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某高校91名本科男护生,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26±0.47)分,人际沟通能力得分为(55.14±7.36)分,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显著正相关(r=0.446,P<0.01)。结论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沟通能力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对人际沟通能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提升本科男护生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其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3—4月抽取温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348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汉化版生命意义感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低年资护士生命意义感评分为(45.77±6.82)分,心理韧性评分为(78.74±16.84)分,同情心疲乏评分为(109.74±14.5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护龄、值夜班情况、对薪酬满意程度的低年资护士同情心疲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低年资护士的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同情心疲乏评分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年资护士职称、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值夜班情况是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低年资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较高,低年资护士的职称、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值夜班情况均会影响同情心疲乏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当制定公平公正的职称晋级评定规则,规范轮班轮岗制度,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低年资护士的生命意义感和心理韧性力水平,缓解低年资护士的同情心疲乏,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调查某地7所军队三级医院急诊科191名低年资护士.结果: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平均得分为(290.560±29.212)分;x2检验显示学历等9项相关因素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性参加急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学术活动及护士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属于正性,管理人员应因地制宜,强化和规范各类培训,以促进低年资护士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的护患风险沟通能力现状,为提高护士护患风险沟通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市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11名护士的护患风险沟通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178人(84.36%)认为护患风险沟通能力很重要;护士整体护患风险沟通能力不高,总得分只有(63.27±5.21)分;高年龄、高学历、高职称组护士护患风险沟通能力得分高于低年龄、低学历和低职称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1名护士心理健康K10评分(19.10±5.82)分,有45名护士存在心理健康不良,占总人数的21.33%。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患风险沟通能力总分及各因子相关,是护患风险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护士护患风险沟通能力较低,需要加强护士在人文社科知识、沟通技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培养低年资护士以人本护理教育理论为基础的护患沟通能力。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人本护理教育。以工作3年以下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观察组护士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本护理教育理论培训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6月在我院选取工作年限在3年内的护理人员150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工具包括: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份,回收率为97.33%。低年资护士《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平均得分为(29.72±3.1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学历、工作年限、是否独生子女、社会支持为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本科、硕士及以上,工作年限:1~2、2~3,社会支持高均为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与学历、工作年限和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找到相关的原因进行分析解决。方法选取本院护士100名,应用本院自制的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问卷(自评)对全部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经过评价,得到的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235.14±27.22)分,进一步分析得到影响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为:护患沟通知识的掌握情况、培训平均时间、护士对护患沟通知识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等等。结果显示:认为护患沟通知识储备"足够"、"够"的护士的得分显著比"远远不够""不够""一般"的护士要高,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护士的培训平均时间5 d的护士得分是最高的,认为护患沟通知识能够显著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人数要高于其他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护士护患沟通能力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护患沟通知识掌握情况、培训平均用时、对护患沟通知识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在临床中要注重对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以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低年资护士"护患角色"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方法:60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分别使用传统教学法与"护患角色"体验式教学。测评沟通能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讨论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的6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角色"体验式教学可显著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某市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正式注册的ICU低年资护士42例,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问卷调查其核心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度,并分析护士核心能力与一般资料、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结果:ICU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平均评分为(164.73±12.51)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6.8±7.31)分,工作投入度评分为(86.7±5.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与工作投入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资料中的月收入、外院进修情况和自我效能感以及工作投入中的专注均为ICU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ICU低年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均与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护理管理者可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改善护士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投入度,从而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暴力沟通在肾移植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愿原则组织本科室护士学习非暴力沟通,制定非暴力沟通培训专用教案。进行理论课程授课,设定日常语境模拟演练,使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沟通能力进行分析,评价非暴力沟通在肾移植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士学习非暴力沟通后理论成绩得分(87.50±7.10)分;应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显示困难情境沟通能力得分、情感感知能力得分、情感支持能力得分、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护士沟通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信息交流反馈得分及沟通价值观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该沟通模式的满意度为92.31%,患者针对护士服务态度、解决问题满意度为97.5%。结论:非暴力沟通指导交流双方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有意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学会了尊重与倾听他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结构性授权与工作环境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效能条件量表(CWEQ-Ⅱ)、专业护理工作环境问卷对重庆三峡中心医院600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结构性授权总分为(45.48±2.39)分,4个因子得分分别为机会权力(12.60±3.55)分,支持权力(10.28±3.38)分,信息权力(12.41±3.46)分,资源权力(12.67±3.61)分;工作环境总分为(67.89±2.65)分,5个因子得分分别为参与医院事务(13.21±0.47)分,医护关系(13.26±0.35)分,充足的资源配备(13.34±0.37)分,护士长的能力、领导方式和对护士的支持(13.32±0.31)分以及高质量护理的基础(15.40±0.54)分。低年资护士结构性授权与工作环境呈正相关(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结构性授权水平和护理工作环境水平均不高,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创造良好的专业护理环境,提高低年资护士授权水平,增强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以促进护理队伍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莉  沈军  谭敏  雷蓉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43-14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228±0.439)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性别、年级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3.
