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迪  巩纯秀 《广东医学》2012,33(18):2708-2710
世界各地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在显著增多.一位儿童被诊断为糖尿病,意味着整个家庭今后生活方式从此改变,同样对社会的稳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几十年来,糖尿病教育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发展迅速,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组织(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Diabetes,ISPAD)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认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儿童糖尿病教育并对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改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2年中华医学会儿童糖尿病学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第1届儿童糖尿病高级研讨班[1],初步规范了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9年在糖尿病教育领域进行了糖尿病教育专员的培训并发放获得中华医学会官方认可的专业证书,提倡糖尿病专业教育.国内多个儿童糖尿病中心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根据各自的经验实施糖尿病治疗和教育管理.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儿童糖尿病治疗40年,4代儿童糖尿病工作者一直实践于临床一线,并逐渐认识到儿童糖尿病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教育,使之行之有效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陈日秋  官常荣 《浙江医学》2015,37(16):1357-1359,1362
目的 了解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的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38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21例)和血糖控制不佳组(17例),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患儿的生命质量,并采用Pearson相关对影响患儿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患儿的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生存质量总分较血糖控制良好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的生存质量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PG)、糖类抗原19-9(CA19-9)、血清β羟丁酸呈负相关(P<0.05或0.01),FPG、血清β羟丁酸为最相关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加强血糖控制,积极预防糖尿病酮症发生,监测CA19-9变化,有利于改善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小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宣传栏及个别交谈等方式对糖尿病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论 加强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儿在正确运用胰岛素、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防止感染发生率、血糖监控方面均得以改善,有利于糖尿病患儿健康发育,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行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小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小手册、宣传栏及个别交谈方式对52例糖尿病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住院宣教,通过电话、邮件、信件方式进行出院指导。内容包括胰岛素运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皮肤护理及糖尿病监控。对教育前,教育后1个月、6个月以上几方面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儿在正确运用胰岛素、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皮肤感染发生率、血糖监测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糖尿病得到科学的治疗和管理,有利于糖尿病患儿健康发育,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健  朱新霞  褚爱荣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83-1484
2007年11月14日,是世界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其主题是“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使我们对糖尿病的关注目光转向青少年。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糖尿病分型的更新、诊断标准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迅速增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不良饮食习惯的威胁使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受到冲击,使肥胖现象急剧增加,糖尿病趋于儿童化,儿童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发病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预防控制糖尿病需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2007年11月14日是首个“联合国糖尿病日”,近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糖尿病带给我国居民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估计全国已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调查数据显示,6年间,我国大城市糖尿病人群患病率上升了40%。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未来10年,中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长14%,其中,糖尿病死亡人数可能增长5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1],而且研究发现,糖尿病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因素对其血糖水平有一定影响,因此,对糖尿病患儿的心理行为进行护理干预已成为控制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我院对16例糖尿病患儿实施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及控制血糖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生存质量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对2012年4月-12月参加重庆、武汉及成都三地糖尿病夏令营的98位患儿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量表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Cronbach’s Alpha值为0.942,效度检测结果为0.679;量表影响度、担忧度及满意度三维度与患者自身总体健康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度及担忧度的评分超过该维度总分的一半,对自身的总体健康评分大于2分,说明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病程、饮食及血糖控制情况与量表三维度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年龄、HbAlc与影响度及自身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性别与满意度评分在0.05水平呈负相关。其中饮食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尤其是病程较久患者与步入青春期及以后的女性患者、饮食与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明显。通过测评量表信效度及对量表三维度相关性分析,证实该量表能初步的反映中国糖尿病儿童的生存质量,为建立中国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量表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相关指南的不断更新,T2DM患者的身体活动建议日趋完善,但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仍有难点有待解决。2022年2月,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10年《运动和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针对不同年龄段T2DM患者的身体活动、最佳活动时机、医疗干预与身体活动的有效性、身体活动和饮食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临床指导建议。本文对2022年指南的主要内容及重点更新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对我国临床工作者开展T2DM患者运动/身体活动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初步分型。方法根据空腹C肽水平将36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分为C肽降低组(空腹C肽<0.60μg/L,24例)和C肽正常组(空腹C肽≥0.60μg/L,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肽正常组黑棘皮症、2型糖尿病家族史、代谢综合征及超重/肥胖者的比例明显高于C肽降低组(P<0.01或P<0.05),体质指数、腰围、空腹C肽、餐后2hC肽及餐后C肽增加值水平明显高于C肽降低组(均P<0.0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阳性率、并发酮症/酮症酸中毒及低体重者的比例明显低于C肽降低组(P<0.01或P<0.05),随机血糖及血β羟丁酸水平明显低于C肽降低组(P<0.01或P<0.05)。结论根据空腹C肽水平可对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初步分型,C肽降低组更倾向于1型糖尿病,C肽正常组更倾向于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许今花 《吉林医学》2010,(26):4566-4567
