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脑诱发电位与脑电图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诱发电位与脑电图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意义杨文英,许其增,安榕榕,谢雨觉为探讨脑诱发电位(BEP)及脑电图(EEG)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意义,对我院48例肝硬化患者的BEP和EEG检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相似文献   

2.
氟马西尼和乳果糖联合治疗肝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氟马西尼和乳果糖联合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肝性脑病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马西尼和氟马西尼+乳果糖治疗,观察病人肝性脑病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氨浓度、Child-Pugh分级无变化,两组间病人有效反应、用药总量无差异,两药合用时病人从Ⅳ期肝性脑病恢复至I期肝性脑病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氟马西尼和乳果糖合用治疗肝性脑病对肝功能、血氨浓度无影响,对改善神经心理状况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检测肝干听觉诱发电位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临床肝性脑病 (subclinicalhepaticen cephalopathy ,SHE)无肝性脑病症状和体征 ,但有脑电活动和智力测定的异常。为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s)对SHE诊断价值 ,我们检测 4 0例肝硬化患者 ,同时进行数字连接试验 (NCT )。脑  相似文献   

4.
视觉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3例肝硬化患者(代偿期肝硬化2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70例)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并与81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93例肝硬化患者VEP异常30例,其中肝硬化失代偿者VEP异常29例,肝硬化代偿者VEP异常1例,两组比较。结论 V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大黄食醋液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疗法基础上,采用大黄食醋液点滴法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32例,结果48小时后,清醒24例(75.0%),改善5例(20.8%),无效3例(4.2%),与乳果糖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P〈0.05,说明该法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氨基酸激活电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H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快速加药装置将50μmol/Lγ-氨基丁酸(GABA)或1mmol/LN-甲基-D-天冬氨酸(NMDA)+10μmol/L甘氨酸(Gly)加于急性分离的大白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周围,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GABA或NMDA激活的电流。结果HE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GAB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13.3±436.8pA(31例),比对照大鼠(233.4±179.7pA,28例)有较大增强(t=2.1049,P<0.05)。并观察到HE大鼠GAB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较对照大鼠高。HE大鼠NMD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08.5±317.2pA(37例),比对照大鼠(882.6±896.5pA,26例)弱(t=2.5851,P<0.05)。两组大鼠NMD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 (PSE)为肝硬化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据临床表现、神经、智力检测和脑诱发电位检查 ,可分为临床型肝性脑病 (HE)和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SHE)两型 ,研究发现SHE发病高、隐蔽性强、潜在社会危害性大和早期诊治效果好 ,其研究的社会学意义已受到重视 ,但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1,2 ] 。我科于 1992~ 2 0 0 2年期间专注于PSE的临床系列研究 ,涉及发病机制、发病学特征、疗效指标和临床治疗等诸多方面 ,现把 10年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1 1 诊断指标 :年龄校正数字连接试验和年龄校正数字标志试…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在成人膜性肾病中的致病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国柱  章友康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9):540-542,I051,T001
为了进一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成人膜性肾病(MN)发病中的作用。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7例MN,患者肾组织中的HBV抗原进行了检测。年龄小于30岁者26例,30~50岁者32例,大于50岁者9例。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分别是73.1%(19/26),75%(24/32)和33.3%(3/9)。50岁以上MN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检出率显著低于50岁以下年龄组(P<0.05)。MN患者肾组织中以HBsAg检出串最高,67.2%(45/67),HBcAg检出率22.4%(15/67),HBeAg仅1例阳性;HBV抗原总阳性率68.7%(46/67)。以30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为对照,HBsAg检出率10%(3/30),HBcAg、HBeAg均为阴性。HBV抗原总阳性率10%(3/30)。MN组肾组织内HBV抗原检出率显著高于MsPGN组(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HBV抗原及其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膜性肾病,特别是中青年患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HBsAg可能是最主要的致病抗原。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研究氟马西尼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目前氟马西尼应用于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存在很大争议,故设计此项分析,以得到一个定性且定量的结果。方法将在MEDLINE和CNKI及手工检索1983~2003年发表的有关氟马西尼治疗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根据入选标准,有7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和脑电图改善的合并优势比(OR值)分别为6.57(4.30~10.04),6.10(4.06~9.16)。结论氟马西尼治疗肝硬化合并急性肝性脑病的患者是有效的,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使脑电图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0.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峥  李瑜元 《广州医药》2002,33(1):8-10
亚临床肝性脑病 (Subclinicalhepaticencephalopa thy ,SHE)指某些肝硬化患者 (无论病因如何 )其临床表现、常规的精神和神经功能检查正常 ,但有智力检测和 (或 )脑诱发电位检查异常[1]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精神错乱和运动异常。亚临床肝性脑病症状未达到精神错乱和运动异常的临床表现 ,故一般认为可归入肝性脑病的 0期。即 0期(亚临床期 ) ,1期 (前驱期 ) ,2期 (昏迷前期 ) ,3期 (昏睡期 ) ,4期 (昏迷期 )。一般认为肝性脑病与SHE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自然或手术…  相似文献   

11.
