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组和超重肥胖正常血压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和代谢特点,比较血清胰岛素、胰岛素原、瘦素水平,并探讨这些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肥胖/超重病人152例,年龄20-65岁,BMI≥25。男性84例,女性78例。高血压组78例,正常血压组74例。采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比较两组间体脂参数、代谢紊乱特点、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原、瘦素水平,分析超重及肥胖病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同,高血压组腰臀比增加,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程度均大于正常血压组,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两组之间空腹瘦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超重及肥胖病人的增龄、腰臀比增加、胰岛素原水平、伴糖代谢异常和脂代谢异常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经BMI校正后这一关系不再显著。结论 肥胖伴高血压病人呈内脏型肥胖趋势,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的程度高于正常血压组。肥胖病人发生高血压时已存在胰岛细胞受损。瘦素可能对肥胖病人高血压的发生没有重要作用。该组超重和肥胖病人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是BMI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相互关系。方法按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随机选择15岁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组(组1)77例、超重组(组2)120例和正常对照组(组3)109例,测定空腹血清脂联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Fins)、血糖(FBG)血脂谱及临床基本资料。结果空腹血糖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152)。组3至组1的甘油三酯(TG)呈梯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梯度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01)。组3至组1的FFA、hs—CRP、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梯度升高,脂联素呈梯度下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01)。瘦素在组1中明显升高,组2、组3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306例受试者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的独立影响因素是体重指数(BMI)、HDL—C、hs—CRP(R=0.429,R^2=0.184);瘦素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64,R^2=0.133);FFA的独立影响因素是BMI、TG(R=0.661,R^2=0.437);hs—CRP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脂联素、BMI、HDL—C、HOMA—IR(R=0.445,R^2=0.198);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瘦素、BMI、FBG、FFA(R=0.574,R^2=0.330)。结论单纯性超重、肥胖青少年血游离脂肪酸、瘦素、hs—CRP明显升高,脂连素明显降低;体重指数是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hs—CRP共同的独立决定因素;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糖、脂代谢及炎症方面有重要意义,可能是肥胖与代谢及发生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分子。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的情况,进一步研究胰岛素、瘦素、肥胖与PCOS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单纯性肥胖组)和41例PCOS患者(PCOS组)的血清标本,分别测定其体质指数(BMI)、瘦素(Lep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COS组BMI、血清瘦素、FINS、HOMA-IR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与单纯性肥胖组相比,PCOS组仅FINS水平显著性升高,BMI显著性降低(P〈0.05)。②PCOS组瘦素水平与BMI、FINS、HOMA-IR及三酰甘油水平有关。③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的FINS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PCOS肥胖组FINS和HOMA-IR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PCOS非肥胖组、单纯性肥胖组与PCOS肥胖组瘦素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水平和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PCOS患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可能有相互调节的作用;PCOS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不仅是肥胖的后果,还可能与PCOS有直接的关系;PCOS患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肥胖的伴随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初次诊断为PCOS的170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P1组,n=69)、超重组(P2组,n=44)和肥胖组(P3组,n=57)。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分析BMI、腰臀比及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与血清瘦素水平的相关性。以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14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且同样分为正常体质量组(C1组,n=102)、超重组(c2组,n=20)和肥胖组(C3组,n=21)。结果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P1组与C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2组〉C2组,P3组〉C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腰臀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h血胰岛素、空腹及餐后2h血糖、HOMA—IR、HOMA—IS相关;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和HOMA—IR独立相关。结论PCOS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导致糖脂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瘦素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晓春  齐晓娟  石秀换  李云霞 《医学综述》2009,15(12):1870-1872
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能与其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代谢综合征是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多数研究表明,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高瘦素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呈显著正相关;瘦素能够控制体质量,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瘦素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结果目前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男性女性合并肥胖或非肥胖的高血压病人和正常血压者。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高血压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关系。结果 无论男女血清瘦素水平在同一体质水平(肥胖或非肥胖)高血压组高于正常血压组,同一血压水平(高血压或正常血压)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ISI则成相反趋势的变化。