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单侧弯弧形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资料,根据不同的穿刺器械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应用经皮单侧穿刺弯弧形植入骨水泥注入器,按"逐步退针法"呈"3"点式注入骨水泥;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直型穿刺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注入骨水泥.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影像学表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个月、1年进行随访,记录VAS评分以及病变椎体相对高度.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发现脊髓或神经损伤,无肺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以及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末次随访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可弯弧形穿刺骨水泥注入器行椎体成形安全可行,在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方面更加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患者3年无疾病生存期(DF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本研究所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160例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记录3年DFS。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二次手术后3年肿瘤进展28例,3年DFS为82.50%,28例肿瘤进展患者为观察组,132例为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和分期是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患者二次手术后无进展生存的高危因素(OR=3.079,1.867;P<0.05),淋巴结清除是无进展生存的保护因素(OR=0.548,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判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S.E.=0.052,95%CL=0.714-0.918,P=0.000),灵敏度为0.714,特异度为0.764,最佳截断值为5.100cm。肿瘤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判断预后的AUC分别为0.754和0.693(S.E.=0.0067,0.081;95%CL=0.624-0.885;0.534-0.852,P=0.003,0.024),灵敏度分别为0.857和0.643,特异度分别为0.652和0.742。结论 复发持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二次手术患者3年DFS与肿瘤直径、分期及淋巴结清扫情况密切相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脑幕褶皱脑膜瘤的分型,并对预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间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起源于天幕褶皱的连续21例脑膜瘤。肿瘤最大直径1~6 cm,平均值为2.76 cm。症状包括瞳孔大小不等、复视、上睑下垂、偏盲和共济失调等。随访周期1~36个月不等。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分为三种不同亚型。结果肿瘤切除程度达到SimpsonⅡ级19例,Ⅲ级1例,Ⅳ级1例。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7例。2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复查时得到恢复。结论小脑幕褶皱脑膜瘤术后永久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予以充分考虑。并且寻找相对的平衡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14例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位于小脑半球11例(左侧7例,右侧4例),小脑蚓部3例。肿瘤直径3~4.5 cm,平均3.65 cm。结果肿瘤全切1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均<180 mm H2 O。术后14例临床症状均减轻,其中11例(11/14)颅内压增高症状消失,4例(4/5)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症状消失,2例水平眼震均减轻,3例颈部抵抗均消失,1例视物模糊症状减轻。12例术后随访4~33个月,平均19个月,头颅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听神经瘤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8例行听神经瘤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后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监测组,24例)和未行动态颅内压监测(无监测组,24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甘露醇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差异;同时采用GOS对预后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甘露醇使用量及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监测组预后明显优于无监测组(P0.05)。结论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听神经瘤术后可早期发现颅内压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并可有效指导临床甘露醇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救治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急救措施[1-3].虽然DC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由于术后巨大的颅骨缺损导致颅内病理生理发生了变化,由此产生了诸多并发症,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甚至会出现致死性的结局[4].因此,积极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外伤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分析DC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时间、发生机制,探讨不同时期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于我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的患者,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发生率35.29%(36/102);低钙血症发生率69.61%(71/102);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36.27%(37/102);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防,就在于术者必须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术中仔细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操作,注意对甲状旁腺动脉及回流静脉的保护,采取以原位保留为主,自体移植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会行为)及脑室额角宽度测量,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2、6个月与术前相比智能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有8/20和15/20患儿DQ恢复正常。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发育的改善及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Leupaxin(LPX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桩蛋白家族新成员,主要定位于黏着斑,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转导,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与迁移。在前列腺癌细胞中,LPXN不仅参与整合素信号通路的转导,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黏附与迁移,而且作为一个新的雄激素受体(AR)共激活因子,调节胞核内AR效应基因的转录、AR信号的转导,以及前列腺癌细胞的分化与侵袭。本文就LPXN的分子结构、LPXN在前列腺癌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微阵列分析寻找更多甲状腺癌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软件分析来自基因表达图谱(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93522得到差异表达的circRNA。使用miRDB、miRTarBase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相关微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结合来自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513个甲状腺癌组织样本和59个癌旁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利用Cytoscpe软件构建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以及生存曲线分析等,筛选其中重要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进一步结合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0807、GSE3467和GSE33630以及TCGA库中数据及临床资料验证得到的调控网络。结果:构建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包括18个circRNA、8个miRNA和26个mRNA。GO分析显示,其中一些mRNA参与细胞代谢、迁移等,并参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复合物的组成。KEGG分析显示,一些mRNA与PI3K?AKT通路、MAPK通路和P53信号通路等相关。结合circRNA评分构建由21对circRNA?miRNA关系对和16对miRNA?mRNA关系对组成的重要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其中包括6个circRNA、8个miRNA和16个mRNA。根据TCGA数据库中表达验证及临床资料分析,得到hsa_circ_0001658?hsa?mir?183?AKAP12调控网络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多条circRNA?miRNA?mRNA网络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hsa_circ_0001658?hsa?mir?183?AKAP12调控网络最为重要,这可能有助于寻找更多的甲状腺癌诊断与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