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目的:建立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度丹酚酸A的方法。方法:丹参药材提取、转化后先经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富集,再采用动态轴向压缩柱,以正相硅胶为填料,环己烷-叔丁基甲基醚系统为洗脱剂,制备丹酚酸A。分别采用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对丹酚酸A进行结构确证和含量测定。结果:经分析,丹酚酸A纯度99.0%以上。结论:采用动态轴向压缩工业色谱法制备丹酚酸A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为工业化制备高纯度的丹酚酸A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动态轴向压缩工业色谱分离栀子苷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纯度栀子苷的工业色谱分离工艺。方法: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水提液中栀子苷进行富集,经工业色谱精制纯化,分别运用TLC,HPLC和电喷雾质谱(ESI-MS)对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和表征。HPLC条件为流动 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7 nm;ESI-MS条件为干燥气温度350℃,毛细管电压4 000 V,分离器电压65 V,传输电压135 V,质荷比扫描范围50~1 300,正离子模式,流动相甲醇-水(1:1),流速0.5 mL·min-1,不经过色谱柱。结果:栀子苷的最佳纯化工艺为加3 BV水洗脱,弃去水洗液,继用30%乙醇2.5 BV洗脱,收集洗脱液,加乙酸乙酯-甲醇(10:1)混合液以300 mL·min-1的流速进行洗脱,TLC跟踪检测,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出现大量白色固体,抽滤,干燥;栀子苷纯度达98.6%,转移率68.9%。结论:采用动态轴向工业色谱制备栀子苷的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且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3.
中低压制备色谱制备新绿原酸对照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从金银花中分离制备新绿原酸对照品的方法。方法:利用HPD200A大孔树脂对金银花水提液中的新绿原酸富集,经中低压制备色谱分离制备金银花中新绿原酸单体,运用HPLC对新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新绿原酸的最佳纯化工艺为加5 BV水洗脱,收集水洗液,浓缩、干燥,得新绿原酸粗品;以乙腈-0.5%甲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326 nm,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制备的新绿原酸的纯度达98.86%,收率为89.1%。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制备高纯度的新绿原酸对照品,以用于中药新药中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2)
目的建立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法制备高纯度银杏内酯B。方法银杏叶70%乙醇提取液经重结晶后,采用动态轴向压缩色谱柱分离,以反相硅胶为填料,甲醇-水系统为洗脱剂,对银杏内酯B进行精制纯化,HPLC、1H-NMR、13C-NMR和HR-ESI-MS对其进行含有量测定和结构表征。结果所得银杏内酯B的纯度达98.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为制备高纯度的银杏内酯B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控制侧柏叶配方颗粒的质量,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侧柏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侧柏叶配方颗粒中的槲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ODS-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40:60:1.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理论板数按槲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结果:TLC鉴别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槲皮苷在0.053-1.06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n=6)为1.09%。结论:薄层色谱法鉴别侧柏叶配方颗粒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侧柏叶配方颗粒的鉴别方法;槲皮苷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侧柏叶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俊  张小龙  杨时  原少伟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4):504-508
目的 研究高纯度积雪草总苷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分离技术与重结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优选最佳积雪草总苷制备工艺参数,同时建立积雪草总苷HPLC检测方法。结果 积雪草药材采用7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水沉、酸沉,通过HPD-100大孔树脂柱富集后,再采用醋酸乙酯重结晶方法,可制备质量分数90%以上的积雪草总苷。结论 该工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制备高纯度的积雪草总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和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分析龙胆药材中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对龙胆药材进行提取,萃取温度:100℃,压力:9.65MPa,萃取时间:10min。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75μm,有效长度50cm)。分别考察了两种分离模式下电泳介质的构成和电泳过程中的各操作参数对样品分离过程的影响,优化了MEKC和MEEKC的分析条件,在各自对应的缓冲液体系下,MEKC和MEEKC分离电压分别为30和22kV,柱温均为25℃,检测波长均为238nm。结果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与其他组分达到了基线分离,两种成分的浓度与其响应信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加标回收率在96.3%~105.1%之间,检测限均低于10mg·L-1,对6处不同产地的龙胆药材进行了分析,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式下,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产地的龙胆药材的龙胆苦苷和马钱子苷酸含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较好,可用于龙胆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栀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该文建立了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4个主要有效成分(京尼平苷酸、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含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mm×100mm,1.7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40nm、440nm。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4个有效成分浓度在0.0065-9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95,检测限为0.0386-0.1875μg·mL-1。结果:对不同产地12批栀子药材的含量测定表明,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中4个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含量分别为2.44%-6.96%、1.26%-3.04%。同时利用ChemPattern软件构建了12批栀子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相似度SA、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对不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为栀子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忍冬藤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忍冬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当药苷和马钱子苷含量的方法,并以此对忍冬藤进行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Agli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水溶液(26∶7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当药苷和马钱子苷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23.5~470 mg·L-1,r=0.999 9;12~240 mg·L-1,r=0.999 7;10.5~210 mg·L-1,r=0.999 9;13~260 mg·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RSD=2.23%),96.6%(2.29%),95.0%(2.26%),103.3%(2.93%)。