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2011年11月25日-2012年3月1日对深圳市1 607名16岁以上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分析93份存在妇女躯体钝性伤害事件的问卷信息. 结果 妇女躯体伤害发生率为7.72%,钝性躯体伤害发生率最多为5.97%.41.94%妇女躯体钝性伤害的施暴者是伴侣,年发生频率2~5次最多达64.52%;施暴者人数为1人最多77.42%;施暴场所以共同住处最多达61.29%;对妇女带来的主要后果为情绪问题达64.52%;妇女最常采用的处理是告知他人96.77%;妇女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惩治施暴者达79.57%.结论 妇女躯体伤害重点防止对象为伴侣,法律、社会支持和环境改善,有助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妇女精神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为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方法问卷调查1607名16岁以上妇女,对139份完成精神伤害事件描述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精神伤害的施暴者以朋友最常见,占37.41%;年发生频率在2~5次最多,占37.41%;施暴者以1个人最常见,占42.45%;主要发生在学习、工作场所,最多占44.60%;主要造成受害者情绪问题,占65.47%;妇女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告知他人,占86.23%;妇女最希望得到的处理是惩戒施暴者,占62.32%。结论对施暴个体惩戒,法律、社会的支持有助于减少、减轻妇女精神伤害的危害,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湖南省农村、城区和工业地区家庭暴力的诱发因素.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一般资料和诱发因素调查问卷对318名家庭暴力施暴者和306名受虐者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家庭暴力诱发因素居前3位的依次为施暴者问题(59.8%)、家庭经济问题(44.9%)和受虐者问题(36.4%).城区依次为子女教育问题(38.6%)、施暴者问题(35.3%)和家庭经济问题(34.8%).工业区依次为子女教育问题(63.4%)、家庭经济问题(18.8%)和施暴问题(17.3%).结论 不同地区家庭暴力诱发因素报告率有所不同.家庭经济问题、施暴者和受虐者问题以及人际纠纷问题的报告率均以农村最高,夫妻感情问题以城区最多,子女教育问题则以工业区居多.并存3种以上诱发因素者以农村的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15~ 59岁妇女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妇女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4个社区,对4个社区内所有15~59岁妇女进行调查,共2 592人,并分析其伤害发生状况.结果 深圳市妇女2010年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1.03%.伤害类型前3位依次为碰撞/硬物击伤(32.87%)、扭伤(21.68%)、跌倒/坠落(11.54%).伤害以浅表伤最常见.结论 妇女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应采取宣传教育、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逐步降低妇女伤害的发生,控制社区妇女伤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伤害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1008名在册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回顾性调查。结果1008名中小学生中,1年期间共有153人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18%;伤害共发生230人次,次数发生率为22.82%;伤害发生者中仅发生1次伤害(单发伤害)的报告率为11.01%(111/1008),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多发伤害)的报告率为4.17%(42/1008);跌倒/跌落为首位发生伤害类型,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为伤害发生主要地点,手部/脚部是最常见的伤害部位。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肥胖、闯红灯、打架次数、家庭类型和父亲文化程度等是伤害频次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小学生的伤害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学生伤害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摘要针对妇女的暴力程度加重、强度增大,现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妇女遭受的暴力有的发生在家庭领域,有的发生在公共领域.在本研究中,对公共和家庭领域的区分建立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夫妻暴力施暴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暴力家庭的社会学特征,为预防夫妻暴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南省湘潭市抽取3 579个家庭。对抽取的家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发现夫妻暴力的家庭中随机抽取65户,将施暴者65人作为暴力组;以家庭结构相同为配对条件,选取65户无暴力行为的家庭,并从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65人作为对照组(非暴力组)。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问卷进行访谈。结果施暴者男性多于女性(69.2%vs 30.8%);施暴者中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35.4%);施暴者的受教育年限低于对照组(P0.01);施暴者的经济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施暴者对家庭暴力持认可态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暴力组家长制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施暴者以男性居多,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施暴者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较高。对家庭暴力持认可态度与夫妻暴力密切相关,家长制家庭容易发生暴力。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或有亲密关系者中的施暴者向其他成员实施的攻击或强迫行为。妇女在孕期及产后遭受家庭暴力往往引起母亲和胎儿(婴儿)双方的严重后果。