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8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0.2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35%,重卡病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比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光山县2012年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1.01%,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03%,重卡病率为0.02%,县区零缺报率为1.04%。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明显比2011年有明显进步。结论光山县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009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009年周口市10个县(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合计报告传染病报告卡39232张,其中未及时报告的58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15%,除项城市外的9个县(市、区)均有报告未及时卡;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11%;重卡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评价综合指数为0.07%,各县(市、区)为0.00%~0.19%。[结论]周口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山东省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5年全省共建立报告单位3352个,其中2 278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13 446张。全省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4.83%,审核及时率为98.17%,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72d,重卡率为0.09%,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21.48%。[结论]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11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既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Diseases Reporting lnformation System,DRIS)运行情况,对2004-2011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周口市的10个县(市、区,下同)2004~2011年通过DRIS是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据库,评价DRIS的主要运转指标。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各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2004-2011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1.84%,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90%,重卡病率为0.02%,县区零缺报率为0。报告质量逐年提高。结论 2004-2011年周口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并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兖州市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7年充州市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对报告单位的类型、报告情况、病例的重复报告、报告审核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2007年全市共建立报告单位24个,其中18个单位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002张。全市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97.62%,审核及时率为98.63%。从诊断到审核的平均间隔为0.40d,无重卡,未填写工作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卡占63.08%。[结论]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报告单位网络直报率、报告审核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2006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年网络直报质量现状以及主要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结果]2006年南京市平均报告不及时率为4.13%,平均审核不及时率为0.45%,重卡率0.01%,县区零缺报为0.下半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明显比上半年进步.[结论]2006年南京市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机构报告及时性、郊县(区)疾控中心审核及时性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尧怀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3):217+226-217,226
目的 分析和评价许昌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卡审核及时性,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审核及时性指标,对2005-2009年许昌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许昌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卡审核及时率为99.35...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福建省2007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用未及时报告率和未及时审核率等指标,用SAS 9.0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全省2007年报告卡152 361张,未及时报告12 904张,未及时审核2 910张,累计重卡881张,累计零缺报县区为11个;未及时报告率8.5%,未及时审核率1.9%,重复报告率0.1%,县区零缺报率1.1%;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间间隔为0.69 d,从报告到审核的时间间隔为0.75 h;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率)为2.9%,厦门和龙岩较好,宁德和南平较差。[结论]2007年福建省疫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较好,但9个地市差异较大,大部分要提高报告及时性;未及时报告是直接影响网络直报的主要因素。要进一步强化各级疾控机构对疫情报告的指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06--2012年南京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进行分析,以提高网络直报质量,为以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数据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6--2012年南京市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2321张,其中86.87%的传染病报告卡来自医院;网络直报用户报告率由81.29%上升至100%;南京市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率从95.87%上升到100%,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及时审核率由99.55%提高至100%,重卡率由0.013%降至零,县(区)零缺报率为零。结论2006--2012年南京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及时审核、查重在高效、稳定、持续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豫红  雷启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91-893,896
[目的]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2005~2009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近5年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漏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平均漏报率22.50%,呈逐年下降;5年平均报告及时率、卡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2.22%、88.95%、87.52%、82.35%,报告质量逐年上升。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漏报率存在差异,县区级机构漏报率最低,村卫生站、个体诊所和民营医院漏报率最高。漏报病例数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结论]龙马潭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加强督导检查与通报,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连州市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和及时率,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参照《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每年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查出医疗机构报告法定传染病种1175例,漏报210例,平均漏报率为17.87%。2008年、2009年的漏报率分别为16.09%、19.15%。县级、乡镇级和其他(民营和卫生站)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分别为13.30%、19.74%、25.00%,医疗机构级别越高漏报率越低。乙、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22.37%、12.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明显高于丙类。2008~2009年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5.81%、3.08%,总未及时报告率为4.20%,其中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其他(民营医院)未及时报告率分别为3.61%、10.31%、0%,乡镇卫生院未及时报告率明显高于县级医院。[结论]连州市传染病漏报率和未及时报告率仍然较高,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加大监督力度,是提高连州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2005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莉  张静靖  许军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64-166,177
[目的]对四川省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体系为评价依据,使用SQL数据库和EXCEL电子表格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直报率为100.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为90.30%,乡镇卫生院为62.05%,较2004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传染病报告未及时审核率、未及时报告率,重卡率、零缺报率分别为13.78%、43.96%、0.09%、0.68%,其综合指数为58.51%,位居全国第27位。[结论]该省传染病报告与审核的及时性低,乙肝,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重报严重,提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贡市2007年度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漏报率及其报告质量,为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市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93所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7年自贡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0.62%。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均存在传染病漏报,其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急诊部外,其余科室亦存在传染病漏报,但其漏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漏报的病种有:淋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1.06%、准确率为89.29%、一致率为98.29%。[结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仍存在漏报,应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小兵  彭磊  刘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60-4562
[目的]为了解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9家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自查,同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城区13家医疗机构进行漏报调查。[结果]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0.63%,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最为严重,漏报率为50.77%。[结论]目前我市疫情报告工作的薄弱环节是民营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故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定期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我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2008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08年报告单位信息和全部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省建立报告单位3360个,通过系统报告传染病报告卡243923张。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卫生院中,全年未报告的占19.64%,全年报告1~11例的占23.60%,出现零、缺报的原因以无传染病病人就诊/就诊人数少为主。全省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率为98.15%,及时审核率为99.75%。年龄与职业不匹配报告卡273张,年龄与病种不匹配报告卡9张。未填写填卡医生姓名的26504张,14岁及以下患儿病例报告卡未填写家长姓名的4041张。[结论]2008年山东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但填卡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