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行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及腰椎结核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腰椎骨折及腰椎结核40例均采用微创小切口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果术后患者均无明显的腰背痛症状,X线片显示螺钉均准确通过椎弓根。结论由于该手术入路为经肌间隙入路,有效避免了骶棘肌的广泛剥离,具有路径短,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6月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对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胸椎骨折7例(爆裂骨折6例、骨折脱位1例),腰椎骨折8例(爆裂骨折7例、陈旧性骨折并椎间盘突出1例)。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7例,D级1例。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椎管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15例患者术后获4~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除术前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13例均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具有微创特点,为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潜行神经通道扩大技术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神经通道松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小切口组30例,采用微创小切口潜行神经通道扩大技术行经后路髓核摘除;对照组20例,行传统后路手术,两组均为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小切口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离床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随访,平均7.2(0.5-12)年。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小切口组优2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7%,对照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优率良90.0%,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微创小切口潜行神经通道扩大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以在微创的前提下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们对手术微创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从常规切口全椎板减压、半侧椎板减压、半环形椎板减压,微创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发展到微创腰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近3年来我科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为1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腰髓核摘除术。结果对1106例患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2.1年),按Nakai分级,优809例,良266例,可31例,优良率97.2%。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腰椎间盘炎、腰椎不稳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脑脊液漏,经头低足高体位等治疗,切口亦一期愈合。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技术行腰髓核摘除术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理念,手术保留脊柱中后柱的解剖结构,创伤小,有利病人早期下床行走,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结果术后评分按照Nakai分级标准,优17例,良2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0.5%。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策略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笔者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对19例胸腰椎骨折实施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经胸腔11例,经腹膜外8例。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不完全瘫痪14例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肌力恢复到2~4级。5例完全性瘫痪病例中2例肌力恢复到4、5级,1例肌力恢复到2级,2例无改善。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法:A级2例,C级1例,D级3例,E级13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弥补了传统的胸腰椎前路手术创伤较大的缺点,其创伤小、恢复快,可得到早期的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后路内窥镜下(X-tube)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证和初步体会. [方法]选择21例单纯胸腰椎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无需行椎板减压的损伤,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行胸腰椎骨折上下位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采用棘突中轴线旁开2 cm各做一个切口长3 cm,固定和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 [结果]21例患者经术后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椎体均获得良好复位及固定,患者腰部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后路内窥镜下(X-tube)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技术操作难度并不太大,适用于单纯胸腰椎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无需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侧钉棒固定与双侧钉棒固定同时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53例采用单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A组),49例采用双侧钉棒内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B组)。;结果在手术刨伤、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A组均优于B组,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侧钉棒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等同于双侧钉棒内固定,但手术适应证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下应用异形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73例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本组获得平均38.6个月随访,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JOA术前和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少、融合率高的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道下经椎间孔微创腰椎融合(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通道下微创 TLIF 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36个月。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JOA 评分术前为(8.52±1.2)分,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6.3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优68例,良10例,中4例。植骨融合率95.12%。结论通道下微创 TLIF 联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丙刚  傅永慧  付勤  王广斌 《中国骨伤》2009,22(10):744-746
目的:通过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4岁;病程1个月~30年,平均5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其手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2年。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优34例,良55例,中7例,优良率为92.71%,平均改善率为54.53%。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腰椎生理结构破坏较小,发生术后腰椎不稳及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可能性较低,是目前较好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同70例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小切口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出血量、优良率、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术后引流量、创伤、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显微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当,显微手术在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两种微创技术均应以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为根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33-213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微创小切口手术诊治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所有患者均经椎间孔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明确诊断后再行微创小切口椎间植骨融合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神经根阻滞后症状立即缓解,诊断明确后行微创小切口手术,确认4例为神经根管卡压,10例为游离髓核碎片挤压神经根腋部或肩部,4例为纤维环菲薄膨出于侧隐窝。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诊断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微创小切口手术恢复快、创伤小,二者联合对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2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按Gertzbein综合分型:A型185例,B型26例,C型9例;载荷分享评分4~9分.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123例,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75例,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22例.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结果 220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189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组、后路小切几270°减压重建术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5min、125min、215min.切口长度平均分别为2.3 cm、5.6 cm、5.8 cm,术后Cobb角矫止平均为11°、18.6°、21.3°.仅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组有6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所有椎管占位病例术后CT显示椎管腔扩大,减压彻底.结论 合理运用微创手术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基于Gertzbein分型和载倚分享评分确立的各种微创手术适应证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 我科近10年来采用小切口、有限椎板间开窗法施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467例.结果 本组无神经根和硬脊膜损伤,伤口一期愈合,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9.4%.结论 小切口、有限开窗法,遵循微创外科技术行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椎间盘镜行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及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结果本组25例,随访13—36月,按Nakai分级:优2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6%:25名青少年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结论青少年腰椎问盘突出症经3个月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尽早手术治疗,微创手术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的手术方法:特别强调术后系统康复治疗,促进青少年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开窗腰髓核摘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近5年来我们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5例.结果 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例,刀片断裂1例,腰椎间盘炎2例,术后2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1例.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3.5年),按Nakai分级,优1157例,良496例,可32例,优良率98.1%.结论 小切口开窗腰髓核摘除术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理念,手术保留脊柱中后柱的解剖结构,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有效防止腰椎节段性不稳、神经根损伤、腰椎间盘炎等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近6年,我科采用微创小切口开窗法单纯腰髓核摘除术926例,突出椎间盘切除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36例,腰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钉棒内固定术126例,腰椎间盘切除加Cage植间植骨钉棒内固定349例。结果本组术中硬脊膜损伤脑脊液病6例,16例神经根牵拉术后出现小腿肌力减退,经治疗切口均一期愈合,小腿肌力逐渐恢复,腰腿痛症状消失,优良率达98.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椎间融合和内固定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患者的职业需要及经济状况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减压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单侧PLIF技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45~66岁,平均57.5岁。病程1~8年,平均36.5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1°退变性滑脱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2例。术前患者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6.5±1.1)分。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50±20)min,术中出血量(340±90)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0±3.5)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5.2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4±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术后6个月椎体间达骨性融合,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获优18例,良2例。结论对于单节段病变,且只需要单侧操作即可完成减压和椎间融合者,Quadrant通道下单侧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