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压后原位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后路椎管狭窄节段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原位固定,自体髂骨椎间植骨治疗5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术后随访48例,下肢症状完全缓解者46例(95.83%),腰痛完全缓解者41例(85.42%).随机抽取10例术后1年以上患者行CT三维重建,示椎间植骨均骨性融合.结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后原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既可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又可解决因关节突关节退变而引发的腰痛.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类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4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6例,其中男85例,女11例。年龄39~71岁,平均54岁。病程3个月~7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脊髓造影检查,分为5组,A组:1个节段椎间管狭窄,39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管(侧隐窝、神经根管)潜行扩大术;B组:1个节段中央椎管狭窄,21例,行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椎间管潜行扩大术;C组:1个节段退行性脊柱滑脱,18例,行两侧椎板间开窗减压潜行扩大椎管后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AF、RF等)并横突间、小关节间植骨;D组:2个以上节段混合型椎管狭窄,ll例,行病变节段两侧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切除黄韧带,摘除椎间盘,松解神经根;E组:退行性脊柱侧突,7例,综合以上减压措施行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后外侧植骨。随访并评价其疗效。结果96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2.2个月,未出现手术并发症。JOA评分优85例、良9例、中1例、差1例;X线片复查无椎弓根钉误置、断钉、拔出等。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采取有限化手术、有效化减压原则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脊髓造影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18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病例。其中神经根管狭窄6例,中央管狭窄179例。单节段狭窄者96例,双节段狭窄者55例,3个节段狭窄者34例。采用单纯开窗减压者6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70例,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109例。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腿痛评分系统(15分)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 185例患者获得8~7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5个月。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7.9%、78.8%和79.5%,优45例,良120例,可20例,优良率为89.2%。术后并发脑脊液漏6例。结论根据DLSS患者病情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狭窄的部位和节段,对神经根管狭窄者,采用单纯开窗减压;对中央管狭窄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和/或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尤其是对于合并腰椎节段性不稳定、退变性滑脱、侧弯和后凸者,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5例退变性腰椎侧凸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观察手术疗效,同时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退变性狭窄的病因.对减压和固定融合范围,融合方式等进行了探索.结果 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临床疗效采用Otani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2%.无神经并发症,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 采用腰椎管彻底减压,相应节段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椎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减压和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81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其中男37例,女44例,年龄39~72岁,平均(59.4±6.3)岁;单节段狭窄48例,双节段狭窄25例,三个及其以上节段狭窄8例;7例伴L4椎体I°滑脱,5例伴腰椎退变性侧弯,26例存在节段性不稳。根据无或有不稳行减压(A组)或减压融合(B组)。A组43例,行经后路常规椎板开窗减压或后路椎间盘椎管探查减压;B组38例,行后路减压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采用JOA评分、ODI量表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年,总体临床优良率82.1%,A组82.1%,B组82.2%。结论在仔细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双侧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双侧多节段开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7例。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年8月,优良率89.5%.结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需要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只需行双侧多节段开窗减压即可获得满意疗效,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不需加用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自体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7月收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摘除相应节段的椎间盘,椎间植入自体骨,椎弓根螺钉固定减压节段。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62例患者共减压134节段,固定134节段,所有减压节段均行椎间自体骨植骨。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21.3(15~34)个月。手术疗效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15分法)进行评分。62例患者中疗效达到优5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5.16%。结论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方法]81例临床病人,男38例,女43例;年龄47~71岁,平均62岁;病变部位:L2、3间隙2例,L3、4间隙63例,L4、5间隙33例,L5S1间隙5例;2节段椎间融合21例,3节段椎间融合15例,4节段椎间融合2例;伴椎体Ⅰ度滑脱26例,伴有>15°侧凸的4例.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经腰椎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减压、自体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中行撑开、提拉,将减压的自体椎板骨质修整,颗粒状碎骨填充于Cage,块状较大的骨块植入椎间隙,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4年,术后均行X线片复查,随访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椎体复位无丢失,螺钉无折断和松动.手术前、后椎体滑移距离和ODI指数两项参数的配对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彻底减压、自体骨混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的近期并发症及治疗体会.[方法]2006年2月~2009年5月,通过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器及自体植骨治疗19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23例,女72例;年龄42~82岁,平均60.5岁.椎管狭窄节段:L3、419例,L4、510例,L5S142例,L3、4+L4、5105例,L4、5+L5S119例.[结果]195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硬膜外血肿2例,占1.0%,螺钉位置不佳刺激神经根,需手术调整1例,占0.5%,浅表感染29例,占15.4%,硬膜撕裂9例,占4.6%,2例椎间融合器向后稍移位,占2%.[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减压内固定椎间融合术后并发症较多,对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彻底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彻底减压、经惟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2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所有患者腰痛伴臀部或下肢疼痛消失,跛行改善,下肢感觉16例恢复,7例部分恢复;鞍区麻木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3例,鞍区麻木恢复2例,不恢复1例,大小便失禁术后1年3例均逐步恢复。结论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彻底减压是手术关键,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稳定脊柱,同时作椎体间植骨融合,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53例,L3~4滑脱4例,L4~5滑脱29例,L5~S1滑脱20例,退行性滑脱37例,单节段峡部崩裂性滑脱16例。结果53例均随访3年以上(3年8个月~7年2个月),全部病例回植椎板均在术后3~4个月达到良好的骨性融合,无对神经产生新的压迫,无症状复发和腰椎滑脱加重。