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颈部手术后脑梗死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温涛  马世红 《甘肃医药》2010,29(2):182-183
目的:探讨颈部手术后脑梗死的可能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8年单侧颈部手术后并发脑梗死18例病例。结果:平均年龄65岁,60岁以上15例,占83.7%(15/18),同时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14例,占77.8%(14/18);颈动脉狭窄4例,占22.2%(4/18);血脂异常(VLDL、LDL异常)10例,占55.6%(10/18);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12例占66.7%(12/18)。结论:高龄患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是颈部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高危人群。术前应充分评估、预测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性,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妥当处置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合并肺损害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恙虫病所致肺损害的认识。方法:通过X线胸片、胸部B超、血气分析等对51例恙虫病并肺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损害患者中咳嗽占86%(44/51),咳痰占73%(37/51)。肺部罗音占41%(21/51)。X线胸片:双肺间质炎症改变占55%(28/51),肺炎改变占31%(16/51),其中7例合并胸腔积液。B超胸腔积液占14%(7/51)。ARDS 6例,死亡1例。结论:恙虫病所致肺损害较常见,如不予重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路感染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患者痊愈3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6.5%;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2%(47/51)和75.5%(38/51),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9%(3/51)和17.6%(9/51),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治疗的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对167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3%;且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1.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7%,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9%,女性发生率极显著高于男性。≥60岁者占79.3%;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4.0%。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5.
刘亿藩 《海南医学》2009,20(8):112-1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尿路感染中常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80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分离率为68.8%,其中细菌91株(占81.5%),包括G^+球菌22株(24.1%),G^-杆菌69株(75.9%),分离假丝酵母菌14株,分离率为15.3%。分离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假丝酵母菌、表皮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结论引起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分离阳性高、耐药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康玉民  刘绍妍 《海南医学》2002,13(11):89-89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临床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38-72岁,平均60.5岁)。其中初发劳累型12例,恶化劳累型21例,自发型8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27例。合并高血压病41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32例。冠状动脉造影均采用Judkins法,多体位投照,用数字减影记录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分5级:I组≤25%,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99%,Ⅴ级完全闭塞。病变部位分为LM、LAD、LCX、RCA。结果:初发劳累型心绞痛多为1支病变(9/12),该型心绞痛的侧支循环多不丰富,恶性劳累型和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多为2、3支病变(17/21、23/27),且以B、C型病变为多,9例为完全闭塞病变,单纯自发型心绞痛亦1支病变为主(6/8),且冠状动脉病变较轻,I、Ⅱ级病变者占62.5%(5/8)。血管狭窄多表现为近端、偏心、多处。狭窄部位以LAD最多见,占80.9%(55/68),其中Ⅲ级以上病变占85.5%(47/55),其次为LCX,占57.4%(39/68),Ⅲ级以上病变占82.1%(32/39),RCA占51.5%(35/68),Ⅲ级以上病变占82.9%(29/35),LM病变占5.9%(4/68)。结论:UAP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症,常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狭窄程度>50%。不同临床类型UAP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其自身特点,初发劳累型及自发型心绞痛以单支病变为多,恶化劳累型及梗塞后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多,根据其特点临床可采取药物、PTCA+支架或CABG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对50例(100眼)经中西医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长期持续肾透析的患者进行眼底激光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观察视力和视网膜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100眼)患者激光治疗后显效有12例,占24%(24/100),有效33例,占66%(66/100),无效5例,占10%(10/100)。患者激光前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分别对5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5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与无尿路感染患者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血糖控制不良,FGP、2hPG及HbAl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尿路感染患者(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与非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比较,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程长、易复发( P<0.05)。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关键,在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的基础上,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996年~2005年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96例(其中238例做了尿培养),并分析获得尿培养阳性结果的52例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82.8%,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首位。为42.4%:革兰阳性球菌占11.5%;真菌占5.7%;氨苄西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最高,为86.4%,其次是环丙沙星(72.7%)和庆大霉素(68.1%);亚胺培南的耐药菌株发生率最低,仅5.6%,其次是加替沙星(14.3%),头孢哌酮/舒巴坦(17.5%)和阿米卡星(27.3%)。