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卫星DNA分析国内24个近交系小鼠遗传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微卫星位点对国内24种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状况分析。方法用前期筛选的富含多态性和等位基因数多的30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合成荧光标记引物,对近交系小鼠基因组DNA进行PCR的扩增,经STR扫描对各近交系小鼠品系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24个近交系小鼠品系中,有16个品系在品系内在30个位点上均具有相同基因型。而在不同品系间同一位点具有多态性,可初步对不同品系进行鉴别区分。其余品系内个别动物存在多态性。结论所选位点可以参考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分析,并进行初步品系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2.
豚鼠遗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豚鼠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各个领域,其遗传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和应用。遗传检测目的是为了证实各品系动物应具有的遗传特性,检查是否发生遗传污染和遗传突变等,确保被检对象符合该品系的要求。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出现,为实验豚鼠基因纯合度、遗传类型检测、遗传质量监测提供了更为简便可靠的研究手段。本文就生化标记、细胞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在豚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为豚鼠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遗传学监测是用于检查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的一套程序,它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鉴定动物品系,剔除发生遗传变异和基因污染的动物。具体万法和要求因监测对象不同而异。对近交系动物,首先要用多种方法测定各位点的基因型是否纯合;其次,每一近交系均有其固有的一套基因型即遗传像谱(genetic profil-e),国际上对通用品系均有标准像谱可供参考,遗传学监测就要检测每个品系的遗传像谱有否发生变异。而对远交群动物,则要监测其基因频率、多态性位点的比例及杂合性等。为了提高监测的准确度,一般要使检测的位点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的被检位点尽可能分布在离着丝点距离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皮肤移植、下颌骨形态分析及生化标志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一定特点和不足之处。为了寻找一种比较简便可靠的方法,我们在免疫学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制备了具有品系特异性的多价同种异系抗血清,以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质量。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原理将不同近交系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混合制成淋巴细胞悬液,注入不同近交系小鼠体内,获得具有品系特异性的多价同种异系抗血清。用这种抗血清同来自被检近交系小鼠体内提取的淋巴细胞,进行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即可鉴别和检测不同近交系小鼠及其遗传质量是否符合纯系动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使用适当品系的实验动物,将可提供最有价值的无外来遗传和环境变异的资料。选供研究的动物,应在微生物学规定的环境中生产,饲以标准化的饲料,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规定的环境是:执行定期的微生物群落检测,以检定是否出现已知的病原体。遗传学规定的实验动物品系,是指那些已知的发育特性、生化特性、免疫学特性或者其他可遗传的特性已被鉴定的品系。在深入研究或进行验证时,选用遗传学和微生物学上明确的动物就更加重要了。近交系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须包括:1.每个品系遗传概貌的结构;2.进行常规检测,证明品系和亚品系的遗传概貌是否符合;3.签发品系和亚品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质量对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动物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科学性有重要影响,实验动物遗传监测是评定和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必不可少的措施。实验动物遗传监测指标对各品系动物个体基因纯合度及动物个体之间遗传基因一致性的检测,近交系动物要求动物个体基因纯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中国特有野生来源的TW (TianjinWild)小鼠近交系进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 按照国标GB T14 92 7 1 2 0 0 1、GB T14 92 7 2 2 0 0 1及WHO(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 )遗传检测操作规程 ,对TW近交系小鼠进行Akp1等 2 5个遗传生化标记基因纯合度测定 ,进行组织相容性基因纯合度的测定。结果 对TW近交系小鼠进行Akp1等 2 5个遗传生化标记基因的测定 ,所检基因均为纯合体。同时 ,在所检的 2 5个遗传位点中 ,发现有 8个罕见生化标记基因多态性位点 ;检测的组织相容性基因为纯合。结论 按照国家标准 ,野生来源的TW小鼠近交系遗传纯合度已达国标 ,成为高度纯合的近交实验小鼠品系 ,并可望成为具有标准基因库 (型 )的近交小鼠品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9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对29个品系共36个不同群体来源的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检测,并分析、鉴别不同品系的位点。方法对来自国内各地的C57BL/6J、BALB/c等36个群体近交系小鼠样品提取DNA后,选取参考自国内外文献的95个SNP位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等位基因型分型,并两两比较等位基因型不同的位点数目。结果共有29个群体(80.56%)的小鼠在95个SNP位点中成功进行了基因分型,有个别群体因为样品质量原因没有实现全部成功分型,主要集中于BALB/c相关背景的3个群体小鼠。被检品系中,大部分位点为纯合位点,品系内位点单态率最高为98.95%。群体两两比较显示,差异等位基因型最多的位点数达到58个,最少的只有1个,主要分布于同一品系不同群体来源的动物间及基因修饰动物和背景动物间。结论所选SNP位点可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检测和品系鉴别,但SNP用于近交系遗传检测仍应优化出可代表每一个近交系品系特征的SNP位点组合。  相似文献   

