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检测《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量表》中文版(BMDC—NPTB—CR)的效度。方法对182名老年人进行测试,以MMSE为效标分析该量表的平行效度;并比较不同认知水平老年人的测试成绩。结果BMDC—NPTB—CR与MMSE类同项目测验成绩相关系数r为0.17—0.72(P〈0.05-P〈0.001)。认知正常、可疑痴呆及痴呆患者的量表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结论BMDC—NPTB—CR是效度较好的标准化成套量表,BMDC—NPTB—CR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和区分效度适合我国临床和科研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验新编制的学习技能诊断测验的效度.方法 用新编测验对近1000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确定效度检验指标.结果 (1)结构效度:语文分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6~0.79之间(P<0.05),数学分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7~0.97之间(P<0.05);语文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1~0.94之间(P<0.05或P<0.01),数学分测验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5~0.95之间(P<0.05);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学习技能诊断测验模型拟合较好.(2)效标效度:华文认知能力量表与语文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3(低级版),0.71(高级版),华文认知能力量表与数学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 68(低级版),0.64(高级版);语文分量表与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在 0.48~0.74之间(P<0.05),数学分量表与学生期中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在 0.15~0.57之间(P<0.05).结论 学习技能诊断测验具有理想的结构和较好的效标效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筛查效度的因素,为建立MMSE得分的常规模型、修正并完善现行MMSE筛查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队列中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19 117名正常老年人和137名痴呆患者的MMSE测试结果;用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及效度指标对比MMSE各类临界值的筛查效度;用多元线性回归比较正常和痴呆人群的MMSE得分的影响因素的差异;描述正常与痴呆老年人MMSE得分随年龄、性别的变化趋势及差别。结果:MMSE量表的AUC值≥0.75(P<0.05);正常人群MMSE得分随年龄增长呈非线性下降(男:R2=0.924, P<0.05;女:R2=0.951, P<0.05);随受教育程度增加呈非线性上升(男:R2=0.948, P<0.05; 女:R2=0.859, P<0.05);女性MMSE平均得分低于同龄男性,且下降速度更快(女性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与男性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不重叠)。不论男女,痴呆老年人的MMSE得分均低于正常老年人(男: Z分数差值:-1.573, P<0.05; 女: Z分数差值:-1.222, P<0.05); MMSE得分随年龄增加下降速度似乎比正常老年人更快(痴呆人群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包含正常人群偏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结论:CLHLS中的MMSE量表筛查效度不受文化程度影响,本研究针对影响MMSE筛查效度的可能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探讨得出,性别、年龄、视力和居住地是具有鉴别效度的因素,可作为MMSE量表的辅助工具筛查痴呆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嗅觉功能与健康老年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嗅觉功能与神经心理学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52例MCI病人与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CA)、社会功能调查表(FAQ)等神经心理学评估以及史尼芬嗅觉棒筛查测验(SSST)等嗅觉功能评估.结果 MCI组MMSE、MoCA、FAQ及SSST评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11.73~18.42,P<0.001).MCI组嗅觉功能与神经心理学评分呈显著相关性(r=0.705、0.559、-0.659,P<0.001),而健康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CI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嗅觉功能测试可能是MCI诊断的敏感指标,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能够延迟或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社会参与程度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社会参与程度问卷评估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对234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程度及认知能力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情况不同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拥有良好人际网络(夫妻关系、子女/孙关系、亲朋关系较好,亲朋来往频繁)、积极参与闲暇活动的老年人认知功能较好(P<0.05).在控制年龄、受教育水平后,社会参与程度对MMSE总分、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R2 =0.02~0.11,P<0.05).结论 积极的社会参与是认知老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脑梗死性痴呆患者、30例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fief Screening Scalefor Dementia,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电生理技术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血管性痴呆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MMSE、BSSD和CLOX画钟试验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LOXl评分的差异尤其明显.血管性痴呆组物体命名和言语复述评分与脑梗死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物体命名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MMSE各项粗分均低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言语复述、注意、计算和短时记忆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MMSE各项粗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管性痴呆组与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峰潜伏时显著延长(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血管性痴呆是认知障碍发展到严重阶段的表现,执行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和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编制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职业压力理论,心理测量学原则,结合军队特点自行编制了军人职业压力量表.对1100名军人进行测试,并对其中51名官兵同时测量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利用统计软件对军人职业压力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的因子负荷结果,最后形成8个因子,分别为人际关系、军旅特殊生活、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家庭、个人发展、角色不清及领导能力.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09~0.953(P<0.01);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374~0.873(P<0.01);重测相关系数为0.593~0.813(P<0.01);量表各因子与CMMHS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相关系数为0.303~0.389(P<0.05).结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测量军人职业压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3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阿瑞斯)5mg,1次/日,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后MMSE分值:老年性痴呆(AD)组明显提高(P<0.01);血管性痴呆(VD)组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性痴呆组有提高(P<0.05).治疗后ADL分值变化:AD组下降(P<0.05),VD组和混合性痴呆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AD患者及部分混合性痴呆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改善有一定疗效,对VD患者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马琳  孙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14-114,118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解郁醒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两药治疗,治疗组加服解郁醒脑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积分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HDS、MMSE、ADL量表成绩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组间比较,各量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肝解郁法治疗VD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压氧(HB0)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方法:对89例轻、中度VD[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BO 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显著改善(P依次<0.01、0.05、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痴呆程度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