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的L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LC—MS法,检测不同产地同一季节采收的10批样品色谱特征,与此同时和黄毛耳草(两者都属于茜草科耳草属植物)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结论:LC—MS指纹图谱具有特异性,可以评价和全面控制白花蛇舌草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KKZONOBEL Kromasil 100—5 C18(4.6mmx250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A)、0.05%(体积分数)H3PO4(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确定了25个共有峰,10批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在0.9以上。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白花蛇舌草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3,(11):1741-1742
目的:探讨中药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典型病案分析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结果:白花蛇舌草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老年性复发尿路感染及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结论:白花蛇舌草为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多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滇产白花蛇舌草Oldenlondia diffusa(willd) Rond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建立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白花蛇舌草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与报道一致。结论:通过比较,滇产白花蛇舌草与报道的其他产地的白花蛇舌草组织结构相似,化学成分类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白花蛇舌草有效成分,将其配制成50、100、200、400μL/m L 4种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并注入到体外培养的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培养液中。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作用12、24、48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的mRNA表达情况。同时拟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断增加,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大;当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浓度达100μL/m L时,随着作用时间延长,Bax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经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处理后,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率随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结论:白花蛇舌草注射液通过上调Bax基因表达能诱导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且随着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浓度增加,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率亦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进行比较鉴别,通过分析白花蛇舌草及其常见伪品分种依据,结合日常工作经验,确定白花蛇舌草的鉴别要点。通过真伪品对比研究,明确了白花蛇舌草与其近似物种主要的区别点,总结出白花蛇舌草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和IL-2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白花蛇舌草对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生成的影响.方法:用100%白花蛇舌草水煎液定期给小鼠连续灌胃15 d,1次/天,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产生.结果:白花蛇舌草对以上两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增强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白花蛇舌草可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和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莫文先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44-445
目的鉴别白花蛇舌草的真伪,保证临床用药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根据白花蛇舌草的植物形态生药学形态,鉴别白花蛇舌草的真伪。结果目前市场上白花蛇舌草的混淆品较多。结论为确保白花蛇舌草的质量,选择供货经销商以正规、大型、可信度高的企业为佳,个体商贩供货的混伪品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国内白花蛇舌草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统计并分析1961—2017年发表的有关白花蛇舌草的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国内白花蛇舌草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白花蛇舌草的热情仍在但保持理性,更多的是进入其临床疗效的深层次和后续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方面;目前把白花蛇舌草仍然当作是传统的地方特色中药进行研究,缺乏交叉学科的研究;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献基本是关于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结论文献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花蛇舌草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发利用白花蛇舌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毋群  王鸣  邵姗 《农垦医学》2004,26(1):23-23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d)Roxb的干燥全草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等功效。近年用于癌症治疗,用量较大。笔者对本区抽样质检中发现,白花蛇舌草最常见的混淆品有两种,经鉴定为白花蛇舌草的同属植物伞房花耳草和纤花耳草,二者与白花蛇舌草的植物形态极为相似,差别甚微,单凭外观难以区分。目前,白花蛇舌草和纤花耳草的理化鉴别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齐墩果酸反应。该法操作繁琐,条件苛刻,一般基层单位较难掌握控制。本文采取紫外荧光法,以辅助鉴别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11.
为鉴定普洱端午药根白花蛇舌草的基源,通过走访调查普洱端午药市,收集了药市中的药材白花蛇舌草,通过观察原植物及药材的茎、叶的形状、花序的类型及着生位置、蒴果的形状和果柄的有无、长短、粗细等性状特征,确定植物来源;鉴定得出普洱端午药市中售卖的“白花蛇舌草”共有3种,分别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纤花耳草(Hedyotis tenelliflora Blume)及伞房花耳草(Hedyotis corymbosa(L.) Lam);通过文献查询,比较3种植物的药用进展,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存在差异,使用时应注意区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 g·L-1、0.5 g·L-1、1 g·L-1)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 h、48 h、72 h后,使用CCK-8法检测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COX-2 m RNA和PCNA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ing法检测Bcl-2、Bax、Caspase3、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DU145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提高,呈时效和量效依赖效应。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48 h后,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下调DU145细胞COX-2 m RNA、PCNA m RNA及Bcl-2、Cyclin D1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呈量效依赖效应。结论: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降低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和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白花蛇舌草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白花蛇舌草化合物、靶点与鼻咽癌靶点。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化合物与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平台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白花蛇舌草有效化合物6个,作用于鼻咽癌靶点49个,关键化合物4个,核心靶点12个。Degree值排前5的核心靶点与4个关键化合物体现较好结合性。白花蛇舌草治疗鼻咽癌主要影响163个生物学过程、63条通路。结论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4个关键化合物作用于5个核心靶点影响生物学过程,调节关键通路来发挥治疗鼻咽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羲  王娟  贾文瑞  聂安政 《中医学报》2021,36(1):143-147
目的:白花蛇舌草多糖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建立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6 mg·kg^-1)、白花蛇舌草多糖高、中、低剂量(200 mg·kg^-1、100 mg·kg^-1、50 mg·kg^-1)组,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21 d。取肿瘤组织称重,测定肿瘤抑制率;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T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含量;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HIF-1α、Bcl-2和Bax的基因表达量。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小鼠血清中IL-2、TNF-α、TFN-γ水平(P<0.05),降低IL-10、VEGF、HIF-1α、MMP-2水平(P<0.05),同时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 mRNA、HIF-1α、Bcl-2 mRNA表达(P<0.05),升高Bax mRNA表达(P<0.05),从而抑制肿瘤瘤体的增长。结论:白花蛇舌草多糖对小鼠Lewis肺癌组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花蛇舌草体外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白花蛇舌草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制备白花蛇舌草水提取液,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MTT法体外细胞毒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白花蛇舌草浓度在10-80mg/mL时,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电泳图片显示DNA梯形降解带纹。结论:白花蛇舌草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研究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香豆酸(Ⅰ),对香豆酸甲酯(Ⅱ),2-醛基-5-羟甲基呋喃(Ⅲ),槲皮素(Ⅳ),山柰酚(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天然中药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菊花、白花蛇舌草、三七3种中药的抗肿瘤成分和其作用机制。菊花主要通过细胞毒作用、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白花蛇舌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和使肿瘤细胞基因表达下调;三七可以促癌细胞凋亡,诱导癌细胞分化,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9.
白花蛇舌草不同提取工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研制低毒高效的抗癌制剂,确定不同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汤剂,亲脂提取物,粗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脱脂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白花蛇舌草汤剂,亲脂提取物和粗多糖,用S-180细胞植入小鼠作为模型。进行了抑制肿瘤的试验。结果 白花蛇舌草的水提液(汤剂)对S-180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对S-180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抑瘤的同时,多糖部分具有对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水溶性的多糖和亲脂提取物合并给药并未显示协同抗肿瘤活性。结论 白花蛇舌草的脂溶性部位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应用前景。分别提取比简单的水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