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征宇 《医学综述》1998,4(2):59-61
<正>现将强直性脊柱炎(AS)的神经、肌肉表现,近10年来其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 AS伴随的神经、肌肉症状/疾病 既往对AS神经、肌肉表现研究不多,一般认为多属晚期继发性病变,如脊椎骨折,脱位所致,直到至今尚未见国内外有关其确切的发生率的报道,我院曾对201例AS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伴有神经、肌肉表现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声评估不同部位肌肉厚度及羽状角,研究其与肌肉量、肌力和下肢功能的相关性,探讨超声评估肌少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社区老年女性体检人员168例,测得人体学参数、肌肉量、握力和躯体功能,并用超声仪测得前臂、腹直肌和小腿的肌肉厚度及腓肠肌内、外侧头的羽状角。结果:超声测量肌肉厚度(除腓骨后肌肉厚度)、四肢肌肉量及肌肉总量、握力、步速、机体简易功能评估值随年龄减少;腓骨后肌肉厚度与四肢骨骼肌肉量有明显相关性;尺骨前肌肉厚度与握力有明显相关性;腓肠肌内侧头羽状角与步速和躯体功能有相关性;与非肌少者相比,肌少者的尺骨前肌肉厚度和腓肠肌内侧头的羽状角均明显减小。结论:老年女性的桡骨前肌肉厚度和腓肠肌内侧头的羽状角分别与握力和躯体功能相关,并能作为老年女性肌少症的预测指标,老年女性腓骨后肌肉厚度对四肢肌肉量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肌肉损伤疾病在临床非常多见,包括肌肉挫裂伤,肌腱断裂多方面疾病.以往应用超声确诊者很少见,均以CT、MRI为主要诊断措施,但目前超声诊断骨骼肌肉疾病已成为重要部分在许多方面其诊断价值甚至优于MRI。现将高频超声在肌肉损伤检查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超声诊断价值。超声诊断肌肉损伤疾病种类颇多,主要适应证为:急性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撕裂。血肿等。慢性反复损伤,如肌腱炎、肌腱或韧带撕裂、腱鞘炎等。  相似文献   

4.
肌电图是利用电子仪器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也可用来测定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它可提供脊髓前角细胞、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的某些功能状态,对于神经肌肉疾病和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观察、治疗效果与推测其预后均有一定帮助。检查时常用针状或表面电极做引导,通过肌电图仪  相似文献   

5.
目的 超声测量健康成人四肢近端肌肉厚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202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招募的18~70岁健康志愿者88例,记录受检者的性别、年龄、BMI及运动习惯。超声测量三角肌、肱二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的厚度。结果 双侧肱二头肌、三角肌及股外侧肌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肌肉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5岁组股直肌、股外侧肌厚度大于46~70岁组,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3、-0.357,P<0.05);不同BMI间肌肉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越高,肌肉厚度值越大,各肌肉厚度与BMI均呈正相关(r=0.320~0.505,P<0.05);规律运动者肱二头肌肉厚度大于少运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测健康成人四肢近端肌肉厚度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不同部位肌肉厚度不同;四肢近端肌肉厚度受性别、年龄、BMI值及运动状态影响,不同部位肌肉影响不同,这可为常累及四肢近端肌肉的特发性炎性肌病评估肌肉厚度改变时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针电极口内刺激猴软腭肌肉诱发腭咽闭合运动的模式,取得软腭肌肉运动的有效刺激数值,为软腭肌肉功能重建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解剖成年猕猴软腭的五组肌肉,确定其体表位置;利用实验动物用腭部肌肉电极定位刺激器及针式电极对软腭肌肉进行有效刺激;结合鼻咽纤维镜、头颅侧位X片及软腭造影技术观察、记录肌肉收缩及腭咽闭合动作。结果在猕猴口内定位目标肌肉进行针电极刺激可诱发肌肉收缩。刺激电压为3 V、刺激频率为20 Hz时均能诱发单侧软腭肌肉的有效收缩;单侧腭帆提肌在刺激电压为5 V、20 Hz时可发生腭咽闭合动作。咽腭肌、舌腭肌在刺激电压5 V、刺激频率100 Hz时发生软腭下降动作。腭帆张肌仅发生收缩,而未发生腭咽闭合。应用鼻咽纤维镜和X线成像技术配合能记录腭咽闭合动作。结论弥猴可作为研究软腭肌肉运动模式的实验动物。应用电极刺激软腭肌肉,可初步建立腭咽闭合的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主要致死性慢性病之一,不断加重全球经济负担。骨骼肌营养不良作为COPD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但目前关于其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尚不完善。目的 探讨COPD严重程度与骨骼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7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COPD患者205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该院行体检的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12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舒张气管后肺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同性别受试者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探讨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与各项身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COPD患者BMI、去脂体质量(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低于对照组男性(P<0.05),女性COPD患者BMI、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低于对照组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男性COPD患者IC/TLC与FFM、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呈正相关(P<0.05),女性COPD患者IC/TLC与BMI、FFM、全身脂肪量、全身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双上肢肌肉量、双下肢肌肉量、四肢肌肉量、握力、骨骼肌指数、去脂体质数、脂肪体质数呈正相关(P<0.05)。