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全标准 ,采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对临床 36例怀疑为冠心病的受试者进行检测 ,研究受试室壁运动情况 ,并与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对比 ,评估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为5 μg/kg min ,每 3min递增 5 μg/kg min ,最大剂量 30 μg/kg min ,达不到预测心率者 ,加用阿托品 1mg静脉注射 ,阳性标准 :出现新的室壁运动异常或原有的室壁运动异常加重。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采用Bruce方案 ,阳性标准 :运动中出现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采用标准Judkins法 ,阳性标准 :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 0 %。结果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和平板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性是 90 9% ,13 6 % (P <0 0 1) ;特异性是 78 6 % ,92 9% (P >0 0 5 ) ;准确度是 :86 1% ,4 4 4 % (P <0 0 1)。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安全性也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与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诊断心肌缺血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虔  钟华  徐宏贵  刘斯润  王巍松  李国岱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7):1214-1215,1218
目的将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方法与超高速磁共振成像结合起来,比较它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实验(DSE)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8例拟诊冠心病的连续病例先后进行二次谐波成像的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多巴酚丁胺磁共振负荷实验(stress MRI)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磁共振负荷实验采用标准的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直至达到目标心率.分别在静息时和各个负荷水平采用梯度回波技术,在短时屏气期间,采集3个短轴平面、1个四腔位和1个二腔位MR图像.按16节段模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结果 18例病人超声心动图检查失败(图像质量差),4例没有达到目标心率.11例病人不能接受磁共振检查,3例因为呼吸伪图像不能诊断.在3种检查资料完整的172例受检者中,109例诊断为冠心病.磁共振负荷实验的敏感性(86.2%)和特异性(85.7%)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敏感性74.3%、特异性69.8%,χ2=4.59,P<0.05).MRI的准确性也较高(86.0% vs 72.7%,P<0.005).结论标准的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实验程序同样可以用在磁共振负荷实验中.与超声心动图相比,对于判断室壁运动异常,多巴酚丁胺磁共振成像负荷实验有更高的诊断标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多巴酚丁胺负荷量和多巴酚丁胺加用阿托品介入的方法对 2 2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进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单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81% ( 18/2 2 )和 95 % ( 2 1/2 2 ) ,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时 ,加用阿托品可进一步提高因不同原因达不到预计心率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敏感性 ,并安全、有效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多巴酚丁胺负荷量至最高负荷量时静脉注射99mTc MIBI行心肌断层显像的方法 ,间隔 4 8h再行静息断层显像 .将 2 2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和 1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多巴酚丁胺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2 % ( 18/ 2 2 )和 92 %( 11/ 12 )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并安全可行 ,无创伤性 .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腺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痔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拟诊冠心病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腺苷或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同时记录室壁运动、患者症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左室16节段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64例患者于试验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其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腺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与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67%、73%,特异性分别为85%、80%,准确性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腺苷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与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比较同样是较理想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多巴酚丁胺试验评价心肌存活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庆祥  李新民 《右江医学》2000,28(5):329-33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多巴酚丁胺试验检测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心肌存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2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于病程的第 3~ 4周做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的多巴酚丁胺试验。结果 :超声心动图多巴酚丁胺试验诊断心肌存活阳性的有 8例 ,其中病理性Q波相关导联上S T段抬高的 5例 ,占 6 2 .5 % ;12例阴性中S T段抬高的 2例 ,占 16 .7% ,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QS波及T波的变化在二者中无显著差异 (P均>0 .0 5 )。结论 :心电图多巴酚丁胺试验导致的病理性Q波相关导联上S T段抬高是心肌梗塞后心肌存活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评价心肌活性良好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大剂量多巴酚丁胺的反应及血运重建术后静息LVEF的改善程度。方法:在血运重建术前和术后9~12个月,对50例缺血性心肌病(LVEF32%±8%)和具有实质性心肌活性(存活节段≥4)的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术以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将血运重建术后的患者分为两组,1组为静息LVEF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下≥5%)的患者,2组为无显著改善患者。对比两组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期间LVEF的反应。结果:两组在基线特征、静息LVEF和活性节段的数目(7±4vs6±2,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技术(IBS) 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 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临床可疑为冠心病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10、20及40μg•kg-1•min-1),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E状态下二维超声心动图(2D)与背向散射技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狭窄者在大剂量(40μg•kg-1•min-1)DSE中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CVIB)低于静息状态,DSE负荷下的CVIB值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具有显蓍性(P<0.001)。DSE-2D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80%、72%和77%,DSE-IB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0%、72%和83%。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与背向散射技术结合,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运动状态,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DSE)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性.方法30例经超声检查存在左室壁阶段性运动障碍的冠心病患者,行基础状态下和低剂量多巴酚丁胺(Dob)负荷状态下的心肌声学造影.将此30例患者行99Tc-MIBI SPECT心肌核素显像,并将此结果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标准.采用QLAB软件对MCE图像微泡充盈曲线行定量分析,求各段的A值、β值和A×β值.结果负荷前后灌注指标比较,灌注增强:A值负荷前后分别为8.207±3.823,9.817±4.256、β值负荷前后分别为0.361±0.216,0.415±0.217、A×β值分别为1.741±0.748,2.601±1.237.在本研究条件下,负荷后各节段A值以3.68、β值以0.36和A×β值以1.34为截点,判定存活心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83.3%、77.6%和85.8%、79.7%及77.6%、87.5%.