儿童糖尿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儿童糖尿病侵袭所有年龄、性别和种族人群的儿童,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代谢疾病,10-15岁是发病高峰,儿童糖尿病有1型和2型及青年成熟期发病型等几种类型,其中98%属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有关,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家庭自我管理在糖尿病儿童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儿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自我管理护理,通过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及电话回访指导患儿家庭进行居家护理,强化家庭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遵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家庭自我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庭自我管理后遵医行为中门诊就诊、血糖监测、饮食规律、运动锻炼及安全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院前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儿童治疗中实施家庭自我管理效果理想,有利于控制患儿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血脂异常与成年时期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证实,血脂异常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这些已经引起了各学科的重视.对血脂异常的定义、病因和防治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基本明确血脂异常的定义;除遗传性因素的影响以外,对非遗传性因素包括肥胖症、Ⅱ型糖尿病以及肾脏疾病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也有进一步的深入和更新;有关膳食调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杨晓峰  杨春霞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6):F0003-F0003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影响越来越大,儿童糖尿病绝大多数为1型,病情多较成人重,易引起酮症酸中毒。单纯依赖住院治疗和护理无法长期控制血糖及提高生活质量,而全面有效控制血糖,单靠药物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我们对糖尿病患儿家长加强了健康指导,减轻或避免了患儿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19岁糖尿病患者73例为调查对象,调查一般资料、抑郁症状、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等.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平均(17.0±4.1)分.亲子关系、抑郁、辍学、是否独生子女是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 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亲子关系、抑郁、辍学、是否独生子女是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姚慧娟  杨宇  徐阿晶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2):1415-1421
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肾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过早死亡的高危人群。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成立联合专家小组,根据ADA 2022年发布的糖尿病管理标准和KDIGO 2022年发布的《KDIGO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中基于证据的CKD患者糖尿病管理建议进行整合,形成了2022版《ADA/KDIGO共识报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糖尿病管理》(简称共识)。该共识不仅重新强调了已发布指南更新的CKD筛查和诊断、血糖监测、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目标和药物管理内容,还特别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基础上的药物治疗综合管理的重要性。该共识声明了7项核心建议,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提供了具体指导,为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临床结局的管理提供了明确方向。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简洁、实用的指导,改善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肥胖儿童并糖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共48例肥胖患儿,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8例、空腹血糖异常18例、糖耐量异常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18个月的强化管理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保证患儿正常身心发育及血糖达标、预防和控制急慢性并发症、进行个体化饮食和运动指导以及组织糖尿病知识教育等。结果:干预组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糖尿病患儿的血糖达到控制良好标准者,占88%,显著高于对照组54%(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肥胖儿童糖代谢异常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以及家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1987年以来,我科收住青少年糖尿病20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获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9~17岁,平均13岁。均符合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诊断。临床表现:多饮、多尿16例;多食6例;神志不清8例。尿酮体 ~ ;血糖最高达3483mmoL/L,经过5~10天的治疗,临床症状及血糖均得到控制,好转出院。2 护理指导21 心理护理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估测,50%~80%糖尿病并发症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进行预防的〔1〕。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自尊心强、知识缺乏、恐惧心理,及父母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1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胰岛素泵组,观察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lc等代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在血糖及HbAlc控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 诺和锐30对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和HbAlc的控制具有与胰岛素泵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的首诊及住院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肥胖儿童比例明显增加,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正逐年升高。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也就是说患儿可能在30岁以后即出现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伴有加速发展的大血管疾病,因此如何治疗肥胖儿童的2型糖尿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所有的患儿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