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心病“痰瘀”证素特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由"痰凝"至"痰瘀"病性证素变化对冠心病形成的影响。方法:对冠心病痰瘀痹阻证组120例、痰凝心脉证组98例、非痰非瘀证组92例、健康人对照组30例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分析。结果:冠心病血脂痰凝心脉证组与非痰非瘀证组、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由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增加;FINS、ISI值呈健康对照<非痰非瘀证组<痰凝心脉证组<痰瘀痹阻证组递进趋势(均P<0.01);由非痰非瘀→痰凝心脉→痰瘀痹阻的病理演变中,患者c-myc mRNA和PDGF-AmRNA的表达量均逐渐增加。结论:痰瘀痹阻证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痰非瘀证、痰凝心脉证,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血脉瘀阻的客观指证;IR可能是产生"痰瘀"并由"痰"到"瘀"演变的重要内在生化物质基础;IR与冠状动脉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冠心病"痰瘀"证素变化的分子机制与c-myc、PDGF-AmRNA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冠心病痰瘀证型患者和非痰瘀证型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方法:56例冠心病患者按性别不同辨证分为痰瘀证型和非痰瘀证型两组,分别与健康组对比检测血液流变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痰瘀证型男性有7项指标,女性有6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健康人;非痰瘀证型男性有4项指标,女性有3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痰瘀证型患者与非痰瘀患者数项指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者无论痰瘀证型或非痰瘀证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均较健康人有显著变化,从实验角度佐证了祖国医学“痰瘀同源”之说。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病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痰瘀”病理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复习古代、现代文献,发现饮食不当是促成AS痰浊的重要外因,脾虚失运是形成AS痰浊的主要内因,痰浊凝聚,结于心脉是AS的关键病机,因痰致瘀,痰瘀互结,沉积血脉是AS病情发展的必然趋势。AS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细胞凋亡、胰岛素抵抗、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选用中老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模型,观察大鼠一般体征、脑系数、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浆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鼠出现偏瘫症状;脑系数显著增高(P<0.01),血脂升高,血液呈高度浓、黏、凝、聚状态,PAI活性显著升高。结论: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的动物模型,符合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特点,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证的动物模型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5.
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陈五苓散组、胶股蓝组。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复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1个月后抽样检测大鼠主动脉,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造模成功指标。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主动脉VSMC肌动蛋白的变化。结果茵陈五苓散对动AS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消退斑块、维持主动脉组织结构及功能,使细胞肌动蛋白表达趋于正常。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良好的抗AS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调整细胞肌动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痰瘀病理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临床证型分布规律及痰瘀病理实质。方法 :运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中医证型分布 ,通过对血糖、胰岛素、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 ,阐明其相关性。结果 :痰凝心脉、痰瘀痹阻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型 ,血脂的异常是痰凝心脉的物质基础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是痰瘀痹阻的物质基础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存在于冠心病的各证型 ,且由非痰非瘀到痰凝心脉到痰瘀痹阻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 :痰凝、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 ,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在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发病进程中的检测及与其临床症状改善的相关关系.方法:观察16例痰瘀阻络型和14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风先兆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中风先兆证痰瘀阻络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中风先兆证的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观察等方面指导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脂氧化酶(5-LO)、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及血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动脉粥样硬化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14周后处死大鼠,采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脂,ELISA法检测血清及主动脉中5-脂氧化酶、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含量。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血脂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液中及主动脉中5-脂氧化酶、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论 5-LO、LTB4、LTC4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及血液中表达均增高,5-LO/LTS通路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涤痰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了解涤痰汤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48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和涤痰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以高脂饲料。8周后,随机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兔2只查血脂,提示血脂明显增高;主动脉分离后制备HE片,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造模成功。其余各组动物在高脂饮食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连续喂养4周。检测兔血清血脂、SOD、MDA、TNF-α、IL-6、ICAM-1、VCAM-1,并制备主动脉HE片。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比较,涤痰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TC、LDL-c,升高HDL-c,能提高SOD活性,降低MDA、TNF-α、IL-6、ICAM-1、VCAM-1值,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涤痰汤高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最明显。结论涤痰汤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同时能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具有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因子的作用,其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改变可能与上述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糖尿病大鼠及其加饲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大鼠主动脉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性糖尿病对饲动脉粥样硬化饮食大鼠主动脉病变的形成无阻碍作用,而且能增加其病变发生的敏感性。