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常脑标本解剖标志中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脑凸面横断面与量矢状面主要脑沟回的定位体系。方法取10具非病变死亡的头颅标本,经福尔马林液固定后行MRI扫描及断层切片;测量大脑主要沟回的长度并对邻近脑沟回形成的特殊解剖标志进行了辨识。结果研究发现脑标本矢状面主要沟回构成6大解剖定位标志,其大脑凸面横断面构成7大解剖标志。结论解剖定位标志的辨识,有利于脑部病变区的术前定位及手术人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胸腰椎解剖学的研究,设计制作了胸腰椎脊柱前路解剖型固定钢板以及生物陶瓷人工椎体,并对应用脊柱前路解剖型固定钢板,Kaneda装置以及生物陶瓷人工椎体等技术重建椎体的动物脊柱标本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6在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国家重点试验室完成。选取正常成年新鲜牛脊柱标本40具,由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试验室提供, 分为正常组,生物陶瓷人工椎体组,脊柱前路解剖型固定钢板加植骨组,Kaneda装置加植骨组,单纯植骨不加任何外固定组。应用与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联合研制的生物力学测试系统,采用动态加载,应用传感器动态记录方式,对各组牛脊柱标本进行三维六度的测试分析。 结果:①单纯植骨不加任何外固定组在各个方向均最不稳定。②脊柱前路解剖型固定钢板在前屈,后伸方向明显较Kaneda装置稳定。③在Kaneda装置的对侧即右侧:脊柱前路解剖型固定钢板在右旋,右弯方向与Kaneda装置固定效果相当,甚至稍强。④在Kaneda装置的固定侧即左侧,脊柱解剖型固定钢板的稳定性稍弱于Kaneda装置。⑤生物陶瓷人工椎体的固定效果各个方向均较为理想,明显地高于Kaneda装置固定、脊柱前路解剖型钢板的固定,与正常脊柱相当。 结论:应用生物陶瓷人工椎体以及脊柱前路解剖型钢板重建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对疼痛的缓解效果也较好,但最终的功能恢复结果却难以预料。 目的:对比人工肱骨头置换中以解剖方式和以重叠方式对大结节进行固定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方法:取材8对16个肩关节尸体标本,按左右侧配对分为解剖重建组和重叠重建组。解剖重建组标本中的大、小结节按解剖位置复位固定;重叠重建组在保证大、小结节与肱骨头假体相对位置正常的前提下将大小结节与肱骨干进行重叠方式固定(重叠5 mm)。两组标本均使用相同的缝合线和相同的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结果与结论:当肱骨干外旋至中立位时,解剖重建组标本的平均位移低于重叠重建组 (P < 0.05)。当肱骨干前屈至30°和60°(相当于肩关节前屈45°和90°)时,解剖重建组的位移与重叠重建组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在采用重叠方式对大结节进行固定,虽然增加了骨-骨之间的接触面积,但在抗外旋稳定性上可能出现损失。即便按照术后标准康复程序进行被动活动,大结节相对于肱骨干的位移还是比较显著。因此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应适当推迟术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背景:应用计算机虚拟技术配合双向交互式人机界面,设立虚拟实验室,使抛弃面对面教学成为了可能。 目的:使用虚拟三维技术实现人体解剖学标本演示,在清晰度、质感、素材输入难易度上全面超越常规三维建模方法制作的电子标本,最终实现远程教育网上虚拟解剖实验室的应用。 方法:自行开发半自动控制的三维标本数据录入硬件系统,全方位的录入解剖标本、模型的素材资料,形成资料库。用软件系统虚拟三维展示解剖标本、模型,并提供相关文献资料、语音解说等素材。 结果与结论:完成了三维标本数据录入机的制作,可以在5 min内将一个实体标本转化为数字化图像数据,数据无需处理,直接输入数据库即可通过虚拟三维演示系统实现远程标本立体显示。三维动画相对于传统二维图片,具有立体,直观,使用方便,不会损耗,易于扩展等优点,在人体解剖的教学及医学科普教育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颅内段的相关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是颅内第Ⅶ对脑神经,其颅内段毗邻解剖结构复杂,与侧方后顷底手术人路关系密切,在手术中如何利用解剖标志从多角度准确定位以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是神经外科医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不同的手术解剖入路(如枕下入路和经颞入路)显露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大量尸体标本的精细解剖测量结果与活体手术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显露不彻底时具体辨认的困难;特别是在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扩张生长使相应解剖关系变异移位时;另外不同显露条件下(如显微镜下、内窥镜下以及利用影像学的解剖)也会出现不同的现象。现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在面神经颅内段解剖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尸头解剖基础上构建颈静脉孔区计算机三维解剖模型。方法先对5例尸头标本行头颅CT和MR/扫描,动脉和静脉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解剖显露脑干和脑神经后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融合,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对照尸头解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Vitrea虚拟现实系统模拟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可视化效果良好,相关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与尸头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计算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有助于无创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相关解剖结构的整体空间关系,节约时间和标本,为指导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松果体区的有关显微解剖知识,测量枕下经小脑幕入路进行松果体区手术有关的解剖数据。