9.
SMMC/c系小鼠生化标志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化标志基因的检测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比较新的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检测的一种方法。为确定SMMC/c小鼠是否达到近交系的标准,我们特对 SMMC/c小鼠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11个位点进行了生化标志基因的测试。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及试样制备 1.动物用于遗传检测的小鼠系第二军医大学动物所培育的SMMC/c近交系白化小鼠原种群。该品系是1977年从昆明种小鼠经严格兄妹(bXS)交配,常规饲养至今已达26代。检测的标本系在具有完整谱系记录的种子群中随机取样取得,样品共20余份。 2.试样制备小鼠生化标志基因检测的试样主要是用血清、溶血液和肾匀浆上清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SMMC/C系小鼠下颌骨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物骨骼的形态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各种骨骼的形态、大小及出现的差异,均可作为鉴定动物品系的方法,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多的研究。英国实验动物中心Festing氏进一步发展了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并将之应用于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的监测。我们根据Festing氏的方法,对SMMC/c近交系小鼠的近100只左右的下颌骨标本作了分析研究。证实SMMC/c近交系小鼠是符合纯系动物遗传质量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一)标本取样: SMMC/c近交系小鼠是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室所培育,该品系是1977年从昆明种小鼠经严格兄妹交配,常规饲养至今已达26代。检测的标本系在具有完整谱系记录的种子群中,对60日龄以上体重相似的雄鼠进行随机取样所得。 (二)下颌骨的标本按常规进行制备,然后进行测  相似文献   

11.
采有同功酶及异构蛋白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法,对分布在TMU小黑鼠9个染色体上的13个生化基因位点进行检测,以观察其在生化基因位点上的遗传纯度及遗传基因分布。结果表明,TMU小黑鼠在检测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全部为纯合子。进而从生化标记基因的遗传纯度方面证实该品系动物已达到近交系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MIJ和HFJ大鼠的基因纯合度和遗传稳定性.方法 MIJ大鼠7只,取自F22代基础群中3对种鼠和F22代雄性生殖缺陷鼠1只.HFJ大鼠6只,取自HFJ大鼠F25代基础群中的3对种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4927.1-2001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MIJ和HFJ近交系大鼠的11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均为完全纯合,且两个品系大鼠的生化遗传概貌完全一致,生化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kpl为a,Csl为a,Esl为b,Es3为d,Es4为b,Es6为a,Es8为b,Es9为a,Es10为a,Hbb为a,Alp1为b.两个品系大鼠生化标记基因遗传概貌与目前常用的近交系大鼠比较,未发现与其生化遗传概貌完全相同的品系.结论 MIJ和HFJ近交系大鼠符合近交系动物标准,且具有独特的生化遗传概貌.  相似文献   

13.
出版消息     
1.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增刊实验动物专辑最近,甘肃省实验动物学会出版了一期实验动物专辑,共载文20篇,其中,综述1篇,译文19篇,共63页。其主要内容:一是建立纯系动物,二是发展净化动物。前者,包括建立动物品系名称、来源、遗传类型、模型特点等;后者,包括发展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相似文献   

