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相莲  林孟相  虞瑜 《重庆医学》2015,(36):5157-515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 ICU 收治的64例重度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参附组患者常规加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血清炎症因子 TNF-α、IL-6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统计分析治疗28 d 的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 TNF-α、IL-6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 <0.05),但参附组下降更明显(P<0.05);参附组治疗后28 d 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清促炎因子 TNF-α和 IL-6水平,改善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流变学的指标,起到了改善临床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及血清IL-6、TNF-α的影响。方法38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清IL-6、TNF-α的变化及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Scr、BUN及炎症指标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为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脓毒症AKI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范元   《中国医学工程》2010,(1):62-6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84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h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单双码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均于入院时、入院第3d、7d、14d采外周血测IL-6,TNF-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及TNF-α浓度均随病程逐渐增高,于7d时达高峰。但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于14d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6,TNF-α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依达拉奉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实施保护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晓华  欧荣群  李代彪  彭贤东 《西部医学》2014,26(11):1514-1516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于常规利尿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60mL,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血浆脑钠肽(BN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N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来探讨乌司他丁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机制,旨在评价乌司他丁对人脓毒症的疗效,并评价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用于脓毒症病情评价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收集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针20万U静脉注射,8 h 1次。对照组则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 h、120 h,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RP、cTnI的水平,计算2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10、cTnI、CRP和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120 h乌司他丁组的TNF-α、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48 h和120 h乌司他丁组的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48 h、120 h cTnI、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虽不能降低28 d病死率,但可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较快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促炎因子TNF-α、升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ALI 32例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与31例不加用者(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d血清中IL-6、TNF-α含量.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d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IL-6、TNF-α、APACHEⅡ三者治疗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8d三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使ALI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水平降低,而且APACHEⅡ评分也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7.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浙江医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8d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SAP患者TNF-α分泌,下调IL-6水平,上调IL-I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彭瀚生 《广西医学》2011,33(3):308-310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影响。方法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疗程均7 d。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TNF-α、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8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8的含量,进而有效调节机体微环境,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后细胞炎性因子IL-6、IL-18、TNF-α的变化.方法 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d,治疗3个月.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和缬沙坦联合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15 d).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6、IL-18、TNF-α的水平.结果 黄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血清IL-6、IL-18、TNF-α、TG、TC及UAER的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且与单用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明显降低血清IL-6、IL-18、TNF-α水平,提示黄芪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永宾 《当代医学》2014,(13):27-2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多发伤合并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依据用药方式差异予以分组。其中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n=74),其余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设为观察组(n=76)。对比2组不同治疗时期细胞因子水平、重症病房医治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isfunction syndrome,MODS)与死亡发生率。结果2组用药3 d后细胞因子TNF-α、IL-1、IL-6均较住院当天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 d后各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较前次测试低,且观察组用药3 d与5 d后各炎症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同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重症病房救治时间、MODS与病死发生率均没有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参附注射液应用于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可明显降低其机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和防止血栓形成,该药值得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因子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入住EICU的严重脓毒症及MODS患者共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Q12 h,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生理盐水100 mLQ12 h,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免疫状态、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TNF-α,IL-6,及IL-6/IL-10比值均下降,CD3+T(%),CD4+T(%),CD4+/CD8+T水平均上升;治疗组TNF-α(第3、7、10天),IL-6(第7、10天)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6/IL-10比值治疗组(第7、10天)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3+T(%)(第7、10天),CD4+T(%)(第7、10天)及CD4+/CD8+T(第7、10天)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CD8+T(%)两组均无变化(P〉0.05);治疗组NK活性第3、7天上升,对照组于第7天下降,治疗组第3、7、10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7天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可以双向调节炎症反应,提高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治疗脓毒症时炎症因子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液灌流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入ICU后1 h内立即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每隔24 h 治疗1 次,连续治疗3 次.检测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48 h、72 h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TNF-α、IL-6、IL-10及PAF等炎症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乳酸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早期各种炎症因子的浓度均明显升高,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随治疗次数增多TNF-α、IL-6、IL-10及PAF等各种炎症因子浓度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72 h后治疗组患者TNF-α、IL-6及PAF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RP、PCT及血乳酸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到250mLO.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d。测定治疗前后CSS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1和IL-6含量。结果治疗14d后两组CSS评分、血中TNF-α、IL-1和IL-6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缸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2组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6、TNF-α及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IL-10均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及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调节炎症反应作用,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组,36例)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患者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Il、Marshall评分、lL-6和IL-1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10和CRP水平明显升高,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后第7天参附组APACHEII、Marshall评分及IL-6和CRP水平均下降,而CD3+、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J〈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同时存在;参附注射液具有维持促炎/抗炎平衡,双向调节严重脓毒症免疫紊乱作用,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例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0%中长链脂肪乳治疗,治疗组12例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ω-3 PUFA,均持续使用7 d。留取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d 静脉血,并检测 TNF-α、IL-6、cTnI、NF-κBp65值。对统计资料进行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标本中 TNF-α、IL-6、cTnI、NF-κBp65值水平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 TNF-α、IL-6、cTnI、NF-κBp65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ω-3 PUFA 可改善严重烧伤患者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吴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95-96,98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血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人院的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资料,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后24h内、72h、10d时血浆IL-6、TNF-α含量,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脑出血发生后24h内、72h、10d等不同时期血浆IL-6、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24h内、72h比较,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0d患者的IL-6、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②30mL以上组较10mL以上组显著升高(P〈0.05),但低于50mL以上组(P〈0.05);10mL以上组明显低于50mL以上组(P〈0.01);③IL-6、TNF-α含量越高NDS平均评分越高.提示脑出血患者IL-6、TNF-α含量越高,预后生活质量越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DS与TNF-α、IL-6呈正相关(13为1.247、1.180,均P〈0.05)。结论脑m血患者早期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出血量与其后的生活质量有关。早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可控制感染、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去污剂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低盐饮食、补充白蛋白及保肝利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肠道去污剂10 mL/次,3次/d,连用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肝功能、血浆内毒素、TNF-α及PCT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4 d后,两组ALT、AST和TBIL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血浆内毒素、TNF-α及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肠道去污剂治疗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并能降低血浆内毒素、TNF-α及PCT水平,从而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保护及改善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张文勇 《河北医学》2010,16(7):813-8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轻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7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5),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O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改善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