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可用于忍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咳欣康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咳欣康片处方中桔梗、黄芩、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制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资生堂CAPCELL PAK C18MG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甲醇-水-醋酸(7:7:86: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 mL·min-1结果: 桔梗、黄芩、甘草的TLC鉴别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HPLC含量测定,苦杏仁苷在0.044~0.327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n=7),苦杏仁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9%,RSD 1.2%。结论: 该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能更为有效的控制咳欣康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工艺条件,为该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对马钱苷酸、獐芽菜苷、断氧化马钱子苷和7-表-马钱子苷进行定量分析,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36.5 nm,进样量1μL。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单因素试验优选金银花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择H-103型大孔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100 g·L~(-1),吸附流速2.0 BV·h~(-1),上样量2.5 BV,吸附后加水2.5 BV和30%乙醇3 BV洗脱,洗脱流速2.0 BV·h~(-1)。总环烯醚萜苷的洗脱率达90.0%,浸膏中总环烯醚萜苷质量分数达25.6%。结论:H-103型大孔树脂对金银花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分离和纯化效果,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腰痛宁贴膏中马钱子的渗漉提取工艺。 方法: 以士的宁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媒用量和渗漉速度对马钱子渗漉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得士的宁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96:7,三乙胺调节pH 3.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70%乙醇以2 mL·kg-1·min-1的速度渗漉提取,士的宁转移率>90%。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重复性好,对腰痛宁贴膏的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盐酸头孢吡肟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杏林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938-940
 目的建立盐酸头孢吡肟有关物质及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使用C18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57nm。测定有关物质时,为线性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005mol·L-1磷酸二氢铵-乙腈(93:7),流动相B为0.005mol·L-1磷酸二氢铵-乙腈(70:30);测定含量时,为等度洗脱,流动相为0.005mol·L-1磷酸二氢铵-乙腈(93:7)。结果盐酸头孢吡肟与其中间体、降解产物及E异构体分离良好。结论方法简便、专属,可用于盐酸头孢吡肟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黄独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黄独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动态吸附-解吸法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黄独总皂苷的分离纯化工艺.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黄独总皂苷的最佳工艺为黄独提取液质量浓度0.2 g·mL-1,上样量6 BV,流速1.0 mL·min-1,加4 BV水洗除杂,50%乙醇4 BV解吸,收集洗脱液.此工艺条件下所得提取物黄独总皂苷质量分数61.85%.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可行,能满足大生产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忍冬藤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聚酰胺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性能,并考察上样量、水洗用量、洗脱剂种类和用量;以绿原酸纯度和保留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洗脱流速、洗脱剂浓度和用量对忍冬藤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分离纯化工艺为绿原酸上样量10 mg·g-1树脂,用2 BV水洗除杂,加3 BV 6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0.4 BV·h-1,收集洗脱液.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分离纯化绿原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草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优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总黄酮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12种不同类型树脂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其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总黄酮的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2 g·mL-1,每mL树脂最大上样量为2 mL,吸附流速0.5 BV·h-1,上样液pH 6,6BV水以流速1 BV·h-1洗脱除杂,4 BV 70%乙醇以1 BV·h-1流速洗脱.该优选条件下,洗脱物中甘草总黄酮纯度为38%.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HPLC分离阿立哌唑有关物质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阿立哌唑有关物质分离的HPLC。方法 采用反相C8色谱柱,在室温条件下,以甲醇-1.5 %三乙胺(用醋酸调节pH5.6)(80∶20 )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进样体积10μL。结果 阿立哌唑与中间体Ⅰ、中间体Ⅱ及其降解产物均能较好的分离,理论板数大于4200,且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90,0.9996,0.9998)。中间体Ⅰ和中间体Ⅱ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0和3.3ng。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3%和3.1%。结论 本法可有效分离阿立哌唑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灵敏度高 ,专属性强 ,可用于阿立哌唑有关物质及降解产物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枳壳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7种不同大孔树脂对枳壳总黄酮的吸附性能,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孔树脂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AB-8型大孔树脂最适合用于纯化枳壳中总黄酮;其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0.408 g·L-1,pH 4,上样速率2 BV·h-1,6 BV 75%乙醇以1 BV·h-1进行洗脱;总黄酮纯度由原来的14.03%提高到42.54%.结论:优选的分离、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含量,并考察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UV法,并考察色谱条件、优化分离效果;以C18柱(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10 mmol·L-1磷酸二氢钾(含0.8%三乙胺,磷酸调pH3.0)(35∶10∶5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6 nm。采用内标法定量,吲达帕胺为内标物。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在0.0103~0.5145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最低检测限10ng。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8±0.26)%、(99.34±0.44)%和(101.23±0.07)%;苯磺酸氨氯地平原料药的平均含量为(100.41±0.51)%。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文拉法辛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石油醚-乙醚(2∶1)提取后,有机相再用50 mmol·L-1盐酸反萃取并浓缩进样。色谱柱为氰基柱(250×4.6 mm,5 μm),乙腈-0.1 mol·L-1NH4H2PO4 (25∶75) 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229 nm。结果:文拉法辛血浆最低检测浓度10 μg·L-1,线性范围25~800 μg·L-1,萃取回收率75.5%~79.3%,加样回收率97.4%~101.2%, 日内RSD 4.87%~6.39%,日间RSD 7.55%~10.80%。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已用于临床患者文拉法辛血药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