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1例脾虚证患者胃粘膜活检组织,电镜观察其植物神经终末超微结构的变化,对胆碱能终末内的乙酰胆碱(ACh)小泡进行了体视学定量分析,并通过放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cAMP、cGMP含量,发现不同证型的脾虚患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脾虚气滞型患者胆碱能神经终末中ACh小泡的数目显著多于脾胃气虚型(P<0.01);血浆cGMP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型和健康对照组(P<0.02),cAMP/cGMP比值则明显低于后两组(P<0.005~0.001)。本实验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了胃粘膜层胆碱能神经末的形态,提出了脾虚气滞型患者胆碱能神经偏亢的形态学依据。此外胃粘膜电镜活检可以作为观察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可靠的形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针刺不同经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第二信使cAMP、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分组给药及针刺治疗,连续14天.运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cAMP含量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cGMP明显升高;各治疗组均可增加cAMP含量,降低cGMP;三针刺组的作用明显优于两药物组,针刺阳经取穴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cAMP、cGMP水平.  相似文献   

3.
朱晓琴  雷水生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30-1531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环磷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常对照组比,cAMP、cGMP含量明显增加,cAMP/cGMP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MP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比,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则明显减少,cAMP/cGMP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癫痫模型海马内信号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monophosphate,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的变化及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癫痫模型组、TMP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马内cAMP、cGM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cAMP、cGMP含量明显增加,cAMP/cGMP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MP治疗组与癫痫模型组比,cAM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则明显减少,cAMP/cGMP比值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抑制癫痫放电作用与其调节海马内cAMP、cGMP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cAMP、cGMP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电针吗啡戒断大鼠足三里穴对大鼠环磷鸟苷酸(cyclic guanosine3',5'-monophosphate,cGMP)及环磷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3',5'-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戒断症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自然戒断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脑组织中cGMP、cAMP含量。结果戒断Ⅰ组大鼠血液cAMP含量增高(P<0.01),cGMP含量明显降低(P<0.01),cAMP/cGMP比值显著增高(P<0.01);戒断Ⅱ组大鼠脑中cGMP、cAMP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电针组cGMP、cAMP含量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电针足三里穴改善大鼠吗啡戒断症状可能与调节cGMP、cAMP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四君汤对脾虚证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组,黄芪四君汤组。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T3、T4含量下降(P<0.01),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升高(P<0.01)。黄芪四君汤能提高实验性脾虚证大鼠T3、T4水平及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降低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结论黄芪四君汤能改善脾虚证模型大鼠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甲状腺激素及cAMP、cGM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对慢性胃炎患者环核苷酸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6例)与针刺组(34例).主穴均为胃俞、中脘、足三里,分别进行埋线或针刺治疗,并观察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的改变.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针刺组76.47%(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血浆cAMP、cGMP、Gas、SP含量的改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埋线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肯定疗效,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和胃肠激素含量,从而改善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血清性激素和血浆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每天用蒸馏水灌胃,上、下午各1次,每只2mL,连续20d;脾虚模型组(n=12)上午灌大黄煎剂,下午灌蒸馏水,每只2mL,连续20d;四君子汤组(n=10)上午灌大黄煎剂,下午灌四君子汤煎液,每只2mL,连续20d.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P>2)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清E:含量和EP>2/T比值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T含量降低(P<0.05);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cGMP含量则下降.四君子汤组EP>2含量、EP>2/T比值降低(P<0.05或(P<0.01)和cAMP含量、cAMP/cGMP比值降低(P<0.01),胸腺、肾脏脏器指数升高(P<0.05).结论:四君子汤能改善脾虚证大鼠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性激素和环核苷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AA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AA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环核苷酸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候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测定血浆心钠素(ANF)、环核苷酸(cAMP、cGMP)水平,同时观察各虚证、血瘀证、水饮证患者血浆心钠素、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心衰患者随着心衰的加重血浆ANF与cGMP水平逐渐升高,cAMP/cGMP逐渐降低,cAMP则变化不大.这一特点在阳气虚弱组最突出,其次是阴阳两虚组、单纯气虚组,而气阴两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阳气虚弱组ANF与cGMP明显高于气阴两虚组.血瘀组血浆cAMP显著高于非血瘀组,水饮组血浆ANF显著高于非水饮组.