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谢军  章洪喜  费文勇  陈新军  嵇鹏  刘巍 《浙江医学》2010,32(9):1341-1343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早期疗效.方法 于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3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采用RIGIDfix固定股骨端和Intrafix固定胫骨端,以Lysholm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120°,无伸膝受限,Lysholm评分从术前(43.52±6.21)分增加到术后(90.12±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与关节镜对比研究及其损伤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试对前交叉韧带的损伤进行MRI分级和对磁共振前交叉韧带扫描方法的改进。方法对217例前交叉韧带进行关节镜与MRI对照观察。方法MRI诊断符合168例(77.4%),对不全断裂、完全断裂的诊断不足44例(30.6%),符合率分别为78.6%和65.7%;假阴性17例(7.8%)。髁间棘撕脱骨折伴ACL损伤9例(4.4%);ACL损伤伴内侧副韧带损伤42例、伴后交叉韧带损伤25例。方法根据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程度及表现,MRI将损伤分为四级。本组MRI对ACL完全撕裂的损伤诊断不足,分析原因为ACL解剖特点导致MRI在显示上存在难点,以及ACL损伤后的一些病理改变导致MRI显示为假阴性或诊断不足。改进扫描技术、观察ACL损伤的间接征象,并结合物理检查才能提高MRI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影像表现特征,探讨 MRI 在该病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40例进行法医鉴定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者,观察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 MRI 影像表现。结果:40例患者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均为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ACL)损伤27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3例。其中,部分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具体包括:交叉韧带损伤同时伴有侧副韧带损伤22例,半月板损伤18例,骨挫伤9例,韧带起止点撕脱骨折2例,经 MRI 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确诊26例,准确率为96.29%,后交叉韧带损伤确诊13例,准确率100%。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者进行 MRI 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法医鉴定提供重要依据,有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石展英  韦盛旺 《广西医学》2014,(10):1401-140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单束重建ACL前内侧束损伤患者18例,对比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Lysholm、IKDC评分及KT-1000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结果 18例患者术后伸膝无受限,4周膝关节屈曲均达到110°,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24°。术后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12.5±5.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IKDC、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屈膝30°位KT-1000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前内侧束损伤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保留与非保留残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40例,根据残端保留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保留残端)与对照组(非保留残端),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本体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高于对照组,被动角度再生实验数值低于对照组,Lysholm及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保留残端相比,在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保留残端方式更有助于患者本体感觉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通过清理加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来治疗痛风性膝前交叉韧带病理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痛风性膝前交叉韧带病理损伤患者22例;所有患者符合痛风诊断标准,有膝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MRI提示前交叉韧带连续性消失或模糊;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或者有前交叉韧带损伤病史的患者予以排除。手术采取关节镜下滑膜清理、前交叉韧带同期重建的方法,最后通过术前及术后不同随访点的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来对膝关节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术前及术后评分的差异性比较。结果 纳入患者均为男性,左侧10例,右侧12例;年龄平均32.4 ± 5.1岁。无失访病例,2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8.6±12.3月。术后不同随访点患者Lysholm评分、Kujala 主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术后1月、3月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痛风性膝前交叉韧带病理损伤的患者,早期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价值与治疗方案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195例怀疑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前MRI除常规斜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面序列扫描外,加扫斜冠状位序列,通过分析斜矢状位及斜冠状住图像作出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低度部分损伤或未受损)和非稳定型前交叉韧带(纤维束高度部分损伤或完全损伤)的判断,并将MRI诊断结果与关节镜下所见进行对比。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非稳定型前交叉韧带81例,全部行关节镜下骨-髌腱-骨(B-T—B)重建手术治疗,MRI检查共诊断出非稳定型前交叉韧带82例,以关节镜诊断为标准,其中真阳性数77例,假阳性数5例,MRI诊断前交叉韧带非稳定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4%、95.1%、95.6%。结论MR能较准确地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把前交叉韧带损伤划分为稳定型和非稳定型后,取代以往正常、部分及完全损伤的划分,能提高诊断敏感性,并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次针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一百二十七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符合病例入选标准,对本次研究的病例进行了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作为本次的研究标准,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有八十九例,正常的有三十八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部分出现撕裂患者有七例,完全撕裂的患者有八十二例,通过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其准确度为93.7%,灵敏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4.5%。结论: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其准确度非常的高,是临床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战士训练方式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联系,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训练引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71例,72个膝关节,79个半月板。其中男68例,女3例,年龄为17—35岁,平均年龄25.2岁。跑步训练伤32例,越野急行军训练伤11例,越障训练伤28例.术前患膝均行MRI检查,发现均为半月板撕裂伤。71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或次全切除术。结果:术中关节镜检查发现,71例72个膝关节内均有不同程度半月板损伤,同时还发现8例盘状半月板,术前MRI检查5例未发现盘状半月板。6例伴有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术前MRI检查发现2例,4例未发现。左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各17个;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21个,外侧半月板损伤24个,其中1例双膝关节均为外侧半月板损伤。术后第3d,患者均能下地不扶拐行走,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其中1例患者伴有前交叉韧带大部分损伤(2/3)的患肢行走不稳,半年后再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行走。结论:战士训练引起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受伤方式是:跑步训练、越障训练和越野急行军训练。MRI检查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关节镜下行半月板部分或次全微创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术后1个月可继续参加部队正常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进行重建.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2~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活动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均>110°.结论:关节镜下采用4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Extension loss caused by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mnants nodule was usually reported by case reports.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port analyzing ACL remnants nodule.The purpose of th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诊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临床诊断为ACL损伤的患者关节镜术前均行MRI扫描,并将MRI征象与关节镜下所见进行对比。结果:本组21例中术前MRI扫描显示ACL正常6例,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MRI扫描显示ACL2级损伤10例,关节镜检查有明显挫伤或部分撕裂8例,但无断裂,其余2例正常;MRI扫描显示ACL损伤3级5例,关节镜检查完全撕裂2例,部分撕裂3例。两种方法检查结果Kappa值为0.615,P〈0.0001。结论:MRI显示ACL正常时,可靠性很高;MRI提示部分撕裂时可靠性较高,但要警惕假阳性;MRI提示完全撕裂时,可靠性相对较差,部分病例为部分撕裂。  相似文献   

13.
