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3 毫秒
1.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 ,观察丹参酮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 ,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 -fosmRNA的表达。结果 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 (P <0 .0 5 )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的增强 (P <0 .0 5 ) ,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相似。结论 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 ,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尼可地尔对心肌肥厚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司延斌  龚培力 《中国药房》2006,17(17):1294-1297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Nic)对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连续10d腹腔注射甲状腺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3d后分别灌胃给予Nic低、高剂量8d,测定并观察Nic对大鼠心肌组织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c-fos、c-jun及TGF-β1mRNA表达;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ic能显著改善肥厚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抑制CaN活性(P<0·01);下调心肌c-fos、c-jun及TGF-β1mRNA表达(P<0·05);降低TGF-β1蛋白的含量(P<0·01)。结论:Nic能显著抑制甲状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肥厚,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吗啡依赖、戒断的大鼠模型 ,测定大鼠血浆中尿酸及腺苷脱氨酶 (ADA)含量 ;各组织中的腺苷脱氨酶含量以及大鼠脑顶叶、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中腺苷脱氨酶的基因转录产物。结果 :吗啡给药大鼠血浆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吗啡给药及戒断期间 ,大鼠血浆ADA水平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吗啡给药组大鼠脑顶叶、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匀浆中的A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 <0 0 5 ) ,而在自然戒断期间 ,上述各组织ADA含量较给药组有所下降 ;吗啡给药 3d组大鼠脑顶叶、吗啡给药 7d组大鼠肝脏、小肠和肌肉组织中ADA的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除肌肉组织外 ,在自然戒断期间 ,上述各组织ADA的基因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加强可能是吗啡的基本作用 ,也可能是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Sprague Dawley(SD)大鼠为实验对象,明确海洛因急慢性给药对大鼠的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孤儿核受体Nurr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海洛因(3 mg·kg-1,s.c.)急性给药后15min、12 h、24 h,慢性给药(3 mk·kg-1/day,s.c.×10 d)后24 h断头取脑,蛋白质免疫印记分析(Western-blot)检测药物依赖关键脑区VTA中的Nurr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海洛因急性给药15 min后,VTA脑区中的Nurr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海洛因慢性给药后,VTA脑区中Nurr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洛因急性给药可激活大鼠VTA中Nurr1的表达,且Nurr1在VTA中呈现快速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 )、糖尿病组 (D组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DT组 )。检测各组大鼠在灌胃给药第 4、第 8周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血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浓度及体重等指标的变化 ,免疫组化检测纤维连接蛋白 (FN)和层黏连蛋白 (LN)表达水平。结果 :第 8周时 ,DT组大鼠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TGF - β1浓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D组明显减少 (P <0 0 1或 <0 0 5 ) ;免疫组化显示 ,DL组大鼠肾小球FN和LN的表达明显低于D组 (P <0 0 1或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于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其可抑制血TGF - β1浓度的升高 ,下调糖尿病大鼠TGF β1的表达 ,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苗药“杆努尽烟”对慢性支气管炎(CB)大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因子以及炎症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杆努尽烟”高剂量组(8 g/kg)、“杆努尽烟”低剂量组(2 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香烟烟熏联合脂多糖气管内滴注法构建CB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连续给药28 d,分别予各大鼠等体积生理盐水、“杆努尽烟”高低剂量、桂龙咳喘宁等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炎症情况。28 d后,提取肺组织,观察肺部炎症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中AP-1(c-jun、c-fos)的蛋白含量、m RNA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肺组织均受到损伤,有炎症细胞浸润,各组大鼠c-jun、c-fos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TNF-α、IL-8表达均有所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周围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且c-jun、c-fos蛋白表达以及mRNA水平、TNF-α、IL-8含量均有大幅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甲氧氯普胺脑室给药对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以及腹腔给药对小鼠不同脑区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小鼠实验模型 ,在纳洛酮催促戒断前 30min侧脑室微量注射甲氧氯普胺 ,观察其急性给药对吗啡依赖性戒断症状的影响 ;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腹腔注射 (ip)甲氧氯普胺对吗啡依赖小鼠小脑、大脑皮层、海马及丘脑四个脑区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 :甲氧氯普胺 (1 0mg·kg- 1 )可有效抑制纳洛酮催促的吗啡依赖小鼠的跳跃反应 (P <0 0 1) ;吗啡依赖小鼠四个脑区中cGMP含量均低于正常鼠 (P <0 0 1) ,甲氧氯普胺急性给药 (2 0mg·kg- 1 ,ip)可使吗啡依赖小鼠cGMP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是甲氧氯普胺抑制吗啡依赖小鼠戒断跳跃反应的主要作用部位 ;脑区cGMP水平的恢复作用可能是其抑制吗啡戒断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吗啡(Mor)处理对大鼠交感神经节-颈上神经节(SCG)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吗啡急性给药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RT-PCR法分别检测磷酸化的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和CREB mRNA在SCG中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吗啡急性给药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明显降低(P<0.05);(2)吗啡依赖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回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并有增高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吗啡急性给药组比较,P<0.01);(3)吗啡戒断组大鼠SCG中pCRE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各组大鼠SCG的CREBmRNA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大鼠交感神经节CREB磷酸化水平存在适应性上调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吗啡处理及戒断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伏隔核 (NAc)、中脑导水管灰质 (PAG)、杏仁核 (AMG)、海马CA1区 (HIPCA1)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吗啡组大鼠ip吗啡 10d ,每日两次 ,剂量递增 ,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注射后 3h及 72h处死 ,取脑并做冰冻切片。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脑区突触素ⅠmRNA的水平并作同期比较。结果 :3h处死时 ,吗啡组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在VTA显著高于同期对照 (P <0 .0 1) ,在NAc、HIPCA1显著低于同期对照 (P <0 .0 5 )。自然戒断 72h时 ,吗啡组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水平在VTA仍显著高于同期对照 (P <0 .0 1) ,在AMG、HIPCA1显著低于同期对照(P <0 .0 5 )。结论 :吗啡慢性处理及戒断大鼠突触素ⅠmRNA表达在不同脑区有选择性的改变 ,可能是阿片依赖及戒断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卡马西平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及A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 (Carb)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 (sc)盐酸吗啡 (Mor)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腹腔注射 (ip)盐酸纳洛酮 1mg·kg- 1 催促 ,观察戒断反应并评分 ;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ACTH水平。结果 :Carb 10 0mg·kg- 1 及 2 0 0mg·kg- 1 均可明显减轻大鼠戒断症状 (P <0 0 5 )。 10 0mg·kg- 1 剂量组的ACTH水平接近正常 ,低于Carb 2 0 0mg·kg- 1 组(P <0 0 5 )。结论 :适当剂量的卡马西平可有效控制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李桂兰  黄静  方琴  王季石 《贵州医药》2011,35(8):680-682
目的 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即早基因c-fos在大鼠吗啡精神依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大鼠连续6d腹腔注射吗啡mg/kg·d-1,诱导吗啡CPP形成.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皮质内BDNF和C-fos的表达.结果 经6d吗啡训练后,吗啡组在伴药侧的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吗啡处理和吗啡戒断对大鼠血清中ACTH及其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吗啡依赖及戒断大鼠血清中ACTH及皮质醇的浓度;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下丘脑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1)吗啡依赖组大鼠血清中ACTH及皮质醇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戒断d1大鼠血清ACTH浓度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血清皮质醇的浓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戒断d7大鼠血清ACTH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2)吗啡依赖组大鼠下丘脑GR基因表达水平下降(P<0.05),戒断组大鼠GR的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吗啡类物质的长期使用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分泌功能及GR的基因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谷氨酸(Glu)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及戒断模型并给予评分,研究Glu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通过电生理,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动作电位变化和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Glu剂量依赖性增加大鼠戒断症状的总评分(P<0.05);Glu使吗啡依赖大鼠丘脑束旁核的神经元自发放电和诱发放电频率增加(P<0.05),而诱发放电抑制时程缩短(P<0.05);在Glu诱发吗啡戒断过程中,c-fo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1)。结论:Glu可通过增加细胞电脉冲的形式兴奋神经元,提高依赖状态下神经元的兴奋性,加重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Glu也可通过c-fos间接影响Glu受体和其他的神经递质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测定不同程度、频率间歇低氧(IH)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即刻早期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自制细胞培养舱中程控产生预制的IH/ROX(再氧和)暴露环境,将内皮细胞暴露于该环境共60次循环,分为A、B、C组,每组包括5个小组。A组分正常氧组、标准孵箱对照组、持续低氧(CH)组、1.5%O2 IH组、10%O2 IH组。B、C组分别为1.5%O2,10%O2的不同IH频率组,低氧时间均为15s,循环次数均为60次,ROX时间不同,总循环时间不同,分别为1.5h组、3h组、5h组、6.5h组、9.5h共5个小组。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c-fo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氧组与CH组的c-fos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O2 IH组、10%O2 IH组c-fos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氧组,且1.5%O2 IH组高于10%O2 IH组(P<0.01)。IH程度相同,随着ROX时间延长,c-fos mRNA表达水平均呈现先逐渐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规律,5h组c-fos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结论 IH/ROX暴露可诱导内皮细胞即刻早期基因c-fos mRNA表达,这一过程与IH程度及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垂体催乳素 (P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核酸分子杂交及放射免疫分析。