同时认为,脂质代谢紊乱以及血清过氧化脂质异常可能与糖尿病时血管病变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桃核承气汤对热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了桃核承气汤对热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大鼠内毒性热瘀证模型基础上,检测桃核承气汤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桃核承气汤能明显地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抗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缩短、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病证结合模型,并观察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方药(丹蒌片)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ATV组)、丹蒌组(DLP组),每组8只。正常组大鼠喂食基础饲料,余3组均采用高脂饮食 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颈动脉球囊损伤的方法复制痰瘀互结型AS模型。模型组、ATV组、DLP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钙混悬液、丹蒌片混悬液灌胃干预4周。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RT-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内IL-6、TNF-α和LP-PLA2 mRNA表达。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LDL-C、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升高(P<0.05),HDL-C下降(P<0.05),血管组织中IL-6、TNF-α和LP-PLA2表达升高(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排列不完整,内膜明显不规则增厚,内皮下间隙增宽,泡沫细胞聚集,脂质沉着,形成了典型的AS斑块。②与模型组比较,ATV组与DLP组大鼠血清TC、LDL-C和hs-CRP、IL-6、TNF-α和LP-PLA2水平降低(P<0.05),胸主动脉组织内IL-6、TNF-α和LP-PLA2的表达下降(P<0.05),ATV组与DL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ATV组与DLP组大鼠胸主动脉内膜增生明显减轻,斑块面积减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减轻。结论 采用高脂饮食 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颈动脉球囊损伤的方法可以建立AS痰瘀互结证的大鼠模型,并且痰瘀同治方药(丹蒌片)可以改善该模型大鼠的AS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加减益气聪明汤对高脂动脉粥样硬化兔脂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益气聪明汤源于《东垣先生试效方》,临床上以其加减方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效果显著。为探讨其机理,用高脂动脉粥样硬化兔为病理模型,观察了其对该兔的脂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减益气聪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模型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中脂质稳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关系.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给予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30 mg/kg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建立ACS模型.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计算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对高脂喂养诱导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冠心舒通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普通饲料喂养加冠心舒通胶囊喂养组(NG),高脂饲料喂养组(HG),高脂加冠心舒通胶囊喂养组(GG),连续喂养6周,实验末测定大鼠血脂(TC,TG,LDL)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GG组与HG组相比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NG组与NC组相比未得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脂,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保护血管,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康对气虚痰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予冠心康灌胃治疗,疗程30 d。运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黏附因子(ICAM-1)、白介素(IL-1、IL-6、IL-10)水平。结果:1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P、TNF-α、ICAM-1、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CRP和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冠心康可减轻大鼠气虚痰瘀证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与调控炎症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自然衰老大鼠建立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病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按中医肾虚痰瘀证标准从老龄鼠中进行筛选纳入老龄组,并设青龄组作对照.经检测部分老龄鼠相关指标、确定肾虚痰瘀证存在之后建立中风后遗症模型,于造模前后进行证候观察及相关指标检测并作反证治疗.结果 老龄大鼠可见毛稀竖立、黯淡无泽、弓背、懒动、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采食饮水减少、睡眠增多、阴囊皱缩、睾丸回升、舌质及尾部皮色暗或紫、眼球暗红等肾虚痰瘀证候,青龄大鼠未见上述证候;同时老龄鼠性功能、睾酮、红细胞SOD活性均低于青龄组(P<0.01),血浆MDA、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青龄组(P<0.01).造模后:老龄模型组出现了典型的偏瘫症状和肾虚痰瘀证候,经反证治疗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老龄模型组[(2.41±0.31)分]高于假手术组[(0.00±0.00)分](P<0.01),反证组[(1.50±0.33)分]低于老龄模型组[(2.41±0.31)分](P<0.05);红细胞SOD活性:老龄模型组低于老龄假手术组(P<0.01)和青龄模型组(P<0.05),反证组高于老龄模型组(P<0.01);血浆MDA: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假手术组(P<0.01)和青龄模型组(P<0.05),反证组低于老龄模型组(P<0.01);血清睾酮:反证组高于老龄模型组(P<0.01);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反证组低于老龄模型组(P<0.05);脑组织SOD活性:老龄模型组低于老龄假手术组(P<0.01)和青龄模型组(P<0.05),反证组高于老龄模型组(P<0.01);脑组织MDA: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假手术组(P<0.01)和青龄模型组(P<0.05),反证组低于老龄模型组(P<0.01).结论 经按肾虚痰瘀证标准筛选的自然衰老大鼠基本具备肾虚痰瘀证的生物学特点,以此类大鼠建立的中风后遗症模型可作为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病证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源调脂胶囊对大鼠实验性动脉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治疗组大鼠同步给予源调脂胶囊,对照组大鼠同步给予月见草油胶丸,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液脂质和血清MDA含量及肝脏MDA含量,并观察主动脉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对照组大鼠的TC、TG、LDL-c及MDA等均显著下降,尤以治疗组大鼠为最;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清源调脂胶囊能有效降低大鼠TC、TG、LDL-c及MDA含量,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AS大鼠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黄连解毒汤对AS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连解毒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阿托伐他汀组,第10周检测大鼠血脂水平。结果黄连解毒汤能降低AS模型大鼠CHOL、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结论黄连解毒汤对AS有干预作用,通过抗脂质的过氧化而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20.
小中风胶囊治疗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小中风胶囊对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临床作用。结果显示:小中风胶囊不仅能明显改善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症状,且对血液流变学、血压、血糖、血脂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小中风胶囊治疗中风先兆痰瘀阻络证疗效优于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