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肝移植中透明质酸的变化与冷灌注保存和再灌注损伤范围有一定的相关性,肝窦状隙内皮细胞损伤的早期标志透明质酸也有助于评价供体的缺血性损伤,透明质酸水平在肝移植中以及术后阶段可以反映内皮细胞功能,可能是一个了解肝窦状隙内皮细胞功能的有用指标。本文概括综述了透明质酸及其在肝移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脏微循环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再灌注损伤中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移植肝脏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00min,无肝期25min。32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6只。对照组:获取供肝前仅以肝素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IP组;获取供肝前阻断肝门血供10min,再灌注10min,然后再以肝素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移植肝脏再灌注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IP组的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肝组织损伤以窦状内皮细胞为主,并且是以凋亡的方式发生死亡,IP组窦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P<0.001)。结论:IP对大鼠移植肝脏微循环的早期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S-腺苷-L-蛋氨酸(SAMe)加入UW液和血浆冲洗液对热缺血损伤供肝及其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10min热缺血大鼠肝移植模型,分为A组:UW液灌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冲洗、B组:UW液灌注+血浆冲洗、C组:SAMe加入UW液灌注+血浆冲洗和D组:UW液灌注+SAMe加入血浆冲洗4组,观察肝组织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电子显微镜下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血清AST和透明质酸。结果C组和D组术后24h血清AST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3h和24h血清HA高于B组(P〈0.05),B组复流后3h及24h血清HA均高于C组和D组(P〈0.05)。组织病理学表现B组复流后3h和24h肝细胞损伤和微循环紊乱较C组和D组明显;超微结构表现,A组复流后3h线粒体肿胀,肝窦内皮细胞肿胀,细胞核不规则,可见内皮细胞凋亡,大部分区域肝窦状隙明显狭窄,内皮层结构模糊,红细胞淤积,受压变形,白细胞附壁,可见内皮层完整性破坏;复流后24h,可见线粒体嵴断裂,核融解。B组内皮细胞损伤较A组轻,C组和D组超微结构表现微循环紊乱和肝细胞损伤表现较B组轻。结论供肝切取术中UW液中加入SAMe灌注保存,血浆冲洗液中加入SAMe可改善热缺血供肝微循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减轻肝细胞热缺血损伤,有利于10min热缺血供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预处理 (IP)保护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供肝冷保存时间为 10 0min ,无肝期 2 5min。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n =32 ) :A组 (对照组 )、B组 (IP组 )、C组 [腺苷 (Ade)组 ]、D组 [NO合成抑制剂N L 精氨酸甲基脂 (NAME)组 ]。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 IP组和Ade组的 1周存活率、胆汁分泌量、抗氧化酶活力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组织损伤以窦状内皮细胞为主 ,并且是以凋亡的方式发生死亡 ,IP组和Ade组窦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0 1) ;NAME组的各种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结论 IP能够通过增加NO的合成来减轻再灌注早期窦状内皮细胞所受到的损伤 ,改善微循环 ,提高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应用延长保存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16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苦参碱40m g/kg组、苦参碱80m g/kg组和假手术组,分别检测移植术后血中TNFα-、内毒素、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并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治疗组术后各时点的TNF-α均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明显减轻,丙氨酸转氨酶和透明质酸浓度下降,枯否氏细胞增生活跃程度明显减轻,同时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表现也显著改善。结论苦参碱通过抑制TNF-α的分泌对大鼠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预防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在休克的复苏、行肝门阻断的肝叶切除以及肝移植等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引起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导致肝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减轻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肝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肝脏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鼠肝内胆管上皮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丹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多种肝胆手术特别是肝移植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问题,国内外同行对肝脏在冷缺血或热缺血及再灌注后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Kupffer细胞等病理生理变化和损伤防护方面均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胆道系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却极少有报道。然而,肝内胆管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导致的术后并发症,如胆管炎、肝内胆汁淤积、胆管狭窄、胆管消失综合征等,严重影响着术后肝脏的功能和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8.
兔肝冷保存后复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原位肝移植时供肝冷保存后复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意义,作者应用兔肝保存-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了冷保存6小时后又经历了不同时间复温缺血的兔肝于再灌注前,后肝组织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发现,兔肝冷保存后即经历一短暂的复温缺血阶段也会给其组织结构及功能带来明显损伤。且复温缺血时间越长,损伤程度越大。此外,肝脏在冷缺血期间主要表现为肝窦内皮细胞损伤,而复温缺血损伤的主要累及肝实质细胞。  相似文献   

9.