为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妇女孕期及产后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青少年伤害的流行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全国18省市中学生共170 602名进行《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自填。结果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43.7%,其中二次及以上伤害的报告率为20.9%。男生伤害报告率高于女生,主要差别是由于二次及以上伤害发生引起。该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伤害报告率下降,特别是二次及以上伤害报告率。因跌倒和物体砸碰受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割刺伤和骨关节伤是男女生最常见的受伤结果。重点中学、核心家庭和母亲高学历是各类伤害及再发伤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中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害特别是二次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何影  张亚林  王纯  李丽  张迎黎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53-1155,1159
目的 探讨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的发生情况,为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随机选取南京、长沙、湘潭和贵阳等地14所高校338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恋爱、恋爱暴力行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恋爱暴力的特点.结果 3380名大学生中,42.4%有过恋爱经历,10.4%有过性经历.恋爱大学生中精神暴力发生率为65.6%,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性胁迫发生率为11.0%,伤害发生率为14.5%.50%以上个体同时经历2种以上形式的暴力,精神暴力、躯体暴力以同时有施暴和受虐经历者最多.女生恋爱躯体暴力施暴多于男生,男生的精神暴力受虐多于女生;男生有更多性胁迫行为,女生更多性胁迫受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中恋爱暴力发生率较高,应当早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健康向导》2013,(4):48-49
2013年6月20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和南非医学研究理事会合作下发表的一份新报告指出,身体暴力或性暴力是一项公共卫生问题,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妇女深受其害。本次报告题为"暴力对待妇女行为的全球及区域概况:伴侣暴力和非伴侣性暴力的现状及其健康影响",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关于普遍存在的妇女遭受伴侣和非伴侣暴力问题的全球数据。全球大约35%的妇女遭受伴侣或非伴侣暴力。研究报告发现,伴侣暴力是妇女遭受的最常见的暴力形式,全世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伤害干预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9年广州市某综合性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000名在校本科生,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大学生伤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65份.采用x2检验分析大学生伤害的性别、年级、专业等分布情况以及不同伤害类型、地点和致伤活动的性别分布.对可能影响大学生伤害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调查之日的前3个月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5.54%,人次发生率为25.39%,2次以上伤害占总伤害的44.67%.男生伤害发生率(20.83%)高于女生(11.26%),非独生子女(17.43%)高于独生子女(1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扭伤发生率最高,为6.32%.不同性别致伤情况、地点不同.男生前3位致伤情况为扭伤、碰撞/挤压伤和跌倒/坠落伤,不同于女生的扭伤、割伤和跌倒/坠落伤;男生最常见的致伤活动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发生率为17.36% (75/432),女生是在走路时(4.88%,26/53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骑车逆行、进行自行车/滑板等特技活动是大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上网常进行多媒体娱乐、有网络成瘾症状等行为的大学生伤害发生少.结论 大学生伤害形式主要为扭伤,男生、非独生子女及有相关风险行为者伤害的风险较高,应针对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开展相应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及其家长,以问卷方式调查儿童在过去一年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以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水平。结果 共调查天河区1285名0~14岁儿童,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3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20.47%,男、女性分别为23.46%和17.43%,男性高于女性(P<0.01)。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伤、扭伤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类型,最常见的伤害地点是家里/宿舍、学校/幼儿园。2.66%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44.87%的受伤儿童需医院门诊处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14.53%。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父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特点等。95.2%的家长表示听说过“意外伤害”;89.4%的家长表示经常或有时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13,4%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天河区0~14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家长和教师,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伤害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江苏省5个城市33826名青少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12.6%,男生为15.5%,女生为9.9%,男生伤害的报告率高于女生(χ2=230.27,P0.01);1次伤害的发生率为9.5%,2次及以上伤害的发生率为3.1%。