结论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DSE)心肌声学造影(MCE)法即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心肌声学造影法(DSE+MCE)可无创性的较为准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在冠心病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4例,择期安排冠状动脉造影(CAG),造影前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二者结果与CAG结果对比。结果: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其敏感性为50.0%,特异性为88.8%,准确性为75.9%。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72.2%,准确性为68.5%。结论: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均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二者联合应用能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更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巴酚丁胺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拟多巴胺化合物,可直接作用于β_1受体,对α_1和β_2受体亦有兴奋作用,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而将该药物和超声心动图结合用于冠心病诊断和心肌存活力检测的研究亦正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现将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一般认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输注后,心率无明显增加,而大剂量用药后可增加心率,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舒张期缩短,从而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室壁运动异常,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有无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多巴酚丁胺药物负荷试验替代运动试验进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的临床价值,35 例患者行运动负荷试验后进行心肌图像采集,次日再通过微量输液泵静脉给予多巴酚丁胺,逐渐加量,至高峰时注射99mTc—甲氧异腈(MIBI),之后行心肌图像采集,48h 再行静息态心肌显像。20 例冠心病患者中18 例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阳性,15 例非冠心病患者中1 例阳性,其特异性为93-3% ,灵敏度为90% ,无1 例因多巴酚丁胺副作用而停止试验。在多巴酚丁胺与运动负荷配对比较中,二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多巴酚丁胺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一种安全而灵敏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探讨该试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22例单支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负荷试验前后室壁运动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轻症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9.1%,特异性94.6%,准确性75.0%,加用阿托品后其敏感性提高至77.3%,特异性94.6%,准确性85.0%。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负荷试验18F-FDG核素心肌显像在评价存活心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负荷试验后行99mTc-MIBI和18F-FDG心肌双核素心肌显像,并与PET心肌代谢显像对比,评价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负荷试验18F-FDG心肌显像存活心肌检出率和与PET心肌代谢显像的符合率.结果: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216个节段灌注减低.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负荷试验18FDG-SPECT显像显示216个节段中有121个节段(56%)灌注(代谢)不匹配,提示心肌存活;95个节段(44%)灌注(代谢)匹配,以心肌坏死为主.而18FDG-PET心肌代谢显像显示216个节段中有128个节段(59%)灌注(代谢)不匹配,提示心肌存活;88个节段(41%)灌注(代谢)匹配,以心肌坏死为主.两组比较,18FDG-SPECT显像与18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5 3P≥0.05);216个灌注减低心肌节段中,18FDG-SPECT与18FDG-PET得分符合率93%.18FDG-SPECT显像存活心肌检出与PET显像符合率93.7%,无存活心肌检出率与PET显像符合率为80%,两者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负荷试验18F-FDG SPEC DISA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出率与FDG-PET显像无明显差别,两者具有很高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DSE)和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预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法:以15例成功的PCI患者术后6个月室壁运动改善为检验标准,进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及SPECT检查,比较两者检测心肌存活性的准确性。结果:DSE峰剂量期与低剂量期在预测心肌存活敏感性、阴性预测准确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DSE相比,SPE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较低。结论:在预测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方面,DSE和SPECT各有优缺点,但DSE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探讨该试验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巴酚丁胺、阿托品负荷超声心动图观察22例单支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负荷试验前后室壁运动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轻症冠心病的感性为59.1%,特异性94.6%,准确性75.0%,加用阿托品后其敏感性提高至77.3%,特异性94.6%,准确性85.0%。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加用阿托品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应变成像技术(SI)相结合诊断老年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 98名疑似冠心病老年患者行DSE+SI检查,测定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各室壁中段收缩期心肌峰值应变(Speak),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结果冠心病组各心肌节段Speak在多巴酚丁胺10、20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40μg.kg-1.min-1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CAG相比,Speak诊断老年人CAD的敏感性、特异性、精确性分别为78.6%、72.3%、74.7%;Speak在不同多巴酚丁胺负荷剂量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在20μg.kg-1.min-1负荷剂量时最高,分别为85.4%、67.4%;对于三支冠脉血管的定位诊断均表现为高特异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定量应变成像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无创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药物诱发心肌缺血,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肌显像进行检测,称为冠心病药物负责诊为试验。用以诱发心肌缺血的药物有异丙基肾上腺素,潘生丁、多巴酚丁胺及腺昔等。据国外学者临床研究报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 DSE)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安全且副作用少,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笔者亦进行了此试验的评价研究,现就DSE的机理、方法、应用及安全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术(LDDV)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存活心肌检测的可靠性。方法选择52例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痛史,心功能在Ⅱ~Ⅲ级,超声心动图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35%~40%的患者,分别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E)及低剂量多巴酚丁胺左心室造影(LDDV)技术评价存活心肌后进行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于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比较二种方法检测存活心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LDDE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67%,特异性79%,准确性为68%。LDDV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68%,特异性为76%,准确性为71%。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DV技术识别不稳定型心胶痛并发心功能不全者存活心肌与LDDE技术相比同样具有较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50例。对A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进行检测,对B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荷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情况。结果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多巴酚丁胺负荷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当把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作为检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缺血患者的首选方案,对其准确诊断是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