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治疗应以抗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以新型喹诺酮类和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UTI)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4%,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占72.3%,其中男性患者发生率为2.5%,女性患者发生率为7.5%,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60岁以上者占79.8%;并发尿路感染者血糖水平控制较差;清洁中段尿培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占65.3%。糖尿病病程及并发症与UTI关系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UTI。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尿潴留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患者合并尿潴留是由于长期高血糖所致内脏植物神经损害和膀胱肌病所致,我们近年来收治2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1例患者,男5例,女16例,年龄在41~70岁之间,糖尿病病史0.3~21年,合并植物神经性膀胱3个月~2.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2 临床其它并发症:患者住院后均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检查,并排除下尿路梗阻。其中17例合并未稍神经炎,占81.0%;15例合并尿路感染,占71.4%;14例合并视网膜损害,占66.7%;1…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住院的137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6.06%;(2)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P〈0.01);(3)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P〈0.01);(4)尿路感染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P〈0.05);(5)尿路感染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关(P〈0.05)。结论糖尿病容易合并尿路感染,血糖控制情况、性别、年龄、病程等是糖尿病患者感染的易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癌合并PVTT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合并P VTT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64例患者行肝癌及癌栓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95.35%;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8例,占17.07%;肝癌合并PVTT患者,中位生存期17.68个月,5年生存率3.78%;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前有无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后有无TACE/TAI、不同癌栓分裂类型、不同癌栓去除方式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陈利萍  潘虹 《新疆医学》2005,35(6):69-70
糖尿病(DM)并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2%~20%,女性常见,且尿路感染可加重糖尿病,使血糖难以控制,重者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其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故早期防治极为重要。本文收集了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予以手术治疗的40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0例均为2型糖尿病、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切口感染10%(4/40)、吻合口瘘5%(2/40)、肺部感染17.5%(7/40)、腹腔感染10%(4/40),无酮症酸中毒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只要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应用胰岛素,可达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莫新玲 《华夏医学》2001,14(4):419-4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24h内的血脂水平及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98例AMI患者入院时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比(L/H)进行测定,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血脂,结果:心肌梗塞急性期TG≥2.2mmol/L的患者占27%,TG在1.76-2.2mmol/L者占4%,TC≥6.24mmol/L的患者占18%,TC在4.68-6.24mmol/L者占57%,单纯HDL-C<0.91mmol/L者6例,占6%,结论: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即可发现高脂血 症。  相似文献   

17.
李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0-71,77
目的分析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26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302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99株(65.9%),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87株(28.8%)和真菌,16株(5.3%),耐药菌株比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可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男女比例为1:3.1,术前诊断率19.8%(17/86)。乳头状癌90.7%(78/86),滤泡状癌6.9%(6/86),其他2例(2.4%),其中微灶癌占34.9%(30/86)。B型超声砂粒样钙化占47.7%(41/86),单发结节占38.4%(33/86),多发结节占61.6%(53/86)。行颈淋巴结清扫77例,其中淋巴结转移68.8%(53/77),微灶癌中淋巴结转移26.7%(8/3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次手术5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喉返神经损伤。51例随访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4.1%(48/51)。结论术前B型超声、术中冰冻切片是甲状腺癌主要确诊手段并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砂粒体样钙化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单发结节、多发结节均可为癌。微灶癌也可多发,伴颈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规范化手术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在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35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感染者95例,感染率40.4%。’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为48例,占20.4%,且肺结核菌感染显著高于其他细菌感染,其次为合并尿路感染者30例,占12.8%,其他为皮肤等部位化脓感染(部分形成脓肿),部分女性病人在上述合并症基础上,尚合并真菌性阴道炎。在诊治糖尿病过程中,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1998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68例高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男51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6.2岁;手术治疗47例,保守治疗17例,自动出院4例;手术治疗中开颅手术39例,单纯钻颅血肿引流8例;另行脑室外引流术6例,气管切开术21例。大部分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及康复训练。结果:恢复良好26例(38.2%),中度残废14例(20.6%),重度残废7例(10.3%),植物生存2例(2.9%),死亡19例(27.9%),其中包括自动出院4例。结论:高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临床对病情的严密观察、早期急救处理,防治并发症,各有关科室配合积极处理合并伤,重视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