除男性COPD患者FEV1%与握力呈线性正相关外(P<0.05),FEV1%与男性、女性COPD患者其他身体成分指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COPD患者BMI、FFM、肌肉量及握力低于健康者;COPD患者身体成分指标与FEV1%不相关,与反应疾病严重程度的另一项指标IC/TLC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定量(DTI)分析在评价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临床特征的应用。方法将本院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活动期PM/DM患者纳入PM/DM组,另筛选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纳入患者均有双侧大腿DTI扫描结果,比较大腿肌肉前群、内群、后群肌肉组织中水肿肌肉、对照组(正常肌肉)、未受累肌肉ROI区域的平均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本征值(λ1、λ2、λ3)。结果①各组不同肌肉组织A D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M/DM水肿肌肉、PM/DM未受累肌肉均以VI处ADC值最高,对照组、PM/DM未受累肌肉以GA处ADC值最低,PM/DM水肿肌肉以SM处ADC值最低;组间比较PM/DM水肿肌肉A DC值均显著高于PM/DM未受累肌肉、对照组(P<0.05);②各组不同肌肉组织F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M/DM水肿肌肉、PM/DM未受累肌肉均以ST FA值最高,AD FA值最低;但组间F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组大腿肌肉λ1均值>λ2>λ3 (P <0.05);组间比较PM/DM水肿肌肉λ1、λ2、λ3均值均显著高于PM/DM未受累肌肉、对照组(P<0.05)。结论 DTI或可基于PM/DM患者水肿肌肉的各向异性特征对病变肌肉的病理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李宗涛  赖勤  杨弢  孙晋海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9):2324-2329
目的 探讨城镇中老年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的增龄性衰退变化规律,提出科学的运动干预对策与建议。方法 选取山东省某市10个城市社区421例健康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4组(55~59、60~64、65~69及70~74岁组),使用骨密度仪和身体成分测试仪对骨骼、肌肉、脂肪、水分等指标进行测试,比较4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4组骨矿含量、骨质疏松指数(OI)、骨密度T值和Z值、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左上肢肌肉含量、右上肢肌肉含量、右下肢肌肉含量、躯干肌肉含量、全身水分含量、全身水分比例、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及身体水肿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70~74岁组骨矿含量低于60~64岁组,70~74岁组骨密度T值低于60~64、65~69岁组,65~69岁组骨密度Z值大于60~64、70~7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蛋白质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70~74岁组左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65~69、70~74岁组右上肢肌肉含量低于55~59、60~64岁组,60~64岁组右下肢肌肉含量高于65~69岁组,70~74岁组躯干肌肉含量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4岁组全身水分含量、细胞内液含量、细胞外液含量低于55~59、60~64、65~69岁组,70~74岁组全身水分比例低于65~69岁组,55~59、70~74岁组水肿指数低于60~64、65~6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是城镇女性骨骼和身体成分衰退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其前、后5年分别是骨质强度下降、肌肉和身体水分丢失的重要潜伏期和表现期,应进行相应的运动锻炼和水分补充,预防与干预潜伏性衰退;下肢肌肉快速萎缩早于躯干肌肉,提示老年女性肌肉功能锻炼应有部位侧重和时序计划;肌肉萎缩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和水分缺乏的重要原因,我国中老年女性需要加强肌肉锻炼。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生儿破伤风,根据不洁接触史、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及全身肌肉痉挛等典型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其早期,因缺乏全身肌肉痉挛、仅有轻微牙关紧闭,且惊哭时口仍略能张开,故每易漏诊。我院于1979—1981年间,用压舌试验诊断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患者血浆肌肉抑制素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43例T2D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肌肉抑制素的含量,临床生化检测血浆中脂质、糖及胰岛素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血浆肌肉抑制素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在T2D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患者、体质量指数较小者(BMI<25)和甘油三酯水平较高者(≥1.7 mmol/L)血浆肌肉抑制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反水平患者(P<0.05)。