结论椎板回植与椎弓根钉系统一体化固定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损伤应用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恢复局部结构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1年8月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症42例,行后路开窗减压椎弓根固定,植骨方法采用单纯椎体问植骨。术后随访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及临床效果,根据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疗效评定标准及植骨融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5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疗效评定,痊愈29例,好转10例,改善3例。优良率92.8%。结论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采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的方法治疗,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微创减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57例微创通道下行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BMI不同分为3组,A组:正常体重组(BMI<25kg/m2),男14例,女17例;B组:超重组(25kg/m2≤BMI<30kg/m2),男7例,女12例;C组:肥胖组(BMI≥30kg/m2),男3例,女4例。记录每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行JOA评分(29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价各组融合情况。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JOA评分与ODI及随访时间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3组疗效。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及C组各有1例术中硬膜囊撕裂;B组1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间融合时融合器打入上位椎体中,术中取出融合器,予椎体间自体骨植骨融合;术后4例(A组1例,B组1例,C组2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经抗生素及换药等治疗术后15~18d切口愈合。随访8~20个月,3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ODI 3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JOA评分计算临床改善率并评估手术疗效,其中A组优25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2例,良7例;C组优4例,良3例;3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B及C组融合率分别为93.5%、94.7%和100%,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融合器沉降、移位或塌陷,无螺钉断裂及松动。结论:微创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的一种较好手术方法,BMI对其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和植骨融合方式对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诊断为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采用三种方法内固定,U型棒23例,Steffee钢板20例,RF系统33例;二种方法植骨融合;两侧横突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50例,后路椎体间Cage植骨26例。结果:随访6个月-10年,患临床症状缓解优良率为92.1%,对滑椎的复位率Steffee钢板和RF系统分别是90.0%和81.8%,U型棒则几乎起不到复位作用,二种椎间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4.0%和96.2%,结论: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时应彻底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能可靠地将滑椎复位,复位后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年 3月至 2010年 8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 7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根据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是否合并其它脊柱疾病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型病变采取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 分别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前、术后 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及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根据 JOA评价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73例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 25例患者采用双侧减压方法, 48例患者采用单侧入路潜行双侧减压; 23例患者在减压的同时进行椎间融合加经皮内固定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减压方式及是否行椎间融合内固定相关。术中硬膜囊撕裂 1例;1例骨质疏松患者行椎间融合时融合器打入上位椎体中, 取出融合器, 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 3例, 考虑与术中微创可扩张通道撑开过紧有关, 予抗炎及换药后切口愈合。术后随访 10~35个月, 平均 13个月。患者术前及术后 6个月的 JOA评分和 ODI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3例行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患者, 22例患者获得满意融合, 无螺钉断裂及松动发生。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 但应根据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合并疾患及术者的临床经验和医院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重建椎管后部结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劈开截骨,以黄韧带为轴保留棘突、椎板和外层黄韧带行椎板回植,重建完整椎管后部结构和硬膜外腔的椎管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后路手术技术,并评价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2003年4月,应用椎管重建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36~77岁,平均49.6岁。病变椎体为L3、4~L5S15例,L4、5~L5S418例,L4、511例,L5S15例;病程3个月~16年,平均40.3个月。术中纵行劈开棘突,将上位椎板的下1/2梯形截断后,连同黄韧带浅层向尾侧翻开,切除深层黄韧带、两侧侧隐窝椎板的内层和增生的关节突,椎管扩大后,原位缝合截开的椎板。术后1周、3个月及1年行CT检查,并于术后1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9例术后均获18~36个月随访。术后1周CT示椎管及神经根管扩大满意,术后3个月复查CT示87.2%(34/39)椎板和棘突已达骨性融合,术后1年CT示所有患者椎板原位固定融合,黄韧带愈合,无再狭窄。按标准量化评分,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3%(36/39)。结论 此术式保留了棘突、棘间韧带、椎板和黄韧带的连续性,重建完整的硬膜外腔和椎管的后部结构,阻挡了肌肉与神经组织的瘢痕粘连。截骨范围小、保留血液供给、固定方法简便、术后骨愈合时间短及腰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入路椎体间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自2007-01-2012-12采用TLIF入路椎管减压、GSS或SINO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混合植骨、单枚cage应用治疗31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分析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1例获得0.5-5年,平均1.5年的随访。按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5例。按J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改善率达90%-98%。结论 应用TLIF入路椎体间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具有减压彻底、微创植骨易融合、神经副损伤少等优点,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变(腰椎失稳、单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单侧TLIF椎间植骨融合、辅助同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采用单侧长4~6cm的旁正中椎旁切口,钝性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并显露关节突,直视下症状侧腰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置入椎弓根螺钉并Cage植入、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等操作。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00~160min,平均125min,出血量160~330mL,平均250mL。术后平均引流量40mL,无血肿及术后感染、无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获得8~24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弯,无椎弓根钉、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在随访期间内没有新的临床症状出现。在固定融合后3~18个月取出内固定钉棒后3~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价疗效,优35例(70%),良13例(26%),可2例(4%),效果优良。结论小切口单侧TLIF椎间植骨融合、辅助单侧钉棒及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有效固定融合并预防邻近上下节段退变,具有对入路软组织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