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联素、瘦素、抵抗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126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被按照中医辨证型可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和阴阳两虚型,测定各种证型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抵抗素水平,并以健康老年体检者的指标作为对照,分析各证型组之间的差异,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观察指标与患者基本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型患者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体检者(P0.05)。与痰湿壅盛型患者相比,肝火亢盛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P0.05),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患者有增加趋势。就瘦素和抵抗素水平而言,痰湿壅盛型患者均最高,明显高于阴阳两虚型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瘦素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抵抗素与检测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可能影响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干预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或成为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中医不同证候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各证候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对163例EH患者,包括肝胆湿热证36例、痰湿壅盛证45例、阴虚阳亢证38例、肝阳上亢证44例进行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测定,并与4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各组间瘦素水平比较:痰湿壅盛>肝胆湿热>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健康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痰湿壅盛与阴虚阳亢,痰湿壅盛与肝阳上亢,痰湿壅盛与健康人,肝胆湿热与健康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脂联素水平比较:健康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胆湿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两比较除痰湿壅盛与肝胆湿热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不同证候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存在差异,并与痰湿及湿热证候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抵抗素、瘦素、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性。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59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肝郁脾虚组(29例)、非肝郁脾虚组(3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8例。收集各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腹围等,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餐后2 h胰岛素水平(2 h 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抵抗素、瘦素、脂联素水平,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组及非肝郁脾虚组患者BIM、腹围、抵抗素、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郁脾虚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非肝郁脾虚组,而脂联素水平低于非肝郁脾虚组(P0.05)。肝郁脾虚组与非肝郁脾虚组比较,FINS、HOMA-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瘦素与抵抗素呈正相关,瘦素与脂联素呈负相关,抵抗素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证患者与高瘦素、低脂联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其血压变异性(BPV)参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患者515例,进行辨证分型,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24 h动态血压记录BPV参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BPV参数差异,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MSC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MDCV)、日间(6:00-22:00)平均收缩压(DM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MDBP)、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MSCV)、日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MDCV)、夜间(22:00-次日6:00)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MS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MDCV)、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分别为160、136、83、69、67例。不同证型间年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虚阳亢证比较,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肾气亏虚证、痰湿壅盛证24 h MSBP、24 h MDBP、DMSBP、DMDBP、NMSBP、NMDBP及24 h MSCV、24 h MDCV、DMSCV、DMDCV、NMSCV、NMD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女性)、睡眠时间6 h、摄入钠盐量、情绪激动、文化程度与阴虚阳亢证呈正相关;性别(女性)、年龄、摄入钠盐量、文化程度与痰瘀互结证呈正相关;年龄、摄入钠盐量、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与痰湿壅盛证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血压及BPV参数最高,高血压痰湿壅盛证患者血压及BPV参数最低;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壅盛证与引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02例确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共分为四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分析H型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血脂异常的发病情况与证型无直接联系;痰湿壅盛证TC水平较其余三组相比更高(P0.05),其余三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TG、HDL-C在四个证型间两两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比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具有更高的LDL-C水平;血脂异常组痰湿壅盛证分布最广。结论: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总胆固醇水平可作为痰湿壅盛证辨证依据之一,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182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组,再分别将每一证型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观察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各证型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肥胖组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组中痰湿壅盛证组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提示:瘦素水平可作为伴有肥胖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的辨证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群丽  刘福明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59-86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临床问卷调查,填写高血压患者登记表格及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表后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症状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证型不明确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的监测。结果:痰湿壅盛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值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组(P0.05),阴阳两虚证组白天与夜间平均舒张压的差值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组(P0.05)。