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患者女 ,36岁 ,因全身皮肤结节就诊 ,诉 2个月前在前胸及后背出现直径 1~ 2cm的皮肤结节 ,伴压痛及瘙痒 ,有恶心、乏力 ,无明显发热 ,盗汗及体重下降。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皮肤结节 ,高低不平 ,质韧 ,有压痛、破溃及结痂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咽部无异常。胸部CT示前中纵隔内偏右方气管前缘见 9cm× 7cm大小块状影 ,边缘光整 ,其内不规整低密度块。骨髓涂片无异常。皮肤结节活检示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型 ) ,后经湖北省肿瘤医院及同济医院确诊。免疫组化显示LCA( )、CD2 0( )、CD3 (- )。局部结节用 0 …  相似文献   

2.
以皮下转移结节为首发的十二指肠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某男 ,5 3岁 ,以胸壁皮下结节 2月 ,腹痛 1月入院。 2月前发现胸壁皮下数个结节 ,从米粒到花生粒大小不等 ,质稍硬 ,无压痛 ,未在意。此后结节渐增大 ,左腋下一处达鸡蛋大小。遂在当地医院取活检 ,病理报告“非淋巴结肿大系胸壁转移性腺癌” ,查胸片、B超、消化道钡透均未见异常。近 1月来 ,渐感上腹饱胀、隐痛 ,食欲减退。 1d前上腹部阵发性刺痛 ,伴呕吐、遂入院。查体 :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胸前壁及侧壁皮下可触及大小约 0 .2cm× 0 .2cm~ 0 .4cm× 0 .6cm结节十多个 ,质硬 ,活动度差 ,无压痛 ,左腋窝触及 4c…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7岁,因左大腿根部内侧包块3月入院。患者3月前左大腿根部内侧出现3个包块,未在意。近1个月自觉包块逐渐增大,并伴有表皮少量渗血,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次日突然包块溃破出血,行手术扩大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左大腿)皮肤梭行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示:S-100(-)、CD34(+)、CD177(-)、Vim(+)、Hmb45(-)、CK(-)、EMA(-)、Desmin(-)、SMA(-)、CD68(散+)、CD99(-)、ALK(-)、KI67(+约3%~5%)、Actin(-)、D2-40(-)(图2)。诊断:(左大腿)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5岁。因左乳癌(病理报告为实性癌)根治术(左腋窝淋巴结4/6转移)3个月,右副乳肿物5天再次入院。3个月手术前体检发现右腋窝前壁限局性隆起,表面有小乳头,皮肤无红肿,深面可触及副乳腺体而未触及结节,右侧乳腺及腋窝检查未见异常。术后3个月发现右侧副乳头明显隆起,副乳腺内可触及2cm×2cm×2cm结节,质硬,边界不清,右乳未触  相似文献   

5.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刘林  陈幸华  张曦  孔佩艳  彭贤贵  刘红  张怡  高蕾 《重庆医学》2002,31(12):1180-118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期疗效。方法 自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以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10例 ,其中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8例 ;霍奇金淋巴瘤 (HD) 2例。动员方案为 :MOEP/CMOP +G CSF ,获得MNC中位数为 5 1× 10 8/kg ,CD34+ 细胞为 6 8× 10 6/kg ,CFU GM为 3 1× 10 5/kg。预处理方案 :Cy/TBI(7例 )及CEAC(3例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WBC >1 0× 10 9/L、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PLT >2 0× 10 9/L ,分别为 (9± 4 )d、(10± 3)d、(14± 5 )d。随访至 2 0 0 2年 8月 ,2例患者于移植后 1月和 2月分别死于感染和疾病复发 ,其余患者已无病存活 6~ 14个月。结论 疗效显示 ,对于常规化疗无效的NHL ,APBSCT疗效较差 ,而经治疗后获得PR或CR及复发后再治疗获得PR或CR的淋巴瘤患者 ,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2 0岁 ,发现左腹股沟区肿物 5个月 ,CT检查左腹股沟区软组织肿块。2 0 0 2年 3月 19日行肿块切除 ,术中见肿块位于左髂腰肌内 ,延至左腹股沟韧带下方大腿阔筋膜深面 ,大小为 12 cm× 8cm× 4 cm,重 2 10 g,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物质硬 ,色白 ,内有分隔 ,部分组织坏死。术后病理 :神经内分泌癌 ,无淋巴结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yn(++) ,CK(+) ,NSE(+) ,Desm in(- ) ,EMA(- ) ,CD2 0(- ) ,CD3(- ) ,CD4 5RO(- ) ,网状纤维染色呈小巢状结构。术后恢复良好 ,接受局部放疗。  