检出,漏诊2例(法洛四联症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产前超声检出率为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获得较满意的胎儿心脏声像,胎心结构清楚,能检出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是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切面)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高危孕妇行胎儿心脏三切面的扫查,对异常者行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产后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脏四腔切面与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异常12例,尸解证实7例,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5例。结论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探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对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孙宝娟  赵艾娜 《重庆医学》2012,41(4):339-340,34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开展胎儿系统筛查以来查出的59例胎儿心脏先天性异常的声像图表现孕晚期并总结分析4例漏诊的原因。结果 44例胎儿心脏先天性异常于20~28周筛查时查出,占胎儿心脏异常总数的74.6%;孕晚期查出15例,占25.4%,其中2例室间隔缺损孕晚期复查已愈合,漏诊4例于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结论产前超声可提高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对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心脏三切面法对2006/2008年的2609例孕妇进行胎儿心脏畸形筛查,心脏三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同时对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二维超声心脏三切面法在初步筛查中发现胎儿先心病43例,均得到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或胎儿尸检证实。另发现误诊4例,漏诊6例。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能够发现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可作为临床初步筛查胎儿先心病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辉明  李晓妍  廖林 《西部医学》2010,22(12):2314-231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所有受检胎儿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心底短轴、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等的扫查,在此基础上追踪大血管的走行及相互关系。对产前诊断的15例胎儿心内膜垫缺损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追踪术后结果。结果根据声像图特征:心内膜垫缺损超声分为2型:完全型(11例);部分型(4例)。15例胎儿经尸解均证实为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100%(15/15)。2例心包积液合并头皮水肿,3例合并胸水、腹水,合并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狭窄1例。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胎儿心内膜垫缺损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维时空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中晚孕胎儿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TIC技术对180例孕18-38周孕妇胎儿进行心脏容积数据采集,采用动态正交三平面模式,显示4个筛查切面。结果180例孕妇中,148例(82.2%)获满意STIC容积数据,采集时间明显少于二维切面采集时间(P〈0.05);STIC采集的心脏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气管切面图像质量满意率与二维超声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C技术可缩短胎儿心脏扫描时间;采集的胎儿心脏标准图像质量满意,可应用于中晚孕胎儿心脏筛查,其容积数据采集受到胎儿脊柱声影、胎动频繁、羊水量异常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一平  刘强  郭道宁 《西部医学》2014,(12):1696-169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畸形(CAVS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GE-E8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对所有受检胎儿行四腔心切面及四腔心平面头侧偏转法获得左、右室流出道、主动脉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及三血管切面,再沿降主动脉上行检测主动脉弓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对产前诊断的CAVSD声像图特征及引产后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检出11例CAVSD胎儿,均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产前超声诊断CAVSD的准确率为100%.典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心脏增大,十字交叉结构消失,房间隔下部与室间隔上部缺损,仅见一组共同房室瓣;CDFI:四个心腔间血流相互沟通.常伴发右室双出口、房室传导阻滞、肺动脉闭锁及法乐四联症等心内畸形.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胎儿CAVSD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该病特有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