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研究其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检查的4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找出其与脉压及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方面,481例高血压病患者中,以痰湿壅盛证最多,占 54.5%(262/481),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阴阳两虚证[占 26.8%(129/481)]、肝火亢盛证[占12.7%(61/481)]和阴虚阳亢证[占6.0%(29/481)]。(2)性别、年龄、脉压及高血压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方面,不同性别、年龄、脉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不同高血压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性别方面,除阴阳两虚证外,各中医证型的男性患者分布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在年龄方面,以肝火亢盛证的平均年龄最低,阴虚阳亢证的年龄最高,而痰湿壅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组的年龄无明显差异;在脉压方面,由大到小依次为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在高血压分级方面,Ⅰ级、Ⅱ级、Ⅲ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比例均为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3)脉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面,宽脉压组和非宽脉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63.0%(223/354)及47.2%(60/127),宽脉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宽脉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医证型分布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面,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分别为42.6%(26/61)、57.6%(151/262)、71.3%(92/129)、48.3%(14/29),其中阴阳两虚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证最为常见,性别、年龄、脉压等因素对其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影响,宽脉压组及阴阳两虚证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中医不同证候患者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ALD)水平与各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6例EH患者,包括肝胆湿热证36例、痰湿壅盛证39例、阴虚阳亢证29例、肝阳上亢证32例,分别进行AngI、AngII、ALD测定。结果各组间AngI水平经比较发现,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阳上亢证组AngI水平明显低于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各组间AngII水平经比较发现,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胆湿热证组AngII水平明显低于各组,并且阴虚阳亢证与肝阳上亢证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各组间ALD水平经比较发现,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胆湿热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两两比较肝胆湿热证组ALD水平明显低于各组。各组间体重指数(BMI)经比较发现,痰湿壅盛证肝胆湿热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组内两两比较痰湿壅盛证组BMI明显大于阴虚阳亢证及肝阳上亢证,而肝胆湿热证组BMI明显大于阴虚阳亢证。结论高血压病不同证候AngI、AngII、ALD及BMI水平存在差异,并与证候分别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TDM)患者抵抗素、脂联素与血淤证的关系.方法 酶免或放免检测脂联素、抵抗素、内皮素血清或血浆浓度.使用SAS9.1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结果 ①血淤证检出率为0.42;②血淤证组瘦素、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脂联素、胰岛素水平降低,抵抗素无显著变化;③抵抗素与脂联素、二者与瘦素、胰岛素、内皮素等均未见显著相关关系;④瘦素与胰岛素、内皮素、舒张压呈正相关.结论 ①脂联素与血淤证呈负相关;②肥胖致淤可能是由脂肪因子调节血管活性因子实现的;③肥胖性血淤可能与抵抗素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超重及肥胖流行的背景下,探讨气虚体质与痰湿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的生命质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气虚体质超重者548例、痰湿体质超重者418例、气虚体质肥胖者153例、痰湿体质肥胖者167例为研究对象,对超重组、肥胖组、超重及肥胖组中气虚体质者与痰湿体质者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所属的8个维度、2个领域及总分的得分均值及控制相关社会人口学因素后的最小二乘均值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超重组中,气虚体质者一般健康维度及活力维度得分低于痰湿体质者;在肥胖组中,气虚体质者的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一般健康维度、活力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及总分低于痰湿体质者;在超重及肥胖组中,气虚体质者的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一般健康维度、活力维度、生理领域得分及总分低于痰湿体质者。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在肥胖组中,气虚体质者在生理功能维度、生理职能维度、活力维度、情感职能维度、精神健康维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总分方面的最小二乘均值低于痰湿体质者;在超重及肥胖组中,气虚体质者在生理职能维度及活力维度方面的最小二乘均值低于痰湿体质者。[结论]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虽同为超重及肥胖人群常见的体质类型,但气虚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在生命质量评价方面存在劣势,体质调护和体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加强对气虚体质超重及肥胖人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王颖  张立平  孙宏峰  刘晶 《天津中医药》2021,38(9):1133-1137
[目的] 观察柴芪汤治疗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治疗(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治疗组40例,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柴芪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的变化,并对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血压、BMI、FPG、FINS、HOMA-IR、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FPG、FINS、HOMA-IR、TC、LDL-C改善明显(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芪汤治疗肝郁脾虚型代谢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是反映内脏肥胖的新型指标,其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及中医证候之间关系的证据很少。旨在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探讨该部分人群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内脏肥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研究依托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项目。病例来源为北京市丰台区8家社区医院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9 215例。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完整的人口学信息及中医证候量表。检测项目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VAI、LAP两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 对9 21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60±9)岁,61.5%为女性]进行了分析。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为74.8%。颈动脉硬化组的内脏肥胖指标腰围(P<0.001)、腰高比(WHtR)(P<0.001)、LAP(P<0.001)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颈动脉硬化人群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包括:气虚、阴虚、痰湿、火热、瘀血。颈动脉硬化人群内火证(P<0.001)、血瘀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不同VAI组间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LAP组间内火证(P<0.05)、阴虚证(P<0.001)、气虚证(P<0.001)、痰湿证(P<0.001)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卒中高危伴颈动脉硬化人群证候要素以痰湿、内火、瘀血等实证较为突出,脏腑定位肝、脾、肾3脏,该部分人群证候分布特征为既有气虚、阴虚的本虚之象,又有内火、痰湿、瘀血的标实之证,属于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相似文献   

15.