讨论 :神经内分泌细胞在人体内分布…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37岁 ,2 0 0 1年 2月下旬出现低热乏力 ,盗汗 ,体重减轻 ,2个月减轻 1 3 5kg ,4月 1 5日在我院行腹膜后淋巴结穿刺 ,病理报告示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2 0 0 1年 4月2 2日入院。查体 :T 38℃ ,P 80次 /min ,BP 1 6 0 /1 0 0kPa。轻度贫血貌 ,右锁骨上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约 1 0×1 5cm ,质韧 ,触痛 ,心肺 (- ) ,腹软 ,肝不大 ,脾肋下刚触及 ,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 :ESR、CRP、Cu/Zn明显高于正常 ,B超及CT示腹膜后有肿大的淋巴结 ,脾大。示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 ,ⅢB期 (中度恶性T细胞…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4岁 ,因乏力、盗汗 3个月余 ,发热、齿龈出血 1周于 2 0 0 2年 2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1年11月起出现乏力、明显盗汗 ,逐渐加重 ,入院前 1周出现发热 ,间断齿龈出血 ,量多、不易自止 ,无骨痛、黑便。至本院门诊 ,查血 WBC12 .7× 10 9/L,Hb6 2 g/L,PL T17× 10 9/L,而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查体 :重度贫血貌 ,皮肤未见出血点及淤斑 ,齿龈渗血 ,颌下及腹股沟分别可触及 2个1cm× 1.5 cm,1.5 cm× 2 cm肿大淋巴结 ,质硬 ,无触痛 ,胸骨无压痛 ,心肺 (- ) ,肝肋下 2 cm ,脾肋下 3cm,质中等 ,无明显触痛。实…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4 5岁。自觉左乳腺长一包块 9月 ,进行性增大 ,近月呈针刺样痛。1997年 10月 2 0日入院。查体 :T36.7℃ ,P78次 /分 ,R2 0次 /分 ,BP13/ 8k Pa。心肺未发现异常。双乳腺不对称 ,左乳 <右乳 ,左乳头内陷 ,乳晕周围皮肤呈桔皮样变。 12点钟处扪及一包块 ,约3cm× 3cm× 2 .5cm。与表皮粘连 ,质硬 ,压痛 ( ) ,基底活动。左腋前皮肤处见 6cm× 5cm× 4 cm软性包块 ,皮肤色泽正常 ,未见乳头 ,无压痛 ,腋窝淋巴结肿大 ,质硬 ,活动 ,无压痛 ,右乳腺正常。乳腺仪冷光透照 :右乳( - ) ,左乳腺内上象限一血管明显增粗 ,怒张 ,未见中断影…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0岁,因躯干泛发丘疹、结节、斑块伴有剧烈瘙痒一年,肢体肿胀半年就诊。多次抗炎、抗过敏治疗无效。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及皮肤附件周围中等大小异性T淋巴样细胞浸润。皮损免疫组化示:CD3、CD4、CD8、TIA1均(+),CD30部分(+),Ki67 (50%+)(图3),ALK、CD20、CD56、EMA、GB均(-)。病理诊断:考虑为外周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改变。诊断:血管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诊断:血管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行CHOP方案化疗,皮肤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介绍例 1,男 ,38岁 ,汉族 ,已婚。因舌左侧溃烂 3个月 ,入院。查体 :舌尖背部左侧可见一 (2 .8× 2 .8)cm2 大小溃疡面 ,边缘不规则 ,呈菜花样隆起 ,中央部凹陷 ,表面有乳白色伪膜 ,触之易出血溃疡基底部质地较硬 ,边界清楚 ,有触痛 ,边缘过舌中线。左颌下、颏下各可扪及一 (0 .6× 0 .6 )cm2 大小淋巴结 ,质地中等 ,可活动 ,有触压痛。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上份前缘可扪及一 (2 .0× 3.0 )cm2 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质地偏硬 ,周界清 ,活动度小 ,有触压痛。活检报告 :鳞状细胞癌 ,中度分化。给予平阳霉素行术前化疗 ,总量达 2 12mg。舌体…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7岁.因右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右乳房外上象限与外下象限间可扪及一肿块,约4 cm×5 cm×2 cm大小,质硬,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轻压痛.肿块表面皮肤正常.右侧腋窝扪及1枚直径2 cm淋巴结,质硬,可推动.肿块穿刺活检示:(右)乳腺组织显示纤维组织增生并见有散在不典型细胞.诊断考虑乳癌可能性大.行右乳癌改良根治 胸大肌开窗、锁骨下淋巴清扫术.术后病检:(右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瘤(B细胞型),累及右腋窝、锁骨下淋巴结(6/6),免疫组化染色:CK(-),syn(-),NSE(-),LCA( ),CD20( ),CD79a( ),CD3(-),CD45R0(-).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发现 2例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系同胞兄弟 ,实属罕见 ,现报告如下。例 1,男 ,3岁。因面色进行性苍白 1a,发热 10 a于 2 0 0 2年1月 2 8日入院。14月前服氯霉素 3片。无放射性物质和毒物接角史。