何晓璐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158-160
目的探讨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士20名,进行系统的护患沟通理论培训,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前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78.33±6.41)分,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平均分为(89.46±4.5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做调查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本院387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0~3.60分,平均(2.31±0.50)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院临床科室、急诊科、ICU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薪的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营造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并建立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发扬率先垂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学知识的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培训效果,以提高其急救综合能力。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多媒体专题讲座、护理查房提问以及实物操作演示等培训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0-5)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常用急救技术,急诊手术准备、接诊,以及和主治医生、手术科室、供应室及相关科室沟通等各方面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后3个月低年资护士的理论考试得分为(88.6±3.0)分、模拟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2.9±2.7)分、实际应急能力考试得分为(96.8±2.2)分,和培训前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急救综合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能力,进而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0名护士,20名护士长及420名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自我效能感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护患关系满意度与护士抑郁症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护士的抑郁症状,探讨护士对护患关系的主观满意度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采用自填调查问卷方式对7个市级医院护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被调查护士的护患关系得分平均(2.46±0.99)分;分别有28.58%、6.42%、5.79%的护士会有时、经常、总是对护患关系感到心烦.护士抑郁症状平均得分(18.40±8.33)分;63.35%的护士存在抑郁症状.经常或总是对护患关系感到烦恼的护士抑郁症状现患率为85.26%,而从来没有或偶尔感到烦恼的护士抑郁症状现患率为54.5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患关系评分与护士抑郁症状现患率之间呈正相关(r=0.979,P=0.004).结论 城市医院护士广泛存在抑郁症状,护士对护患关系的不满意与其抑郁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护患沟通。方法以杰弗逊共情量表(注:中文版)为工具,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调查本院护士100名。结果护患沟通能力评分为(112.64±12.34)分,比较各学历、职称护士的沟通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护患沟通能力主要是职业态度、工作压力、学历、职称。结论影响护患沟通能力有多方因素,在职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应多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其护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选取505名本科实习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共情能力量表和护患沟通能力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实习护生情绪智力量表总分为(126.77±13.12)分,共情能力量表总分(112.35±12.96)分,护患沟通能力学生调查表总分(52.55±7.45)分。护生的家庭关系、专业态度、参加活动频率是影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与其共情能力、情绪智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生家庭关系越和睦、专业态度越积极、参加活动的频率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越高。护生共情能力和情绪智力越高,其护患沟通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产科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4名产科低年资护理人员(护龄≤3年)进行PDCA循环法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理执业能力和临床医师对其的综合评价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93.07±6.01)分、护理操作(93.26±4.56)分、应急处理(90.31±6.25)分、沟通能力(89.58±6.83)分等护理执业能力测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综合评价得分(8.69±0.84)分高于培训前,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9.25±0.48)分也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经过PDCA循环法培训后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