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13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实施中药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及中药治疗护理,根据治疗前、中膀胱容量和残余尿情况,给予间歇性导尿,重视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等膀胱功能训练。13例实施中药联合间歇性导尿8周后,患者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显著减少,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尿培养细菌计数显著减少。12例截瘫患者经治疗20~52d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能自行排尿,1例四肢瘫患者经治疗52d后仍需继续间歇性导尿,但无泌尿系感染,住院60d后家属掌握间歇性导尿方法出院。  相似文献   

2.
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实验组采用Crede手法按摩、电针刺激、间歇性导尿术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留置导尿和间歇性导尿术。训练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进行尿路感染率比较;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1)实验组、对照组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2.5%(2例)和25.0%(4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容量测定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实验组少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本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导尿,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采取长期留置尿管常规护理,每周观察评价,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导尿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自信心、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性尿潴留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神经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热敏灸联合间歇性导尿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主排尿恢复时间、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间歇性导尿能有效改善神经性尿潴留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膀胱功能,促进患者自主排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元姣 《中国康复》2004,19(2):126-127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 (SCI)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76例SCI伴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激发排尿技术等膀胱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等 ,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结果 :76例患者治疗 1~ 6个月 ,膀胱容量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残余尿治疗后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排尿功能 ,降低并发症 ,缩短康复期 ,免除了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忧郁心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最佳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57例患者采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健康教育等方法,观察患者康复疗效、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改变,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9例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例可完全自主排尿。结论采用个体化康复护理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明珍 《中国康复》2009,24(5):355-355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及配合心理护理等。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53例患者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及膀胱功能训练,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恢复SCI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尿路感染,改善患者的忧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在患者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拟行间歇导尿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在尿流动力学检查指导下进行饮水计划和间歇性导尿,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监测患者尿量并开展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变化,记录两组尿液导出量、遵循饮水计划及规范化间歇导尿,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膀胱容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尿液导出量、遵循饮水计划、规范化间歇导尿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及治疗后4周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指导中有明确的应用效果,对提高导尿效果和降低患者未执行正确导尿、尿路感染等发生率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术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11例TCS术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持续留置尿管、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电刺激及健康教育等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前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使用膀胱功能训练和电刺激等康复措施,拔尿管时膀胱容量大于入院时(P < 0.01);患者接受间歇导尿1个月后,膀胱容量大于拔管时,残余尿量少于拔管时(均P < 0.01)。结论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TCS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术后重建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膀胱容量,膀胱内压力,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观察排尿情况(24 h尿失禁次数、24 h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排尿情况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24 h尿失禁次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技术和要点。方法:采用间歇性导尿、膀胱再训练等康复护理措施,以及对患者、家属、护工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结果:110例患者出院时97例尿潴留患者均拔除留置尿管,58例患者残余尿量小于50 ml,恢复了自主排尿。结论:应用间歇性导尿、膀胱再训练护理,可不同程度的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并有效地预防泌尿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法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训练法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膀胱容量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运动想象训练法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容量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运动想象训练法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容量,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提高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姜晨 《南京护理》2019,(3):26-29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技术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ⅠA1~ⅡA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手术后7天拔出导尿管后测量膀胱残余尿,当残余尿大于100ml时,试验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技术,对照组按照宫颈癌护理常规给予重新留置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住院期间舒适度评价、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再次留置导尿的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病人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定、住院期间每日下床活动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再次留置导尿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早期拔除尿管采用间歇性导尿技术可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降低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概率,方便病人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对老年男性脊髓髓内肿瘤(ISCT)患者术后康复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男性ISCT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尿管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护理1周后,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膀胱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导尿间隔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01)。护理1周后,2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1)。结论 逼尿肌训练联合术后尿管护理可以加快老年男性ISCT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扫描仪在测定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残余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9例脊髓损伤后患者,患者能够部分排尿,在排尿后10 min内使用膀胱扫描仪来测定患者的残余尿。结果 59例患者住院期间,共使用膀胱扫描仪进行残余尿测定472次,其中19例患者每次测得的残余尿均≥100 m L,给予患者规律的间歇性导尿;有28例患者测得残余尿在73~226 m L,给予患者早晚各清洁导尿1次,每天早晚清空患者膀胱;有12例患者每次测得的残余尿均100 m L,无需导尿,患者基本恢复膀胱功能。结论使用膀胱扫描仪不仅可以动态地监测患者的残余尿情况,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膀胱功能障碍的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以此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经诊断为脊柱脊髓受损伴膀胱功能障碍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合理的分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导尿和留置导尿术,实验组采取综合训练以及康复护理干预;安排患者在训练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以及中段尿培养,观察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路感染率较低(P<0.05),实验前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对比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脊柱脊髓受损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效果,减少泌尿感染发生率,对于病人生活以及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明珍  蓝佼晖  罗丹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04-1505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疗效。方法53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结合手法训练、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等膀胱功能训练等康复护理。结果5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结论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局部音频电疗、微波治疗,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训练达到平衡和恢复自主排尿,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精心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52例入住我院的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性导尿(IC)、Crede手法按摩及电针刺激等康复训练及护理手段,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间歇性导尿及留置导尿术.康复训练期间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中段尿培养,比较2组患者尿路感染率发生情况;监测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日排尿频率降低,膀胱容量有所增加,残余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情况均有明显改善,2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LUT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有效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痊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的状况并评价护理干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3例应用间歇性清洁导尿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随访8周,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疗效和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2组疗效均显著,但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膀胱残余尿减少显著,疗效更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在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全科护理》2014,(19):1770-177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训练等相应护理干预措施,30d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30d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及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