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随着恶性肿瘤化疗方法的进展,体用浓缩伽小桥派的路也迅谏增加,理论上讲,一个体表面积为18m2、血象稳定的成年人,3U的浓缩血小板液可增加血小板数约5XI炉一10XI矿/L,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病人连续滴注10U新鲜浓缩血小板液后,血小板上升数远低于上述水平。我们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连续滴注浓缩血小板液后,有较多的血小板吸附于常现输血皮管过滤网上,提示有些血小板并没有真正输入病人体内。我们经改进输人方法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有明村提高,一、临床资料选择肿瘤化疗中不输人浓缩血小板液的病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体重…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0~1992年收治肿瘤病人60例,并进行了正规化疗。在疗程中及化疗结束后对病人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观察,对其血小板持续升高与肿瘤复发、转移、增大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及血小板计数方法 1.病例选择及年龄:肺癌25例,男20例,女5例。其中肺癌根治术后19例,放疗或化疗后病灶消失或缩小6例;食道癌10例,均为食道癌根治术后,全部为男性;大肠癌10例,也均为大肠癌根治术后,男性8例,女性2例;胸膜间皮瘤1例;胃癌根治术后4例;食道胃转流术后1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1例;扁桃体鳞癌放疗后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5例。  相似文献   

3.
机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坚  邓克非  邓世权 《四川医学》2004,25(4):470-471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 ,引起血小板减少 ,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0例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的恶性肿瘤病人 ,随机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 (下称机采组 )和手工浓缩血小板 (下称手工组 ) ,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结果 ①机采组血小板计数升高 ,平均达 81× 10 9/L ,明显高于手工组 45× 10 9/L(P <0 0 5 )。②机采组改善出血有效率为 10 0 % ,手工组有效率为 5 3 %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机采浓缩血小板疗效优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输注 ,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并能有效改善出血 ,是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重要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动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肿瘤化疗时骨髓受抑和恢复期网织红细胞 (网红 )各参数变化的情况 ,以便确定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ADVIA 12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 18例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ANC)和网红计数与分类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明显受抑 ,白细胞、网红及血小板极度降低 ,其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降至 0 .0 2×10 9 L以下、网红绝对数降至 10× 10 9 L以下 ,高荧光强度网红百分率和中荧光强度网红百分率 (HFR % +MFR % )逐步降至最低水平或 0 ,网红分类几乎全部由低荧光强度网红 (LFR)组成。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高荧光强度网红和中荧光强度网红的出现或升高较中性粒细胞绝对数达到 0 .2× 10 9 L早 4 .5d(中位数 )、达到 0 .5× 10 9 L早 7.5d(中位数 ) ,较网红绝对数 (RET # )达到正常范围低限早 15d(中位数 )。结论 HFR +MFR可作为评价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腾廷波  王群兴 《海南医学》2008,19(1):118-118,105
目的 研究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计数(RET)的变化,了解病人的骨髓状态.方法 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IRF、RET在化疗5天后即出现明显下降.化疗后15天,IRF、RET、MPV即出现显著上升.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能为医生观测病人的骨髓状态提供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评估肿瘤化疗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及重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107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7、14、21 d检测比较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胞数(RET),并分析白细胞减少与网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后7、14 d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均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后21 d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4 d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均低于化疗后7 d(P0.05),化疗后21 d患者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均高于化疗后7、14 d(P0.05);化疗后7、14 d患者IRF和RET均低于化疗前(P0.05),而化疗后21 d患者IRF和RET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4 d患者IRF和RET与化疗后7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1 d患者IRF和RET均高于化疗后7、14 d(P0.05);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与IRF和RE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RF和RET是肿瘤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早期恢复的指标,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实体瘤中、强度化疗后的促血小板增殖作用及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常规化疗的淋巴瘤和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停化疗第4 d起应用rh-IL-11 30-60μg/(kg·d)至血小板数恢复正常,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血小板计数、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IL-11可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在本观察组中72.2%不需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低谷值持续时间为3-7 d,提升血小板数幅度显著高于自身对照组。结论:rh-IL-11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的化疗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减少血小板输注,缩短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rhTPO)对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 (≤ 2 0×10 9/L)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后血小板≤ 2 0× 10 9/L的 81例实体瘤和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 ,第 1个周期作对照 ,第 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 6~2 4h皮下注射rhTPO 1.0 μg·kg-1·d-1为用药组 ,连续用药最长 14d。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血清抗rhTPO抗体。结果 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最低值分别为 13× 10 9/L、12× 10 9/L ,P =0 0 0 2 ;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186× 10 9/L和 12 2× 10 9/L ,P <0 0 0 1)。血小板 <5 0× 10 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11d和 13d(P <0 0 5 )。血小板恢复至≥ 75× 10 9/L、≥ 10 0× 10 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 2 1d和 2 4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2 4d和 2 7d(P <0 0 0 1)。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 ,P <0 0 0 1。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 ,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1例患者产生低滴度血清抗rhTPO抗体。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痛、头晕、头痛和寒战。结论 rhTPO可减少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 ,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6例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Plt≤50×10~9/L)的骨肉瘤患者36例,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例。