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意外发生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年发病率约9.1/10万[1],多数预后不良[2,3],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是处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4]。由于颅内Willis动脉环前半部位动脉解剖结构特点,前循环动脉瘤(anterior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2.
针灸对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组织多巴胺、5-羟色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干预海洛因复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间断性递增量肌肉注射海洛因的方法复制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观察针灸对海洛因复吸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al position preference,CPP)的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针灸能防止海洛因复吸大鼠体质量的下降(P〈0.01),显著延长海洛因复吸大鼠在暗箱的停留时间(P〈0.01),显著降低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组织DA和5-HT含量(P〈0.01)。结论抑制脑组织DA、5-HT的释放,降低对海洛因用药行为有关环境的依赖行为,可能是针灸干预海洛因复吸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7例脑干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3例)与常规治疗组(4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纳洛酮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纳洛酮1m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每日4次,连续10d为1疗程。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觉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6例,中残6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27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或植物生存4例,死亡35例。结论纳洛酮对脑干出血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再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672例脑mm上患者中再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出血组239例,初次出血组3433例。先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再发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3672例患者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为6.5%(239/3672),脑出血再发的病死率为19.2%(46/239)。②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出血再发与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糖尿病、长期吸烟及酗酒等相关;两组比较,再出血组患者糖尿病史、长期吸烟、口服抗凝药、平均收缩脉升高、平均舒张压升高的比例均高于初次出血组;出血部位中,基底核区比例亦较高,年龄较大,两组比较均P〈0.01。③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平均舒张压(OR=8.7893,95%CI:5.0162~18.9358)、抗凝药的应用(OR=3.7273,95%CI:1.8245~5.7806)、长期吸炯(OR=3.1654,95%CI:1.6124~5.4528)、平均收缩压(OR=2.9463,95%CI:1.4596~4.9753)及糖尿病(OR=2.4689,95%CI:1.1807~4.7650)是脑出血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再发出血与平均舒张压升高、抗凝药的应用、长期吸烟、平均收缩压升高及糖尿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直接和间接血管重建术可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缺血和脑出血发生.文章对其外科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手术时机、适应证、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脑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病,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首次脑出血明显增高.文章对复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分类、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腰大池持续引流是神经外科临床中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还能鞘内注药,而且还可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的通畅,用于颅内感染、颅脑损伤后脑脊液漏、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内出血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其引起慢性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尚未引起重视,现将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后枕骨大孔疝的2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1,男性,49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伴呕吐3 h"  相似文献   
8.
背景: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是医源性疾病,增加局部坏死组织血流量可否有效改善这一问题。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股骨头局部组织血流量的影响,以了解针刺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位:一所中医学院的中西医结合系。材料:实验于2002—05/2003—06在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30只.清洁级,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方法:采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电针治疗组用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研制生产的PCF-88A型程控电针治疗仪作用于环跳、髀关两穴,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针刺后即刻及治疗2周后坏死局部组织血流量曲线。结果:针刺后局部组织即时血流量电针治疗组(0.50&;#177;0.08)mL/(g&;#183;min)与空白对照组(8.63&;#177;0.83)mL/(g&;#183;min)、模型组(4.30&;#177;0.89)mL/(g&;#183;min)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治疗2周后电针治疗组局部组织血流量(6.19&;#177;0.61)mL/(g&;#183;min)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8.33&;#177;0.65)mL/(g&;#183;min)、模型组(4.44&;#177;0.72)mL/(g&;#183;min)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电针治疗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局部血供的是非即时的.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水蛭素对凝血过程中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酶活化的纤溶抑制物(TAFI)是一种最近被证实的血浆中的纤溶抑制物,在凝血和纤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van Tilburg等的研究显示,TAFI升高可使静脉血栓的危险性轻度增加。Hori等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TAFI血浆浓度和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肥胖患者TAFI浓度和活性显著高于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和非肥胖的健康个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早期伴休克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 1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早期伴休克患者采取先钻孔简单减压+抗休克治疗,休克控制后再开颅的控制性手术方法.结果 术后1月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7例,轻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控制性手术方法,可兼顾脑疝早期的及时处理及危重休克个体的耐受情况,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早期伴休克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