张燕 《医学综述》2013,19(18):3452-3454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与关节镜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上的价值,以便更好地诊治韧带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宝鸡市中医医院的45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分别予以磁共振和关节镜检查,分析其在诊断上的情况.结果 磁共振在诊断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膝内侧副韧带、膝外侧副韧带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9%、9.1%、4.8%、5.9%.磁共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100%、95.3%、97.2%.结论 磁共振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可作为关节镜检查的筛选检查,可指导关节镜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MRI PDWI-SPAIR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3例拟诊为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并采用3D-MRI PDWI-SPAIR对患者膝关节ACL进行薄层多层面重建(MPR),以关节镜检结果为准,评估3D-MRI PDWI-SPAIR对膝关节ACL损伤诊断效能及损伤分级诊断价值。结果关节镜检查显示93例患者中膝关节ACL完好21例,膝关节ACL损伤72例。ACL损伤分级:0级21例,1级18例,2级24例,3级30例。常规MRI诊断膝关节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89%、71.43%、84.95%,与关节镜检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0.583)。3D-MRI诊断膝关节ACL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83%、95.24%、95.70%,与关节镜检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值=0.870)。3D-MRI诊断膝关节ACL损伤分级总准确度(93.55%)高于常规MRI(81.72%)(P<0.05)。结论3D-MRI PDWI-SPAIR对膝关节ACL损伤诊断及分级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前交叉韧带(ACL)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及其临床诊断意义。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膝关节及韧带损伤患者,对其进行MRI以及关节镜技术诊断,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技术诊断ACL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以及Kappa值。结果显示,MRI技术诊断ACL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90.5%、94.8%、96.0%,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84.6%、94.8%、98.6%;Kappa检验MRI与关节镜诊断ACL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具有极高的一致性(k=0.86、0.87)。因此,MRI技术诊断ACL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安全无创伤,准确度高,可作为ACL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薛恩兴  潘骏 《浙江医学》2011,33(2):192-194
目的 评价MRI和物理检查在诊断前交叉韧带( ACL)完全断裂中的价值.方法 对88例膝关节外伤手术患者的前抽屉试验(ADT)、Lachman试验、MRI及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评价ADT、Lachman试验和MRI的诊断效果.结果 88例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ACL完全断裂的有61例,MRI、ADT和Lachman试验的灵敏度分别为85.2%、80.3%、83.6%,特异度分别为66.7%、81.5%、77.8%,准确度分别为79.5%、80.7%、81.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90.7%、89.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64.7%、67.7%,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56、4.34、3.7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2、0.24、0.21. 结论 ADT诊断价值最高,对于确定ACL完全断裂最有效,较MRI简便、经济,而Lachman试验对于排除ACL完全断裂最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急性ACL撕裂的膝关节进行MR回顾性分析,对ACL的形态特征、走行、信号强度以及ACL撕裂的伴随征象作了观察与分析,判断ACL撕裂程度并与关节镜作对照研究。结果 24例ACL撕裂病人中,MRI诊断ACL部分撕裂14例,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者11例,MRI诊断ACL部分性撕裂的准确率为78.5%;MRI诊断ACL完全撕裂10例,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一致者9例,MRI诊断ACL完全性撕裂的准确率为90.0%。结论 MRI诊断急性完全性ACL撕裂的准确性较高,对ACL部分撕裂诊断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核磁共振影像特征及关节镜检所见结果,为ACL损伤提供准确诊断信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125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膝关节损伤的患者,均在我院行MRI和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诊断为金标准,分别统计真阳性数、真阴性数、假阳性数、假阴性数,进而计算出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关节镜证实47个膝关节存在ACL损伤,其中完全断裂40个,部分断裂7个,韧带起止点撕脱骨折5个,其余81个ACL完好。MRI诊断ACL损伤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97.5%、准确度为94.5%、阳性预测值为95.5%、阴性预测值为94.0%。结论:MRI是诊断ACL损伤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可同时发现其他副损伤,为进行关节镜手术提供有力依据。在提示手术的必要性和制订手术方案和治疗计划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MR横断面T2W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横断面T2W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临床疑有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常规扫描图像,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对照,分析横断面T2W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关节镜下确诊128例完全撕裂,42例部分撕裂,30例正常。横断面T2WI检出151例,误诊3例,漏诊13例,诊断前交叉韧带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是92.1%、91.7%、92.0%;矢状面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是92.7%、83.3%、91.0%;矢状面 横断面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94.5%、94.4%、94.5%,三组间特异性和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横断位T2WI的特异性比矢状面图像高。结论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横断面T2WI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不可忽略的检查序列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