冷保存对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供肝冷保存对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供肝冷保存1h组(CP1h组)、供肝冷保存24h组(CP24h组)。采用重建肝动脉的大鼠肝移植模型。在肝移植术后的不同时间点,观察肝内胆管组织损伤程度;经肝动脉注入微球,光镜下行肝组织汇管区内微球计数;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肝组织汇管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eNOS、El"-1和ICAM-1的表达,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mRNA的表达。结果冷保存再灌注可引起肝内胆管结构改变,冷保存时间越长损害程度越重。冷保存再灌注可引起肝组织汇管区内微球数量增加,且时间越长微球数量增加越明显。冷保存再灌注可引起汇管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eNO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ET-1和I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冷保存可引起大鼠移植肝脏肝内胆管微循环及其内皮细胞功能明显改变,微循环障碍可能在肝内胆管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器官保存液对大鼠肝脏透明质酸吸收率的影响 ,以评价它们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肝脏原位灌洗后 ,分别在UW液、Celsior液或Histidine Tryptopan Ketoglutarate液 (HTK液 )中低温保存 16和 2 4h ,然后用含透明质酸的Kreb Henseleit液在 37℃下连续循环灌注 90min ,分别于灌注 0、15、30、6 0和 90min时检测肝脏对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率。结果 低温保存 16h ,再灌注 0、15、30、6 0和 90min时 ,3种保存液保存的肝脏对外源性透明质酸的吸收率均为负值 ,表明肝窦内皮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但UW液和Celsior液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较HTK液为优 (P <0 .0 1) ;保存 2 4h者 ,UW液对肝窦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Celsior液和HTK液。结论 UW液对肝窦内皮细胞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方法,如何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移植肝的肝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肝窦内皮细胞是内皮素(ET)合成、清除和作用的主要场所,而内皮素是已知最强的血管收缩剂,其三种异构体ET-1、ET-2、ET-3、ET-1的生物活性最强,多位作者均报道ET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尚无定论。本实验通过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内皮素-1基因mRNA表达.为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移植肝无功能的常见原因之一。我们应用ET 1单克隆抗体灌注移植肝 ,研究了ET 1单抗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实验所用SD大鼠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全部为雄性 ,体重2 2 0~ 2 5 0 g。内皮素 1(ET 1)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 ;透明质酸 (HA)试剂盒购自海军医学研究所 ;丙二醛 (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谷丙转氨酶 (ALT)检测由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协助完成。2 .肝移植动物模型制作及分组 :按Kamada等[1] 的方法行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 …  相似文献   

13.
肝脏缺血再灌注见于许多临床情况。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但肝实质细胞发生损伤,而且肝微循环血管细胞也遭受损害。肝血窦内皮细胞是肝脏微循环毛细血管的主要组成细胞。本文简述了正常肝血窦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对肝缺血再灌注期间肝血窦内皮细胞损伤的基本表现、损伤的进程以及损伤的意义等有关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肝切除和肝移植不可避免的损伤过程,也是肝移植主要的损伤危险因素之一,影响肝移植受者术后近、远期疗效。他汀类药物能上调内皮细胞Kruppel样因子2表达,产生抗炎、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他汀类药物减轻肝脏IR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了解原位肝移植过程中无肝期门静脉淤血引起的肠道淤血性缺氧对肝完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肠道缺氧低氧耐受的内源性保护机制。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加以综述。对肝移植受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可减轻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受体低氧预适应可能为移植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FK506对肝脏保存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肝脏低温保存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离体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测定保存不同的时间后肝脏灌注流出液中内皮素(E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含量以及透明质酸(HA)的摄取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比较分析FK506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随肝脏保存再灌注时间延长,灌注流出液中ET含量明显升高(P<0.05),HA摄取明显降低(P<0.05),并伴随ALT活性显著增高(P<0.05)和肝窦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异常改变;保存液和灌注液中均加入FK506后,上述指标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FK506对离体大鼠肝脏肝窦内皮细胞的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复杂的肝脏手术,如肝切除、肝移植等,术中常需要阻断肝脏血流,从而导致肝脏缺血、缺氧,恢复血流后则会引起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会影响肝脏本身,而且对远隔脏器也会产生组织损伤。目前,关于如何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报道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关于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肝本身影响的报道,关于如何减少肝移植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影响的问题,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观察肝移植手术中静脉泵人不同剂量美心力对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的影响,旨在探索肝移植手术中减轻肝再灌注损伤和心肌损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5%~15%的肝移植患者因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而被迫再次移植,研究发现这与供肝冷保存后枯否细胞的活化及肝血窦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1,2].我们用含有银杏叶提取物(银杏黄酮苷,EGB761)的Euro-Collins液冷保存供肝,观察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供体肝脏及其肝穿活检临床病理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时供体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其移植术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87例肝移植术供肝零时活检和术后肝脏活检标本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分析.结果 (1)87例供肝零时活检肝细胞变性100%;(2)肝窦内皮细胞损伤41.3%;(3)肝细胞脂肪变性18.3%;(4)肝细胞坏死10.3%.结论 供肝肝细胞变性最常见,大多可逐渐恢复.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是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指标.中到重度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是可用的.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坏死有逐渐加重、范围逐渐增大的趋势时,可使移植肝功能丧失的危险性增加.肝移植术零时供肝活检及术后肝活检的对比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局部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3组,以缺血再灌前、反复多次的短暂预再灌、停灌作后处理,观察各组血浆肝酶及透明质酸(HA)水平变化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肝酶的漏出、血浆HA水平及肝组织中MDA、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而保护肝窦内皮细胞,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