A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单用,0.75mg/次,1次/d; B组化疗结束后12-24h内给予皮下注射rhIL-11,0.75mg/次,1次/d,第3天后加用rhTPO, 15000U/次,1次/d,A、B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当血小板≥100×10~9/L或至血小板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即可停药。结果 B组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较A组平均升高9×10~9/L,B组血小板减少达Ⅲ度以上时间较A组平均减少2.5d,B组持续用药天数比A组平均缩短了2.6d,且不良反应及输血率明显降低。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骨肉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骨肿瘤治疗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9/L的1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TPO15000u为用药组,连续用药最长14d(血小板≥50×10^9/L停用)。监测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骨髓象。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5×10^9/L、5×10^9/L;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450×10^9/L和256×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d和16d(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d(P〈0.001)。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P〈0.001。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和头痛。用药后未见原始细胞增多者。结论rhTPO可减少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杨明华  夏炳森  闫勇  张曦 《当代医学》2011,17(12):137-13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2例血液肿瘤患者分为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rhIL-11,rhIL-11的用量1.5mg/d,连续6~15d,观察血小板最低值、持续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作用。方法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20例,行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动态观察化疗后21d宫颈肿瘤局部、组织病理学及血清SCC-Ag变化。结果临床有效率为70%,可手术率为67%;病理变化:化疗后早期(第1w)癌细胞以点片状坏死为主,晚期(第2~3w)出现大片坏死,甚至部分病理反应完全缓解,炎性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化疗前、后血清SCC-Ag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缩小宫颈肿瘤局部病灶,提高可手术率,癌组织病理变化同化疗作用时间密切相关,结局为肿瘤细胞坏死增加,肿瘤负荷水平降低,达到新辅助化疗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胎盘因子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及骨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随机试验 ,试验组 10例 ,对照组 10例 ;用药 (安慰剂或胎盘因子 )于化疗前 2d开始 ,4mgq d i m .,化疗后 4mgq o d i m .至化疗后 1周停药。结果 :试验组病人化疗后T4 /T8与对照组比较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试验组为 4 0 % ,对照组为 70 %。结论 :胎盘因子可提高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并对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羟基喜树碱 (HCPT)联合 5 氟脲嘧啶 ( 5 Fu)和甲酰四氢乙酸钙 (C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进行研究 ,以了解该方案的化疗作用机制。方法 :2 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静脉滴入HCPT10 0mg/d ,5 Fu 5 0 0mg/d ,CF2 0 0mg/d ,共 5d ,一周期。术中取大肠癌组织标本 ,应用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 ,比色法检测caspase 3的活性 ,与术前结肠镜下取得的该组癌组织及同期术中取得 14例未化疗患者的正常肠黏膜组织作比较。结果 :①术前应用化疗组在光镜下可见到明显的细胞凋亡改变 ;②术前应用化疗组的caspase 3活性较未化疗及正常肠黏膜组的明显增高 (P <0 .0 5 ) ;③术前化疗诱导后 ,肿瘤细胞caspase 3活性改变与肿瘤的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术前应用HCPT联合 5 Fu和CF方案可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caspase 3参与了这一细胞凋亡过程 ,且caspase 3的活性改变与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周淑亚  曹琰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53-1354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输注血小板的阈值。方法:回顾分析18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数值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患者在接受诱导缓解化疗、巩固化疗及强化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20×109/L、10×109/L、5×109/L的出血表现。结果:血小板≤5×109/L组与血小板小板≤10×109/L组及血小板≤20×109/L组比较无出血事件发生率减少,轻微出血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最长中位存在时间为7d。结论:血小板等于5×109/L做为AML的血小板输注阈值是安全的。部分伴发热、高白细胞血症的AML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可定为10×109/L或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 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当化疗后血小板低于50×10~9/L给予rhIL-1125 ug/kg/d,皮下注射,在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从下降最低值升高至100×10~9/L时,停止继续给药;或在给药后血小板计数从化疗后下降最低值开始计算其绝对值≥50×10~9/L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继续或停止给药。对照组出现Ⅲ/Ⅳ度血小板下降时不给予rhIL-11。结果治疗组血小板由最低值恢复至100×10~9/L或绝对值升高50×10~9/L为(5.56±2.39 d),对照组为(8.48±2.71 d)。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良反应为轻微乏力、骨骼及关节肌肉疼痛、恶心。结论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杨亚清 《当代医学》2010,16(28):26-2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应用皮下埋藏式深静脉导管化疗泵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应用化疗泵化疗的疗效。结果应用化疗泵病人有32例生存期超过5年,另有21例超过3年,部分仍在坚持。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应用皮下埋藏式深静脉导管化疗泵进行化疗,对预防及治疗术后肝转移、提高5年生存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其参数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价值。方法:使用SE-9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我院肿瘤科肿瘤患者化疗前后静脉血的白细胞数(WBC)、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体积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血的WBC数升至3.0-4.0×109/L时,PLT数与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MPV、PDW、P-LCR则显著低于化疗前(P<0.001、P<0.01、P<0.001);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血的WBC数低于2.0×109/L及WBC数在2.0-3.0×109/L时,MPV、P-LCR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均<0.001、P均<0.05、P均<0.001),PDW则与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早于白细胞数的变化,观察肿瘤患者化疗前后PLT数及MPV、PDW结合WBC数的改变能更全面了解化疗病人骨髓受抑制的情况以及病情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20.
化疗后致食欲不振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赵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722-3722
肿瘤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猪肚、仙人掌治疗化疗后食欲不振等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选择化疗中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不良反应的病人4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38岁65岁,平均42岁。2治疗方法参考血生化结果,给病人输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将仙人掌1片去除毛刺洗净后放入生猪肚内,用砂锅煮熟,1 d内分多次空腹服用,一般2剂后,病人症状消失,食欲好转。3结果46例病人中有37例病人各症状消失、食欲增强;6例病人症状减轻;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