肌肉抑制素诊断T2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7%。结论:T2D患者血浆肌肉抑制素升高,并与性别、体质量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相关,肌肉抑制素可能参与了T2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对肌肉的了解,我们对于肌肉力量本身的关注也开始增多,获得肌肉力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等长肌肉力量测试,等张肌肉力量测试,等速肌肉力量测试等多种方法。单体肌肉等长力量测试中难点在于预防其他肌肉的代偿。所以现今的研究多数以单方向作用肌群力量研究为主,现将现有测试方法总结如下:一、等长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指某部分肌组织或肌肉群体所能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按照肌肉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其中肌肉的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容易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肌肉活检确诊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首发症状:双下肢无力和四肢无力;发病呈发作性型或缓慢进展型;病程中症状均有波动.大多无诱因,可有感冒诱因;患者均不耐受疲劳,四肢无力均表现为下肢重于上肢,肢体近端重于远端的特点;可累及颈部肌肉、咀嚼肌、球部肌肉和呼吸肌,可伴有肌肉酸痛感.可累及心脏、消化系统,可出现明显体重下降;血清CK和LDH升高.肌电图为肌源性受损,可见神经性受损,也可以正常.肌肉病理:肌纤维胞浆内脂质沉积.激素、肉碱治疗有效.结论 脂质沉积性肌病是主要累及骨骼肌的代谢性肌病,临床特点同多发性肌炎相似,常误诊多发性肌炎,确诊靠肌肉活检. 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肺癌患者常并发肌肉减少症,但对于肌肉减少症与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 调查肌肉减少症在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情绪状况、生命质量等临床预后的影响,为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整体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9年12月-2020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肺癌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肿瘤病理类型、体力状况(PS)评分、患病时长、治疗情况、合并症情况、体质指数(BMI),测量患者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四肢肌肉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根据亚洲老年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OP)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46例)、无肌肉减少症组(41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评价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肺癌并发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肌肉减少症与生命质量和情绪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为52.9%(46/87)。肌肉减少症组患者年龄、长期吸烟比例、Charlson合并症指数、NRS2002评分、有营养不良风险比例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BMI、四肢肌肉量、SMI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史〔OR=5.515,95%CI(1.234,24.646)〕、患病时长〔OR=1.132,95%CI(1.007,1.272)〕、BMI〔OR=0.676,95%CI(0.519,0.880)〕、NRS2002评分〔OR=1.773,95%CI(1.012,3.108)〕均是肺癌并发肌肉减少症的影响因素。肌肉减少症患者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疲倦、疼痛、气促及食欲丧失得分高于无肌肉减少症组患者(P<0.05),QLQ-C30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低于无肌肉减少症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并发肌肉减少症与焦虑量表得分、抑郁量表得分及疲倦、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QLQ-C30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病程及吸烟史越长、NRS2002评分越高、BMI越低,肌肉减少症发生风险越高;肌肉减少症的发生与肺癌患者较差的生命质量以及焦虑、抑郁症状之间等不良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在军训小腿肌肉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军训致小腿肌肉损伤2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小腿肌肉作为自身对照,分析肌肉损伤与自身对应部位正常肌肉二维图像与弹性成像的图像特点;运用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性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肌肉组织的硬度,对照正常肌肉和肌肉损伤各弹性参数的变化。结果肌肉损伤组11个参数中,应变均值、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复杂度较对侧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标准差、偏度、峰度、对比度、均等性、杂乱度、一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损伤后肌肉弹性应变均值减低、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复杂度增加,肌肉硬度增加。