结果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大鼠垂体的PRLmRNA含量降低 ,戒断 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血清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后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吗啡依赖及戒断显著影响大鼠垂体PRL的基因表达 ,表现为转录功能的下降和可能直接刺激催乳素的合成及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脑二次损伤(SBI)c-fos、bcl-2、bcl-xL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关系.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脑缺血组10只、颅脑损伤组10只和SBI组10只,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神经细胞中c-foe、bcl-2、bcl-xL的表达水平;以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组、SBI组皮层区c-fos基因表达(23.6±9.4)、(37.1±5.5)阳性细胞数/个/H均明显高于脑缺血组(5.6±1.4)阳性细胞数/个/H(t=3.458,t=3.648,均P<0.01);颅脑损伤组、SBI组皮层区bcl-2基因表达(18.2±4.6)、(15.6±3.7)阳性细胞数/个/H低于脑缺血组(23.6±4.3)阳性细胞数/个/H(t=2.345,t=2.447,均P<0.05);脑缺血组、颅脑损伤组和SBI组bcl-xL基因表达变化不大;SBI组皮层区细胞凋亡(36.6±5.3)个细胞/0.1mm2高于颅脑损伤组(21.6±4.4)个细胞/0.1mm2(t=2.378,P<0.05);细胞凋亡水平与bcl-2表达均呈负相关(r=-0.857,P<0.01).结论 脑二次损伤c-fos、bcl-2、bcl-xL基因表达增加并与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青少年期尼古丁暴露对成年期大鼠饮酒行为的影响,检测青少年期尼古丁暴露和成年期大鼠饮酒行为对大鼠腹侧被盖区(VTA脑区)烟碱型尼古丁受体(nAChR)部分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VTA区nAChR受体参与青少年期吸烟和成年期酒依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39只Wistar大鼠出生后35 d(PN35)开始为期10 d的尼古丁(1.0 mg.kg-1/day salt)皮下注射(尼古丁处理组,N组n=20),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处理(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19)。完成后各组随机抽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E)组(分别为CE组n=6,NE组n=6),断头取脑分离VTA区提取mRNA,Real Time-PCR定量检测nAChR受体α4、α5、α7和β2亚单位mRNA。两组余下大鼠作为酒依赖模型(A)组(分别为NA组n=14,CA组n=12)于大鼠出生后60 d(PN60)以Samson糖水递减程序诱导建立乙醇双瓶自由选择饮酒行为实验,观测干预对Wistar大鼠乙醇消费量、酒偏好程度、总饮液量的影响。之后相同程序定量检测VTA标本相同指标。结果:青少年期尼古丁干预对成年期饮酒行为的各项行为学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VTA区nAChR亚单位mRNA的表达:未建立酒依赖模型两处理组间α4、α5、α7和β2亚单位mRNA表达无差异(P>0.05);建立酒依赖模型两处理组间α4、α5、α7和β2亚单位mRNA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其中尼古丁处理组α4、α5和β2表达上调,生理盐水处理组α7表达下调。因素分析显示:两因素对α4和α5亚单位表达都有调节作用;酒依赖模型因素对β2表达有调节作用;对α5、α7和β2亚单位表达两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1)青少年期尼古丁干预可以调节VTA区nAChR亚单位α4、α5、α7、β2的表达,其效应在一定时间后才出现;没有发现青少年期尼古丁干预对成年期酒依赖形成行为学的促进作用,考虑可能有深层的内在原因相继造成了人类青少年期吸烟和此后酒依赖的形成。(2)VTA区多种包含有α4、α5、α7、β2亚单位的nAChR亚型是尼古丁和乙醇共同作用点,推测是众多推动酒依赖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内注射β-AP25-35后学习记忆行为、c-fos基因表达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作用,以探讨蜕皮甾酮改善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内微注射β-AP25-35 10 μg,Morris water maze观察其学习记忆行为,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及蜕皮甾酮(ECR)组的潜伏期缩短、搜索时间延长;同时模型组大鼠皮层及海马内c-f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高剂量ECR组c-fos蛋白的表达则相对增加。结论海马内注射β-AP25-35可引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并抑制c-fos的表达;ECR酮可改善β-AP引起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并相对增加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检测吗啡精神依赖大鼠伏核和前额叶皮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调节亚基NR2A、NR2B表达的变化。方法:使用盐酸吗啡建立大鼠CPP。CPP形成后,每组大鼠5只灌注固定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检测,3只断头处死取伏核和前额叶皮质,并提取细胞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结果:吗啡诱导大鼠形成CPP时,前额叶皮质和伏核中NR2B有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R2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前额叶皮质P<0.05,伏核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R2B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前额叶皮质P<0.05,伏核P<0.01),而NR2A则无明显改变。结论:使用吗啡建立的大鼠CPP模型中,NMDA受体调节亚基NR2B在与奖赏作用密切相关脑区伏核和前额叶皮质中均有明显变化,而NR2A则无明显改变,表明NMDA受体中NR2B调节亚基在吗啡精神依赖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 c- fos、bcl- 2、Bax基因及细胞凋亡在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表达 ,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将 10 0只同龄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80只 ,对照组 2 0只 ,实验组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 ,采用TU NEL 末端标记检测凋亡细胞数。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肝组织中 c- fos- bcl- 2 - Bax基因表达 ,了解细胞凋亡和 c- fos、bcl- 2、Bax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c- fos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 <0 .0 1) .bcl- 2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且主要表达在纤维间隔、汇管区等组织中。 Bax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且主要表达在肝细胞浆中。结论 :c- fos、bcl- 2、Bax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这些基因通过对肝贮脂细胞凋亡的控制 ,在肝纤维化演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