方法 于4-25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28具成人尸体头颅标本松果体区解剖结构,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结果 大脑大静脉系统与松果体区的有关动脉血管位置较为恒定,在采取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时,上述结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并无明显妨碍。结论 枕下经小脑幕入路为进行松果体区肿瘤手术较为安全,方便的手术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模拟及改进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至岩夹区的手术方法,为手术切除该区域病灶,提供较为详细的显微应用解剖资料。方法 在显微镜下对10具(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前岩尖区显微结构的横断面观察,测量相关数据;模拟中颅底硬膜外入路,在显微镜下对3具(6例)头颅标本的岩夹区进行解剖观察,探求最大范围的手术显露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观测了前岩骨及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研究了岩尖区静脉系统;确定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至岩尖区的重要路标,为入路的安全操作提供向导。结论 提供岩尖区较为详细的显微应用解剖资料。模拟及改进中颅底硬膜外入路至岩尖区的手术方法,扩大岩尖区及桥小脑角硬膜内结构的显露范围。  相似文献   

9.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较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应用16例(32侧)成人尸体头湿标本,15例干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结果乳突尖、环椎横突、第2颈神经前支、枕骨髁及枕下三角都是重要的术中解剖标志。椎动脉第三段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是术中显露椎动脉时重要的出血来源。切除枕骨髁后内侧1/3,外科术野可扩大(15±1)°,切除1/2时术野扩大(18±1)°。应用此入路解剖学研究结果治疗枕骨大孔腹侧肿瘤5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解剖关系复杂,但可在不牵拉脑干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枕骨髁的切除范围仅限于其后内侧1/2。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牙种植以及正颌外科手术日益普及,下颌管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国内外实体标本测量数据报道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实体下颌骨标本,经过测量明确下颌管及邻近组织的解剖数据,为临床进行牙槽外科手术、牙种植以及正颌外科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以及解剖学依据。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3/ 09在吉林医药学院解剖实验室完成。 材料:完整下颌骨标本20具。 方法:选取16具牙列完整的成人离体下颌骨标本和4具无牙下颌骨标本,测量下颌骨,在矢状剖面和颏孔后区每个牙位截面上有关磨牙、牙槽嵴以及下颌管的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颏孔的位置、颏孔前缘到颏管前缘水平距离、下颌孔的位置、下颌管与磨牙根尖及各方向上骨板的距离。 结果:下颌管位于下颌骨体内下方走行中偏舌侧,并近下颌骨下缘,与下颌第三磨牙根尖距离最近,在颏孔前方转向后外和颊侧出颏孔。下颌管在无牙下颌骨上与牙槽嵴顶距离明显缩小。 结论:通过对下颌骨离体标本做多断面的观察和测量,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设计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使得临床医师能更好的制定手术方案,预防术中大量出血、神经损伤以及下颌角骨折和颌骨的侧壁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例成人头部固定标本及5具新鲜尸头捌本进行了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的解剖观察。结果5例新鲜尸头标本中观察到蝶窦口8侧(80%),视神经管隆突5侧(50%),蚓内动脉隆突8侧(80%);15例经防腐处理的尸头标本中发现蝶窦1321侧(70%),视神经管隆突12侧(40%),颈内动脉隆突则蚓22侧(73%)。打开蝶窦外侧壁能对部分鞍区及海绵窦区的解剖有较直观的认识。结论熟悉蝶鞍区结构的内镜下解剖关系有助刊手术中准确定位,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蝶侧筛房1例     
1 解剖资料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颅标本时,我们发现其右侧后组筛窦发育正常,而左侧出现蝶侧筛房,并向后方及右侧推移同侧蝶窦,使蝶窦中隔显著右移并严重偏曲。如图1图示:结构1起始于蝶嵴,与左侧蝶窦口相邻,形似蝶窦中隔,实际为蝶窦与蝶侧筛房的骨性分隔;结构3才是真正的蝶窦中隔。蝶侧筛房的出现,造成了两侧视神经管及颈动脉毗邻关系的不对称性,如右侧视神经管隆突位于蝶窦内,而左侧视神经管隆突则突入蝶侧筛房;标本右侧出现颈内动脉管隆突而左侧缺如。  相似文献   

13.