乳果糖干预治疗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病程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Zeng Z  Li Y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26-1129
目的 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患者进行长期随访以了解其自然病程的变化 ,并进行乳果糖长短程治疗以了解其对于SHE病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6 0例经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DST)和 /或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异常的SHE患者分配入对照组、乳果糖短程治疗组及长程治疗组 ,每组各 2 0例。对照组仅给予复合维生素B治疗 2 4周 ,短程组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15~ 90ml/d治疗 8周 ,长程组则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 15~ 90ml/d治疗 2 4周。 3组均在第 0、8、16、2 4周末随访 ,作血氨、肝功能、体能诱发电位 (SEP)、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DST)、生存质量检查 ,并观察肝性脑病 (HE)发病率。结果 治疗后 3组间比较在肝功能、生存质量的环境领域、SEP各波潜伏期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在NCT、DST、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其中第 8周 ,长短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它们均较对照组有改善 (P <0 0 5 ) (血氨除外 ,P >0 0 5 ) ;第 16周 ,长程组与对照组和短程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 (DST除外 ,P >0 0 5 ) ,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第 2 4周 ,长程组均好于对照组和短程组 (P <0 0 5 ) ,  相似文献   

12.
画伟  胡雪艳 《河北医学》2007,13(11):1276-1278
目的:探讨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炎肝硬化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异常率。结果:50例肝硬化病人中,BAEP异常27例(54%),VEP异常11例(22%),SEP异常18例(36%),且随child-pugh分级增加,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多种诱发电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乳果糖治疗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峥  李瑜元 《广东医学》2003,24(9):934-936
目的 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患者进行乳果糖长短程治疗以比较其对SHE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经数字连接试验 (NCT) ,数字符号试验 (DST)和 (或 )诱发电位检查异常并配合治疗的SHE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乳果糖短程治疗组及长程治疗组中 ,每组各 2 0例。对照组仅给予VitBco治疗 2 4周 ,短程治疗组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治疗 8周 ,长程治疗组则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至 2 4周。分别在第 0 ,8,16,2 4周末作血氨、生存质量 (WHOQOL -BREF中国版 )检查并观察肝性脑病 (HE)发病率。结果 ①治疗后 3组间比较在生存质量的环境领域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在血氨、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中第 8周 ,长程、短程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血氨除外 ,P >0 0 5 ) ,长短程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 16周 ,长程组均较对照组和短程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 2 4周 ,长程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和短程组 (P <0 0 5 ) ,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随访 2 4周 ,对照组、短程组、长程组肝性脑病累计发病率分别为 40 % ,3 0 % ,5 % ,长程组较对照组及短程组均有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成秋生  苏常春  贾林 《医学综述》2007,13(15):1194-1197
脑电图、诱发电位等是用来研究肝性脑病的常用神经电生理学工具,主要用于肝性脑病的诊断、临床肝性脑病的分级和治疗效果的监测、微肝性脑病的诊断、预测临床肝性脑病发作或与肝病相关性死亡。本文结合理论与实际作用就有关合理使用这些电生理工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硫代乙酰胺致大鼠肝性脑病模型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硫代乙酰胺 (TAA)致大鼠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 (HE/MHE)的量 -效关系。方法 :设立 3个TAA剂量组 ,分别以 2 0 0、2 5 0、35 0mg/(kg·d)剂量的TAA隔日行腹腔内注射 ,共 2次 ,建立不同剂量TAA致大鼠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 ,1d后进行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和门静脉血浆内毒素 ,血氨 ,肝功能 ,肝脏病理等指标。