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ANF、cAMP、cGMP水平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辩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胞体视学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89例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胞变化,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脾虚气滞型患者胃窦 G 细胞数密度及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0.001);胃窦 G 细胞数目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提示:胃窦 G 细胞增生及其分泌功能亢进可能是形成脾虚不同证型的病理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一从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从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第21天后进行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P0.01),大鼠探索能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明显升高(P0.05),大鼠活动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降低,cGMP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中枢cAMP、cGMP含量趋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粉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脑组织HO-1、cAMP、cGMP和血液中NSE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癫痫的发病机制及灵芝孢子粉的干预作用。方法 10周龄Wistar雄性大鼠30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成3组,分别是灵芝孢子粉组11只、癫痫模型组11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模型组用亚惊厥剂量(35 mg/kg)戊四氮(PTZ)腹腔注射,1次/d,连续28 d,大鼠连续5次出现2级以上惊厥确定为到达点燃标准,空白对照组用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同时灵芝孢子粉组经灌胃给予灵芝孢子粉(150 mg/kg,灌胃前禁食6 h);癫痫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经灌胃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血,在低温条件下迅速取出大脑,测定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灵芝孢子粉组和癫痫组实验动物全部达到点燃标准。高倍视野(100×)下,癫痫模型组海马和皮质区HO-1阳性细胞数明显较空白对照组增多(P<0.01),灵芝孢子粉组HO-1阳性细胞数低于癫痫模型组(P<0.05)。癫痫模型组cAMP、cGM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同时cAMP/cGMP比值减小(P<0.01);与对照组比较,灵芝孢子粉治疗组cAMP含量增加(P<0.01),而cGMP含量较癫痫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cAMP/cGMP比值亦增加,与癫痫模型组比较差异就有显著性(P<0.01)。血液中NSE的含量癫痫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多(P<0.01),而与癫痫模型组比较,灵芝孢子粉治疗组血液中NSE的含量下降(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可以降低癫痫时脑组织HO-1的含量,调节cAMP/cGMP比值减轻神经系统的异常放电,减轻过量的HO-1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降低血液中NSE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培土生金对脾虚哮喘大鼠气道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培土生金法对哮喘治疗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哮喘的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 ,对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 (Tot)、嗜酸性粒细胞数 (Eos)及环核苷酸 (cAMP和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 ,培土生金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P <0 0 1或P <0 0 5 ) ,降低cGMP含量 ,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培土生金中药可能通过调整cAMP/cGMP比值而对哮喘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多发梗塞性痴呆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栓子注入法制备大鼠多发梗塞性痴呆(MID)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作对照。针刺组在造模成功后第8天开始治疗,治疗后,采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MP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cAMP含量升高(P0.01),接近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GMP含量未见明显异常变化,针刺组亦未见明显调节作用。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以通过调节cAMP含量,介导血管平滑肌的松弛反应,改善脑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17.
乌药提取物对胃实寒模型大鼠cAMP, cGMP, GAS, MTL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乌药对胃实寒模型大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模型组大鼠采用寒冷刺激法造模3 d制备胃实寒模型,按前后体重差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吗丁啉组、红花水煎液组、乌药水煎液组、乌药挥发油组、乌药醇提液组、乌药水提乙醚萃取物组、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组,乌药各提取物给药剂量均为生药1.64 g.kg-1,第4 d造模后10 min,给药组ig相应药液10 mL.kg-1,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 h后进行第2次给药,以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cAMP,cGMP,MTL和血清GAS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5),cGMP,cAMP/cGMP降低(P<0.05),cAMP,GAS,MTL值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能明显抑制胃排空率(P<0.05或P<0.01);乌药水煎液和乌药挥发油能明显升高cAMP含量(P<0.01),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液、能够明显降低cGMP含量(P<0.01),乌药水煎液、乌药挥发油、乌药醇提乙醚萃取物能明显升高cAMP/cGMP(P<0.01)。结论:乌药水煎液、挥发油和醇提乙醚萃取物组能够明显抑制胃排空,明显升高cAMP/cGM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热性方剂对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讨方证相应的客观规律。方法:采用寒、热因素结合幽门结扎模型建立大鼠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大鼠血清cAMP、cGMP的含量。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血清cAMP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cGMP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热性模型血清cGMP含量显著高于寒性模型。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升高热性模型组大鼠血清cAMP的含量,降低cGMP的含量(P<0.05或P<0.01);理中丸可显著升高寒性溃疡组大鼠血清cAMP的含量,降低cGMP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通过"方证相应"理论验证了"病证结合"的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复制成功,大黄黄连泻心汤对热性胃溃疡、理中丸对寒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可通过促进cAMP含量的释放、降低cGMP的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18例不同病种、不同证型的青春期功能性月经失调患者的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垂体催乳素(PRL)、雌二醇(E_2)、孕酮(P)进行了同步观察,全部病例p值均降低(p<0.01);cAMP降低、cGMP升高,cAMP/cGMP降低(p<0.05)。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大治 《陕西中医》2010,31(12):1574-1576
目的:观察哮病发作期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哮病发作期患者37例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肝火上炎型、脾虚生痰型、肝肾阴虚型;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并设对照组(正常人13例),观察哮病发作期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血清胃泌素含量对比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观察组不同证型4组之间血清胃泌素含量经F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经q检验表明除肾阴亏虚组与肝火上炎组之间无差异外(P>0.05),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脾虚生痰组血清胃泌素水平于4组中最低。结论:脾虚生痰型哮病患者发作期血清胃泌素含量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考虑以其作为该型支气管哮喘实验室诊断指标中的一项参考指标;胃泌素可能是脾虚生痰型哮病患者发病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