体检 :T 38.5℃ ,贫血貌 ,皮肤无出血点 ,左耳后、腹股沟扪及 2枚黄豆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 (一 ) ,右肺闻及湿罗音 ,心尖部可闻 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 2 cm ,剑下 3cm ,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Hb 38g/ L ,WBC 7.4× 10 9/ L ,N 0 .5 4 ,L 0 .4 0 ,原粒 0 .0 15 ,早幼粒 0 .0 1,BPC6 0× 10 9/ L,血型 B型。数 10 0个…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5岁,因左乳-纤维瘤”切除术后4月复发,咳嗽、胸痛2月余入院。胸片及双乳摄片报告为左乳恶性肿瘤,双肺广泛性转移。体检:左乳外上象限可见一长约10cm的手术疤痕,其下可扪及一大小为5×7×10cm的肿块,表面不光滑,质硬,边界尚清,欠活动。左腋可扪及2cm大的淋巴结,质硬,活动。4月前患者曾在某医院作左乳“纤维瘤”切除术,术后肿块未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合并恶性黑色素瘤,男31岁,颈部肿物40余天,于1985年10月3日入院。查体:甲状腺Ⅱ度结节性肿大,结节大小不等,左叶最大者6×4×3厘米;右叶最大者4×3×3厘米,质硬。双侧颈部、颈前及颌下有数个花生米及黄豆大淋巴结,以左侧明显,稍硬,表面皮肤颜色正常。临床诊断:甲状腺癌并颈淋巴结转移(T_3N_2M_0)。行甲状腺全切+左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73岁。因颈前肿物伴疼痛 4d于 2 0 0 1年 4月收入我院。入院后查体 :左甲状腺下极肿物 ,5cm× 6cm ,质中 ,界限不清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 ,触痛明显 ,气管右移。右叶上极肿物 ,3cm× 3cm ,质中 ,界限清楚 ,表面光滑 ,活动 ,无触痛。甲状腺超声检查提示 :右甲状腺叶厚3 2mm× 3 6mm ,峡部厚 3 3mm ,左甲状腺叶厚 2 0mm× 2 1mm。右甲状腺内可见低强不均回声结节 ,约 2 1mm× 1 7mm ,界限不清 ,血流丰富。左甲状腺被大小不等的结节占据 ,最大约 2 3mm× 2 0mm ,中央见多个强回声光点 ,后伴声影 ,结节内…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0岁,未婚。一周前发现左乳腺外上方无痛性肿块。直径约3cm,活动,质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于1984年10月10日行肿块切除术。病理诊断:左乳腺恶性淋巴瘤,裂、无裂细胞混合型。上海肿瘤医院免疫组化标记为B细胞性。术后第5天始联合化疗(CTX0.8g,MTX40mg,Pred 30 mg,qw)6次。11月17日开始~60Co外照射,左乳房切口线DT538rad;病灶区垂直DT860 rad;左锁骨上、下区及左腋顶区DT 5460rad。术后二年,左乳房外上象限内又触及7×6×4cm的无痛性肿块,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经两次化疗后腋下淋巴结明显缩小,再行单纯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4岁,2002年11月初因“反复发热、咳嗽、咳痰、胸痛3个月”就诊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查体时于右侧胸壁发现一约2.5cm×2.0cm隆起性肿块,周围炎性渗出明显,表面可见脱屑及少许分泌物,质地较软,其余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无肿大。CT示:右侧中下胸壁软组织及胸膜腔病变并右肋骨骨质破坏、右侧胸腔积液。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提示淋巴瘤,考虑累计范围较广,行胸壁病灶根治性切除可能性小,胸廓重建的难度大,故给予右胸壁切开闭式引流术。术后病理提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20(-)、CD3(-)、CD15(-)、CD30(++)、ALK(+)、EMA(…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5 2岁。因纳差 2月 ,面色苍白 7d于 1999年 9月12日入院。病人 2月前出现无明显原因的纳差、乏力、消瘦 ,至入院时体重下降约 10kg ,但患者仍坚持从事一般体力劳动。 7d前出现尿色黄 ,同时面色苍白。自发病以来无咳嗽及痰中带血。查体 :消瘦 ,中度贫血貌 ,皮肤无黄染 ,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无异常 ;左上肺稍浊 ,呼吸音稍低 ,双肺无干、湿 口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腹部无异常发现。Hb 5 9g/L ,WBC 1.3× 10 9/L ,Plt 61× 10 9/L ,网织红 0 .0 2 2 .尿潜血 ( ) ,Rous试验 (+ ) ,糖水试验 (+ ) ,Ham试验 …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29岁,因“右颈部无痛性包块3a余”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颈部发现包块,起始约核桃大小,无疼痛、渐增大,一年前双腋下、左颈部、双腹股沟发现包块,曾在多家医院检查,均无明确诊断。检查:右颈隆起约20cm×17cm×12cm包块,质硬、结节状,边界不清,双颌下、左颈部均扪及1.5cm、3cm不等淋巴结。辅检:CT示右颈部良性肿瘤可能(不排除淋巴瘤)。穿刺细胞学:镜下见较多小淋巴细胞、梭形细胞,部分细胞核染色质粗,有核仁,为排除低度恶性淋巴瘤,建议病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