扭伤和跌坠伤是学生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骨关节伤和割刺伤是最常见的受伤结果。伤害的发生与家庭类型、学校类型、父亲职业、男生吸烟饮酒行为及不良情绪有关。结论青少年是伤害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某经济开发区1991~1997年工伤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开发区1991-1997年发生的426例工伤罹难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涉及死者人口学资料,环境危险因素如致害设备、事故类型及伤害方式等。在该调查期间,工伤粗死亡率为9.1/10∧5。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和企业内车辆伤害等占全部工伤死亡的88%。其企业类型特征如下:坠落、起重伤害、坍塌、触电和物体打击在建筑行业最常见;触电、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和坠落在制造业常见;车辆伤害则最常发生在运输、仓储和邮电业。15%的工伤死亡属于多人(2人及以上)死亡事故,最常见的多人死亡事故是因坠落、化学中毒、金属工件和垆理伤害等。涉及的设备主要是工作面、在建建筑物、起重设备和车辆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湖南省益阳和怀化的两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对现场中6~14岁的学龄儿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信息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学龄儿童平均年龄为(11.85±2.56)岁,男女性别比为0.77:1,333名儿童中,父母最高职业为农民、工人者占69.3%,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4.2%,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者占76.3%,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者占76.3%,父母均外出打工者占55.9%;②近一年内发生过意外伤害的学龄儿童有247人,占74.2%,发生意外伤害次数3次及以上者有153人,占61.9%,最常见的三种意外伤害分别是跌伤(58.3%)、锐器伤(33.0%)和烫烧伤(31.5%),发生意外伤害后,61.4%的学龄儿童没有进行处理或仅自行处理,76.0%的学生并无任何资金花费;③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里兄弟姐妹数和父母外出务工等4个因素对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建立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防护,关注留守儿童,以降低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伤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宁波农村居民伤害情况及常见伤害种类和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回顾调查了部州区1527户4037名居民1年中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1年内共发生伤害1052次,伤害总发生率为26.06%,居前5位的是跌伤(7.48%)、刀割伤(6.91%)、交通伤(3.94%)、碰撞伤(3.25%)和烧烫伤(2.06%)。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婴幼儿及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夏秋季为高。平均每例伤害发生者需休息8.1d,活动受限8.4d,直接医疗费用251.9元。[结论]伤害在农村居民中常见且多发,对发生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习惯性流产病人的心理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张艳  刘秀明 《职业与健康》2006,22(7):525-526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早期流产的原因常为黄体功能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和染色体异常等。晚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为宫颈内口松弛、子宫畸形和子宫肌瘤等。反复连续的流产不仅使渴望生育的妇女机体受到伤害,而且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笔者就习惯性流产病人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心理失衡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意外伤害相关危险因素负二项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的4043名中学在校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学生伤害事件发生(次)率为28,05%,伤害人平均发生伤害次数为1.73次,负二项回归分析提示大家庭和重组家庭、父母亲从事的某些职业类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集中精力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的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很远可能为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家庭情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及孩子的安全意识与伤害发生的关联显著,应在中学生中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20.
夏琳 《大众健康》2016,(11):90-91
就在妈妈转身拿干净尿布的一瞬间,11个月大的苗苗(化名)突然从床上掉了下来,门牙被狠狠地撞掉.看见躺在地上的苗苗已经满嘴是血,妈妈顿时吓傻了. 无独有偶,因为门铃响了,外婆要去开门,把刚满1岁的小男孩峰峰临时搁在椅子上,就在从房间走到门口的10多秒里,峰峰从椅子上摔了下来,脑袋开了花,一旁的外婆吓得惊魂未定.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诊室里,时常可以看到因坠床而送来急救的婴幼儿.医生表示,坠落伤是婴幼儿直至儿童期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部意外伤害的25%以上,多发生在0~6岁的儿童,50%以上的伤害往往发生在家庭及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