14.
小鼠11个品系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PCR对近交系小鼠11个品系的20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遗传检测,为实验室日常检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背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用20个微卫星引物对11个品系近交系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MMDBJ数据库信息,已知品系C3H、DBA、BALB/c和C57BL/6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由此可推知其他品系C57BL/6-Bg、C57BL/10、TA1、TA2、T739、M615和SCID的多态性位点大小.结果应出现的220条条带中有193条与预期的一致.结论利用这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以将11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区分开来,近交系小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结果对于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AFLP技术对不同品系小鼠进行遗传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AFLP技术对不同品系小鼠进行遗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人工设计的与接头序列相应的AFLP选择性引物,对不同品系的小鼠基因组DNA进行AFLP-PCR,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结果。结果 不同品系小鼠基因细胞的扩增结果具有差异。结论 AFLP技术是一种适宜于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由南京军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以高胆固醇高血脂为定向选育目标所培育的起源于KM(昆明)小鼠的NJS近交系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生化标志基因位点的遗传概貌测定,并与同样起源于KM小鼠的其他几个品系的遗传概貌进行比较。共测定了NJS品系小鼠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的基因型。结果表明,NJS基础群F_(22)成年小鼠的被测位点均已纯合,符合近交系小鼠的要求,所测定的遗传概貌可作为本品系小鼠今后遗传质量监测的判定指标。在NJS小鼠的第1号染色体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位点呈纯合的b等  相似文献   

17.
用已知含隐性复等位基因aabbCCdd、AAbbccDD的DBA/2和SMMC/c两纯系小鼠检测BALB/c、615、ob/ob、C3H和CFW五品系的毛色基因型。结果表明,上述五品系小鼠毛色基因型分别是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和AABBccDD,均为基因纯合,符合纯系小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构建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和链接酶反应(PCR-LDR)方案,为近交系小鼠的遗传检测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方法 在SNP公共数据库中挑选51个SNP位点,该51个位点分布于每条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共分为5组,进行多重PCR-LDR方案构建,并将该方案作为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对采集的7个近交系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在送检的7个近交系小鼠样本中,纯合度都为100%,相同来源相同品系小鼠的遗传背景一致,但在不同单位的近交系小鼠中,某些SNP位点有差异,CBA/Ca/BK1和CBA/JSlac在a9、a10、b5、b9、c1、c12、e1、e2位点的遗传检测结果不同,C57BL/6/BK1和C57BL/6JS1ac在c7、c10位点的遗传检测结果不同.另外,两家公司各有5个位点在所有品系中基因型相同,因此有效位点数各为46个.结论 构建的多重PCR-LDR方案能有效对两家动物生产单位的近交系小鼠进行检测,可用于常见近交系小鼠快速、高通量的基因分型,有利于大规模遗传质量检测和品系鉴定.  相似文献   

19.
Zmu-1:DHP豚鼠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Zmu-1:DHP豚鼠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及其遗传概貌,探讨随机引物PCR(RAPD—PCR)在豚鼠遗传质量检测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用RAPD—PCR法,对新培育的Zmu—1:DHP豚鼠和对照品系DHP豚鼠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条呈多态性的引物,分别是第S1202号和第S1219号引物。Zmu—1:DHP品系的扩增产物无多态性变化,而且其条带与多数DHP品系的个体相同。少数DHP品系的个体呈多态性变化,并找到该品系增加和缺失的特征性条带各一种。结论:Zmu—1:DHP品系的基因纯合性及个体一致性较DHP品系高。二个品系的DNA序列存在较少差异,说明豚鼠品系间遗传结构比较接近。一旦选定具有多态性的引物,RAPD—PCR法可以区分豚鼠品系,适用于豚鼠遗传质量检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医学科学的发展,多种基因型的近交系动物,经常用作实验模型。虽然近交系动物的遗传性是稳定的,可是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变异和基因污染。新培育的品系也需要遗传鉴定和监测,以了解近交系动物的主要遗传性是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