除男性高血压病肥胖组与非肥胖组ISI差异无显著性,其余上述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男性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ISI存在相关性,女性病人二者未见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存在高瘦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男性病人血清瘦索水平与ISI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血清瘦素(leptin)改变及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单纯性肥胖儿童25例,随机选健康儿童 20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01),瘦素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相关(r=0. 717,P<0. 01),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相关(r=0. 403,P<0. 01),体重指数与瘦素水平呈显著相关 (r=0. 599, P<0. 01)。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的程度以及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其在NAFLD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1例NAFLD患者的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人体测量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NAFLD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女性空腹血清瘦素显著高于男性的(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瘦素与FINS显示出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 NAFLD组中,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在不同肥胖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单独或共同构成NAFL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的:探讨高脂诱导肥胖模型大鼠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的水平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高脂饮食8周后,以体重比对照组重30?g为标准,分出肥胖大鼠,继续饲养4周,空腹麻醉下,心脏取血,分离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清血糖;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瘦素、胰岛素;酶联免疫法(ELISA)测血清TNF α、IL 6水平。以空腹胰岛素/血糖(Insulin/Glucose,I/G)比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大鼠空腹胰岛素、I/G比值,瘦素、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别;肥胖大鼠I/G比值与血清瘦素、IL 6均密切相关(r=0.772, P=0.036; r=0.898, P=0.015),与TNF α不相关(r=0.341, P=0.254)。结论:肥胖大鼠血清瘦素、IL 6显著增高,参与了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血清TNF α未增高,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60例,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30例。 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AI)。 结果:单纯肥胖组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BMI、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1),IAI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空腹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48,P<0.05),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55,P<0.05),与IAI呈负相关(r=-0.47,P<0.05)。 结论:瘦素的过量表达参与了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肥胖危险因素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LP)与肥胖、体重指数、性别、胰岛素、血糖、血脂及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6 0例肥胖与 5 0例非肥胖受试者禁食 1 0h ,于清晨排大、小便后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 ,空腹测血瘦素、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 ,Tch)、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HDL c)。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分别根据性别及是否有 2型糖尿病进行两次分组 ,对瘦素及其他各参数作比较分析。结果  (1 )肥胖组瘦素均较非肥胖组显著增高 ;(2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3)肥胖组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血脂Tch、TG、LDL c水平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HDL c水平肥胖组低于非肥胖组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性 ;(4)肥胖组、非肥胖组中 2型糖尿病与非 2型糖尿病之间的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瘦素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瘦素与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呈正相关 (P <0 .0 1 )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LP与性别有相关性 (P <0 .0 5 ) ;LP与胰岛素 (P <0 .0 1 )、Tch(P <0 .0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T2DM) 120例,根据是否伴微血管病变,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NON-MAP) 60例和微血管病变组(MAP)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人群(NC)60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空腹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并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MVP组及NON-MVP组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游离脂肪酸(FFA)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而脂联素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与hs-CRP、淳离脂肪酸(FFA)、HOMA-IR、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hs-CRP、FFA、HOMA-IR、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而二者与脂联素均呈明显负相关;以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三者影响最大的是HOMA-IR和腰臀比(WHR).结论 T2DM患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提示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与T2DM的发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瘦素、TNF-α、游离脂肪酸在肥胖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19例肥胖症(BMI≥25 kg/m2)和29例非肥胖症(BMI<25 kg/m2)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使用SPSS11. 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瘦素、TNF-α、FFA在两组人群间的水平差异以及与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肥胖患者的血浆TG、VLDL-C、FINS、瘦素、TNF-α、FF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肥胖组中FFA与血浆TG、Tch、LDL、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γ分别为0.492、0.610、0.632、0.612、0. 607,均P<0.05),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γ为-0.47,P<0.05);瘦素与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γ分别为0.673、0.831、0.823、P<0.01-P<0.001),与ISI呈负相关(γ为-0.578,P<0.05);TNF-α与ISI呈负相关(γ为-0.676,P<0.05)。