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新疆一枝蒿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新疆一枝蒿的全草及花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新疆一枝蒿全草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3种成分,从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6种成分。结论:2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种成分。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酮类。已鉴定组分分别占相应挥发油量的87.39%和76.42%。  相似文献   

2.
3种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经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峰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和多刺绿绒蒿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25,42和53个化合物,占其各自总量的80.76%,73.34%和76.10%。结论3种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其主要成分都为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石家庄野生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0%.结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蒿酮(33.4%)、右旋樟脑(15.7%)、1,8-桉叶素(8.7%)和石竹烯(7.1%).  相似文献   

4.
容县八角叶中挥发油成分气质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采用GC-MS分析容县八角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快速提取容县八角叶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结果: 八角叶挥发油得率为1.65%,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6%。 结论: 容县八角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71.69%),草蒿脑(5.00%),α-蒎烯(3.52%),顺式茴香脑(2.86%),丁香烯(1.56%),柠檬烯(1.37%),芳樟醇(1.29%)。  相似文献   

5.
野生及栽培青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野生青蒿及栽培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野生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2%;栽培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9.7%。结论:两者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华卫  王定勇  李晓蒙 《中药材》2006,29(6):562-564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出4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品种优良,有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柱果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成分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酶标仪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比较.结果:从柱果绿绒蒿的挥发油中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91.866%;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BHT.结论: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为十六烷酸(27.653%)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6.330%);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广西中医药》2015,(5):70-72
目的:研究龙脷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龙脷叶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4.86%,主要成分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1.4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亚麻酸。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油酸酰胺、叶绿醇和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而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棕榈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金花葵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微波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金花葵花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结果: 微波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35%左右,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81%左右。 结论: 所用方法为金花葵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无叶豆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兰  邓雁如  汪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54-1157
目的 :研究准噶尔无叶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 55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80.1%。结论 :准噶尔无叶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 1-甲氧基-4-(1-丙烯基 )-苯 (61.8%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分析榉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榉树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 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06%。主要成分为丙酸乙酯(3.61%),乙酸丁酯(8.28%),2-己烯醛(1.66%),丙苯(1.46%),对乙基甲苯(6.18%),三甲苯(5.61%),芳樟醇(1.09%),6-甲基-3,5-戊二烯-2-酮(1.43%),香叶基丙酮(1.43%),β-紫罗酮(1.12%),棕榈醛(1.25%),肉豆蔻酸(1.07%),法尼基丙酮(1.8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82%),植物醇(5.72%)。结论:该研究为榉树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Kováts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的作用—青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青皮为例,研究在质谱定性的基础上,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鉴定中的作用.方法:GC-MS测定青皮挥发油及参比物(系列正构烷烃)的总离子流谱图.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各待鉴定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应用MS与保留指数结合的方式对化合物定性.结果:一些化合物具有几乎相同的质谱,通过保留指数的差异却可以区分它们.结论: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成分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产番泻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国产番泻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番泻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6.996%。主要成分为法尼基丙酮(16.322%),植物醇(13.022%),角鲨烯(6.864%),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672%),丹皮酚(5.99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国产番泻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种类柴胡的挥发油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典方法提取柴胡的挥发油,比较不同柴胡挥发油含量的区别,利用GC-MS鉴定挥发油成分,并使用代谢组学技术寻找不同柴胡挥发油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北柴胡与红柴胡不仅在挥发油含量上差别很大,组成上也有很大差别,而北柴胡与三岛柴胡和黑柴胡仅在挥发油含量上有区别,成分差异不大。结论:不同的柴胡的挥发油存在明显差异,是否在临床用药中区别使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假益智果实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假益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假益智的果实中提取出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使用微量稀释法测试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结果:假益智果实挥发油提取率为0.17%,检测到42个化合物,鉴定出31个,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18%。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制浓度为12.5 g·L-1,对白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本文对假益智果实进行挥发油提取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萜类、长链烃类化合物。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假益智果实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核桃楸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汽汽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汽汽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97.7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69.0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为全面了解核桃楸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川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川藿香挥发油中分离出88种成分,鉴定出45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81%;广藿香中分离出92个成分,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85.80%。结论: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川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海南桃金娘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鉴定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 从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98%,且以萜类为主,其中主要成分有石竹烯(13.96%),石竹烯氧化物(13.15%),2,4,5三甲基苯甲醛(9.15%),2-十二烯醛醇(8.55%),1,1,4,8-四甲基-4,7,10-环十一三烯(5.05%),反式-1,4-二甲基-β-亚甲基-环己醇(4.22%)。 结论: 海南桃金娘叶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其药用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了神农香菊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分析测定方法,为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神农香菊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神农香菊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神农香菊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神农香菊挥发性成分中含有23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23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5%),建立的神农香菊挥发油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