尸头标本血管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解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将神经外科解剖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技术结合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在解剖学研究以及手术入路选择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适当的造影剂与彩色乳胶灌注剂混合,用5具新鲜尸头标本应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血管灌注,灌注后进行CT扫描,结果在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 选择76%泛影葡胺与彩色乳胶按1:8比例混和,能固化进行解剖研究并使血管有较高CT值与周围软组织区分开。3D-CTA处理后可以取得研究区域的三维立体图像。经解剖比较血管位置及走行与CTA相符。结论 3D-CTA在神经外科解剖中的应用丰富了解剖学研究的内容,有助于颅内血管病及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观测,改进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的定位法。方法:利用显微神经外科解剖技术,对8具(16侧)国人头颅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位于岩浅大神经沟下内侧,即Glasscock三角内侧,而不是三角中,其外侧有咽鼓管,鼓膜张肌半管。结论:在岩浅大神经沟内侧定位,显露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不易伤及咽鼓管,鼓膜张肌半管。  相似文献   

15.
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30侧尸体标本上观察该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该间隙狭小、深在,血管多,90%呈三角形、A1段为前下边,M1段为外下边,前穿质为上边。10%呈四边形,视交叉或视束构成其内侧边。间隙内常有Heubner回返动脉和大脑中深静脉等走行,经间隙可见下方的诸多小血管。结论 在至少1/3的间隙内容易展开显微操作,多数需慎重处理间隙内的小血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手指伸肌腱的损伤,通常要通过外科重建伸肌腱的功能来达到伸肌腱平衡和稳定。实验观察正常手指伸肌腱拉伸力学性质和模拟伸肌腱损伤后以两种方式缝合屈肌腱的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 方法:实验于2006-02/2007-03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20个标本均由北华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②实验过程:解剖后暴露中指伸肌腱和展腱膜,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底座上,由钢丝绳吊钩沿伸肌腱纵行方向钩住、钢丝绳上端固定于试验机上夹头上,驱动机器,对标本施加拉应力,直至断裂。对断裂后的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进行移位缝合,对中指10个标本做了腱与腱移位缝合,另取10个标本做了腱与展腱膜缝合。分别对缝合后的标本进行拉伸实验。③实验评估:观察各组最大载荷、应力、应变值。 结果:正常组破坏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均大于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和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 < 0.05);伸肌腱腱与腱缝合组破坏载荷、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大于伸肌腱腱与展腱膜缝合组(P < 0.05)。 结论:腱与腱缝合组力学性能指标显著大于腱与展腱膜缝合组。  相似文献   

17.
海马的解剖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47例脑标本海马的局部解剖,长度左侧39.38~39.65mm,右侧39.64~41.56mm,宽度20mm。海马前端至侧室前角壁为2.11~3.10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进行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至蝶鞍的解剖研究。方法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例,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解剖并观察鸡冠至蝶鞍。结果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暴露蝶鞍的解剖结构。结论应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大脑纵裂胼胝体前段入路能够完成蝶鞍的显微解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绵窦显微解剖及颅眶颧入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海绵窦的颅眶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15例,血管内灌注乳胶染料后进行至海绵窦的相关手术入路操作,手术显微镜下观测海绵窦的解剖结构,每侧测量了12个海绵窦各壁上解剖三角的有关数据,将颅眶颧入路与其他手术入路进行比较。结果通过Hakuba三角和Parkinson三角几乎能暴露海绵窦内所有结构。结论经海绵窦三角直接手术,既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又能进入海绵窦内,充分认识有关解剖三角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颅眶颧入路能充分暴露海绵窦侧壁各解剖三角。有利于进行海绵窦复杂病变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经双额底至终板的解剖路径,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尤其通过此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内病变。该局部解剖涉及一些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因此我们对此入路进行了显微解剖观察,为在手术中如何既显露充分,又避免损伤这些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用10个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在解剖观察之前,分别对每个标本用掺有红颜料的乳胶进行经动脉血管灌注,按双额底入路途径,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额极至终板的距离平均57.2mm;终板的高(视交叉上缘至前连合下缘的距离)平均11.7mm;宽(两视束内缘距离)平均12.0mm;面积平均51.25mm^2。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位于终板前上方,其穿通支数量平均3.3支,向后走行。终板易于显露和辨认。结论 此入路几乎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较为安全;但应注意额窦开放,嗅神经及前交通动脉穿通支的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