结果 :不同剂量TAA组的大鼠在HE/MHE发生率 ,肝性脑病分级评分 ,内毒素 ,血氨 ,肝功能和肝脏病理变化等方面均差异显著 (P <0 .0 5 ) ,TAA剂量越大 ,内毒素和血氨水平越高 ,肝功能损害和肝脏病理变化越明显 ,HE/MHE发生率和肝性脑病分级评分越高 ,存在明显的量 -效关系。结论 :TAA致大鼠肝性脑病模型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 ,其中 2 0 0mg/(kg·d)剂量TAA为制备MHE模型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亚临床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并探讨清开颗粒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高脂低蛋白复合因素造成的实验性肝硬化大鼠,对其进行动态的学习记忆测试及神经电生理测试直至出现亚临床肝性脑病。造模成功后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清开颗粒、乳果糖、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Morris水迷津潜伏期成绩、肝功能、血清氨浓度和脑内氨浓度,及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至第10周时,造模后大鼠学习记忆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治疗组和对照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氨、脑内氨浓度高于正常组(P〈0.01),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γ-氨基丁酸的含量低于模型组,谷氨酸与天冬氨酸的含量高于模型组,皆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清开颗粒可改善SHE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降低氨浓度以及改善氨基酸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的共生素(海斯药业,贝飞达)调节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SH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飞达胶囊2粒,3次/日,对照组给予一般类保肝药,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第4、8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氨、内毒素(LPS)、数字连接实验(NCT)、Child-Turcotte-Pugh功能分级、肝性脑病(HE)的发生等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贝飞达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功能分级,而且明显降低血氨、内毒素和数字连接试验的时间(P<0.05)。结论共生素调节能有效地改善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和避免肝性脑病(HE)发生,其机制可以是通过降低血氨、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内毒素等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从而降低HE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或灌肠,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是1978年Rikkers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一些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无肝性脑病表现,但当接受严格心理学测试或大脑诱发电位检查时表现异常,即诊断为SHE。近年来国际上有关SHE的报道逐年增多,但国内尚未见有关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20.
乳果糖长短程治疗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智力测验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患者进行乳果糖长短程治疗 ,比较其对智力测验的影响。方法 :随机挑选 6 0名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DST)和 /或诱发电位检查异常并配合治疗的SHE患者分配入对照组、乳果糖短程治疗组及长程治疗组中 ,每组各 2 0例。对照组仅给予VitBco治疗 2 4周 ,短程治疗组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治疗 8周 ,长程治疗组则另再给予口服乳果糖至 2 4周。 3组均在实验开始时、第 8、16、2 4周末随访作NCT、DST、血氨检查。结果 :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在NCT、DST、血氨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其中第 8周 ,长程、短程组NCT、DST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长短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第 16周 ,长程组NCT、血氨均较对照组和短程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第 2 4周 ,长程组NCT、DST、血氨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和短程组 (P <0 .0 5 ) ,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显示对照组血氨无明显变化 ,但NCT、DST第 8、16、2 4周逐渐变差 (均P <0 .0 5 ) ;短程组第 8周血氨、NCT、DST均明显好转 (P <0 .0 5 ) ,第 16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P >0 .0 5 ) ,第 2 4周明显差于治疗前 (P <0 .0 5 ) ;长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