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弥散性定量分析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能提供客观、准确的肌肉硬度的定量数据及图像信息,提高了肌肉局部损伤及小的肌纤维撕裂诊断敏感性,此技术运用于军训肌肉损伤诊断能为早期诊断肌肉损伤并指导康复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激光衍射法观察了静息状态下蟾蜍缝匠肌的肌节长度。所用标本均能衍射出图像,并能清晰地显示在距标本160cm 处的屏幕上。肌节长度按 Bragg 公式计算,它与屏幕上0级至1级明纹的距离有关。本实验证实肌肉两端的肌节长度小于肌肉中部的肌节长度,而中部肌节长度的变化很小。肌肉松驰时的肌节长度是2.12±0.04μm(±SDn=12),被动牵拉肌肉可达到的最大肌节长度是3.65±0.25μm(±SDn=12)。当用离体肌肉标本保持其于在体长度(功能位)时,肌肉中部的肌节长度为2.73±0.20μm(SDn=8),与在体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量热学原理,设计了比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对肌肉模拟材料的比热进行了测定。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从计算公式中获得其比热和新鲜牛肉的比热(牛肉比热为3.10J/g·T)非常一致,验证了肌肉模拟材料和天然肌肉的热学性质吻合。  相似文献   

18.
姚雪梅  李美艳  吴栋  肖辉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2):2804-2808
背景 肌肉减少症与睡眠障碍均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睡眠质量差可抑制干扰合成代谢激素,从而影响骨骼肌合成,但关于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为老年肌肉减少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乌鲁木齐市某体检中心体检的1 391例≥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睡眠质量)和体格检查(四肢骨骼肌质量、步速、握力)。睡眠质量的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肌肉减少症诊断参照肌肉减少症亚洲工作组诊断标准。睡眠质量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1 391例被调查对象中,194例(13.9%)患有肌肉减少症;PSQI平均得分为(6.22±3.87)分,713例(51.3%)PSQI>5分,即睡眠质量较差。不同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饮酒情况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婚姻状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患者睡眠质量较差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减少症患者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于非肌肉减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QI≤5分相比,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1.74(1.27,2.38)〕。按性别分层后,与PSQI≤5分相比,女性PSQI>5分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较大〔OR(95%CI)=2.17(1.37,3.43)〕,男性PSQI>5分与PSQI≤5分者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51(0.96,2.37)〕。结论 对于≥60老年女性而言,睡眠质量差是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潭溪 《医学综述》1997,3(5):250-251
<正> 早在30多年前就知道,一场足球比赛后.运动员血中的磷脂含量降低2.2~7%.近年来又发现,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内的力斯丁(Lecithin)含量升高、运动耐力增强.说明运动既消耗又需要力斯丁.目前力斯丁只有美国能够生产并被WHO认可.力斯丁在运动医学中的作用是:运动离不开肌肉活动;肌肉每一次活动都需要有能量供应,活动量越大、越强消耗的能量也就越多.机体能量的产生需要氧,而肌肉静止与剧烈活动,肌肉内代谢程度相差可达1000倍,其需氧量也成比例地增加,所以在运动中常出现氧供不足现象,在运动生理上称为“氧债”.当缺氧时,肌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将转变为“无氧酵解”.由于无氧酵解产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讨藏族肝硬化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7月~2018年9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住院的209名藏族肝硬化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通过CT测量L3层面的肌肉横截面积,计算L3骨骼肌质量指数,确定肌肉减少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1例未合并肌肉减少症组骨骼肌指数为(4893±686) cm2/m2,168例合并肌肉减少症组骨骼肌指数为(3750±720) cm2/m2,两组骨骼肌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9例肝硬化患者中,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为8038%。男性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明显高于女性(P<001)。以骨骼肌质量指数判断是否发生肌肉减少症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Child Pugh分级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最终体重指数、白蛋白、性别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藏族肝硬化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较为普遍,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体重指数、白蛋白、性别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