杨建  王敏  高莹  王舒 《天津中医药》2020,37(3):313-317
[目的]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害与RhoA、ROCK-1的相关性,探讨针刺干预SHR脑保护的Rho通路机制。[方法]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太冲穴组,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太冲穴组针刺干预4周,其余两组在干预期内给予相同程度、相同时长的抓取。观测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干预周期内,正常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处于正常血压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较高,且有随着周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太冲穴组可有效降低收缩压,有降低舒张压、平均压的趋势。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程度加重,RhoA、ROCK-1表达升高;太冲穴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消失,RhoA、ROCK-1表达下降。[结论]针刺太冲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脑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王琦教授专利方"痰湿调体方"干预痰湿体质的效果,探讨调理痰湿体质在代谢性慢病防治中的作用,为制定痰湿体质干预效果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受试者为18~65岁北京市自然人群,在2018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填写《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结合人工体质辨识,纳入单纯痰湿体质者32例,以"痰湿调体方"干预8周,干预前后测量体质量、腰围、体重指数(BMI),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重测痰湿体质评分。[结果]经"痰湿调体方"干预后,受试者痰湿体质量化评分降低,症状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腰围、BMI、血红蛋白(HbA1c)、载脂蛋白A(Apo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痰湿调体方"可明显降低痰湿体质评分,有效改善体质偏颇程度和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Jue tone is a kind of sound, using 3-mi as the main tone, and is melodious, profound, makes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and pleasant.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obable mechanism of Jue tone to reduce blood pressure (BP) in hypertensive rats with a liver-fire hyperactivity pattern by observing changes in BP as well as physiochemical indexes in plasma.MethodsSixteen male 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 (SHR) with a liver-fire hyperactivity patter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Jue tone group. The rats in the Jue ton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Jue tone (55–65 dB, played by the five elements of music rhythm instrument, a kind of physiotherapy regimen music played by Shen Wu) once a day for 4 weeks. The BP levels in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twice a week, on Monday and Friday. The levels of angiotensin II (Ang- II), thromboxane B2 (TXB2), endothelin-1 (ET-1),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norepinephrine (NE), cortisol (CORT), and 5-hydroxytryptamine (5-HT). in plasma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ResultsBP and the levels of TXB2 and ET-1 in the plasma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level of cGR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ConclusionJue tone can reduce the BP of hypertensive rats with a liver-fire hyperactivity pattern. The mechanism may correlate with a reduction in TXB2 and ET-1 and an increase in cGRP with the reduc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相似文献   

18.
程和彬 《新中医》2020,52(1):53-5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候分型为基准,分为肾虚肝郁型51例、肾虚血瘀型45例、脾虚痰湿型75例、痰瘀互结型31例,对202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卵巢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结果:肾虚血瘀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脾虚痰湿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低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卵巢体积、卵泡数、体质量指数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及痰瘀互结型组(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通过对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及血流速度等的评估可对疾病中医分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证候要素及复合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经数据清洗后得到787例有效问卷,经统计患者的症状出现频次,将53个全身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高血压患者的证候要素、病位、舌脉等信息。结合两者的情况进行复合证型的判断,总结出患者的实际证型分布及常见复合证型的特征。[结果]四诊信息出现频次大于50%的有18个。因子分析提取16个公因子后,分析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病性包括:火热、痰湿、瘀血等。病位以肝为主,涉及肾、心、脾胃等脏腑。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为主。复合证型多为虚实夹杂,兼夹痰浊、瘀血等。[结论]高血压患者以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肝火上炎证为主,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包括年龄、初潮年龄、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4个证型,其中痰瘀互结证占38%;脾虚痰湿证占28.4%;肾虚肝郁证占20.8%;肾虚血瘀证占12.8%。脾虚痰湿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的体质量、BMI、WC、HC、WHR、收缩压、舒张压、T、DHEAS、AND、GS、FINS、IR、TG、TC、LDL-C均高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的腰臀比均0.8,而SHBG、HDL-C低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表现出更明显的代谢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