结论肥胖患者的血清瘦素、TNF-α、FF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其水平与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显著相关,血清瘦素、TNF-α、FFA是一组很好的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男性儿童血清瘦素(leptin)与胰岛素(Ins)及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及其对性发育的影响。方法:测定各年龄组120例肥胖及120例正常的男性儿童血清的leptin及Ins,E2,T水平,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学龄前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leptin,Ins有显著增高(P〈0.01),而两组E2,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春早期、青春期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leptin,Ins,E2有显著增高(P〈0.01),而T降低(P〈0.05)。肥胖儿童血清leptin与Ins呈正相关(r=0.547,P〈0.01),而leptin与T呈负相关(r=0.351,P〈0.05);正常儿童leptin与各指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leptin和Ins同时升高,存在leptin抵抗、Ins抵抗;青春期肥胖男童leptin,E2升高,而T降低,存在性激素代谢紊乱,leptin可能影响男性肥胖儿童的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与胆结石(GD)及胰岛素抵抗(IR)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153名2型糖尿病人根据胆囊B超显示的结石有无分成两组:糖尿病伴结石组和糖尿病不伴结石组,再按性别各分成2个亚组.所有对象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空腹胆囊B超,并留空腹静脉血浆测定血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C肽(FC-P)、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瘦素.结果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是男性的3倍;女性糖尿病伴结石亚组的血清瘦素、BMI,TC,TG,FIns,FC-P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糖尿病不伴结石亚组,而腰臀比(WHR)及FP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性亚组中除TG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指标变化同女性.以胆结石为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血清瘦素水平增加,胆结石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简单相关分析:瘦素与BMI,FIns,FC-P,HOMA-IR等正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和体重指数后,女性与TC,FINS,FC-P正相关;男性与FINS,FC-P正相关.以瘦素为应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女性均见BMI及HINS是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的独立因素,女性还受TC影响.结论瘦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人胆结石的形成有关.2型糖尿病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也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龚雪萍  廖均梅 《安徽医学》2015,36(10):1200-1202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促酰化蛋白(ASP)和脂联素(ADPN)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就诊及健康体检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性肥胖组62例,超重组73例和健康对照组65例。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促酰化蛋白(ASP)和脂联素(ADPN)。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肥胖组和超重组的 FPG、FINS、LDL-C、TC、TG、AS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升高(P <0.05);HDL-C、ADPN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降低(P <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的 FPG、FINS、LDL-C、TC、TG、ASP和 IR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DL-C、ADPN和 ISI显著降低(P <0.05)。血清 ASP和 ADPN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结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内脂肪细胞因子ASP水平显著升高,而ADPN显著降低,并与BMI、血脂代谢及胰岛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肥胖程度儿童血清Apo A5、人去乙酰化酶4(SIRT4)水平,以及与糖脂代谢 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8 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肥胖儿童102 例作为 肥胖组,参照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轻度肥胖组、中度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同期于该院随机选取50 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肥胖儿童BMI 影响因素及肥胖儿童血清Apo A5、 SIRT4 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BMI 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BMI、腰围、臀围、甘油三酯(TG)、总胆 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P <0.05), 高密度脂蛋白(HDL)、Apo A5 及SIRT4 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重度肥胖组和中度肥胖组BMI、腰围、 臀围、TG、TC、LDL、FINS 及HOMA-IR 高于轻度肥胖组(P <0.05),且重度肥胖组高于中度肥胖组(P <0.05); 重度肥胖组和中度肥胖组HDL、Apo A5 及SIRT4 水平低于轻度肥胖组(P <0.05),且重度肥胖组低于中度 肥胖组(P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臀围、TG、TC、LDL、FINS、HOMA-IR 是影响儿童 BMI 的危险因素(P <0.05),HDL、Apo A5 及SIRT4 是儿童BMI 保护因素(P <0.05)。肥胖儿童血清Apo A5、SIRT4 与BMI、FINS、TG、TC、LDL 及HOMA-IR 均呈负相关(P <0.05),与HDL 呈正相关(P <0.05)。 结论 血清Apo A5、SIRT4 表达下调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可反映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紊乱和 胰岛素抵抗,从而为改善肥胖儿童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关系。方法: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瘦素(leptin)及肝肾功能和血脂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瘦素与上述指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糖尿病患者血清leptin,FINS,HOMA-IR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治疗12周后糖尿病组BMI,肝肾功能和血脂无显著变化,但FPG,FINS,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ISI显著升高(P<0.01)。在糖尿病患者中,瘦素水平与FINS,HOMA-IR明显正相关(r1=0.525,P<0.01,r2=0.391,P<0.05),与ISI明显负相关(r=-0.334,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瘦素最主要的因素依次为性别,BMI,甘油三脂,胰岛素和ISI,(R2=0.358,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水平升高,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用罗格列酮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